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区域 > 区域综合 > 城与都

城与都

发布时间:2018-06-26 作者:派智库 来源:《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 浏览:【字体:

copyright dedecms

童年,是在乡村跟爷爷奶奶一起度过的。记忆中,乡村生活虽然贫穷,但给予了我许许多多亲近田园的快乐。春草初绿的羞涩,夏林繁茂的恬静,秋叶纷飞的凄丽,冬雪覆地的壮美,以及乡亲们的善良、朴实、勤劳,予以我生命无穷的滋养。无论身在何处,对乡风田园总有着割舍不去的情怀。 织梦好,好织梦

中学,是在河南商丘县城念的。古城不大,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闲暇时到阏伯台、文雅台等古迹游赏,面对千年历史,油然生有“沧海一粟”之感,同时也更深领悟到陈子昂那种“念天地之悠悠”的怀古幽情。小城,由于拥有历史、拥有人物,荡漾着一种迷人而莫测的气息。遗憾的是,商丘县现已被扩充中的商丘大市吞并,作为其一部分,改名为睢阳区了。 内容来自dedecms

大学,来到了中部名城武汉。这座城市充盈着江湖的俊逸,沐浴着楚辞的灵秀,跳跃着九歌音韵,驻往着千古黄鹤。“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名句更添神韵。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这个号称“九省通衢”的城市,已然涌动着一种压抑已久的活力,人们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最近,出差再次去了武汉,一方面,看到武昌、汉口、汉阳更加有机地联在一起,形成合力,并有力地向中部第一城的方向加速发展着;另一方面,又看到大量拥挤的高楼遮掩了蛇山风景,不禁然想,如果这座名山及山上的古建筑能够豁然显露出来,那么又该会给这座城市增添多少美感和神韵啊!

copyright dedecms

工作,在北京一呆就是20多年,见证了她沧海桑田般的巨变和辉煌的建设成就,也不免对帝都的文脉与韵味、传统民俗的妥帖与儒雅的淡化而扼腕叹息。

copyright dedecms

从乡村到小城,从城市到首都,近50年的人生道路逶迤走来。我常想,既然乡村如此恬静且亲近自然,为什么人们还要忍受奔波、拥挤、嘈杂和紧张的节奏极力涌入城市,而且想方设法从小城移居都市呢?既然小城那么悠然自得,为什么许多人还要千方百计把她扩大,甚至许多城市都以国际大都市为发展目标呢?既然北京城对我这个从乡村走来的人可谓是“高山仰止”,为什么我还有其他许多人,会对她的建筑和建设心存遗憾呢?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dedecms.com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孪生姐妹。大约公元前三千年,西亚美索不达米亚产生了人类第一座城市,翻开了被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称之为“城市革命”的历史。稍后,在埃及、印度河流域以及中国的华北地区都出现了城市。从此,人类与城市开始了相依相伴的漫漫历程。

本文来自织梦

城市,使人类从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的无文字的小型农村,向社会结构复杂、以城市乃至大城市为中心的现代文明迈进。这是一个与乡村全然不同的领域:大型居住区,财富集中,有大规模公共建筑、出版物、表演艺术、科学知识和对外贸易,还有从事非生产劳动的专业人员和以居住区而不是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组织,等等。然而,尽管城市已经向我们充分展示其特征,但究竟何为城市,却与文化这个词语一样,从未有人能够提供一个公认的准确的定义。我们只能笼统地说,城市是一个自然和地理单元,城市是人类的一种聚居方式;城市是一片经济区域,城市是一种文化空间;城市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群体人格,一种氛围,一种特征;城市是一部打开的书,记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光荣和梦想、期冀和抱负…… copyright dedecms

面对城市,人们的态度有时竟会截然不同。一些人认为,城市代表了“文明和美德”,是活力和文化产生的源泉。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提出:“人类所有伟大文化都是由城市产生的,第二代优秀人类是擅长建造城市的动物。这是世界史的实际标准,这个标准不同于人类史的标准;世界史就是人类的城市时代史。国家、政府、政治、宗教等,无不是从人类生存的这一基本形式——城市——发展起来并附着其上的。”

dedecms.com


[i]城市社会学家西奥克·帕克也对城市寄予了深厚的情感:“城市一直是文明的壁炉,在黑暗中散发出光和热。”[ii]但在另外一些人眼里,城市却是不折不扣的恶之花,是人类邪恶的催生剂和孵化器,是冒烟的地狱。他们主张人们应该回归乡野,呼吸更加清新和自由的空气。著名演员史蒂夫·麦奎因说:“我情愿醒来以后无处可待,也不情愿居住在世上任何一座城市。”[iii]美国作家梭罗则因厌倦城市生活,离群索居来到瓦尔登湖畔自耕自息,独自观察、感受、沉思、梦想、写作,在鸟鸣与蛙语中获取欢愉,在晨雾和暮霭中得到宁静。北京城里追求时尚的人们,过周末和度假的办法,大多是选择到京郊租一处农屋过几天农夫般的日子。

织梦好,好织梦

爱也罢,憎也罢,无人能否认城市在人类社会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以及推动历史发展前进的重大作用。城市一出现,便成为地区和乡村社会的中心。正是在城市,通过人们大量频繁的接触交流,许多不同宗教、民族、国家的音乐、舞蹈、礼仪、传统,以及各种行业的技术得以传播、保存、移植和提高。人类社会的知识、思想、经验、技能在城市中逐渐累积,并整合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生活秩序。特别是现代大都市,集中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从事着丰富多彩的经济活动、信息交流和社会交往,成为融化思想文化、发展科学技术、造就优秀人物和更新生活方式的大熔炉,成为不折不扣的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多种变革的核心。这正如恩格斯当年评价法国的巴黎:“在这个城市里,欧洲的文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这里汇集了整个欧洲历史的神经性纤维,每隔一定的时间,从这里发出震动世界的电击。”[iv]据统计,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群对各国GDP的贡献率都已超过50%以上:美国纽约、芝加哥、洛杉矶三大城市群对美国GDP的贡献率为65%;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达到75%。可以说,一个国家城市盛衰兴亡的命运,构成了该国政治经济社会变迁和文化变迁的宏观轨迹。

本文来自织梦

那么,城市的魅力何在呢?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我认为就找到了城市的秘密和城市化的原动力。亚里士多德一句名言也许较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深究其意:一是城市生产方式主要是以聚集为主,可以集中建造很多公共设施,尤其是公共交通设施;而广大乡村地区主要是分散经营,不可能建造像城市一样的公共设施,注定了城市公共产品要比农村密集。二是城市主要是根据人的生活方式营造相应的人文环境,能更大程度地满足人的需求,而乡村是纯自然的。三是城市人口集中,商品和服务汇集,“人造物化,山奇海怪,不求而自至,不集而自萃”;而农村则难以实现这一点。四是城市人群集中,提出了相互服务的需求,本身也创造了更为丰富的就业机会;乡村则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式的发展。五是城市将背景、思想、理念各异的人聚集在一起,使得对话成为可能,并由此激发出创新的力量。“对话是城市生活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是长久的青藤上的一朵花。”[v]乡村则难以容忍思想怪异的人,至少缺乏不同思想的碰撞。 内容来自dedecms

既然城市比农村更能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那么城市化的步伐便不可阻挡。如果说在前现代社会,城市还只是农业经济海洋中逐渐浮现的一些岛屿,那么工业革命之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大规模城市化得到了迅猛推进,与工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一道成为一个气势恢弘的历史进程。许多小城市渐渐变成为大城市或特大城市,日益密集的大小城市组成了城市圈或城市带。190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是13.6%,而目前世界各国城市化率平均已经超过50%,发达国家则在80%以上。英国考文垂大学地理系主任戴维·克拉克说:“世界上一半人口进入城市用了8000年,现在的预言是,再过不到80年,剩余的人也将完成这个过程。”[vi]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看来,不管你愿不愿意,不管你喜不喜欢,你终将受到城市直接或间接的巨大影响,终将被裹挟进城市化的大潮,将自己匆匆的脚步织进城市运行的轨迹之中。这,也许就是历史的规律、人类的宿命吧? dedecms.com

织梦好,好织梦

就世界范围来考察,任何一个国家的城市化都是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相关联的。从两者的关联程度看,城市化可分为四种基本模式。

dedecms.com

1.同步城市化。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趋于一致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加速时期,这种相关性表现得相当明显。应该指出的是,由于农村人口只有迁居到城市后,才能在城市就业,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的地域迁移先于职业转移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

本文来自织梦

2.过度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大量农村人口涌人少数大中城市,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的步伐赶不上人口城市化速度,城市不能有效地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农村人口迁移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进而造成严重的“城市病”。墨西哥就属于这种模式,其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水平远不如发达国家,但1993年的城市化水平已达74%,明显高于同期瑞士的60%、奥地利的55%、芬兰的62%和意大利的67%。

内容来自dedecms

3.滞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的发生,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城市化的发展,往往引发了诸如工业乡土化、农业副业化、离农人口“两栖化”和乡镇发展无序化等“农村病”现象。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就表现出这种城市化的特征。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4.逆城市化。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这里所谓的“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倾向。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而是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就发展中国家来考察,突出存在“过度城市化”发展模式带来的“城市病”问题。1950~1980年,拉美城市化率由41.6%提高到65.5%,人口达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由7个增加到48个,有10多个国家的首都分别集中了全国人口的40%~66%。墨西哥城的人口由300万人增加到1500万人,圣保罗由250万人增加到1350万人,里约热内卢由290万人增加到1070万人,布宜诺斯艾利斯由530万人增加到1010万人,都成为世界级超大城市。然而,在许多城市飞速膨胀起来的巨大躯干之下,往往隐藏着一对对“泥足”。城市人口增长超过城市自然和生活环境的承载能力,导致城市基础设施拥挤、环境质量下降和自然支持系统退化,引发一系列“城市病”症候群。 本文来自织梦

1.住房短缺,贫窟泛滥。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拥挤不堪,他们接纳的外来人口远远超过其提供住房的能力。外来人口聚集在城市边缘区域,棚户随处可见。据联合国人类居住规划署的报告,目前全世界近一半城市人口住在贫民窟。亚洲贫民窟人口最多,有5.5亿人之多;非洲次撒哈拉地区的城市贫民窟人口比率最高,大约占71%;拉美城市贫民窟居民达到1.27亿人,占城市人口的1/3。在里约热内卢,一排排破旧的房屋遍布边远郊野和山岗之上。贫民窟里,没有一样东西是整整齐齐的,上空犹如大蜘蛛网似的电线是用来偷电的,脚下道路泥泞不堪,粪便和废旧轮胎随处可见。泰国曼谷市区有27万家庭居住在贫民窟中,而对被认为是亚太发展最快城市之一的吉隆坡,《财富》杂志曾做过这样的描述:在离繁华商业区仅20分钟车程的地方,依然是福斯特和毛姆小说中所描绘的旧亚洲——一个由菜园、平房和黄檀树组成的死气沉沉的地方。 copyright dedecms

2.污染严重,环境恶劣。许多城市市中心的拥挤和过度开发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墨西哥城94%的土地被建筑物所占据,只剩6%的空地,绿色空间更少。塞满城市道路的私人汽车、巴士和卡车吐出的滚滚烟尘,使城市空气变得让人几乎无法呼吸。有人估计,生活在墨西哥城相当于每天抽40支烟。1992年3月,墨西哥城的污染指数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臭氧含量在100以下被视为“令人满意”,而该月墨西哥城的臭氧含量达到了398。为此,政府不得不下令工厂暂时关闭,学校停课,40%的车辆禁止上路行驶。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矿企业的发展,过量抽取地下水,使墨西哥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断下沉,酿成了重大的市政建设问题。在泰国曼谷,由于汽车排放大量废气导致人们血液中的铅浓度达到了美国人平均水平的4倍,有时交警上班须佩戴防毒面具。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污水处理系统落后,40%的住户喝水不得不依靠水贩,许多流经城市的河流水质污浊发臭,令人掩鼻,居民身体受到严重不良影响。 织梦好,好织梦

3.贫富分化,失业率高。对那些涌向城市的人来说,城市似乎意味着权力、财富、成就、竞争和刺激,但事实上只有一小部分进城的人是幸运的。穷人和富人同居一城,生活境况却截然不同。由于进城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缺乏专业技能,只能干一些出卖劳动力的粗活。随着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高科技日益广泛地运用于生产领域各个环节,吸纳的劳动力不断减少,工人大量失业。1997年,阿根廷的失业率为14%,哥伦比亚为12%,委内瑞拉为11%。新近涌入城市的人们很难找到工作,多数人生活无着且趋于恶化。在拉美大城市里,流浪儿比比皆是。他们蜷缩在人行道的纸箱里,乞食于贫民餐馆和店铺之间,令人惨不忍睹。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4.盲目建设,布局失衡。急剧膨胀的城市大多为“急就章”,来不及规划、来不及设计、来不及雕琢,导致建筑杂乱无章,景观破坏殆尽,古城建筑和文化遗址迅速消失,交通堵塞严重。我曾出访过非洲一著名古国的首都,当汽车由机场入城,沿途竟看不到几座像样的建筑,大都是一些破旧低矮、年久失修、灰头土脸、横七竖八的小砖楼,让人以为走错了地方。泰国曼谷则以交通堵塞的痼疾闻名,市内几乎无处不堵车,20世纪90年代市内干线道路的平均行驶速度仅为每小时8.1公里,比步行还慢。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5.道德沦丧,犯罪率高。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并被边缘化,背井离乡、求助无门的困境往往使他们产生“被连根拔起的失落感”,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突变很容易导致行为失范。严重的贫富分化更使穷人心理失衡,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再加上大量适龄儿童失学沦为童工,智力、精神和道德的发展被忽视,由此造成严重社会问题。拉美城市犯罪率非常之高,在短短5年内,哥伦比亚有三位总统候选人、一位总检察长以及3500名警察和250名记者被贩毒分子杀害。里约热内卢每天有20多人被杀,是世界上凶杀事件最多的城市,比洛杉矶高出1倍。

copyright dedecms

发展中国家大量出现的“城市病”问题启示我们:城市化的步伐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城市化不是简单的农村人口进城化,进城农民不能简单地丢失土地;城市化如果只在地域范围、人口规模、建筑规模、增长速度等量的概念上做文章,不注重质的提升和内涵式的发展,必将难以为继。 内容来自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就新中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来考察,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为第一阶段,在此期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业化迅速发展与城市化滞后并存,其主要特点:一是政府成为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经济的特征。二是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三是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域转换。这种模式虽然保证了工业体系的建成,但同时也巩固和加剧了城乡之间相互隔绝及相互封闭的“二元经济”结构。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并进的同步城市化时期。1978~1984年,是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进城市化阶段;1985~1991年,是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推进城市化阶段;1992~2000年,进入城市化明显加速推进阶段。2000年以后,我国城市化从沿海向内地全面展开。大中小城市建设形成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五年一大变的局面。 copyright dedecms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强劲动力和人民生活的持续改善。具体来说:一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人口加快转移。198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为19.4%,1990年为26.4%,2004年已经达到41.8%。在上个世纪90年代,大致是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从1996年至今,连续以每年1.4个百分点的速度在提高。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平均每年向城镇转移800万~1000万人。可以说,我们用20年左右的时间走了发达国家五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走过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二是城镇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全国已有设区的城市667个,建制镇近2万个,不同规模、不同等级、不同功能的城镇相互联系、共同发展,对促进现代化建设、带动区域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三是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日益增强。目前,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0%左右、工业增加值的60%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的80%左右,都来自城市。城市发展还促进了农民增收,全国进城务工农民约有1.5亿人,务工所得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到1/3以上。四是市政建设明显加强,居住环境得到改善。改革开放特别是1998年以来,供排水、供电、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城市面貌发生巨变。2005年,全国城市人均住宅面积超过26平方米,人均拥有绿地8.13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2%,燃气普及率达到82.9%,污水处理率达到48.4%,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54%。总而言之,城市化是使大多数人分享改革开放成果的进程。

本文来自织梦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一点,就是片面理解城市化、大城市化,以为城市建设越快越好、城市人口越多越好、城市规模越大越好,甚至不顾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盲目攀比城市化速度,盲目追求超大规模发展,赶集般搞所谓“大城市化”、“国际大都市化”。据统计,全国共有183个城市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占全国667座城市的27.44%。有40座城市在研究建设CBD(中央商务区),其中包括4个人口不足20万人的小城市。某地级市葚至计划未来几年投资千亿元建设世界贸易中心。

内容来自dedecms

在这种不切实际的发展思路指导下,一场堪称“大跃进式”的城市整容运动在许多地方开展并持续和蔓延着。因为若在短期内将一座城市快速向国际大都市目标迈进,那么最简便也最立竿见影的办法,就是在城市的外表上做文章。表现之一为建大广场。东部某省一些地级市所建的城市广场,规模可与天安门广场媲美。标准化的“八股广场”被概括为“低头是铺装,平视见喷泉,仰面见雕塑,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政府。”我曾到东部一个地级市的广场,以为到了某个发达国家的首都广场。这种以大、以洋和以新为美的做法,导致了大量农田被占,大量耕地被毁,大量被动拆迁,引发了许多上访事件。据统计,仅2005年一年全国耕地净减少36.16万公顷,致使各地失地农民上访不断。表现之二为把建筑物的高度作为“城市实力”来体现,有的乃至痴迷到崇拜的程度。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150多米高的某沿海城市国贸大厦以“三天一层”的“超越式速度”开我国大陆超高层建筑的先河,随后内陆一些大城市也效仿跟进。1996年,400米以上的建筑物方可成为国人的新骄傲。事实上,对高楼大厦的攀比一定程度上是非理性的。和半个世纪前不同,以今天的科学和工程技术,建筑更高的大厦已不再是什么了不起的奇迹或挑战。相反,就建筑的实际功用而言,摩天大楼的危险系数高,造价和维护费用昂贵,对城市特色破坏严重。在某种程度上讲,盖高楼更多地是一种满足自豪感和虚荣心的面子工程和炫耀政绩的形象工程。

内容来自dedecms

然而,靠广场越拓越大,楼房越建越高,城市越修越新,真的能把一个城市从“城”带入“都”进而突变为所谓“国际大都市”吗?什么样的集聚标准才可以使一个城市称得上“国际大都市”呢?是城市建设规模,还是城市人口,或者是城市经济总量?其实都不能代表。国际大都市是协调、控制和带动全球经济活动的中枢,具有大规模国际经济活动的功能平台,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空间产物,它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有着重大影响力,是一个城市的整体规模和核心竞争力的综合反映,特别是与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息息相关。纽约、伦敦、东京是无可争议的国际大都市,中国香港、新加坡则是次一级的国际大都市。

织梦好,好织梦

毋庸置疑,上海是目前中国内地第一大城市,也是发展最快和最具发展潜力的特大城市。即使如此,拿上海和以上提到的五个城市做一比较,仍可发现不小的差距。其一,国际大都市的人均GDP通常超过1万美元,早在1991年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人均GDP就分别达到了14370美元和15347美元,同期,东京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47177美元。上海以目前的水平和增长速度,仍需几年时间才能突破10000美元大关。其二,国际大都市第三产业的比重普遍超过70%,1992年纽约、伦敦、东京、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五大城市中第三产业比重最低的都已经达到了69.85%,纽约和伦敦则分别达到86.7%和85%,上海的第三产业比重2003年才刚刚跨过50%的门槛,预计到2015年才能达到或接近上述水平。其三,纽约、东京和伦敦的外汇日交易额早已超过2000亿美元,上海目前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上海2002年外贸进出口总额726.64亿美元,而中国香港、新加坡早在1993年就已经分别达到了2717亿美元和1590亿美元。其四,国际大都市是国际重要海港和航空港,同时,市内拥有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发达的信息交流方式和交流频率。纽约市拥有世界重要的海港和众多的飞机场、8条铁路干线交汇,市内有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地铁总长度达到404公里;伦敦拥有世界重要的港口,是全国的铁路、公路中心,市内拥有350多条公共汽车路线,10条地铁线和多个大型航空港。目前上海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虽稳居世界大港之列,但港口发展还处于功能辐射区阶段,落后于国际大都市的港口网络带模式。洋山港还要经过一段时期的建设,才能使上海真正成为国际性港口城市。上海市大流量快速轨道交通客流量仅占2.6%,是香港的1/10,东京的1/30。其五,从城市化水平和科技文化交流方面看,国际大都市也是文化中心,不仅有吸引世界各地人们的众多博物馆、大剧院、艺术中心等文化设施,更重要的是拥有强大的文化功能开发力,是多样的、综合的,也是开放的、外向性的,有强大的辐射力。上海在文化上的影响力仍需花大气力进一步增强。

dedecms.com

显然,纵使是上海这样先进的特大城市,成为“国际大都市”仍还有一定的路程要走,更别说那些等而次之的城市了。所以,目前那些将建设目标定位为“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其中不少只能是存于自己想象中的海市蜃楼,甚至是美妙却危险的塞壬歌声。一味贪大图快崇洋求新,超越经济发展能力、发展实力大搞所谓的国际大都市,不切现实地大干快上,实际上是在透支和浪费日渐稀缺的发展资源,用杀鸡取卵的办法换取眼前政绩,若不加控制,到一定时候就会面临资源、环境及各种社会问题的严重困扰并为此付出高昂代价。建筑大师张开济早已警告我们:城市本来是个逐渐生长发育的有机体,怎么可能在三五年时间里从物质到精神彻底改头换面?怎么能够把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空间在一代人的手里消耗殆尽?而且,怎么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盖得出经典建筑和经典城市?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说来极有意思,中国古代的都市建设,首推“周太王从梁止岐,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这一过程犹如当今项目——社区——城市的发展模式。这当然是一个传奇,一个神话。可是在当代中国,许多人明知由项目而社区再城市乃至世界大都市,三年功力远远不逮,却非要前赴后继地以大跃进的方式竭力为之,这恐怕不仅是一种荒诞,更是一种悲哀吧?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有这样一则故事。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名气不彰;中兄治病,是治病于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小病,所以名气只及本乡。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看到我在经脉上针灸、在皮肤上敷药,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因此名遍全国。”这个小故事启迪我们: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最高明的办法是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 dedecms.com

我想,对当前中国城市发展亦应作如是观。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一些地方贪大求洋、急功近利,已使不少城市处于亚健康状态了。及时发现后如果及时诊治,或许可以用较短时间、花较小代价恢复健康;否则,长此以往,可能病陷沉疴,造成不可挽回的历史性损失。 本文来自织梦

中国城市发展的亚健康状态表现在什么地方呢?中医治病,讲究“望闻问切”,既要察其外形变化,更要审其气血运行。如果对城市也做一番“望闻问切”的话,那么,我认为也应按硬、软件两部分对其做一番深入观察、解剖、分析、研究。这里所谓硬件,即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市容市貌、生态环境、居住条件等;所谓软件,即指上述物质环境所负载的历史文化、城市氛围、价值观念等内涵。

内容来自dedecms

首先谈谈中国城市发展硬件中存在的问题。 copyright dedecms

1.交通常拥堵。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中国城市的“肠梗阻”。究其主要原因,一是车多,二是路少。车多主要是时代进步、财富增加所致,路少则多属人为因素。也许有人会问:这些年国内城市大马路不是修了不少吗,为何路还会少?没错,大马路是建了一些,但仅是为数不多的大马路而已,那些作为城市交通毛细血管的小马路,则常被忽略。一些花园小区、大单位基本是与外界隔开的,不能“路路相通”,只能“绕道而行”。整体上看,我国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不及发达国家的1/3,大城市则更低,比如上海道路面积仅占城市总面积的3.6%,而纽约为25.4%,伦敦为16.6%,东京为14.1%。再加上公共交通发展不足、管理落后、城市中心区居民过分集中等因素,“汽车没人跑得快”的现象就更难避免了。目前,我国31个百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大部分交通流量负荷接近饱和,一些城市中心地区交通高峰时更是拥堵不堪。每年因城市交通不畅和运输效率低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以北京为例。1994年,二三环之内路段高峰时段汽车的时速还可以达到45公里;1996年下降到20公里;而现在仅为11公里,最低时还不到7公里。也许你会说,堵车问题是世界各大城市的通病!但据我了解,国内外关于堵车的定义是有区别的,像纽约、伦敦、巴黎等城市所谓“堵车”,是指车辆“仅”能以40公里左右的时速行驶,而国内则指时速15公里以下。 织梦好,好织梦

2.环境渐恶化。只顾摊大饼、建大都,却没有全面考虑城市生态环境对人口、对汽车、对工业发展的承载能力,没有做好垃圾、污水、废气等回收治理工作,导致许多城市成为建筑于垃圾之上、笼罩于废气之中的场所。联合国2004年公布的不适宜人类居住的20个著名城市里,有16个在中国。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公布的世界十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国8个城市名列其中。我国1/3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全国酸雨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左右。2000年调查的全国118个大中城市里,地下水严重污染的占64%,轻度污染的占33%。全国667个建制市中,400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110个严重缺水,城市日缺水量高达1600万立方米,每年因城市缺水损失2000亿元人民币以上,波及城市人口约四千万人。因为严重超采地下水,北京地下水位仅2004年一年就下降了2米,华北平原地区已出现2000平方公里的漏斗区。垃圾也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棘手问题。我国仅“城市垃圾”的年产量就近1.5亿吨,这些城市垃圾绝大部分露天堆放,导致国内大约2/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对城镇居民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我国大城市正在为生态恶化付出越来越大的代价。 dedecms.com

3.建筑多雷同。有人戏言,随便在中国哪个城市拍张照片,你可以把它说成是任何一座类似规模的城市。城市要有特色、建筑要有文化个性,对此认识实际上并不存在争议,但为什么城市建筑形象的趋同化还是那样难以扭转呢?究其原因,一是求快,要快就没时间好好统筹考虑建筑风格;二是崇洋,盲目以西式建筑为美、为好、为蓝本,没有与当地或区域人文、地理、建筑特色相结合。看着越来越多的城市不分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分气候和自然条件、不分城市性质差异,盲目“拿来”或相互克隆,真是令人痛心。一座城市正在成为另一座城市的翻版或盗版,这种千城一面的景观正成为一种视觉“灾难”,无论你走在哪个城市,目光所及,全是一色的高楼群、玻璃墙、霓虹灯、立交桥、宽马路、大广场,城市的历史、建筑的个性失却了魂魄。歌德说过,城市建筑是一曲凝固的音乐,可我国不少城市一些建筑甚至可以讲是一种杂音乃至噪音。 copyright dedecms

4.房价太昂贵。近年来,城市房价不停上涨。2005年,北京房价上涨了近20%,商品住宅期房均价每平方米达到6725元。居京城不易,所以出国考察时总会留心国外的居住条件。在美国,住宅多集中在120~300平米左右,户均面积约220平方米,每平方米均价1100美元左右。在日本东京市中心,相当于上海徐家汇地段的品川站周边步行9分钟范围内,买一套新造的公寓单元,全装修且厨卫设施一应俱全,实用面积80平方米,两间朝南,带停车位,不过3000万日元,要算建筑面积也在100平方米左右,合人民币225万元,按建筑面积计算,每平方米2.25万元人民币。不过,日本2002年的人均GDP就已经达到37 862美元了,折合人民币31.3万元,相当于目前我国人均GDP水平的22倍。从购买力平价看,这些国家老百姓购房应比我们轻松许多。近年来,虽然我国政府采取了大量平抑房价的宏观调控措施,但房价涨势难减,已经成为老百姓“不能承受之重”。其中原因固然很复杂,但基层政府部门从建设城市中获利最大不能不说是个重要原因。

内容来自dedecms

5.土地趋紧缺。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土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稀缺资源。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更加偏好于速度与规模,对土地的集约使用重视不够,使土地资源显得日益紧缺。一些东部发达地区,城中可用土地所剩无几;沿海某大城市目前仅剩可开发土地240平方公里,如果不加控制,3~5年将无地可用。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96~2005年,我国耕地从19.51亿亩减少到18.31亿亩,10年之内净减少1.2亿亩,人均耕地仅1.4亩,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照此下去,势必难以为继。 内容来自dedecms

30多年前,梁思成先生在去世前曾说:“北京作为一个现代化的首都,它还没有长大,所以它不会得心脏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病。它现在只会得些孩子得的伤风感冒。可是世界上很多城市都长大了,我们不应该走别人走错的路,现在没有人相信城市是一门科学,但是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是有案可查的。早晚有一天你们会看到北京的交通、工业污染、人口等会有很大的问题。”[vii]今天读来,怎不让人心生敬畏和遗憾呢? dedecms.com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除了硬件设施外,一个城市得以成就自身、载入史册、创造永恒的,恐怕更重要的还在于形诸内而显于外的文化品格、人文特质和精神气息。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曾经说过:“一切伟大的文化都是城市文化”,“真正的奇迹是一座城市心灵的诞生。”城市既表现为一种物的存在,即上述硬件系统,又表现为一种特殊的气质,特殊的氛围,特定的魅力,通俗地说,这就是一座城市得以运行、赖以发展的软件系统。一座富底蕴、具魅力、有情调的城市,必然跳动着文化的脉搏,流淌着历史的传承,彰显着建筑的艺术,润泽着民俗的温暖。否则,就类似孔夫子说的,“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dedecms.com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这里形容的是中国盛唐长安的磅礴气势。长安城分为三个部分:皇宫、行政管理区及外城。皇宫处于中央地带。外城由大约110个方形街坊构成。中央朱雀大道将城区对称地划分为东西两部分。长安城的形状是正方形的,规则的,坐北朝南,强调围合、序列、方向的意义及左右对称,有严格的空间次序、时间次序、行为次序、服饰次序。长安的城市形态表达了皇权至上、天人合一、对称即美、平安是福等儒、道、佛融合的思想境界。同时,这座城市是自信豪迈、博大开放、兼收并蓄的,李白在这里“仰天大笑出门去”,孟郊在这里“一日看尽长安花”,无数异邦的学者、官员、商人、僧侣接踵而至,“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构成了一道雄壮厚重、斑斓多彩的文化景观。 dedecms.com

北京城的魅力在于博大、宽厚、严整、庄严。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外城永定门为起点、景山后的钟鼓楼为终点,以五门三朝为主而形成的约八公里的南北中轴线。组社、里坊、郊坛等基本沿此主轴对称安排。棋盘式的道路网,环绕京城对称设置。宫殿楼阁巍峨辉煌,皇家园林气象万千,城市布局方正严谨。20世纪初帝制崩溃之后,王气黯然消退,敦厚宽容、和平幽默的民气上升。五四新文化精神则为潇散悠远的古都韵致注入了新鲜活力。北京大学以古旧学府之身施自由教育,开创了博大精深、兼容并蓄、自由民主的文化新风。京派知识分子文化与京味民间民俗文化相得益彰,营造着具有浓郁人文气息、淳朴温馨、情趣盎然的北京生活。难怪在北京土生土长的作家老舍把他对北京的爱比作对母亲的爱:“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草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viii]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伦敦是一个长于记忆、珍爱遗存而又善于发挥的城市。伦敦各大名胜及文化设施,沿着美丽的泰晤士河繁星般密布。大本钟浑厚、激越、悠长、动听的钟声已经在这个城市上空响彻了一个半世纪;议会大厦依偎着泰晤士河岸,雄伟、壮丽、豪华、高贵,与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立宪政体地位十分吻合;大英博物馆,几乎是人类文化遗产最大、最珍贵的宝库。此外还有300多座各类博物馆点缀于伦敦的街头巷尾……对人文历史的尊重和继承深深渗透于伦敦人的日常生活,男士表现出修养良好的绅士风度,女士举止则十分优雅得体,善于相互理解和尊重对方。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园露天音乐会,市民可以不拘形迹地任意欣赏、享受那一场场醉人的音乐盛宴;在海德公园里,市民们可以演讲关系国计民生的任何话题,这使伦敦洋溢着一种自由、艺术的气息。 织梦好,好织梦

“世界花都”巴黎则像一个永不落幕的嘉年华,掩映在众多历史悠久、声名显赫的文化设施、名胜、精品之中。用繁花似锦形容巴黎的建筑艺术毫不为过。由路易十四建造,位于巴黎西郊约20公里外的凡尔赛宫,城堡、教堂、镜殿、花园、喷泉,气势磅礴,布局严谨,构思缜密,浑然天成。建于市中心塞纳河中小岛上的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教堂传世经典之作,堪称崇高肃穆、静美神秘的极至。香榭丽舍大街两旁是繁华的商业街,流光溢彩,游客如织,时尚袭人。巴黎有著名的法兰西学院、巴黎大学、高等师范学院、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有75个规模较大的图书馆,50个剧场,还有大量特色博物馆。更为难得的是,巴黎一个普普通通的咖啡馆,都保存着萨特和海明威的手稿。浪漫和风雅,成为了巴黎的符号。 织梦好,好织梦

城市文化改写和塑造着居民心性,居民心性也塑造和改写着城市风格。比如,巴黎人生活在艺术和文化之中,就好像生活在空气和水之中一样。巴黎人将藏于卢浮宫中的名画蒙娜丽莎视为他们的骄傲。1911年8月21日,蒙娜丽莎被盗。那一天几乎成为法国人的国殇日,四万多巴黎市民走上街头痛哭流涕。为了追回“女神”,法国政府动用了数以万计的警力,展开了地毯式的搜索,终于使蒙娜丽莎回到了卢浮宫。为了庆祝此事,巴黎市民上街纵情狂欢,全市所有商品都削价40%出售。巴黎市民像珍爱蒙娜丽莎一般保护古老的巴黎城,就连香榭丽舍大街一棵大树的移植,都要经市民投票公决。近代以来的巴黎城市规划,一直遵循这样的原则:保护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尊重普通市民的生活方式,在古代与现代之间寻找一种和谐与自由。巴黎不再是国王一个人的巴黎,而是所有公民的巴黎;巴黎不仅是商业的中心,更是文化的源泉。这正是巴黎魅力之所在。因此,海明威饱含深情地写道:“假如,你有幸在巴黎度过青年时代,那么在此后的生涯中,无论走到哪里巴黎都会在你心中,因为巴黎是一个流动的圣节。”[ix]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座城市的建筑凝固着一座城市的历史,一座城市的建筑也书写着一个民族的文脉。历史与文化的形成要经过漫长的岁月积淀,但破坏它可能只需一朝一夕。新中国成立初期,梁思成先生为保护北京城墙留下了这样动情的文字:“城墙上面,平均宽度约十米以上,可以砌花池,栽植丁香、蔷薇一类的灌木,或铺些草地,种植草花,再安放些圆椅。夏季黄昏,可供数十万人的纳凉游息。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眺,俯视全城,西北苍苍的西山,东南无际的平原,居住于城市的人民可以这样接近大自然,胸襟壮阔。还有城楼角楼等可以辟为陈列馆,阅览室,茶点铺。这样一带环城的文娱圈,环城立体公园,是世界独一无二的。”[x]这宛如水墨画的美景,今天读来仍令人怦然心动。然而,急速前进的历史,淹没了梁先生的建议和童话般的憧憬。如果说改革开放前,城市风貌的毁损主要源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冲动或狂热;那么今天,城市风貌的毁损,则主要源于另一种类型的政绩冲动或金钱崇拜。我们不能再讲没有经验,也不能再说没有教训。中国城市发展在软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dedecms.com

1.缺失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对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是城市人民精神文明的体现,也是形成城市风貌特色的重要因素。一个城市只有保持它的历史特色和文化底蕴,不断塑造和美化自己,才会真正具有魅力。没有人否认巴黎是一座现代化大都市,但在巴黎旧城不断改造和建设的几百年过程中,大量宫殿、府邸、寺庙、教堂和公共建筑等古迹几经修缮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并由此形成了著名的广场建筑群。行走在铭刻着历史的建筑当中,带给人们的既有建筑本身的美感,更多的是对历史的回望。千古事、云飞烟灭,半城垣、无限遐思。 copyright dedecms

一些中国城市近年来实行所谓“超越式建设”,使城市的文脉、气质、魅力、格调受到严重毁损。有人说,那些大拆大建之后的老城,从原本充满睿智的智者,一下子变成毛毛躁躁、丧失记忆的新城,辉煌厚重的历史亦随之淡去。这种说法虽然有其偏激的一面,但并非没有道理。君不见,江南许多疏朗灵动、雅致清秀的水乡名城,由于盲目大拆大建大改,已从原来的淡雅如菊逐渐俗化丑化,那种小桥流水的古城风貌和气韵,已渐行渐远了。我时常想,如果有一天,没有了那些历史悠久、美仑美奂的小镇,没有了那些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没有了那种触手可及、丰沛充盈的诗意,我们的子孙后代是否还能拥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意趣和心境?是否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充分条件并不是最重要的,未能以历史风貌呈现给后人更是一个无可挽回的缺憾。

织梦好,好织梦

2.缺失对建筑艺术的追求。城市的艺术气息是风格与品格合体。“风格”,是基于城市时代的、地方的、民族的精神特质;城市的“品格”,是基于审美的品位和创作素质。城市中最能打动人心的是建筑艺术,最易降低城市品格的也正是建筑艺术。一个城市尽管很大,如果能被人一眼看穿,便只是一片胡乱堆砌的水泥丛林,不会有什么吸引力。

copyright dedecms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许多城市建筑曾走进千城一面的误区。在当今城市化洪流中,旧疾未除、新病又来。时人谈及维护古都风貌,就想着建个古亭子、添个大屋顶;谈及体现城市建筑艺术,就把欧洲古代的柱式和细部线脚任意乱用;谈及城市现代化,就盖高楼、大搞玻璃幕墙,这都对城市整体风格造成较大破坏。拥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美誉的济南大明湖,因为湖边高楼四起,失却了昔日烟波浩淼的诗情画意。这曾是一个美丽迷人的所在,刘鄂的《老残游记》曾描述道:“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已澄静的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中,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济南独一无二的美景,却不幸因追求所谓“现代化”城建而被林立于湖边的高楼大厦所破坏,又走进了“千城一面”、“千湖一面”的怪圈。

内容来自dedecms

3.缺失对规划的注重。由于缺乏长远规划和统筹规划,缺乏合理的管理机制,城市建设和运行成本极高。一是基础设施无节制翻新改造,马路走向“拉链式”,城市走向“时装化”。国外建筑以一百年为使用周期,房龄越高越值钱,保护也越强化。国内大多建筑设计寿命也就是几十年;张书记来了是这种理念,李书记来了是那种风格;陈局长今天先挖坑放条管,钱局长后天再刨开埋根线;东城与西城间的规划互不协调,导致一些建筑出现穿西装戴草帽的咄咄怪事;有的城市甚至50%的建筑物都是近些年新建的,凡是有碍“气派”的建筑,一律一拆了之,但几十年之后又大都因质量问题必须推倒重建。二是项目选择喜新厌旧。同一座城市,高新技术园区、软件园、信息港、生命科学研究基地,一个接一个地创办,前一个还未搞好,接着就搞下一个,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许多园区建完了也没见招来几个商。2004年全国清理出各类开发区6866个,规划面积3.86万平方公里,超过全国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面积。三是建设规模好大喜功。超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搞超豪华的大而无当的城市建设。在某些城市,中学盖得像大学,政府办公楼建得像王宫,惟恐不宏伟,惟恐不气派,还美其名曰“大手笔”。然而“大手笔”下面却没有充足的财政真金白银作保障,怎么办?方法不外有二:第一,拆东墙补西墙。通过压缩社会保障、农业发展、教科文卫等重点支出,来支撑、维持城市的“面子工程”,最终造成经济社会发展腿短脚长;第二,负债建设。向金融机构贷款或由社会承包商事先垫付资金经营,以经营城市为名,行负债建设之实,打肿脸充胖子。据统计,许多城镇欠债需要今后十多年才能还清,严重影响了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然而这些债务最终由谁兜底?还不是得由财政掏钱,由纳税人埋单!我不是简单地否定寅吃卯粮,但现在的问题是把一切借贷都构筑在经济长期持续高速发展的假设之上,甚至是超越经济发展速度的,那将是难以为继和非常危险的。 内容来自dedecms

4.缺失对人性的关怀。好的城市既要让人从整体上感到它的宏伟和气魄,又要让人从细节上体会到它的优越和便利。一个城市在表面上看起来很现代化,但如果城市居民的生活很不方便,那它同样没有吸引力。巴黎、伦敦、纽约这些大城市之所以成为国际上公认的大都市,首先不在于大,而在于它们在文化上的包罗万象、商业上的丰富多彩和风情上的五光十色。探访名胜古迹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信步大街小巷则了解一个国家的现实。有人可能以为在西方国家的城市里,到处都是消费不起的高档商店。其实不然,其街道上大多是薄利多销的酒吧、烟卷店和咖啡馆。这种人情味很浓的众多小店构成了城市不可或缺的风景线。 dedecms.com

我们的城市每年都在变脸和长高,但居民生活并不一定因此变得更加舒适方便。许多搬迁改造后的大马路没有全面考虑居民的需求,汽车无处停放,行人难以驻足流连;城市广场砍掉了那些比城市年龄还要长的老树,荫凉难现,座椅缺乏;华丽的商厦前没有照应坐客的出檐和台阶,等等。其实,现代化并不必然消解经典,消解诗意,消解生活气息。欧洲城市历经百年现代化大潮而依然古意盎然、值得漫步逍遥,适合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我曾多次见过,在午后时分的欧洲街头,橙色阳光之下,人们或邀上三五知己或独自一人在沿街或沿河的露天咖啡馆里,悠闲自在地聊天或静静地坐着,任由景色变化映入眼帘,任由心绪飘忽流淌波动。这些咖啡馆连流浪汉都能进去喝上一杯。相形之下,我们是否应该从中汲取一些理念和经验呢? dedecms.com

我无意否定我国城市建设成就,也无意批评某一城市或某些个人,只是想做一些反思,并希望引发大家思考。毕竟,反思历史是我们实现未来更好发展的校准器。 本文来自织梦

dedecms.com

城与乡是硬币的两面,没有乡村作为参照物,城市这个概念就失去了意义。乡风市声,自古皆然。因此,在研究城市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跳出城市看城市,将乡村的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维度纳入城市化研究的视野之中。 copyright dedecms

当我们看到城市高楼林立、霓虹闪烁之时,一定不要忘了广大农村和农民为城市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速实现工业化的发展目标,我们搞了三个“剪刀差”。第一个是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即通过压低农产品价格,将资本从农业转向工业。据统计,在1950~1978年的29年中,政府通过“剪刀差”大约取得了5100亿元;在1979~1994年的16年间,政府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从农民那里获得了大约15000亿元。第二个是征用农地形成的“剪刀差”,即低价征用农民土地而高价出让,获取土地资本的巨额增值收益。据调查,被征土地的利益分配格局大致是这样的:地方政府占二至三成,企业占四至五成,村级组织占近三成,农民仅占5%~10%。由此测算,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各种形式征用农地的价格“剪刀差”有近5万亿元。与此同时,出现了大量的“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失地农民”,他们徘徊在城市边缘,成为社会中最弱势的人群。第三个是城乡工人工资的“剪刀差”,即与城市工人相比,农民工工资偏低且一部分人常被拖欠。1亿左右的农民工已占第二产业岗位的57.6%、商业和餐饮业的52.6%、加工制造业的68.2%、建筑业的79.8%。仅拖欠农民工工资一项,全国总额就达1000亿元左右,其中70%集中在建筑行业,为此近年来,城市不断上演农民工因索要工钱而上访、跳楼和凶杀的悲剧。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的发展模式,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农村公共投入严重不足,公共设施较差,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突出,农业基础薄弱。“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copyright dedecms

目前,我们已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条件偿还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对农民、农村的欠债。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级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5年,我国GDP已经突破18万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1649亿元,人均GDP超过1700美元,进入了工业化中期的后期阶段,初步具备了重点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条件。9亿农民是我们共和国大厦的基石,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如果说,在工业化起始阶段,为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通过“剪刀差”从农业汲取剩余支持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那么,在工业化发展到相当程度的今天,则必须反哺农业和农村建设。好在,我们欣喜地看到党和政府已在这样做并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copyright dedecms

从另一个方面讲,农村经济、农业经济和城市经济及工业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农村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农村人口集中着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增加农村需求是扩大内需的根本措施。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上,如果继续听任农村经济短腿,必将影响和延缓城市与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出现的内需相对不足、工业产品相对过剩等问题,与农村居民购买力偏低有着直接关系。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的近73%,而拥有的金融资产不到30%,社会购买力不到40%。根据国际经验,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后才出现买方市场,而中国人均GDP 900美元就出现了工农业产品低水平过剩。在这方面,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教训值得我们引以为戒。1929年,美国经历了连续多年的经济繁荣,十年间经济规模增长了50%以上。为此,媒体与经济学家不断渲染永久繁荣的乐观情绪,政府官员则向公众允诺每个家庭拥有两辆汽车的美好前景。而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中一些不和谐的音调却为人们所忽略,突出表现为农村、农业的凋敝,农业收入仅占国民总收入的16%,农民人均收入仅为人均国民收入的1/3,农民开始大量破产,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在畸形繁荣的喧哗与骚动中,一个让美国人永远铭记的“黑色星期四”从天而降。10月24日,纽约市场股价狂跌,股市崩盘,触发了使美国十年不能恢复元气的经济大萧条。前车之鉴,能不慎乎?

dedecms.com

有人说,只要我们不遗余力地推进城市化,让全部农民都变成市民,享受现代城市文明的阳光雨露,那么“三农”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这话只讲对了一半。没错,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吸纳农民进城,为农民工进城打工创造更好条件,但相当一个时期内让全部农民都成为市民并不现实。欧洲的城镇化进程历时200多年,它是把9000万人转移到南北美洲殖民地后,才实现了城镇化的有序推进。它所走过的向外扩张、广建殖民地的掠夺性发展之路,我们不可能这样做,我国要实现和平发展,只能持之以恒地走城乡协调发展之路。据统计,2004年我国城镇人口仅为总人口的41.8%,最乐观的估计,到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城市化水平提高到60%,农村仍将有6亿左右的居民。即使到2050年,我国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农业人口降低到15%,也还有近1.8亿的务农人口。面对这么多的务农人口,我们能听任其自然发展吗?更何况,如果我们不抓紧采取有力措施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致力于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就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矛盾乃至危机呢?嘻在劼客流量

本文来自织梦

不久前我回到了童年生活过的乡村,一些事情看了听了之后不禁陷入沉思:那里的建筑虽然由土草房变成了砖瓦房,但整个村落没有规划,栋栋房屋建得七零八落。生活较富裕的乡亲说,这些年是挣了不少钱,但钱几乎都花在了建房子上,30年间盖了三代或四代房子,为什么不给他们规划和指导呢?去年九江地震后,我去灾区考察,许多农民的房子从外表看非常漂亮,贴有瓷砖,但由于毫无防灾意识,结构极不科学,遇灾便从内裂开了大缝,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瓶房”。回良玉副总理见此情景感叹到:建设部门只管城建不行,要帮助指导农民科学建房!农民是把一生的积蓄都花在建房上了啊!最近,我到了广西浦北县一个乡镇看其受水灾的情况,发现这个镇里许多农民建的房单个看无一不比北京部长们住的大而且好,但整个镇的建筑看起来却只能用“乱七八糟”来形容了。没有规划,没有引导,没有标准,将来“统一调整”时农民要多花上多少冤枉钱啊!这使我想起了曾在加拿大尼亚加拉大瀑布旁看到的一个村落,据说这个村子里的房子大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了。由于当时设计好、标准高,至今还风韵犹存且愈加光彩。对比起来,我们相差太远了、浪费太大了。修改这篇文章时,我刚从黑龙江经吉林回到北京。在从哈尔滨到长春的高速公路两旁,看到的锦绣大地、山光水色,与从巴黎去卢森堡高速公路两旁的景致似乎一样秀美。只是田野里人家较多的是草坪,我们较多的是玉米;装点在绿色中的农舍人家是精美和错落有致的建筑,我们的农舍则显得单薄、破旧和凌乱。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非要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恰恰相反,在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更须一如既往地鼓励、支持、引导农民有序进城务工并在城里定居,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建设现代化农业。这也是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农民非农化应选择什么样的途径?我国的国情决定了相当部分人口的城镇化要以小城镇方式实现,据预测,未来2.5亿农村转移的新增城镇人口有1/3要靠小城镇方式实现。这也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建设小城镇有利于发挥其“以城促农、以城助农、以城带农”的作用。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小城镇对吸纳农村劳动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城镇化成本低,投入相对较少。2003年我国超大城市人均城市维护资金为2237元;特大城市1323元;小城市只有885元。二是城镇化过程平稳,社会转型震动相对较少,符合世界各国人口城镇化由农村到小城镇,小城镇到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再到大城市的一般规律。三是小城镇是城乡结合部,大力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当然,在发展小城镇过程中,也要切实解决好盲目的一哄而起、遍地开花以及面上的环境污染较重等问题。

本文来自织梦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村的发展关系到城市的未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再不能让农民辛苦挣来的钱一而再、再而三地简单重复建设了,再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注重整体设计和长远规划了,再不能把城市的繁华建筑在农村相对薄弱的基础之上了。否则,这样的城市化是危险的! dedecms.com

织梦好,好织梦

一个城市的发展路径、建筑风格与其所处地域乃至国家的文化理念、人文精神息息相关。比如,北京、西安等古城充分体现了发端于西周的中国礼文化规则:均衡,对称,威仪,宏大,尊卑有序,等级分明。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则吸收了道家思想精髓,山林深郁,池水连绵,亭台参差,廊房婉转,逍遥自得,超凡脱俗。雅典文化是一种崇尚自由、崇尚人体美的文化,许多建筑都以人体为模本,如多立克柱与爱奥尼亚柱分别模拟男性与女性美,成为西方建筑广泛使用的典范。奥古斯都时期的罗马建筑,则象征着罗马帝国的威严与权力,体现了罗马文化的综合与开阔。“罗马城建立在神学法则基础上,它的直角布局和方位取向是由与宇宙相关的想法决定的。”[xi]

织梦好,好织梦

既然城市是民族历史的凝聚、民族精神的体现,那么城市建筑的凌乱也相应折射出规划乃至思想的凌乱。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之所以出现诸多软硬件问题,表面看纷繁复杂,根子还在近代以来,我弱人强下的西学东渐,与近20多年来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快速发展条件下的东西并重形成了大碰撞。在这千年大变革时代,中国建筑学家、规划学家一方面苦于无法融会贯通西方建筑文明的精髓,食洋不化;一方面又在对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失却自信与无比崇拜间徘徊。在处理城与乡、设计与建筑、人与自然等城市发展的外延性问题上,我们也未及拿出一整套科学思路与规划。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孔指出:“一个社会要想从它以往的文化中完全解放出来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事。离开文化传统的基础而求变求新,其结果必然招致悲剧。”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中继往开来、和平发展的丰厚文化资源。未来一段时期,我们要迎接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一点,就是要在大胆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立足实践,对中国传统文化做一番梳理扬弃的工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织梦好,好织梦

那么,中国城市发展战略应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怎样的营养,以指导自己的发展路径呢?温家宝总理指出:“我们有自己的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又是以和为贵,就是和的文化。”以和为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独特的、绵延不断的哲学内核、文化理念和社会理想,指多个元素、要素在动态系统过程中和谐共生,最终融合成为新的统一体。在这统一体中,不同方面、不同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异相合、相克相生。当前无论是加快城市化发展,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科学地继承,又要大胆地创新,真正做到有机地吸收以和为贵文化的精髓,把这种思想渗透到工作中去,着力建设和谐城市。为此,我认为要处理好以下八大关系。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规与建。我们城市建设不能再走先建设后规划、边建设边规划的弯路了,而应做到先规划后建设。当前最重要和最紧迫的,是要通过完善法规和加大执法力度来确保城市规划的约束力和强制力,防止它成为“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无用摆设。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时,要从实际出发,适当转变目前注重低密度、高档小区等城市规划做法,提高科学性和针对性,并加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与重点专项规划、行业规划、区域规划和土地规划的衔接,提高资源在空间配置上的效率。要提高战略性和前瞻性,未雨绸缪,预先研究,确保为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留有余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比如,要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稀缺的关系,通过加强征管,并将土地收入纳入预算管理,调整和完善土地收入分配体制,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抑制城市发展无序扩张用地的冲动,为子孙后代预留发展空间;要积极研究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对城市建设和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要认真解决大中城市进入汽车时代可能带来的交通拥堵日益严重问题,等等。 本文来自织梦

2.城与乡。早在100多年前,现代城市规划学鼻祖、英国人霍华德就说过,“理想的城乡结构,就是让城市的活力和文明涌向农村,而让农村的田野风光在城市驻足。”[xii]城乡一体化,这是现代化和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是城乡相互融合、和谐演进的过程。城乡是不同的空间区域。必然有不同的特点和各自的优势。差别是永恒的,城乡一体化不是乡村都变为城市,更不是城市乡村化,它将在保留城乡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创造平等统一的新农村和新城市,营造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氛围和城乡生态相互适应的环境。一方面,要继续积极推进城市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提高各种生产要素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力量,为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对于我国农村一个四口之家来说,除农忙外,人们的土地往往只要一个妇女就可以耕种过来,如果大部分家庭劳动力都拴在土地上,许多劳动投入实际上已经没有效果了,是对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把农民从土地上转移进城,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对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失地农民,要切实保障其切身利益,提高征地补偿费标准,将他们纳入就业服务体系,使之能够成为适应城市化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同时,建立适合失地农民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其生产和生活都有保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重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努力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村焕发生机。

织梦好,好织梦

3.量与质。我们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客观上要求较大幅度地提高城镇人口比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纵深推进,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加快集聚的趋势将更为明显,预计未来15年内将有2亿至3亿农民进入城镇。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把握好城市建设的方向、步伐和节奏。同时,要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模式,从片面追求数量扩张转向量质并举,乃至更加注重城市和农村建筑物的建设质量。我们要少建或力争不建再过20年或稍长一点时间就因毛病丛生、无大修价值或与时代(环境)格格不入而不得不拆除的房子。如东北地区的城乡建筑,要充分考虑天寒地冻的地域气候特征,通过规划、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人们把房墙建得厚实一些,既防寒,又节能。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城市不能再搞负债经营、负债建设了,那种追求政绩,盲目将城市建设摊子铺得很大、城市建筑建得很宏伟很华丽但事实上却把城市财政的内囊都翻了上来,甚至提前透支未来若干年发展资源的做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否则,我们将欠缺城市发展的后劲。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4.留与去。有人说,城市的建筑是用石块或钢筋书写的历史,建筑是人类穿越时空与历史相遇的最好介质。不论从时间看,还是从空间看,建筑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是它脚下那片土壤所生长出来的特有文化的自然表达。在我国,不同的地域生长着不同的建筑,有大气韵的北方四合院、有开敞的苗族吊脚楼、有秀丽的傣族竹楼还有厚重的黄土高原窑洞;不同的朝代在承继传统的基础上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特色,唐代建筑气势雄大、体态遒劲,宋代建筑秀丽精小、清淡高雅,元朝质朴粗犷、平实而不失绚烂,明代建筑严谨工丽、典雅悦目。在城市和乡村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在对旧城区改造时,如何处理这些古典建筑、经典老屋“留”与“去”的关系,潜藏的往往正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如何对待历史的重大问题。如果一味地强调“去”而不重视“留”,将一切推倒重来,洗去所有历史的记忆,那只能是一种妄自尊大冲动下的无知。我们必须慎重对待旧建筑的“去”与“留”,因.为这不仅体现城市规划的审美情趣,更体现对历史景仰和敬畏,甚至体现对后人肩负的责任。因此,要更加注重保护、发掘、利用好城市或乡村的文化遗产,用历史的沧桑感、传统的光芒观照、润泽现实生活。在一些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地方,城市改造和建设中不能以千篇一律的马赛克和抽象雕塑来遮盖甚至淹没经典建筑,应在现代建筑中有机地修缮彰显文化个性的建筑,做到错落有致、和谐共生,真正打造出一批经典城市。这一点,我为哈尔滨人而感动。哈尔滨人以极大的魄力将圣索菲娅教堂从错综复杂、胡乱建设的建筑群中“解救”出来,千方百计搜罗旧教堂遗落的旧红砖,将其修补,修旧如旧,并在周围开辟成一个小广场。冰天雪地中,小小的圣索菲娅教堂竟然有鸽子悠闲地觅食,让人心醉,引人遐思。但我也心存遗憾,毕竟“东方莫斯科”的美丽景致保持下来的毕竟还是少了一些。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5.城与都。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城市性质、人口变动趋势等情况,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城市定位。要未雨绸缪,防止出现“过度城市化”进而引发“城市病”。要坚持系统化战略,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促进城市功能相互补充、产业合理分工、人口有序分布。要从实际可能和战略要求出发,集中力量建设几个国际性大都市,基础较好的一些大城市也可以建设单项或多项的国际性专业化城市。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要把发展的重点放到城市结构调整、功能完善、质量提高和环境改善上来,加快中心城区功能的疏解,避免人口过分集中。中西部地区大城市尤其要着力发挥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作用。中小城市要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发展方向,提高发展质量,体现个性和特点,努力形成我国制造业的主要基地,发挥沟通大小城镇、协调点面关系的重要功能与作用。今后一段时期,小城镇建设是我国城市化的重点,要紧紧围绕“三农”问题,讲求实效,提高质量,在适当扩大人口规模的基础上,努力提升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发挥统筹城乡发展的功能。在大中小合理分布的城市化体系中,所有不同种类的互补性城市,虽然其功能和作用不同,但每一个区域的中心城市都要能辐射到它自己周围的城市及小城镇,而且这个中心城市又能接受再大一点的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真正实现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

copyright dedecms

6.天与人。“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是自然化育恩养的万物之一,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重要部分,应与整个自然界圆融无间、共生共荣,不能自持灵明而凌驾万物,更不能妄自尊大而滥施乱建。杭州古城利用其东临大江,西含湖泊,旁依群山的自然条件,将城市有机地构建到自然生态系统中,使城市处在美丽风景之中,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成为城市实现天人合一的典范。因此,城市建设要高度重视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把可持续发展摆在城市建设突出重要的位置,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同时,提倡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城市的地形、地貌、地物、水体和绿化等自然生态条件,因势利导,把自然风光带入城市,创造一个满足人类回归自然、渴求自然的环境空间。

内容来自dedecms

7.用与美。雨果曾经说过:“有用的东西是有用的,美的东西是美的,有用而且美的东西则是崇高的。”城市是众人聚居之所,承载着居住、交通、商业等功能,自然而然具有明显的实用性。但城市也是大地上“最巨大的艺术品”,是一曲凝固的音乐。让人类诗意地栖息,体验精神休憩和身心享受,应是城市人居环境的最高境界。一方面,硬件设施要进一步加强,着力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廉租住房供给,加强城市道路网和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完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设施,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同时。要合乎人们的审美情趣,合理运用绿色景观、水体景观、雕塑景观等环境艺术,使之具有悦目、悦耳、悦心、悦意的作用,弥漫着一种舒适、温馨与浪漫的诗意光芒。另一方面,要下更大力气搞好城市的软件系统建设,让城市更具个性魅力,让城市文脉继续潺潺流淌。要把我们的城市建设成学习型城市,通过提供展示传统文化和前沿知识的场所,让市民更加自觉地注重学习,并把学习当成自己的自觉行为和内在冲动;建设成活力型城市,通过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活动,使市民思想活跃,心情舒畅,处于不断的思考和追求之中;建设成创新型城市,通过营造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氛围,让人们敢于与众不同,出新出奇。要对城市科学定位,精心设计城市形象,使城市建设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文化魅力。 dedecms.com

8.中与西。王国维说过:“中西之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相互推动。且居今日之世,讲究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xiii]此语深富哲理。中国规划部门和建筑师要成为世界一流,就必须中西兼修,吃透、消化、融会中国古典建筑与西洋建筑的精髓,不仅了解表相,更要洞察其蕴藏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对中国古典建筑知识要及时补课。补课,不能停留于简单模仿,而既要从两坡、攒尖、腰檐、碹洞等细部入手进行研究学习,更要全面系统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上海新天地的建设,既吸取西洋古典建筑手法又融合中国建筑细部特征,清新向上,节奏感强,诗意盎然,可以说是一个中西合璧的艺术品。据上海朋友介绍,年轻人看新天地,感受到了时尚;老年人看新天地,感受到了传统;中国人看新天地,领略到了异域风情;外国人看新天地,领略到了东方韵致。这从一个侧面证明,“把传统城市的机理与近代城市要求结合为一体是可以做到的,也是应该积极以求的。”[xiv]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

“‘城’者,是用土堆成的墙,泛指围绕在城市四周作防御用的高墙,一般通‘城市’;‘都’者,人口聚集之意,引申为人口、商贸、文化集中的大城市”。坐在办公室里,我随手翻了翻手边的《辞海》,得到关于城和都两个词的解释。世上本没有城,也没有都,城和都均是在特定的时期、地点和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城变为都,既是实力使然,更是政治、文化、历史使然,但毕竟是风毛麟角。城与都,形相似而神相远矣! dedecms.com

中国,这个具有几千年光辉灿烂城市建设史的国家,其广大城市能否在新世纪一系列挑战中不断应激、调整,从而不断取得进步和创造经典呢?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论及人类文明进化动力时,认为这不外是“挑战”与“应激”两者相互影响的结果。正是在问题的引导下,古罗马创造性地解决了公寓住房与输水管道问题,19世纪伦敦创造性地解决了巡警与污水系统问题,纽约则创造了高层建筑。英国城市学家霍尔在《城市文明》一书中指出,在城市发展史中有十分难得的“城市黄金时代”的现象,如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14世纪的佛罗伦萨,16世纪的伦敦,18~19世纪的维也纳,以及19世纪末的巴黎等等。21世纪,我们能否在基于自身条件的运用与创造中,为全人类创造一个全新的“城市黄金时代”?同时,我们能不能使城市的活力和文明更好地涌向农村,搞好镇村建设和环境整治,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出村容整洁、清新宜人、生机勃勃的面貌呢? 织梦好,好织梦

无数的问题渴求解答,无数的愿望等待实现。我想,对于社会公众来说,掌握着公权和大量资源的政府就是一个无形的“都”,如果能够将手中的权力用好,公众自然会像城市群那样积聚在我们这个“都”的周围,成为共进共荣的“都市圈”。如果那样,不是比违背规律地建设一个个大都市更好吗?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此文献给我所热爱的中华大地上每一片土地、每一个村镇、每一座城市。

内容来自dedecms


[i]施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齐世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dedecms.com

[ii]《城市之惑:何谓管理创新的前提》,中国城市化网站。 copyright dedecms

[iii] 《城市之惑:何谓管理创新的前提》,中国城市化网站。

内容来自dedecms

[iv]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50页。

本文来自织梦

[v]芒福德:《城市发展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版,第88页。 copyright dedecms

[vi]转引自苏刚:《如何切实有效地推进城市化》,载于《宁波通讯》2001年第1期。

dedecms.com

[vii]王军:《拒绝遗忘:写在(城记)之后》,载于《读书》杂志2004年第9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viii]老舍:《想北平》,选自《老舍文集》第1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织梦好,好织梦

[ix]海明威著:《不固定的圣节》,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本文来自织梦

[x]梁思成:《拙匠随笔》,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29页。 本文来自织梦

[xi] L.S.墨索里尼:《罗马思想中的城市观念:从围墙城市到精神上的联邦》,伦敦,1970年。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xii]仇保兴:《在全国村庄整治工作会议结束时的总结讲话》。 copyright dedecms

[xiii]王国维:《观堂别集·国学丛刊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xiv]吴良镛:《北京旧城居住区的整治途径》,选自《北京城市规划研究论文集》第176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版。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