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区域 > 区域综合 > 论新型工业他进程的区域路径与模式选择

论新型工业他进程的区域路径与模式选择

发布时间:2018-06-26 作者:派智库 来源:《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 浏览:【字体:

一、西北民族地区工业化阶段判断

copyright dedecms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特殊的工业化战略和道路等特定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我们很难直接利用现有根据西方国家发展历史总结出来的经验性理论,对中国以及西北民族地区的工业化阶段进行评判。准确判断西北民族地区所处工业化阶段,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从多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根据工业化系数、工业化率和制造业比重判断。

copyright dedecms

一般而言,工业化系数(工业增加值/农业增加值)在1.5以下为农业社会,1.5~2.5为工业化初期,2.5~4为工业化中期,4~6为工业化后期,6以上为进入发达经济阶段。按照该标准,2004年全国工业化系数为3.0,已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程;东部地区为5.2,处于工业化的后期;西部地区为1.8,处手工业化初期;西北民族地区为2.1.略高于西部地区。其中,宁夏、青海、新疆、甘肃民族自治地方分别为2.9、2.7、1.7和0.9,宁夏、青海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新疆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甘肃民族自治地方基本为农业社会。

dedecms.com

工业化率(工业增加值/GDP)在20%以下为农业社会,20%~40%为工业化初期,40%~50%为工业化中期,50%以上为工业化后期。按照工业化率标准,2004年全国、东部地区工业化率分别为45.89%和46.90%,都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间阶段;西部地区工业化率为34.54%,处于工业化初期的中后阶段;西北民族地区工业化率为33.30%,处于工业化初期并略低于西部地区。其中,宁夏工业化率为40.47%,刚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青海、新疆工业化率分别为34.06%、33.86%,两者基本相当,处于工业化初期的中后阶段;甘肃民族自治地方工业化率为24.80%,刚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

dedecms.com

采掘业、电力及煤气、自来水生产工业的技术含量较低,不能准确反映那些资源富集、以资源开发为主导的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水平,这些地区或国家尽管工业化率可能较高,但实际的工业化水平仍然较低。用制造业比重指标(制造业增加值/GDP)来衡量西北民族地区这一资源富集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可能更为合适。一般认为,制造业比重小于25%为工业化初期,25%~40%为工业化中期,40%以上为工业化后期。2003年全国制造业比重为29.07%,而西北民族地区刚刚超过10%,新疆和甘肃民族自治地方还不足10%,显然是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根据产业结构状况判断。

copyright dedecms

根据产业结构,2003年青海的第三产业比重一直高于40%(2004年为38.83%),宁夏、新疆第三产业比重也曾经高达38%以上,似乎达到了工业化的较高阶段;三省区第二产业比重也高达40%以上甚至接近50%,2004年西北民族地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整体上分别达到47.23%和34.61%(全国为53.00%和32.01%),似乎也表明已处于工业化的较高阶段。但是,这些模式中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含义与我国目前的划分不同,其第一产业是指农业和采掘业,第二产业指制造业(包括电力业)和建筑业。如果按照该划分标准,西北民族地区第一产业比重将大幅度上升近20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将降低20多个百分点,这样就充分说明该地区仅仅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

copyright dedecms

从第三产业看,西北民族地区偏高的第三产业比重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并非是经济增长阶段已进人较高阶段的相应表现。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该地区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在第三产业中占有很高比重;农林牧渔服务业,地质勘察业、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等比重高于全国,而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比重远低于全国(见表1)。

内容来自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三)根据人均收入水平判断。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04年全国与东部地区人均GDP(或生产总值)分别为10 561元和19 529元,说明全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而东部地区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西北民族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为9080元,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内部存在较大不平衡。新疆人均生产总值最高,达到11 199元,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新疆人均生产总值较高,是因为与其优越的农业资源以及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石油天然气开采密切相关;青海则有较大差距,宁夏差距更大,分别为8606元和7880元,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末;甘肃人均生产总值仅为2679元,基本处于农业社会阶段。

dedecms.com

(四)对西北民族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一般判断。 织梦好,好织梦

1.在反映工业化阶段的产业结构上,西北民族地区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重工业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偏高,与自身所处的工业化阶段不相适应。其原因在于该地区突出的矿产资源优势而导致采掘业、原材料工业比重高,轻工业发展滞后,从而带动重工业比重偏高。但不论是采掘业还是原材料工业,其技术含量都不高,导致工业化水平实际也不高。技术含量偏高的第三产业比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且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占很大比重。 本文来自织梦

2.西北民族地区在较低人均收入水平的情况下,三次产业的比重已接近工业化中期甚至后期的水平,与经典工业化理论不相吻合。这一方面是由于该地区要素禀赋具有特殊性,是资源富集区,在采掘业、原材料业的带动下,工业产值在经济水平还较低的情况下就达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另一方面则是由长期沿用传统工业化模式以及产业的资本密集性特征所导致的,高积累,低消费,劳动分配所得比例偏低,人均收入被人为压低。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3.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低,人均工业增加值小,工业化系数小,农业比重偏高。西北民族地区较低的工业化水平是导致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的内在原因,加快西北民族地区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是加快该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均生产总值及人均收入水平的必然选择。 copyright dedecms

二、西北民族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

织梦好,好织梦

与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相比,西北民族地区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经济全球化参与程度低下,开放度不高。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研究结果表明,一国或一地区的对外开放度与其经济增长呈强正相关关系。西北民族地区开放度低,例如,2004年宁夏、青海、新疆三省区的平均外贸依存度仅为20.65%,比全国(69.95%)低49.30个百分点,三省区平均人均外商投资额仅为210.36美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1008.71美元)的20.85%。 本文来自织梦

2.社会信息化程度低。从信息化水平角度看,西北民族地区的信息化水平与全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根据国家统计局课题组《中国信息化水平测算与比较研究》数据,1998年宁夏、新疆、青海三省区信息化总指数分别为27.92、22.78和21.54,在全国的位次非常靠后;郭萍认为,西部地区是我国信息化的后发地带,且内部存在三个层次,其中青海处于比较落后的第三个层次,宁夏、新疆信息化水平处于西部地区的中间状态。[1]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3.资源消耗大,集约度低。丰富的资源、长期粗放型经济增长以及在经济落后压力下对快速增长的冲动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了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中资源消耗大,经济增长的集约度低下。西北民族地区采掘业和原材料业大多采取粗放型、资源掠夺式开发模式,“有水快流”、急功近利,缺乏必要的约束杠杆。企业在单纯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采富弃贫,采厚丢薄,使矿产资源蒙受巨大损失。由于技术、工艺落后,对伴生、共生矿藏不能进行综合开采,矿产资源回收利用率低。

dedecms.com

4.科技含量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弱。这可以从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行业在第三产业

dedecms.com

中比重偏低得以充分说明。2003年,全国该比重为2.38%,而宁夏、青海、新疆分别仅为1.33%、1.39%和0.91%。此外,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偏低,2004年全国为1.49%,而宁夏、青海、新疆均不足1.20%。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5.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压力大。西北民族地区处于生态环境脆弱区域,而以采掘业、冶炼业、原材料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发展具有内在的环境污染性质,加之增长方式粗放,技术工艺落后,导致该地区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就已表现出一般地区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水平。脆弱区域生态环境又导致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就很难在较短的时期内得以有效治理和恢复,从而在根本上损害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基础,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进一步严重降低了区域内人民生活质量。2004年宁夏、青海、新疆三省区平均每万元工业增加值固体污染物、废气排放量为0.10吨、6.77标立方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03吨、3.78标立方米)。 织梦好,好织梦

6.大中小企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偏低。西北民族地区工业结构中,大中小企业结构不合理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2004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占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总数(219 463个)的10.60%,而宁夏、青海、新疆兰省区该比例分别为19.92%、12.73%和15.19%;从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总资产数量来看,三省区全部高于全国,青海甚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8倍;但三省区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总产值只有新疆高于全国;三省区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利润只有新疆高于全国;2004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资产利润率为6.14%,宁夏、青海、新疆三省区分别为1.96%、4.49%和12.00%,只有新疆由于石油、天然气产业等高利润的快速发展而实现了较高的利润率。

dedecms.com

7.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至元结构明显。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历史过程。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合理比例关系一般认为在1.4~2.5之间比较适宜。2004年宁夏、青海、新疆、甘肃民族地区城市化率分别为40.6%、38.5%、35.2%和11.6%,其各自的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之比分别为1.0、1.1、1.0和0.5,城市化水平显着地滞后于工业化。一方面说明该地区城市化的滞后制约了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转换,加剧了二元结构矛盾;也说明制约了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内部需求的扩大。 内容来自dedecms

西北民族地区许多资源开发型大企业是由中央投资兴建的,带有“单株移植”的特点,远辐射能力较强而近辐射能力较弱,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融合性差。加之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由此造成传统意义上所讲的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之间典型的“二元经济”格局。此外,在西北民族地区还存在着广大的牧区,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于一般的农区。远离工业化和城市化,区域经济社会表现为独特的“城市——农区——牧区”兰元格局。

内容来自dedecms

除以上问题外,西北民族地区工业化过程中的另一突出特点是市场化程度低,政府职能转变缓慢,主要是以国有经济、国有投资为主,且投资主体单一等。 内容来自dedecms

三、西北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主要路径 dedecms.com

西北民族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较高的人口就业压力以及较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现实需要,要求该地区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西北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路径的选择,深受初始条件的决定或必须充分考虑现有的比较优势与产业初始条件,在需要与现实、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和现有可能条件、现有产业基础和新兴产业之间作出妥善选择与合理安排。具体来看,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西北民族地区要遵循以下发展路径。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扬长避短,走全球化视野下的比较优势之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扬长避短,走全球化视野下的比较优势之路是西北民族地区工业化的现实选择。要从全球化的视角重新认识和评价西北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西北民族地区是矿产等自然资源富集区,自然资源是其发展工业的重要依托,重新认识和判断该地区自然资源比较优势对制定新型工业化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自然资源的地区界限、国界线已日趋模糊。有些资源,西北民族地区储量有限,但如果开发成本较低,就应该抓紧开发,如青海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有些虽然储量很大,但开发成本很高,世界范围内供给充足,如铁矿等,就可以暂缓开发。不能把比较优势简单理解为有什么资源就开发什么资源、有多大储量就搞多大规模。

copyright dedecms

2.顺应信息化要求,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之路。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之路,西北民族地区的重心在于如何把传统工业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用信息化降低工业化的交易成本、运输成本、研发成本和制造成本。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高效的信息平台,降低工业化的交易成本。实行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并举,改变电子商务发展落后于电子政务的局面。引导大型工商企业积极推进信息化工作,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把信息技术与交通系统有机结合,建立高效快捷的现代物流系统,降低产品的物流成本。采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建立产品设计自动化系统,降低新产品的研发成本。把信息技术与企业经营管理有机结合,建立生产控制自动化系统及现代化管理系统,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本文来自织梦

3.深化体制改革,走市场化引导、城镇化推动之路。体制改革滞后、市场化程度低阻碍着西北民族地区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优势产业的发展,延缓了城镇化进程,从而从制度层面上不利于工业化进程。西北民族地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走市场化引导、城镇化推动之路。必须特别重视该区域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实现合理高效的分工,政府的作用应该重点着眼于如何培育区域利用市场的能力,为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而不是取代市场;必须充分尊重市场主体的独立自主的市场地位以及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努力打破城乡分割的多元体系,进行系统性制度创新,积极促进城镇化进程。 copyright dedecms

市场化是实现西北民族地区工业化最关键的主导力量,只有通过市场而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只有在市场竞争中发展起来的产业才具有竞争力。而城镇化则是工业化的平台,没有城镇化的人口聚集效应、市场效应、信息效应、人才效应和基础设施效应等有效保障,产业发展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工业化进程就不可能持续推进。 copyright dedecms

4.继续夯实基础产业,走基础设施直接辐射带动之路。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决定着解决社会发展的速度和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潜力。加强西北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产生较为强劲的区域供给与需求效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西北民族地区的区位劣势,改善投资硬环境,增强投资吸引力,显着地促进区域内特色优势资源的开发,显着地促进区域内现代物流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能够直接改善边远内陆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直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西北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路径之一是基础设施直接带动之路。在注重加大整体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同时,要特别加强广大农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农牧区“六小工程”建设,特别加强区域内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基础设施建设与反贫困有机联系起来。 dedecms.com

5.依托现有支柱产业基础,走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之路。西北民族地区现有支柱产业实际上充分反映了该地区的区域比较优势,在很长的时期内,西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要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这些产业。可以说,现有支柱产业的未来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西北民族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要对现有支柱产业进行强化提高、发展壮大、扩充完善。

dedecms.com

6.走主导产业培育、引导之路。主导产业代表着特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未来和方向,是特定区域现有支柱产业的未来接续者和可能的替代者。西北民族地区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必须立足于自身的特色优势资源,充分考虑主导产业选择的五大基准(环境基准、产业关联度基准、需求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率基准以及区域比较优势基准)。主导产业发展可以立足自身独特的高原、绿洲等特色农牧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毛纺工业;可以立足自身的特色资源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如机电工业、生物制药业、民族医药业、新型建筑材料业、特色化工业、新能源开发业等;可以是工业,也可以是第三产业,如现代物流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也可以立足当前及今后大规模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的历史契机,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环保产业。

copyright dedecms

7.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走多种所有制并举、混合经济之路。针对西北民族地区国有经济比重过高的现实,西北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切实向国内外社会资本开放投资领域,尽快改变投资主要依赖国有投资特别是中央投资的局面。政府优惠政策不能偏重于特定企业,而应面向整个行业、产业。基础设施产业融资应更多地考虑市场化融资形式;支柱产业的提升与增强应该与企业改制联系在一起考虑,实现股权多元化;主导产业的培育应该主要面向非公有制经济,政府的投资应放在产业引导和环境营造上,不宜进行直接的产业投资。 织梦好,好织梦

8.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走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之路。在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已经起着主体作用的大型企业,出于规模大,能力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显着的优势。对于这些企业,政府应该放手让它们在市场竞争中自主发展,而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也应该放在这上面。中小企业是特色优势资源开发、主导产业发育、劳动岗位创造、地方财政收入的主体力量,如何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如何实现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协同发展,是今后政府工作的重点。 内容来自dedecms

9.着眼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走和谐共享之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西北民族地区更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内涵。国际和谐、民族和谐、区域和谐、人际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资本与劳动和谐、城乡和谐、经济社会和谐等内容高度叠加在一起,使得西北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任务极其繁重,要求极为迫切。

本文来自织梦

西北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充分应对这一现实要求,走和谐共享之路。特别要重视工业化进程中各民族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共享优势资源开发的成果;特别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可持续发展;特别要重视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的脱贫致富与全面小康问题。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四、西北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主要模式 织梦好,好织梦

以上所分析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及其具体路径为西北民族地区工业化提供了发展的方向,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完成西北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历史任务,还需要采取适宜的工业化模式。 本文来自织梦

1.区域集聚、产业集群模式。西北民族地区地域广大,区域类型众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实施重点地域瞄准机制与产业瞄准机制有机结合的方式,采取区域集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集中布局生产力、发挥区域集聚效应是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区域集聚需要在重点地带、重点区域对生产力进行合理集中布局,而不是遍地开花。 本文来自织梦

从实际情况看,青海应重点发展一个区域、两大走廊、三个园区。一个区域即以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为主的柴达木资源开发区;两大走廊是境内黄河下游以水电工业为龙头的无污染工业走廊和西宁北川经济带等高耗电工业走廊;三个园区是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滩工业区和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宁夏工业化重点区域适宜集中在中北部区域中心城市,南部山区不宜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开发,适宜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以农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全区可以围绕京银铁路、中宝一陇海铁路、欧亚大陆桥三条对外交通线,有效连接外部市场。大力发展特色绿色食品产业,把宁夏建成全国重要的清真食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特色生物制药业、天然气化工产业、新材料产业和特种稀有金属材料及其产品;加快石化、冶金、机电、煤炭、轻纺、建材等传统支柱产业的改造升级。新疆新型工业化的重点区域是以乌鲁木齐、库尔勒这两个城市为核心的城市体系,需要重点抓好“三带”,即天山北麓经济核心带(乌鲁木齐至克拉玛依)、南疆铁路沿线开发带(库尔勒——阿克苏——喀什)和沿边县市开放带建设,以促进和带动全疆整体的发展。其中,天山北麓经济核心带是全疆一级增长轴,要进一步发展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业、石油化工业、纺织业、建材业、医药业、煤炭工业等支柱产业;南疆铁路沿线开发带可以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石油化工、棉花基地、绿色农产品和优质瓜果品加工等领域重点开拓;沿边县市开放带大多数县市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自我发展能力差,生态环境脆弱,其发展重点是面向周边市场,依托腹地城镇,充分利用国家沿边开放开发优惠政策,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外向型经济。

本文来自织梦

2.产业链式发展模式。针对西北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型产业链条短、产业辐射带动能力较低的缺点,其新型工业化的可行模式应该是延伸产业链,从资源初级开发向精深加工转型。

织梦好,好织梦

3.实施清洁生产,遵循循环经济(Recycling Economy)模式。清洁生产需要清洁工艺,使用清洁能源。实施清洁生产,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针对传统经济发展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恶性污染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现形式。循环经济遵循3R原则,通过生态规划和设计,资源循环利用,在不同的企业群体间形成资源共享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生态产业链,达到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互动,实现以清洁生产和绿色工业为导向的新型经济形态,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把传统工业经济活动“资源消费—成品—废物排放”的开放型物质流动模式改变为“资源消耗—制成品—再生资源—再投入”的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环保产业。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4.生态经济模式。在以循环经济模式生产工业的同时,要在农牧业、生态建设等方面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在西北民族地区的牧区、农区、绿洲、山地等地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可持续农牧业,开发绿色、有机食品。结合生态建设,在众多的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地区,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产业,将当地人民整体性或部分地转变为生态经济产业工人,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责支付合理报酬,偏重于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织梦好,好织梦

5.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开发并举模式。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西北民族地区在强调优势自然资源有效开发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本的开发问题。这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央西北民族地区人力资本开发要求下大力气优先解决义务教育特别是少数民族义务教育问题,依靠制度创新与机制创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缩小西北民族地区的知识差距、科技差距和社会发展差距,将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开发有机结合起来。 copyright dedecms


[1]郭萍:《西部信息化问题的国际比较与借鉴》,载于《陕西经济研究》2005年第8期。

ded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