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中国经济 > 互联网思维与管理创新的融合

互联网思维与管理创新的融合

发布时间:2017-08-10 作者:派智库 来源:企业管理 浏览:【字体:

[摘要]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共生性”对企业管理传统思维方式形成的巨大颠覆效应,企业在现代要想获得生存、发展,就需要深刻理解互联网思维内涵,积极促进它与企业管理创新的融合,实现理念创新、模式创新、组织创新、文化创新。基于此,本文对于互联网思维及其与管理创新的融合进行了分析。本文提出,要在企业管理越来越依赖互联网技术的前提下,帮助管理者突破创新思维瓶颈、打破传统管理模式桎梏,使企业管理更符合互联网经济时代的要求。

织梦好,好织梦

  (中经评论·北京)“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全新的、创新的管理思维模式,具有互联网经济时代下“全行业适应性”,可以为企业管理创新提供方向指引和策略依据。本文提出将互联网思维与企业管理创新融合,就是在企业管理越来越依赖互联网技术的前提下,帮助管理者突破创新思维瓶颈、打破传统管理模式桎梏,使企业管理更符合互联网经济时代的要求。
  
  互联网技术是开启互联网经济时代的主要驱动力: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渗透,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消费习惯,催生了一系列网络化、虚拟化的商业模式。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在冲击、颠覆传统产业的同时,衍生出大量新型产业,迅速地消解着传统企业的管理基础,并提出企业管理生态的重构需求:因此,企业管理创新是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它既要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需要引进一系列全新理念、技术作为“管理新架构”的支撑。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互联网、互联网精神和互联网思维的概念
  

  现代社会中互联网几乎无处不在,但人们对互联网相关概念的认识却存在一定程度的笼统性,在企业管理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作为企业管理者,如果不能明确互联网相关概念的确切涵义,也就谈不上互联网思维和管理创新的融合。例如,刻意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反复或不理性地展开企业信息化建设,或者进行盲目的企业管理制度修订,很容易导致企业管理陷入混乱和无序状态,甚至严重影响正常的企业运营。笔者再次选择了三个最具有代表性的概念加以梳理,它们也分别代表了互联网经济时代的三个不同理念层次。
  
  首先,互联网。简单地说就是“互联网技术”,对于企业管理而言具有实际操作价值,包括软件、硬件两大体系。互联网技术在解决“信息对称”问题上有很大的优势,信息传播速度快、成本低、交互性强。同时,互联网技术优势不会因为社会经济改革、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而变化,也不存在时间、空间的限制。 内容来自dedecms
  
  其次,互联网精神。互联网精神是人们对互联网技术在社会层面中的哲学思考,它是一种动态性的理念认知。互联网精神即“平等、开放、协作、共享”,本质上是互联网技术优势的社会价值表现,如“平等精神”,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存在社会等级的约束,并且不同组织和个体以人为本,对员工一视同仁,不断地消除中心化、权威化、等级化等管理意识缺陷。
  
  最后,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上的互联网精神延续。互联网思维可视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思路”,它能够促使企业管理理念、方法、模式等得到创新,帮助企业更适应互联网经济形态,例如,基于“大数据”预测市场和用户,制定企业发展长期性、前瞻性战略。
  
  二、企业传统管理思维与互联网思维之间的差异
  

  企业传统管理思维更符合“工具论”的一般原理。“管理”被视为主体,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体现出工具效应,即互联网被当成一种工具在企业管理层面发挥效应,但并不涉及企业所处行业、市场和经济背景的深度思考,很显然,传统管理思维只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提供有限的辅助作用。
内容来自dedecms

  
  互联网思维更符合“方法论”的理解和认知,也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互联网+”,即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经济环境下,探索企业符合当下经济趋势的方法、规律、原则,将互联网及相关优势应用到社会各项事业建设中,这其中就包括企业管理。由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互联网思维的两个特征,其一是“关联性”,互联网思维只有在互联网成为社会主导力量的前提下(包括互联网技术、精神)才能被确认,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思维也在变化,它的解构与重构依赖互联网在社会生产力中的作用普遍性。其二是“独立性”,本质上说,“互联网思维”是人对社会发展现状的一种认识和总结,但它的产生并不依赖互联网。每个时代都存在超前的思维结论,当社会发展程度达到一定水平后才被赋予“超前思维”的前缀定义--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以及对传统产业的颠覆,促使了一定形态思维的集中爆发,因此才具有了“互联网思维”的表述方式。

内容来自dedecms


  
  概括地说,当前中国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互联网思维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
  
  第一,“以用户为中心”思维。传统商业经济时代提出“用户至上”“消费者就是上帝”的理念,但受限于社会体制、经济制度、市场环境等框架很难充分落实。一方面,在社会化大生产理念下企业更多地关注资源、渠道、制度,以此提高规模化生产来保障市场占有率,由此很难照顾用户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企业存在的最终目的是盈利,即不断地提高市场经济收益,在市场、政府的双重约束机制下,对“用户”的理解较为狭隘,即真正购买产品的才算是用户,而这种理解并没有跳出“企业为中心”的思维。
  
  本质上说,“以用户为中心”思维的落实阻力主要来源于“信息不对称”,企业缺乏了解用户的有效渠道,而在互联网经济时代中,这一瓶颈不攻自破,基于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市场、用户的预测,“用户”的涵盖范围也愈加泛化,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企业产品的用户,而将这种“可能”转化为“实现”的关键,就是符合用户的需求,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低成本的市场调查和用户体验收集。 织梦好,好织梦
  
  第二,“增值服务”思维。传统企业商业模式下会集中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宣传营销,如广告既有“广而告之”的效果,又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企业管理中针对研发、生产、物流等各项活动均以“规模化”为主,产品同质性强,并主要为适应市场而并非用户。互联网经济时代中消费活动更为透明,渠道也更加多样化,由此促进了用户个性化消费的需求,“规模化”生产的缺陷逐渐凸显。因此,企业必须一次性吸引大量免费用户,并从中筛选出可能产生消费的用户,换句话说,企业需要提供一些免费服务,确保足够的用户基数,形成用户黏性,引导其从“免费服务”向“付费服务”发展,增加出来的服务项目则构成“增值服务”收费的依据。
  
  三、企业管理创新融合互联网思维面临的不利因素
  

  新兴互联网企业不断颠覆传统产业模式,并加紧对传统企业生存空间的挤压和蚕食,企业管理者如果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就无法有效地发挥互联网思维的作用,笔者提出以下几个创新中面临的不利因素: 本文来自织梦
  
  第一,管理理念落后。传统管理思维下,企业生产、研发、销售等活动都离不开管理层的协调和指挥,这容易导致管理者不断强化“自我为中心”的理念,并基于工作便利需求掌控尽可能多的资源,强调“内部集中化管理”。相应地,企业集中精力展开内部管理的过程中,用于了解市场和用户需求的资源严重不足,即便具有清晰的互联网思维,也不可能应用到市场营销、产品生产和商业模式构建中去。
  
  第二,管理模式单一。我国在经历长期、深刻的计划经济体制之后,企业管理模式构建至今依然深受影响,面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互联网经济时代,“制约思想”“契约思想”依然广泛地作用于企业管理模式,例如利用单一经济制约手段强调管理效果的“绝对稳定”。事实上,这种落后的企业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对员工“不信任”的基础上的,包括能力、素质、技能、知识等方面的“不信任”,认为只有通过管理者的指导、指挥才能发挥最大的生产力。随着时代进步和员工个体素质的提升,“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得到了更多的认同,基于互联网思维管理,只有提高员工的参与权、主动权,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新性。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第三,企业文化保守。“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成员的理念、行为、观念、价值观等的总和,企业文化保守意味着企业缺乏创新勇气,过度强调创新风险。一定程度上,企业文化保守是由于企业对经济收益的过度追求造成的,关注眼前利益,忽视长期性、战略性发展,在企业管理中表现为“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而互联网思维蕴含着强烈的探索性、竞争性,充满了对未知形态的渴望,这对于一个企业文化保守的企业组织而言是很难接受和认同的。
  
  第四,企业管理组织架构不合理。尽管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我国企业中得到了广泛认同,但这并没有“撼动”传统企业管理结构的地位。大多数企业依然沿用“金字塔”型管理组织结构,这很容易导致管理者的权力放大,并形成“官本位”“家长思维”等管理理念。不合理的企业管理组织架构不仅影响各部门、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传递效率,同时也会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无法形成积极的创新意识和有效实践环境,同时互联网经济时代市场机遇稍纵即逝,这会严重削弱企业的竞争力。
织梦好,好织梦

  
  四、互联网思维与企业管理创新的四个结合点
  

  第一,管理理念创新。一定程度上,企业管理理念受到社会环境、市场体制、产业政策等影响,现阶段而言,以自我为中心的企业传统管理理念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发展瓶颈,而互联网经济时代的来临,为互联网思维与管理创新的融合奠定了基础。一方面,互联网技术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实现了企业和用户的直接对接,树立“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势在必行。另一方面,用户消费逐渐呈现出个性化、多样性、小规模的形态,企业只有通过管理理念创新,才能扭转传统的规模化、大批量经营思想。
  
  第二,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涉及到具体的管理内容层面,也集中体现了互联网思维与传统管理思维的差异。在传统管理思维下,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产品展开,包括设备、专利、技术、渠道等内容,换言之,企业自身的优势被认为是市场优势;而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互联网思维侧重用户导向,以提供个性化服务为目的,相应地,互联网管理技术手段进行的业务流程再造、生命周期管理、即时生产管理等手段应运而生。企业可以通过构建集中研发、生产、销售、物流、售后服务为一体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满足企业管理理念和实践的统一,从而提供更有效的管理决策。
dedecms.com

  
  第三,管理文化创新。它是管理行为中管理者、员工所产生的意识形态总和,对抗性意识形态比例越高,管理文化就越不和谐。管理文化创新的前提是摒弃传统管理思维下的“人事观念”,正是由于管理者将员工视为简单的“雇佣对象”,才导致两者之间的矛盾、对抗,这也是构建等级森严的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起点;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融合,在管理文化创新中要强调“去权威、去精英、去老板”的意识,在情感意识层面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忠诚度,在制度建设上一视同仁、奖罚分明。
  
  第四,组织结构创新。企业面对海量信息“井喷”的态势,不仅要提高数据挖掘、分析、整理、预测的能力,同时也要快速的反映到产品研发、生产、营销等方面。企业组织结构是影响效率的关键因素,基于互联网思维进行的组织结构创新可以从两个方向着手:第一,企业现实管理中“去中心化”,即从“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转化为“扁平化”结构,打破各部门、各阶层以及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隔阂,实现内部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第二,企业信息管理“去组织化”,基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完善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有效利用,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便捷,传统的汇报、申请、建议、意见等交流机制不断挖掘,例如员工可以通过微信、QQ等直接与管理者沟通,每个员工都可以成为市场、用户信息的收集节点,这将大大降低企业信息收集和决策的成本。此外,基于互联网思维融合的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创新,本身也是一种“圈际文化”体系构建,对企业跨界发展、综合能力提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dedecms.com


  
  参考文献:
  

  [1]缪春光.互联网十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融合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6(11).
  [2]郑晓丹.“互联网+”思维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启示[J]人民论坛,2015(35).
  [3]金元浦.互联网思维:科技革命时代的范式变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0)
  [4]杨吉.起底“互联网思维”[J]传媒评论,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