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区域 > 区域综合 >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差距的演变和调控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差距的演变和调控对策

发布时间:2017-08-31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宏数据库整理 浏览:【字体: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呈现典型的两个倒U型演变态势。这种变化是由经济发展速度的倒U型变化所决定的。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经济阶段因素,以及地区差距产生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应有效调控地区发展差距,将区域发展不平衡控制在经济社会能够容忍的范围之内。 dedecms.com

关键词:区域差距 倒U型变化 区域协调协同发展 本文来自织梦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普遍规律。衡量区域发展不平衡差距的具体测度方法很多,这里选择最为直观和最为简单的地区绝对差距和地区相对差距。前者是指相互比较的两个地区之间人均GDP大值与小值之算术差,就我国东部(包括东北地区,下同)与中西部两地区而言,为当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与中西部地区人均GDP之差:地区绝对差距变化率,指当年地区绝对差的增长率(%)。后者是指相互比较的两个地区之间人均GDP大值与小值之比,单位为倍:地区相对差距的变化率,指当年相对差与上年相对差之差(倍)。

织梦好,好织梦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差距的演变

dedecms.com

将全国各省区市划分为东部(包括东北地区)和中西部两大区域,利用1978年~2015年的分省年度统计数据,以人均GDP作为评价发展的标志,使用地区绝对差和相对差两个指标及其变化指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演变过程。通过计算分析和研究,可得到以下结果。 本文来自织梦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呈典型的两个倒U型演变态势

dedecms.com

本文来自织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总体变化态势是: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地区绝对差呈不断扩大趋势,但绝对差扩大速度呈明显的倒U型变化;区域相对差距本身则呈倒U型变化;两个倒U型变化呈明显的对应关系。根据这两个地区发展差距的倒U型变化及对应关系,可将1978年~2015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见图1、图2、表1)。 内容来自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第一阶段(1978年~1992年),为我国区域发展差距从低水平开始逐步扩大的阶段。1978年~1984年是我国经济经过“文革”劫难之后的调整时期,绝对差开始扩大,但扩大的速度较缓慢,由1978年的194元扩大到1984年的364元(增长率在个位数之内);地区发展相对差处则处于略微缩小状态,由1978年的1.72倍缩减到1984年的1.7倍(相对差变化为负值)。此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改革和城市个体经济的放开搞活,经济逐步恢复,地区差距的演变继续沿袭了过去区域均衡发展的态势。1984年以来,我国开启了以建立“商品经济”为目标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序幕,开始实行以“放权让利”和“利改税”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承包制,农村则出现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市场化导向的改革和沿海发展战略的实施。地区发展绝对差扩大速度开始加快,由1984年的364元扩大到1992年的1523元,开始出现10%以上的扩大速度。相应地,地区发展相对差也开始缓慢扩大,由1984年的1.7倍扩大到1992年2.02倍(相对差变化转为正值)。 本文来自织梦

第二阶段(1992年~2003年),是地区差距快速扩大阶段。1992年,我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在改革开放进一步展开的背景下,东部地区获得快速发展,中西部地区发展条件较差,地区绝对差呈现出快速扩大趋势,由1992年的1523元扩大到2000年的6187元,扩大速度在20%以上:地区相对差也迅速扩大,由1991年的1.92倍扩大到2000年的2.2倍(相对差变化基本上都在0.02倍以上),2003年我国地区相对差达到最大值,即达到2.27倍(见表1)。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是区域差距再次缩小和趋缓阶段。新世纪以来,国家开始实施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如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京津冀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建设等,区域发展差距再次出现缩小和趋缓态势,形成一个完整的倒U型演变格局。这一时期,区域发展的动力转变为区域协调和协同发展。在国家有力的正向干预政策的作用下,区域绝对差距虽继续扩大,但速度明显放缓,扩大速度降至10%左右;地区间相对差距再次出现缩小的态势,由2000年的2.2倍缩小到2015年的1.68倍(相对差距变化又由正值转变为负值)。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

(二)地区差距的两个倒U型变化取决于经济发展速度的倒U型变化 copyright dedecms

1.地区绝对差演变速度倒U型的变化决定于经济发展速度倒U型变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各省区市合计的名义人均GDP从1978年的355元上升至2015年的53193元;同期,我国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绝对差距相应地由1978年的194元上升至2015年的27557元,表明地区绝对差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而扩大。

dedecms.com

如果从两者的速度变化看,则可看出几乎同步的所谓倒U型变化。其中,第一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在10%左右,地区绝对差处于慢速扩大阶段(增速在10%以下);第二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在10%以上的快速增长期,地区绝对差距也处于快速增长(增速在20%左右);第三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又回归到10%以下的中高速,地区绝对差扩大速度也回归到中低速(增速在10%以下)(见图3、表1)。这说明,经济发展速度的变化与地区绝对差扩大速度的变化是基本一致的。也就是说,经济增长速度与地区绝对差扩大速度呈正相关关系。

copyright dedecms

2.地区相对差的倒U型变化也取决于经济发展速度倒U型变化。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地区相对差也相对较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地区相对差也逐步增大。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进入中高水平,地区相对差则开始缩小,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明显的倒U型。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1978年~2015年,地区相对差变化出现两个拐点。一是地区相对差从扩大到平缓,出现在1993年。此时,全国人均GDP为2783元,绝对差为2185元,相对差为78.48%。二是地区相对差从平缓到下降,出现在2003年。这时人均GDP达到10928元,相对差为56%,绝对差为8892元。1996年地区相对差最高,达到55.7%。这时全国人均GDP为5489元,地区绝对差为4519元。1979年地区相对差最低,为36.2%。此时全国人均GDP为410元,绝对差为186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3.地区绝对差与相对差之间的关系也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总体态势是,地区绝对差距增长速度发生倒U型变化时,地区相对差距也随之发生同样的变化。地区绝对差扩大速度与相对差对比如图4所示,同样展示出3阶段变化的特点。1978年。1993年,绝对差波动变化,相对差逐渐增加。相对差在1993年~2003年之间趋于平稳,绝对差变化率也逐步趋于平稳。2003年以来,相对差逐年下降,绝对差变化率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见图2、图5)。 dedecms.com

二、变动原因分析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地区发展差距的演变过程

内容来自dedecms

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在经济起飞和高速发展阶段,发展速度由慢速向快速方向转变,其动力主要源于区位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和经济总量也较大的地区(如沿海地区)。地区差距表现为绝对差加速扩大、相对差不断加大的态势:当经济进入工业化城镇化中后期,发展速度从高速向中高速、中速乃至低方向转变,而增长减速也首先出现在增长速度较快的地区。这时,地区差距演变表现为绝对差减速增长而相对差出现缩小的态势,从而形成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发展阶段的演变。经济增长速度、地区绝对差扩大速度和地区相对差均呈倒U型演变态势。其中,经济增长速度的倒U型变化是主变量,由此导致地区绝对差扩大速度倒U型变化,而地区绝对差扩大速度的变化又导致地区相对差的倒U型变化。这一变化过程在我国近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表现的十分明显,充分表明区域经济发展与地区差距演变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内容来自dedecms

(二)决定我国东部和中西部之间发展差距的三大因素

织梦好,好织梦

1.自然条件:区位条件、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对外贸易在我国区域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距离港口的远近与经济增长水平之间呈现明显的负相关,良好的地理区位条件使东部地区天然具有了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方面的优势,并为充分利用率先开放的制度变革收益提供了客观前提。而自然条件实质上通过人口规模的历史集聚,又为参与世界分工提供了劳动力资源优势。与此相反,中西部地区气候干燥少雨,地形多山,土地贫瘠,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采掘和运输成本较为高昂,人力资源也并不丰富。 dedecms.com

非农产业向东部沿海省份发展,在地理空间上形成集聚。这种集聚效应又通过循环累积机制促成了产业在东部地区的路径锁定,进一步地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工资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地理空间溢出效应显着。 织梦好,好织梦

2.社会因素:国家发展战略、产业布局政策、体制改革。我国区域发展状况明显受到区域战略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初,中央政府实行向东部倾斜的政策,使得生产要素首先可在东部地区自由流动,为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创造了必要条件。

织梦好,好织梦

从体制上,国家率先给予东部和南部省份在发展经济方面更大的自主权,使其在发展经济上可更充分利用市场手段配置资源,提高了资源使用的效率。

dedecms.com

在产业发展上,东部从事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这种先发优势造成的国内分工格局,最终对中西部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由于东部地区生产率和利润率的提高,将中西部大量的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吸引到东部城市中,中西部被动地成为国内产业链分工中位于上游行业的要素提供者。其次,当发展到一定阶段,东部城市开始不断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进入时,中西部地区只能在新的生产链上向下游延伸,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由于东部地区不断从事竞争力更强的产业,使得生产要素不断向回报率更高的地区流动,进一步限制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03年以来,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速要明显快于东部地区,区域间发展差距具有缩小的趋势。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织梦好,好织梦

3.地方文化差异:发展历程、人口素质、教育水平、民风习俗。知识创新能力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东部地区的知识技术、教育资源、创新能力、人力资本在发展中得以积累,这种优势必然会进一步拉大东部与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区域文化差异是造成这些发展差距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区域文化通过作用于区域经济的主体区域经济活动中的人,而产生巨大的经济影响力,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软件。这主要表现在区域文化影响区域微观组织和区域宏观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也影响和制约着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但是,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如果一个区域文化发展落后于区域经济发展,就可能存在经济发展的长期隐患:相反,如果一个区域文化发展超前于其经济发展水平,就会存在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可通过打造区域经济文化循环圈、引进先进经济文化等方式,以新型企业文化为核心,构建新型区域经济文化等,建立基于区域文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copyright dedecms

三、国际国内经验 dedecms.com

从全球看,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或区域间发展的差距持续扩大。美国区域经济学家威廉姆森,在库兹涅茨对农业和工业两部门劳动收入差距变化的倒U型理论基础上(1955年),提出了区域发展差距变化的倒U型假说。由于各地区之间的区位优势不同,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基础差异甚大,各种生产要素必然向平均利润率高的地区转移和积聚,导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发达地区的工业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平均利润率降低,而欠发达地区的生产要素成本低的优势会逐步显现出来,加之政府的引导,生产要素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促进经济增长,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得以缩小。 织梦好,好织梦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用“上下循环积累因果关系”论说明地理上的二元经济产生的原因及其如何消除的问题。其中,上循环即“扩散效应”,指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流动,导致区域差距缩小的结果:下循环又被称作“回流效应”,指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导致区域差距扩大的结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由于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的作用,人均收入、工资和利润水平等要素收益的区域差异会吸引资本、劳动、技术、资源等要素,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产生“回流效应”,从而使欠发达地区越来越不发达:而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因人口过多、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原因引起生产成本上升、竞争加剧、外部经济效益下降等现象,从而导致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逆向流人欠发达地区,产生“扩散效应”,从而促进和带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回流效应”的结果使经济发达地区越来越发达,经济欠发达地区越来越不发达,从而出现所谓“马太效应”。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回流效应”总是先于和大于“扩展效应”,当一个地区发展速度超过了平均发展速度,这一地区就将获得连续积累的竞争优势,市场的力量通常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发达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对自身有利的因素,而欠发达地区则不断积累对自身不利的因素。 dedecms.com

缪尔达尔认为,须依靠政府干预,制定正确的区域发展政策,才能促进区域发展并限制地区差异扩大。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应采用不平衡发展战略,通过发展计划和投资,优先发展那些基础条件较好、具有较强发展势头的地区,以求得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需采取一系列特殊的区域经济政策,刺激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通过政府主动的宏观调控,防止累积因果循环造成地区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在国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实施了著名的“两个大局”的区域发展战略。该战略可以解释为,先通过“回流效应”实现条件优越地区的优先发展,而后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之初,东部沿海地区作为开放的第一线,在拥有区域优势的基础上,得到国家“优先发展”的政策扶持,率先获得了发展机会(沿海优先发展是第一个大局)。东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获得税收、投资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制度灵活性高,交易效率远高于中西部,实现优先发展,对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资源都有很强的聚集和吸引效果。 本文来自织梦

大量优质资源流出,加剧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区域政策偏向中西部地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西部地区优先发展是第二个大局)。2004年又先后提出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两个区域发展战略。之后,沿主要交通线路的区域“两横两纵”经济带规划出台。2011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布,旨在引导我国不同区域合理分工,为长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下,可清晰看到从地区优先发展,到效率为主兼顾公平,再到平衡差距共同富裕的转变思路。

dedecms.com

四、促进区域协同协调发展的措施

dedecms.com

(一)构建空间市场一体化条件下的区域分工合作新体系 本文来自织梦

空间市场一体化是区域分工合作的前提,包括硬件一体化和软件一体化。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硬件一体化是指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条件,即依托人口、城乡和产业等经济活动主体占用地表空间行为特点所决定的“点线面”框架结构体系,尤其是由“线状”基础设施形成的纵横交错的经济轴带(见《“十三五”规划建议》),以形成全国统一的产品服务以及要素市场体系的硬件基本框架,确保产品、服务和要素在地表空间上顺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的完整空间市场体系。

本文来自织梦

软件一体化是指保障各类区域之间贸易和交往自由进行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依托城乡居民点体系,特别是城镇体系,并根据我国空间“点线面”结构特征,按照沿海、沿江、沿线和沿边等宏观“四沿”战略部署,构成以交通网络线路为连接的大体沿经纬度延伸的“四纵四横”经济轴带,以形成互联互通的空间市场一体化基本框架。

copyright dedecms

“四纵”包括沿海纵线、京哈-京九线、二(连浩特)三(亚或沙)线和西部沿边线。其中,沿海纵线走向为大连、威海、青岛、连云港、上海、福州、汕头、广州、北海等;京哈-京九线走向为,京哈线、京九线(包括京广线):二(连浩特)三(亚或沙)线走向为二连浩特-呼和浩特-包(头)西(安)线-西安重庆线-重庆贵阳南宁线-南宁湛江海口线-海口三(亚或沙)线:西部沿边线走向为阿尔泰-伊犁-喀什-阿里-拉萨线。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四横”包括大连-北方捷道、陇海-喀什线、沿长江线和台湾-大陆线。其中,大连-北方捷道线走向为大连、京津线、包头、巴彦淖尔、额济纳旗、哈密、乌鲁木齐、阿拉山口口岸(霍尔果斯)等:陇海-喀什线走向为陇海线-兰(州)西(宁)线-西(宁)格(尔木)-格(尔木)喀(什)线:沿长江线走向为沪汉蓉-成都拉萨线:台湾-大陆线走向为台北福州-福州赣州郴州线-桂林河池昆明瑞丽线。 dedecms.com

区域分工合作是空间市场一体化的必然结果。这里,依托各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体系,提出如下构成“二实三虚”的5个分层分工合作新的区域系统,即具有政府管理机构的实体区域(如省区和县域)和只设协调机构的虚拟区域(包括宏观经济区、综合经济区和特色经济区等),不同层次的区域分工(合作)解决不同的区域间题。 dedecms.com

第一层次是宏观经济区域,为虚设区域,即三大地带、四大板块的划分。宏观经济区域的任务是,揭示宏观区域经济格局(水平、速度与总量)的状态及变化趋势,构建全国城乡一体化体系,确保区域发展差距能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内容来自dedecms

第二层次是综合经济区,这也是虚设区域。主要目的是统一规划和建设大型跨区域性基础设施项目,如区际高速公路、铁路以及航运等交通线路与枢纽工程、区际通信工程、大型水利工程等,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创造必要的硬件条件。 copyright dedecms

第三层次是省区经济,为实体区域经济。省区是我国区域经济的主要管理者和区域政策的执行者,为减少行政层级,更好地发挥组织区域活动的作用,需要扩大省级行政区数目,并与未来城镇群有机结合。 织梦好,好织梦

第四层次是特色经济区,未来应该是虚设区域。其任务在于在较细的产业分类层次,甚至产品层次上,建立合理的区域分工与合作关系,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体系和城市(或都市)圈。 织梦好,好织梦

第五层次是基本经济区,即县域经济区,是实体经济区,是区域政策作用的对象。主要任务是建立生产与生活一体化的基本区域经济空间,实现统筹城乡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的目的,并以县城为核心,构建由主城区、近郊区、远郊区组成的城乡内部空间结构体系。

织梦好,好织梦

(二)培育一系列区域经济增长极(或点、带) copyright dedecms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同时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压力。从城乡区域经济的角度看,迫切需要尽快培育一系列区域经济增长极(或点、带),以确保未来我国经济能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和协同发展问题,先后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流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三大区域发展战略, “十三五”规划建议进一步提出要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新空间。这些都为培育一系列区域经济增长极(或点、带)指明了方向。从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看,未来我国城乡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或点、带)呈现出以下格局: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看,主要呈现出“三大、多小”的增长极(或点、带)体系。“三大”指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它们是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多小”包括从北到南的辽宁沿海“五点一线”、(京津冀)、曹妃甸、天津滨海新区、黄骅港、黄河三角洲、胶济半岛城市群:苏北沿海、(长三角)、海峡西岸、潮汕地区、(珠三角)、琼州海峡(包括海口与雷州半岛和湛江经济区)等多个潜力巨大的新的增长极(或点、带)。 内容来自dedecms

相对欠发达的中西部,主要呈现出3类热点地区或潜在增长极(或点、或带)地区。一是资源富集地区。如内蒙古(曾连续7年包括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省区)、陕北能源基地、甘肃庆阳能源基地、山西能源基地、新疆塔里木盆地、青海格尔木盐湖开发等。二是老工业基地。如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太原城市群、环鄱阳湖经济圈、成渝地区城乡一体化改革实验区、关中一天水开发区。三是区位和农业相对优越地区。如长江中游平原、四川盆地、北部湾、天山南路经济区、青海湟水河流域、环鄱阳湖经济区、环洞庭湖经济区、皖江经济带等。 织梦好,好织梦

(三)做好区域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工作

dedecms.com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3个基本含义:一是发展动力从主要依赖需求侧转变为供给侧。经济发展无非是需求与供给,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工业化初期的基本需求短缺时代,供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工业化中期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时代,需求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发展工业化后期的多样化个性需求时代,有效供给又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二是发展目标从中总量转变为结构调整,结构问题可归结为提质增效问题(包括减少外部性)和基本做法——加减乘除法。减法是指下决心砍掉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的过剩产能(包括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以及完善破产制度),如钢铁、煤炭、水泥、纺织、小化工等;加法是指大力发展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和其他新兴产业和业态,努力培育接替性新的产业增长点:乘法是指依靠先进技术,如IT、互联网技术和生物技术等,确保产业技术不断得到有效的进步和提高,以全面提升各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除法是指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加大清洁生产和“三废”排放治理投入力度,实现绿色、循环、低碳生产。三是政策措施不仅是发展,更重要的是改革。体制改革、技术进步和扩大内需是未来发展的三大动力。其中,体制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之所在。

本文来自织梦

目前,我国体制改革处于中间阶段,今后关键在于要素改革。未来要素改革的几个重点是,企业管理制度改革(国企等)、人事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以及宏观调整体制改革等。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按照以提高质效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发展总体思路,中央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等五大任务。其中,去产能、去库存意在淘汰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方法是减产和破产,需要制度创新。去杠杆意在防止金融风险,杠杆率太高,在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时,需适当降低借贷水平;平衡点在于企业利润率高于贷款利息率,以及还款总量大于利息总量,否则就会出现违约行为,最终导致坏账以致金融危机。降成本意在实施减税政策,为有效供给提供适宜的发展环境;减少审批。优化投资环境。补短板意在培育新的有效供给和新的增长点,创造新的需求。 织梦好,好织梦

主要参考文献: copyright dedecms

[1]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М].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copyright dedecms

[2]刘再兴.工业地理学[М].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本文来自织梦

[3]W.艾萨德.区域科学导论[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copyright dedecms

[4]王梦奎等.中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М].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内容来自dedecms

[5]陆大道.2000年我国工业生产力布局总图的科学基础[J].地理科学,1999,6(02).

dedecms.com

[6]刘再兴.90年代中国生产力总体布局[J].中国国情国力,1992. 本文来自织梦

[7]周起业,刘再兴等.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dedecms.com

[8]陈栋生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新论[М].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dedecms.com

[9]胡序威.国土规划与区域规划[J].经济地理,1981(01).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0]黄秉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J].科学通报,1959(18). 本文来自织梦

[11]吴传钧.中国经济地理[М].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2]陆大道.中国工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М].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3]杨开忠.中国区域发展研究[М].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4]张敦富等.区域经济学原理[М].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99. copyright dedecms

[15]刘勇.“十一五”期间协调空间开发秩序和调整空间结构的相关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05(01).

本文来自织梦

[16]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М].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dedecms.com

[17]国家计委国土地区司.国土工作大事记(1981~1994)[М].北京:改革出版社,1995.

copyright dedecms

[18]厉以宁主编.区域发展新思路[М].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dedecms.com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本文来自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