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中国经济 > 普惠金融--大型银行应发挥头雁效应

普惠金融--大型银行应发挥头雁效应

发布时间:2019-04-02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国金融 浏览:【字体:

普惠金融--大型银行应发挥头雁效�(2019.4.2)

本文来自织梦

[摘要]党的十九大要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是金融发展规律与金融改革实践相结合的重大部署,是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的根本遵循。近一个时期来,部分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较为突出,大型银行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动脉”,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在发展普惠金融、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发挥“头雁效应”�

本文来自织梦

  (中经评论·北京)党的十九大要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是金融发展规律与金融改革实践相结合的重大部署,是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的根本遵循。近一个时期来,部分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较为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改进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选择那些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主业相对集中于实体经济、技术先进、产品有市场、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重点支持。李克强总理年初到工商银行考察时,也对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提出明确要求。大型银行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动脉”,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在发展普惠金融、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发挥“头雁效应”�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对普惠金融的三个认知偏差亟待厘�
  

  普惠金融事关国计民生。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既是落实“六稳”要求、应对当前经济挑战的现实需要,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商业银行坚守主业、服务本源的重要体现。目前,普惠金融从概念提出到实践发展时间还不长,全社会对普惠金融的认知还存在不统一、不全面、不深入的地方,尤其是以下三个认知偏差亟待厘清�
  
  (一)“理所当然难解决”的认知偏差
  
  
普惠金融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有观点认为,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解决不了是理所当然。导致这种认知偏差的主要原因,是对问题的认识还停留在历史经验阶段,而不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普惠金融“知易行难”的关键是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充分,但这一“堵点”正在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跨越式演进所突破。零散的社交数据、消费数据、交易数据等信用数据不断交汇融合,信用体系的底层基础由孤立节点转变为万物互联。这种趋势在我国尤为明显。截�2018年末,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连�44个中央部门�32个省级平台和60多家市场机构,归集信息超�300亿条。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全面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日益健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快速完善。这些都为商业银行解决普惠金融难题提供了更好条件� 内容来自dedecms
  
  (二)“不可持续”的认知偏差
  
  
普惠金融的广泛性包容性决定其具有“两高一低”(风险高、成本高、收益低)的特征。很多人提到普惠金融,本能地认为这一业务池干水浅、地薄粮少,不具备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实际上这是对市场融资格局和银行转型方向缺乏深度和战略考量的体现。要看到,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大企业、大客户会更多转向直接融资。截�2018年末,企业债券和非金融企业股票余额合计超过27万亿元,近五年来保持15%以上的年均增速。而小微企业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经营活跃。目前全国小微企业法人约3000万户,个体工商户超过7200万户,每天新注册市场主体5.8万户。相对而言,小微企业更多依赖信贷资金支持,但目前小微企业信贷融资占其全部融资的比重尚不�20%,潜力空间巨大,这也成为银行市场拓展的新蓝海。而且,大企业也是从小微企业成长起来的,银行在伴随企业成长过程中,将建立长期稳定的银企关系,实现互利共赀因此,小微也有大市场,能做大文章;不仅不可不为,更大有可为。商业银行不能仅算“当前账”“小本账”,更要算“长远账”“综合账”� 本文来自织梦
  
  (三)“单一归因”的认知偏差
  
  
提到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有观点将此简单归因为银行不支持、不作为。事实上,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贵”是一个复杂、多元的问题,既有宏观经济因素,也有微观运行问题;既有总量因素,更有结构性矛盾;既有长期和共性因素,又有阶段性和个体特征,需作全面分析、综合研判。只有清楚知道难在哪里、贵在何处,才能精准施策。如从企业自身来看,小微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末端,抗风险能力较弱,部分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管理不够规范,风险成本偏高。从融资渠道来看,近年来各种P2P网贷、小贷等金融业态野蛮生长,显著抬高了融资成本,加剧了期限错配和金融风险滋生。此外,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形成“几家抬”合力。如由政府承担“社会信贷救助成本”,建立小微企业担保基金,实施财税优惠政策等。可喜的是,当前在多方努力下,上述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改革红利正在不断释放� 本文来自织梦
  
  二、大型银行理应成为发展普惠金融的主力银行
  

  大型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支柱,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发展普惠金融不仅是责任和使命所系,也是市场机遇和转型方向所在。事实上,大型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具有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更有利于提升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推动“普”和“惠”的可持续�
  
  (一)“线�+线下”的网络渠道优势
  
  
普惠金融业务量大而分散,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落地难的问题较为突出。与中小金融机构相比,大型银行网点数量众多、覆盖面广、功能齐全,能够辐射到广大小微、三农等目标客户群体。近年来,在监管部门的支持推动下,大型银行相继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建立专门机制,对普惠金融业务进行垂直管理,进一步促进了服务重心的下沉。同时,大型银行IT建设走在行业前列,“实体网�+自助银行+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的立体化金融服务网络较为成型,促进金融服务进一步突破时空制约,向社会经济体系的远端末梢延伸,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可触达性和覆盖率。特别是大型银行运用金融科技赋能普惠发展,构建起“金�+小微”“金�+民生”“金�+三农”等场景生态,拓展了普惠金融的深度和广度� 本文来自织梦
  
  (二)“资�+风控”的成本优势
  
  
破解普惠融资难题,核心是风险定价。风险定价由资金成本、运营成本、风险溢价等构成。在这方面大型银行更具有比较优势。一方面,大型银行客户基础雄厚,资金来源稳定,核心存款在负债中的占比较高,资金成本相对较低。既能避免存款分流制约信贷投放能力,又能避免资金端成本上升向资产端传导。另一方面,大型银行经过长期经营积累,汇集了庞大的客户、账户、交易、行为、偏好等基础信息,结合征信、税务、工商、司法等各种公共数据的多维交叉验证,对客户更能“看得清”“把得准”,从而有效控制小微贷款的风险溢价。而一些缺乏真实风控能力支撑的机构,简单采取“以高利率覆盖高风险”策略,在看似缓解“融资难”的同时加剧了“融资贵”问题�
  
  (三)“信�+非信贷”的综合服务优势
dedecms.com

  
  
当前社会各界对小微金融的关注焦点集中在融资层面,但实际上,小微企业所处的生命阶段不同、生产经营特点不同,其金融服务需求也存在明显差异。金融机构既要扎扎实实做好信贷基础服务,也要善于创新整合,围绕支付、结算、理贀交易、托管以及信息咨诀风险管理等服务需求,做好全流程、全产品、全周期的金融服务。在这方面,大型银行更具备专业优势和创新优势,可以大展拳脚�
  
  三、工商银行创新发展普惠金融的实践与思�
  

  工商银行是依靠工商信贷起家的,从上世�80年代立行之初即为包含个体经济在内的中小企业办理信贷业务,2004年在业内率先建立小企业信贷专营机制,2017年首批组建普惠金融事业部,统筹推动小微、三农等金融业务发展。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具有工商银行特色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站在新的起点上,工商银行将不断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秉持“不做小微就没有未来”的发展理念,秉持“不唯所有制、不唯大小、不唯行业、只唯优劣”的公平信贷原则,进一步打好政策“组合拳”,打通落地“最后一公里”,推动普惠金融增量、扩靀降本、保质,力争未来三年普惠贷款年均增长30%以上、三年翻一番,让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更多普助小微、惠及民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强化顶层设计,健全长效发展机制
  
  
做好普惠金融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是商业银行真正做大做强的根基。工商银行将不断提高思想重视的程度、系统推动的强度、政策优惠的幅度、服务创新的力度,形成“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形成全行办普惠的合力。一是优化信贷布局。坚持将普惠金融作为经营转型的战略方向,按照“唯市场不唯指标”的原则,配置专项信贷规模,通过加强信贷增量与存量并轨管理、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积极盘活信贷存量,释放更多资源支持普惠金融发展。二是强化考核激励。提高普惠金融业务考核权重,加大人力、财务、科技等投入力度,简化审批流程,优化授权管理,对基层给足粮草,激活内生发展动力。三是落实尽职免责。细化和落实普惠从业人员尽职免责办法,充分考虑业务办理实际情况,避免简单事后倒推、求全问责,让基层机构和员工真正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copyright dedecms

  
  (二)坚持做好线上,做专线下
  
  
适应小微客户特点,将金融科技手段的创新运用与线下传统优势有机结合,优化普惠金融获客与运营模式。一是打通内外部数据链接。顺应“数字普惠”趋势,依托API、金融生态云等平台,进一步打通内外部跨条线、跨机构、跨领域的“数据孤岛”,形成客户统一视图,搭建以数据为驱动,对外开放交互、内部充分整合的普惠金融服务新平台,构建“金�+产业互联网”的跨界服务新业态,更深度融入企业生产、销售、交易及内部管理场景,融服务于日常,获客户于无形。二是提升小微专营机构效能。目前工商银行在一级分行层面均已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成立小微中�258家,累计服务小微客户超百万户、投放贷�9万多亿元。将按照“集中运营”和“经营下沉”两个方向,持续推动小微中心运营优化,体现“专门做”“专业做”的特点,在做实和提效上下功夫。三是合力共创支持民营和小微发展的生态圈。联动全行各级机构,联手社会各方力量,深入开展“工银普惠行”活动,主动走进园区、走进市场、走进企业,让普惠金融覆盖“千行百业”,泽及“千家万户”。自2018�9月该活动开展以来,累计现场营销推介2000余场,调研走访小微客户超�6万户� 内容来自dedecms
  
  (三)加快创新落地,打造综合产品服务体�
  
  
普惠金融要增量扩面,必须精准对接小微客户需求,做活产品和服务创新。一是从品种、期限、流程、模式等入手,全面优化融资产品体系。如针对小微融资需求“短频急”且缺乏有效抵质押品的痛点问题,通过扩大信用贷款覆盖面,创新知识产权和专利等“软资产”抵押,依托供应链核心企业增信等方式,提升小微融资的便利性和可获得率。目前工商银行已整合形成信用类、抵质押类、线上供应链融资三大产品体系。二是建设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如新推出的“工银小微金融服务平台”,创新打造线上预约、线下面签的便捷开户新模式,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客户仅需到店一次,半小时即可完成开户与基础支付结算产品的一站式办理,推出不久即快速吸引了70万小微客户使用。三是融资与融智相结合,赋能企业经营发展。发挥银行专业优势,当好企业顾问和金融参谋,帮助民营和小微企业做好市场研判、经营决策、风险防控和投融资规划,帮助企业成长得更好,走得更远。如推出“融安e信”,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提供外部欺诈风险识别、预警、查询与管控服务。投产应用两年多来,已覆�1.5亿客户端,拦截电信欺�25万笔,为客户挽回财产损失58亿元,有效守护了客户的“钱袋子”� dedecms.com
  
  (四)做强风险管理,促进可持续发�
  
  
发展普惠金融,必须把握金融本质,尊重市场规律,立足商业可持续原则,既真刀真枪做普惠,也稳扎稳打做普惠。关键是要按照中央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一系列要求部署,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坚持精准支持,做强风险管理,控制风险成本,促进量、价、质的协调统一。工商银行不断健全适应小微企业特点的全流程、穿透式风险管理体系,深化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落实专家治贷和专业治贷,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防控体系,积极破解传统小微融资中“防假”“反假”等风险管理难题,提高客户甄别和市场驾驭能力,努力将风险成本下降的红利更多惠及小微企业。同时,坚持合规经营,扎牢制度“防火墙”,严格执行费率管理规定,严禁存贷挂钩、借贷搭售等行为。通过发挥大型银行带动融资利率下行的“头雁”作用,让艰苦创业的企业家拥有更多获得感� dedecms.com
  
  (五)精准发力,助力脱贫攻坚
  
  
助力脱贫攻坚,是普惠金融的应有之义。工商银行坚持服务小微、三农、脱贫攻坚一体推动。一是产品创新。如总行牵头,采用“财政资金引�+社会资本跟进”的模式,在贵州独家设立全国首支省级脱贫攻坚基金,支持了20个贫困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公共服务及人居环境改善。针对贫困地区实际,创新了“致富创业贷”“惠农贷”和“雏鹰贷”等产品,共计发放贷款超10亿元。二是模式创新。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探索“银�+政府+村两�+企业+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助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增强创收致富的长效能力,“输血”更“造血”。三是手段创新。依托工商银行“融e购”电商平台,开设“扶贫馆”,帮助贫困地区商户扩大销路、拓展市场。目前已覆盖281个国家级贫困县,上线�7600多个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产品。引入区块链技术,通过银行金融服务链和政府扶贫资金审批链的整合与互信,实现扶贫攻坚资金的精准投放和高效管理,做到“募得了、投得好、管得住”�

织梦好,好织�



(《中国金融》,中国工商银行,谷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