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产业 > 产业综合 >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转型方向和重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转型方向和重点

发布时间:2018-08-16 作者:派智库 来源:《经济纵横》2018年第3期 浏览:【字体:

摘要:为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产业发展规律和体制机制背景等要求,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急需转型。应按照“政策制定依据一政策作用对象一政策实施机制”三个维度,明确项目导向型产业政策向能力导向型产业政策转型的重点和难点,推动政策制定依据由幼稚产业扶持论调整为市场失灵理论,政策作用对象由单一企业转变为产业发展平台,政策实施机制由项目为主的政府一市场线性关系转型为政府、市场和参与各方多元互动的新机制。在具体工作层面,要加快构建多方参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制定实施机制,不断创新和完善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的管理方式和政策工具。 织梦好,好织梦

关键词:产业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力导向;BOM框架

dedecms.com

当前,围绕产业政策转型的争论成为学术界、企业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政策支持的重点受到广泛关注。目前,政府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主要有两种:一是项目导向型产业政策,主要通过设立专项促使地方政府和企业竞争性申报,以此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向预先设定的方向推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项目体制”;另一种是能力导向型产业政策,主要通过加大研发、教育和产业发展公共平台及基础设施投入,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生态,把发现和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力作为政策导向,鼓励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形成优势企业、产业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总体仍以项目导向为主,这种产业扶持方式能够较快聚焦产业发展重点,汇聚产业发展资源,推动产业较快发展。但项目导向型产业政策也会引发恶性竞争、寻租、扭曲资源配置等问题,造成产业发展效率降低、低水平粗放发展等问题。我国经济发展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任务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转变政府职能,推动产业政策由项目导向向能力导向转型,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等领域培育形成新动能。 本文来自织梦

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转型的必要性

copyright dedecms

从理论上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外部性、技术路线不确定性等特征。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需要产业政策与之相协调。实践中,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发展环境、目标任务和制度背景等发生深刻变化,要求产业政策目标、功能定位、作用方式、工具手段等进行相应调整。 本文来自织梦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变化要求产业政策转型 copyright dedecms

我国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自2010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来,全国各地掀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热潮,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增速是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两倍以上。与此同时,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十二五”初期的不足4%提升至2015年的8%,[1]2017年超过10%。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逐步从幼稚期迈入成长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也从“培育”转向“创新、壮大、引领”。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根据产业发展周期理论,在追赶模仿阶段,项目导向产业政策方向比较明确,标准比较清晰,集中资源投入也比较容易,因此产业政策基本有效。[1]但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通过采用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技术类型,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不断缩小,在一些关键领域实现从“后发优势”到“先发优势”的转变。[2]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诸多战略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航天、深海、高铁、生物、超算、5G通讯、互联网、新能源等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前列。[3]现阶段,仅靠学习和模仿已不能满足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已从幼稚期进入成长期,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重点应逐渐从后发追赶向培育壮大产业和探索未知技术领域转变。[4]在此背景下,原有幼稚产业扶持特征明显的项目导向型产业政策效果递减,必须转向能力导向型产业政策,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和激励,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形成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适应发展阶段变化要求,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也在进行调整优化,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转移支付预算额大幅压缩,已从2014年的80亿元调低至2017年的12.55亿元,支持项目数量明显减少。(见表1)

内容来自dedecms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更加尊重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经济特征要求产业政策转型 copyright dedecms

外部性和不确定性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区别于传统产业的显着特征。外部性主要表现为研发外部性和产业化外部性。一方面,从研发外部性看,基础研究通常具有公共物品性质,表现为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研发的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严重不匹配,容易遏制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因此,政府应加大对研发环节的投入和补贴。另一方面,从产业化外部性看,本土企业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往往会打破国际巨头的技术垄断和高额收益,迫使跨国公司大幅降低产品、关键零部件价格或加快向国内产业技术转移的速度,从而提升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5]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技术和市场方面的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技术密集特征,产业发展必须依靠创新对现有资源要素重新组合,这就要求打破现有发展模式或技术创新范式,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而更具“颠覆性创新”的重大技术突破则有明显的“创造性毁灭”特征,面临的不确定性更大。此时,如果由政府先验地选择技术路线和方向,则有可能因为错选技术方向而贻误产业发展时机,如日本在高清电视技术路线选择上的失误等。[2]因此,政府应该尽可能从选择性产业政策上退出,更多通过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环境营造等功能性产业政策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看,外部性为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提供了依据,不确定性则要求政府作用方式的调整和转型。 本文来自织梦

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已从加快培育转向“创新、壮大、引领”,必须更加尊重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经济特征,不断纠偏产业发展外部性和不确定性,才能引领产业更好发展。[6]但现有扶持政策已明显不适应这一转变的要求,很多新兴领域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并不是政府项目培育和扶持的结果,而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因此,迫切需要加快政策扶持方式调整,着力营造更加适宜的创新生态,构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普惠性、功能性政策扶持体系,提供高效率的服务。 copyright dedecms

(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转型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稳步增强;与之相对应,政府宏观调控方式也不断完善。在这一背景下,项目导向型产业政策已失去广泛干预市场的必要,也失去广泛干预市场的能力。因此,必须收缩政策范围、调整政策作用方式。[7]此外,在开放条件下,我国与全球经济发展的联系日益紧密,世贸规则和各种区域性贸易制度安排对我国产业发展的约束加大,要求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必须加快调整。 织梦好,好织梦

项目导向型产业政策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许多不相适应的方面,必须加快调整转型。具体看,一是政策的干预性过强,影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项目导向型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主要采取市场准入、项目审批与核准、强制性清理等直接干预措施,具有较强的政府干预特征,导致产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容易超越市场规律的边界,影响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二是政策效果大打折扣,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效果不明显。受地方政府官员和国企管理者任期行为等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往往倾向于发展一些短期见效的项目。这些项目主要依靠投资快速形成产能,对技术进步、品牌培育和管理创新等促进作用较小,导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升级和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进展缓慢。三是地方产业政策高度重叠容易引发重复投资和产能过剩。这一情况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之初就已出现苗头,[8]至今仍未有明显改观。如,2010年中央明确提出重点扶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各地提出的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大多与之雷同。2016年出台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网络经济、高端制造、生物经济、绿色低碳和数字创意等五大产业为发展重点。为对接政策资源,很多地方又把这五大产业作为本地区“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四是幼稚期后的项目导向型产业政策有违公平竞争原则,容易导致寻租和腐败等问题。项目导向型产业政策实际上是“选冠军”加以扶持,大多数项目的受益者是大型国有企业或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而最需要得到政策扶持的中小微企业获得的支持有限,由此导致大型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发展环境上的事实不公平。[9]

dedecms.com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转型重点及地方实践探索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背景下,应逐步压缩项目导向型产业政策的空间,转变为增强市场发现能力和企业创新能力的能力导向型产业政策。扶持政策的重点也应由倾斜性识别并扶持战略产业和重大项目,转变为通过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加大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投资,营造更有效率的市场环境,使市场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从而为充分竞争和创新提供广阔空间,增强产业持续发展能力,形成以能力导向为主的政策扶持方式。

织梦好,好织梦

(一)理解产业政策转型的三个维度 dedecms.com

要把握和探索产业政策的一般原理和基本原则,必须进行科学的理论抽象,构建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本文从“政策制定依据一政策作用对象一政策实施机制”三个维度构建分析产业政策的基本框架。

织梦好,好织梦

政策制定依据(Policy Basis)主要解决“为什么需要产业政策”的问题,主要包括赶超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两大类。其中赶超理论包括幼稚产业保护论、主导产业支持论和国家产业安全论等,认为需要对关乎国家安全、有望成为主导产业,但目前处于幼稚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扶持,推动产业快速赶超发展;市场失灵理论主要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和创新活动外部性角度,提出政府扶持企业研发和较早矫正研发活动带来的外部性,能更好地激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政策制定依据还要解决“需要什么样的产业政策”的问题。根据不同的政策制定依据,产业政策的目标任务导向会有很大差异,进而决定产业政策类型的不同。广义的政策制定依据还包括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背景与条件,如经济发展环境、体制模式等。 copyright dedecms

政策作用对象(Policy Role Object)指产业政策要解决问题及产生作用和影响的客体,包括具体的产业和企业等。项目导向型产业政策作用对象一般为微观企业主体,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大中小企业,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等。能力导向型产业政策的作用对象较为广泛,既可以是产业发展的主体企业,也可以是服务产业发展的平台,或者从事产业技术研发的科研机构等。 dedecms.com

政策实施机制(Policy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是连接政策制定依据和政策作用对象之间的政策落地机制,包括政策制定机制、政策作用方式、政策实施手段、政策协调机制、监督评估机制等,是推动产业政策目标实现和确保政策活力的关键。其中,政策制定机制包括政府单一主体、多方共同参与等,政策实施手段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立项审批、土地支持、政府购买、绩效考核、关税或出口补贴、信息发布等。[10] 本文来自织梦

“政策制定依据一政策作用对象一政策实施机制”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解释了产业政策“为什么”“为了谁”和“怎么实施”等问题,涵盖了产业政策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分析产业政策转型的基本工具。分别取“依据”(Basis)、“对象”(Object)“机制”(Mechanism)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称为产业政策分析的“BOM框架”。

织梦好,好织梦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转型的重点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基于产业政策“BOM框架”,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由项目导向向能力导向转变的重点主要包括三方面。

本文来自织梦

1.政策制定依据转变。从政策制定依据看,项目导向型产业政策主要是选择性产业政策,其政策依据主要是幼稚产业保护论和主导产业扶持论,即根据一定的标准选择主导产业或战略产业,采用项目资金补贴、市场准入等方式予以扶持,通过被扶持项目快速发展带动被扶持产业快速发展。能力导向型产业政策主要是功能性产业政策,其政策依据主要是市场失灵理论,通过放宽准入,弥补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活动的外部性,促进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投资,培育产业发展所需要素,完善产业发展平台,维护公平竞争,创造有效率的市场环境,推动产业内各类市场主体通过公平竞争发展壮大并提升竞争力,主要采用基础性研究开发、人力资本投资、企业家精神培育、公共平台建设、税收优惠、市场培育等措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dedecms.com

2.政策作用对象调整。从政策作用对象看,项目导向型产业政策的实施对象主要是通过一定“选择基准”遴选出来的企业或科研院所等项目主体,一般受益者为国有企业或行业龙头企业,而这有利于发挥政策优势、集中力量攻关。能力导向型产业政策不是针对具体企业,而是以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作用对象,提供普惠性支持,涵盖行业内所有类型的企业,既包括国有企业,也包括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既包括大企业,也包括中小微企业。

本文来自织梦

3.政策实施机制转型。从政策实施机制看,项目导向型产业政策制定主体一般为政府,能力导向型产业政策的制定则更加强调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及有关研究机构等的广泛参与。项目导向型产业政策中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简单地表现为“企业申请项目”和“政府审批项目”的线性关系,而在能力导向型产业政策中,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存在多轮互动,从政策制定到政策实施、评估、反馈调整都能有效发挥企业作用。能力导向型产业政策强调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局的角度,推动产业生态内各有关利益主体产生横向或纵向联系,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构建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横向和纵向产业管理网络,从而增强产业发展的系统集成与核心竞争力。[11]从政策评估机制看,能力导向型产业政策注重发挥评估机制的作用,通过对产业政策事前、事中和事后完整的政策评估,并运用法律形式予以规范,使产业政策能够根据产业发展阶段要求进行动态调整,从而保障政策的客观性、动态性和有效性。

织梦好,好织梦

dedecms.com

(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转型的地方实践探索 织梦好,好织梦

在实践中,一些地方为适应新时期产业发展和政府管理方式变革的要求,积极探索政府产业管理方式和体制变革,不断推动产业政策转型和调整优化。 内容来自dedecms

1.广东省推动政府补贴方式“三个转变”。广东省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资金支持的“三个转变”:一是由支持单个企业向支持公共服务平台转变,拓宽财政资金受益面;二是财政支持资金由无偿向有偿转变,推行股权投资、政府投资基金等形式,实现财政资金滚动使用;三是由事前立项向事后奖补转变,给企业一个明确预期,提高财政资金普惠性及可预见性。在推动“三个转变”的同时,广东省还积极创新政策支持方式,从简单的无偿补助、贴息向股权投资、风险补偿、基金、担保、保险等创新方式转变,通过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予以支持。

copyright dedecms

2.合肥市产业扶持政策实现“四个转变”。合肥市针对政府产业扶持资金过于分散、项目选择机制不完善、寻租现象时有发生等问题,不断完善产业政策体系。该政策体系明确了基金、“借转补”、财政金融产品和事后奖补四种政府扶持投入方式,并明确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和天使投资基金等占整个产业政策扶持资金的比例不小于50%,成为产业扶持的主导方式。推动了产业扶持资金“三个转变”:一是无偿向有偿转变。主要通过市场化运作,将原项目划拨改为基金、金融产品等方式,将财政资金与信贷、担保、信托等各类金融产品、社会资本相结合,实现政策资金优化配置、放大使用和良性循环。二是政策扶持从事后向事前、事中转变。重点解决企业在发展初期面临的资金紧张问题,将绩效管理融合到具体的条款和合同约定之中。三是直补企业向营造外部环境转变。重点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拓宽融资渠道、降低企业成本,助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织梦好,好织梦

3.武汉市“政策众筹”模式。为推动文化科技产业发展,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在对2017年光谷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政策修订过程中,借用互联网和新媒体,以问卷调查、征集建言等形式,面向全国发起国内首个“政策众筹”,积极向社会征集产业政策“金点子”。具体制定实施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一是发起“众筹”,主要由东湖高新区在互联网上推出“政策众筹”调查问卷,鼓励众筹对象建言献策,并收回政策建言内容。二是网上投票和讨论,参与企业可对政策条款进行投票、评论,充分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三是政策建言发布。东湖高新区根据众筹结果将众筹所征集的有效内容择优纳入新修订的文化科技融合产业政策,对优秀建言者给予适当奖励。此后,东湖高新区还围绕人工智能、创新创业、自贸区片区建设等开展多轮政策众筹,不仅创新了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服务方式,还提升了政府政策制定的效率和针对性,激发了企业参与政策制定的热情和获得感,增强了政府公共决策的互动性和公众参与的广泛性。 织梦好,好织梦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转型的主要难点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由项目导向转变为能力导向是大势所趋。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转型也是涵盖政策依据转变、政策对象调整和实施机制转型的系统工程,并面临如下现实难点。

织梦好,好织梦

(一)传统发展方式路径依赖

织梦好,好织梦

能力导向型产业政策更加注重产业长期核心能力的培育、产业生态系统的完善和产业发展所需核心要素的提升,所需周期较长,短期难以见效。地方政府在执行能力导向型产业政策时如果遇到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出于政绩考核等需要,会自觉不自觉地转向依靠项目带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传统体制机制和监管模式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转型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由项目导向转变为能力导向,将会对现行产业管理体制和监管模式带来不可避免的冲击,因此,产业政策转型面临着传统管理制度的巨大制约。如,现有行业管理部门习惯于垂直行业管理,产业政策转型为能力导向将会大大削弱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的管理权限,可能使产业政策转型面临较大阻力。从监管模式看,项目导向型产业政策主要采取事前监管,能力导向型产业政策强调事中、事后监管,这将对现有监管模式带来冲击和调整要求。 dedecms.com

(三)政策手段和工具不足 copyright dedecms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由项目导向转变为能力导向,将会给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产业政策参与方带来新的挑战。如,中央政府对产业政策制定实施的要求将提高,这对政府学习能力的提升提出客观要求,而一些地方政府习惯于项目导向型产业政策的数量扩张模式,对于提升产业发展能力缺乏有效举措,且现在产业政策手段和工具不足;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政策制定和评估会存在准备不足等问题;事先立项向事后奖补转变会涉及奖补标准如何确立等问题。 内容来自dedecms

(四)可能面临政府失灵问题 本文来自织梦

能力导向型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是市场失灵理论,因此需要政府干预。但为了弥补市场失灵而采取的干预措施,对市场机制造成的损害有可能比市场失灵本身还要大。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如同市场失灵一样,政府也会失灵,政府在弥补市场缺陷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经济政策手段,可能导致政府干预经济的效率低下和社会福利损失。因此,如何在弥补市场失灵的同时避免政府失灵是产业政策转型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dedecms.com

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转型的建议 dedecms.com

实施重大工程或重大示范项目,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特别是初创发展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非常重要的方式,对于促进成果转化和创新驱动发展也有很大帮助。但随着发展阶段和环境的改变,项目导向型产业政策的弊端逐渐显现。为适应产业发展阶段变化,应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从项目导向转变为能力导向,通过构筑产业发展软硬基础设施,加大研发和技术投入,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产业政策BOM框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构建多方参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治理机制 织梦好,好织梦

构建能力导向型产业政策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制定实施机制。要转变过去重制定轻实施导致产业政策效果欠佳等问题,着力完善包括制定机制、实施机制、评估机制、调整机制、协调机制等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治理机制。 内容来自dedecms

1.建立各归其位、多元共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制定机制。打破产业政策制定“黑箱”,更多引入市场主体及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士参与产业政策制定,构建多元参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制定机制。[12]在制定过程中,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制定充分反映利益相关者的诉求。[3] 织梦好,好织梦

2.建立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监督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引入第三方机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实施效果进行独立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政策条款进行动态调整,及时废止不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甚至阻碍新经济、新业态发展的“绊脚石政策”,以及相互打架的“扯皮政策”和过时无用的“僵尸政策”,提高产业政策实施的精准性。加快构建行之有效的督察和奖惩机制,并根据督察结果对政策实施主体进行奖励或惩处。[13] 内容来自dedecms

3.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协调机制。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完善相应机制设计和组织保障,更好发挥各部门政策合力。建立完善技术和市场相互促进的交互机制,形成两者之间有效的互动循环,将用户创新、用户基础的培育作为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从而提升政策的动态适应性。[14]

dedecms.com

(二)促进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的管理方式创新

织梦好,好织梦

当前,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集中在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上,因此,必须聚焦能力导向型产业政策构建,推进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的管理方式创新。

织梦好,好织梦

1.推动产业规制的改革。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采取包容创新的审慎监管制度,根据交通出行、教育培训、健康医疗等新领域、新业态发展特征,及时调整优化行业准入标准,防止用“老办法管理新产业”。 本文来自织梦

2.优化政府服务。聚焦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及时调整相关不合理的制度障碍,优化新技术、新产业、新企业、新要素等四个方面的管理服务,推动新技术快速突破、新企业蓬勃涌现、新要素加快汇聚、新产业发展壮大。同时,根据产业发展不断调整产业治理体系和相关机构。如,2009年,深圳市为贯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和贸易全过程管理,采取大部制的做法,成立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2012年,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要,将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一分为二,成立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并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重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研发和创新发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3.构建大监管、强监管和动态监管的机构和队伍。配合“放管服”改革,按照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的要求,加大工商、质检、环保、安全、知识产权、税务等执法和监督机构与人员的扩充配备力度,积极构建适应现代化市场体系发展要求的大监管和强监管机构体系。扩充后的监管机构要切实履行好企业监管和服务职责,开展点对点上门服务,争取让企业少跑腿、让部门多服务。创新监管与调控方式,加快构建以信息信用监管为核心的监管制度,打破质量、环保、安全、工商、金融、税务等监管部门间“信息孤岛”,构建统一联动机制,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形成诚实守信氛围。推动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创新,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广“互联网+监管”模式。

织梦好,好织梦

(三)创新和完善政策执行的条件和工具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项目导向型产业政策实施手段单一,以行政干预、项目财政补贴为主,因而收效往往低于预期。[15]构建以能力导向为主的产业政策,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政策工具手段,更多采取普惠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产业发展公共平台与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创新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及消费补贴等需求创造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力和产业绩效的提升。

copyright dedecms

1.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与传统产业对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的需求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大型科研、信息等基础设施的要求更高。政府投入的主要着力点也应聚焦于产业发展所需的有助于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新技术发展等各类基础设施,要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力培育的需要,加大对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兴起和拓展应用的基础设施投资,如,数据搜集存储、开放互通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智能电网、充电网络等绿色经济基础设施,基因检测中心、基因库等生物技术基础设施,通用航空、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等。

dedecms.com

2.强化环保、质量、技术等标准在产业政策手段中的应用。标准过低或者执行标准过低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力培育滞缓和低端恶性竞争的重要原因。要切实改变我国既往标准“宽、松、软”状态,立足于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力提升,强化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在产业准入、环保督查中的约束力,限制或淘汰不符合标准的项目或企业。同时,鼓励企业做标准的领跑者,在追求高标准中创造更多优质供给,持续推动标准升级,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和制造强国。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合作,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先进标准制定理念和方法,推动各国技术标准协调与互认,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标准对接,提高国际国内标准一致性,以先进标准为国际产能合作和优质产品“走出去”保驾护航。 dedecms.com

3.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企业家队伍和各类创新人才。产业政策的实现有赖于具有较高素质的企业家、科学家、专业技术人才和政府经济管理人员四类重点群体。因此,必须完善有利于人力资源供给的体制机制,以更好地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遵循企业家成长规律,拓宽培养渠道,建立有利于企业家参与创新决策、整合创新资源的新机制。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形成一流入才去企业参与创新创业的社会价值和薪酬导向。同时,根据工匠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加快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新模式,大力培养支撑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战略实施的各类创新人才。 织梦好,好织梦

参考文献: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2016)[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dedecms.com

[2]邢楠,袁礼,国胜铁.后发国家的适宜性技术进步路径——基于近代中国丝织业发展史的分析[J].管理世界,2017(6):180-181. 本文来自织梦

[3]万钢.我国科技创新发生整体性格局性深刻变化进入“三跑并存”阶段[EB/OL].[2017-06-24].http://finance.cnr.ca/jjgd/20170624/t20170624_523817293.shtml. 本文来自织梦

[4]贺俊.新经济与结构性产业政策的精细化调整[J].探索与争鸣,2017(1):45-48. dedecms.com

[5]吕铁,等.技术经济协同转变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重构[J].学术月刊,2013(7):78-89. copyright dedecms

[6]王昌林,姜江.“创新、壮大、引领”:新时期赋予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使命[EB/OL].[2017-03-16].http://gjss.ndrc.gov.on/gjsgz/201703/t20170316_841121.html. dedecms.com

[7]黄汉权,任继球.新时期我国产业政策转型的依据与方向[J].经济纵横,2017(2):27-32. dedecms.com

[8]王钦,等.“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能力导向与机制创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40-148.

内容来自dedecms

[9]聂辉华.产业政策的有效边界和微观基础[J].学习与探索,2017(8):110-117. 织梦好,好织梦

[10]江小涓.经济转轨时期的产业政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本文来自织梦

[11]王雯.新经济背景下产业政策的演进:能力导向[J].学习与探索,2017(4):18-25. 织梦好,好织梦

[12][13]盛朝迅,黄汉权,王云平.新时期产业政策转型思考[J].中国发展观察,2016(18):42-44.

本文来自织梦

[14]刘志彪.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产业政策功能的转型[J].南京社会科学,2015(9):33-39. copyright dedecms

[15]陈家建.项目制与基层政府动员[J].中国社会科学,2013(2):64-81.

内容来自dedecms


[1]这类观点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发展经济学家格申克龙的观点,他认为落后国家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模仿先进国家而缩短追赶进程,这就是所谓的“后发优势”。

dedecms.com

[2]日本在高清电视技术路线上盲目追求其高超的模拟技术,而排斥数码技术,结果导致日本彩电产业发展优势的丧失。 内容来自dedecms

[3]目前,国务院已形成工作机制,在中国政府网开设“部委出政策,请你提意见”专栏,定期向全社会征集包括产业政策在内的各项政策的意见建议。 ded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