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大事周报 > 【2018•第5周】1月制造业PMI连续18个月保持扩张 月度综合PMI产出指数首次公布

【2018•第5周】1月制造业PMI连续18个月保持扩张 月度综合PMI产出指数首次公布

发布时间:2018-02-02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经网竞争情报中心 浏览:【字体:

制造业PMI连续一年半保持扩张 今年经济平稳开局 织梦好,好织梦

1月3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联合发布数据显示,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3%,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受节日因素影响,1月制造业PMI扩张步伐放缓,但该指数仍连续18个月保持在50%的荣枯线以上,表明经济平稳增长态势明显。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1月制造业PMI呈四方面特点:一是部分行业进入生产淡季,供需两端稳中趋缓;二是受春节假日临近等因素影响,消费品制造业增长加快;三是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涨幅再现回落;四是进出口有所放缓。受与圣诞、新年相关的国外市场需求提前释放等因素影响,1月出口有所回调,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9.5%,比上月下降2.4个百分点。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表示,指数回落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过去5年,每年1月制造业PMI都呈季节性下降,平均降幅在0.3%。由于春节长假临近,企业开工率降低,今年1月制造业PMI回落,也属于正常的季节性波动。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总经济师陈中涛表示,指数回落有一定季节因素影响。另外,由于人民币升值,出口波动明显,受此影响,装备制造业、大中型企业生产活动有所下降。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由于春节错位的季节性因素,1、2月PMI指数出现波动是正常现象,并不代表2018年经济运行走势。预计到3月之后制造业PMI将会上升,继续保持在扩张水平。平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魏伟指出,1月制造业PMI指数与其供需两侧分项指标、进出口指标均出现明显走弱,景气指标的下行走势基本符合预期。从结构看,尽管制造业景气度难有强劲增长,但非制造业景气度有望继续改善,其中消费升级的逻辑、政府对结构转型的政策支撑均将对这一趋势进行强化,未来新动能的逐步培育值得期待。预计2月PMI小幅回落至51.2%。制造业PMI季节性回落不改经济复苏步伐。从趋势看,制造业PMI已连续18个月运行在荣枯线以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认为,经济平稳增长态势明显。数据显示,从需求端看,1月制造业PMI的三大订单指数全线回落。其中,新订单指数为52.6%,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9.5%,比上月下降2.4个百分点;在手订单指数为45.3%,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中国PMI分析小组秘书处负责人于颖表示,在制造业PMI指数中,新订单指数的权重是30%,因此,整体PMI的回落与新订单指数的回落保持着一致。而后者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出口订单的明显下降。因为出口订单是含在新订单里的,出口订单回落幅度较大直接构成了1月新订单的回落。赵庆河认为,1月新出口订单明显放缓与圣诞、新年相关的国外市场需求提前释放等因素有关。此外,17.4%的出口企业认为人民币汇率波动给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不利影响,比重比上月上升2.7个百分点。陈中涛指出,开年前后,人民币开启了新一轮涨势,对美元中间价连破6.5和6.4大关。从统计数据看,2017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从年初的6.9498升至年底的6.5342,升值幅度达到5.98%,创下25个月来的新高,人民币升值对国内出口企业带来了较大压力。受此影响,1月新出口订单指数结束连续14个月的50%以上的运行,回落到50%的荣枯线以下,回落幅度超过2个百分点,指数水平低于上年同期0.8个百分点。从生产端看,1月是生产淡季,临近春节部分企业逐渐开始放假,企业开工率降低,加上近期寒潮带来的用电紧张与环保限产政策的持续,1月的生产指数为53.5%,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供需双双回落的同时,市场正日趋平衡,价格也逐渐趋稳。1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为59.7%和51.8%,分别比上月回落2.5和2.6个百分点,明显低于去年同期,企业运营成本上涨的压力有所缓解。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首次发布中国综合PMI产出指数 织梦好,好织梦

目前中国经济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PMI指标体系尚缺少反映宏观经济总体变化的景气指标。在此背景下,1月31日,统计局首次公布了综合PMI产出指数。综合PMI产出指数,采取由制造业生产指数与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加权求和而成,权数分别为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占GDP的比重,该指数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该指数为PMI指标体系中反映当期全行业(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产出变化情况的综合指数,是世界通行的监测当期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发展生产景气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国家统计局此前对2009年至2017年上半年共34个季度的综合PMI产出指数,与GDP增速的时间序列进行时差相关分析,得出两个经济指标呈高度相关的结论,即综合PMI产出指数与GDP增速同步性非常强,能够较好地全面反映经济发展规律。数据显示,1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4.6%,与上月持平,是2017年1月以来的单月第四高。从2017年11月到2018年1月,该综合PMI产出指数均为54.6%,反映出宏观经济运行稳定。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研究员明明表示,综合PMI指数与制造业PMI指数的差别是:综合PMI指数表示经济的当期情况,而制造业PMI指数则领先于经济周期,是经济发展趋势的先行指标。赵庆河指出,1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4.6%,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分项指标看,主要是非制造业发展良好。1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3%,高于上月和去年同期0.3和0.7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上升,非制造业延续稳中有升的良好发展态势。赵庆河指出,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制造业生产指数1.8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业务总量的增长快于制造业生产。此外,综合PMI产出指数运行水平高于制造业生产指数,低于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特点,以及非制造业增速快于制造业的运行状况基本相符。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服务业。比如2017年全年经济增长6.9%,其中服务业增速为8%,高于第二产业6.1%的增速。2017年服务业投资375,040亿元,高于制造业(193,616亿);服务业投资增长9.5%,也高于制造业(4.8%)。1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比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服务业扩张步伐加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表示,服务业活动的上升为今年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奠定了良好开局。短期看,节日临近,拉动大众消费及旅游相关消费表现良好。长期看,服务业创新的持续发展有助于强化经济发展新动能,以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和小型企业的指数均保持高位,产业创新和企业创新继续发展的动力基础较强,有助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卢盛荣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已以服务业为主,但服务业的投资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服务业要向现代服务业、高端服务业转型。实现服务业转型目标,需中国经济能够健康增长。这就需要改善营商环境,特别是要保护民间投资,加大对民间投资的支持力度。民间投资占总投资的60%多。如果民间投资增速不能回升,经济要回稳会很困难。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预计在居民收入改善和消费升级的带动下,2018年服务业仍有望回升,支撑GDP实现6.9%左右的增长。 织梦好,好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