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大事周报 > 【2017•第25周】五大试验区绿色金改方案出炉 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2017•第25周】五大试验区绿色金改方案出炉 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7-06-30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经网竞争情报中心 浏览:【字体:

6月26日,央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环境保护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印发5省(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5省(区)试点地方分别为:江西省赣江新区,贵州省贵安新区,浙江省湖州市、衢州市,广东省广州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昌吉州和克拉玛依市等。

本文来自织梦

绿色金融全面提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自2015年我国首次把“绿色”作为指导未来发展理念以来,绿色发展已成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社会发展的主题词,绿色金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空气、饮水、土地等严重污染的经济成本很高,气候等环境变化或将导致严重的金融风险,估计中国未来每年需要3-4万亿元的绿色投资,用于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和绿色建筑等领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张承惠认为,中国传统发展方式不具可持续性,绿色金融在推动绿色发展中拥有独特使命。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曹玉书认为,绿色金融不仅服务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投融资,还兼顾支持环境改善,应对资源解决高效利用等多重目标,为金融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路径与合作空间。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是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供给有效还是无效,生态环境标准说了算的地方越来越多,相应的,绿色金融的角色也变得更加重要。世界自然基金会测算,“十三五”期间中国绿色金融需求达14.6万亿元。中国是全球首个提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国家。业内人士认为,有效的绿色金融体系,可以使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几倍乃至十几倍的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去年,央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发展绿色基金。经过近一年的发展,绿色基金作为新的绿色金融业态正加速发展。截至2016年底,全国已设立并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的节能环保、绿色基金共265只,其中约59只由地方政府及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参与发起设立,占比22%。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我国绿色债券发行量高速增长,在全球比重继续攀升。咨询机构研究表明,2016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超过500亿美元,增速放缓但仍保持15%以上,我国绿色债券发行量占到全球总量的40%,成为最大的发行国。在各方共同推动下,我国绿色金融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创新和突破。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中国的绿色金融正呈现出全面提速的良好态势,但总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

dedecms.com

“一地一策”展现地方鲜明特色 织梦好,好织梦

去年8月30日,中央深改小组提出,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今年6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5省(区)选择部分地方,建设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体制机制上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此次试验区总体方案的印发,是对此前地方探索经验的整合,有利于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地引导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创新。此举不仅意味着绿色金融从战略层面落实到执行层面,而作为新尝试,试验区在积累经验的同时,还肩负着探知、控制及防范绿色金融风险的使命。此次公布的5份方案大体架构相似,基本原则为:坚持绿色导向,政府引导,先行先试;主要目标为: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探索可行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主要任务均包括培育发展绿色金融组织体系、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绿色产业融资渠道等。五省(区)方案对绿色金融发展而言,首先,推动契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有利于当地出台鼓励绿色金融发展的配套扶持政策,提升绿色金融扶持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另外,通知的出台,强化了国家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的政策导向,有效地推动了投资机构、企业及地方政府参与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意愿。在明确了共同任务的基础上,五省(区)改革方案在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方面均各有侧重,充分结合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金融发展水平以及在国家绿色发展中的定位等情况,探索多样化的绿色金融试点,为全国绿色金融发展积累多种经验。新疆绿色发展重点是推进国家大型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浙江试点地区面临的任务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制造;广东的绿色发展则突出战略性主导产业。在5个省(区)中,新疆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由于特殊的区位优势,新疆处在一个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在建设绿色丝绸之路过程中,通过PPP和绿色发展基金等模式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共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模式与机制,获得了显著的成效。这对“一带一路”建议中的绿色基础设施投资将能提供重要借鉴。此外,鲁政委认为,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的过程中,要注重绿色金融标准的建立和输出,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市场的标准体系尚未形成。以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结合国内绿色金融市场实践经验与国际投资的实际需求,加快我国绿色金融相关标准体系、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并通过政策沟通、制度对接的各种渠道,实现相关标准和发展经验的输出,能够对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产生共同的促进作用。

本文来自织梦

试验区仍面临不少挑战 改革试点需多方支持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目前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还普遍面临融资成本较高、期限较长、收益较低等问题。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认为,这些问题是全球共同难题,其核心指向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试验区中要重点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正向激励机制。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的、央行再贷款和绿色发展基金这些低成本的资金,来综合降低绿色融资的成本。二是要加大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绿色信贷之外的绿色金融探索还比较有限,此次建设试验区鼓励小额贷款、金融租赁、创投、私募基金、保险等多种资本参与绿色投资,将更有利地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三是应持续提升绿色金融市场的透明度。也就是主要解决现在绿色金融市场投融资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陈雨露表示:要强化环境信息披露的要求,建立公共环境数据平台,要完善绿色金融产品的标准,完善绿色评级和认证,要建立环境压力测试体系等,来有效制约污染性的投资。中金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指出,尽管绿色金融和国家经济绿色转型升级的方向一致,但技术升级、金融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因此需要试验区多在财税优惠、信贷贴息等具体政策方面进行探索,推出一些实惠且有针对性的措施支持改革落地。陈雨露表示:首先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金融投入的力度:一是要把评级达标的绿色信贷资产纳入货币政策操作合格质押品范围,这个银行的绿色信贷是很大的激励;二是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评估体系(MPA),探索把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纳入到MPA中。其次要努力培育更多的“负责任”的投资者,引入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改革试点。兴业研究分析师汤维祺认为,环境信息披露与绿色信用体系的建设,对于构建市场化的绿色金融体系、调动和发挥金融机构参与监督和风险管理、强化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合作,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借助互联网来实现绿色金融的发展也被业内看好。6月25日,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中欧一带一路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碳银互联网科技碳银研究院、南方中金环境公司、交行浙江省分行共同发布了《2017互联网+生态金融趋势报告》指出,“十三五”时期,将是互联网与生态金融深度融合的起步期,互联网将为绿色金融实现信息、整合、管控与征信等功能。通过“信息”与“金融”两大最具有流动性的资源的深度融合,将产生对环保产业、社会关注、工业制造等领域的绿色金融化,将使我国的“库兹涅茨环境曲线拐点”提前到来。

织梦好,好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