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产业 > 产业综合 > 产业海外转移对母国就业空间转移和产业转移效应研究

产业海外转移对母国就业空间转移和产业转移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5 作者:派智库 来源:《经济体制改革》2018年第 浏览:【字体:

[摘要]中国产业海外转移,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引发的产业海外转移浪潮,必然波动国内就业。为探讨中国产业海外转移引发的国内就业转移效应,本文采用GMM方法分别测量中国产业海外转移和向“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的国内就业转移效应。研究发现:产业海外转移指数代表的产业海外转移的国内就业效应为正效应,而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企业数量为代表的“一带一路”建设下的对外投资的母国就业效应为负效应。中国产业海外转移带来了各产业的就业变化和区域间的就业变化。为了缓解产业海外转移带来的国内就业压力,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

织梦好,好织梦

[关键词]产业海外转移;产业海外转移指数;就业转移效应

本文来自织梦

一、问题的提出

copyright dedecms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简称B&R)建设引发了产业海外投资格局的变迁。中国2013年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简称ODI)已达一千多亿美元;2014年,中国ODI超过利用外资额约200亿美元,[1]开始了从商品外输到资本外输的战略转型。 dedecms.com

国际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和美、日、德等国家的经验表明:以ODI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产业海外转移(Outward Industry Transfer,简称OIT)意味着就业岗位外流。[2]跨国公司外国子公司对雇员数量自1990年以来增长了近3倍,但同时,美、日等国OIT导致母国国内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其就业结构、就业区域分布和就业质量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美国加州最大的企业罗克韦尔公司基本不为当地人提供中低层工作,美国的蓝领工人成了“濒危物种”。[3]可以预见,中国OIT,特别是B&R倡议下的产业海外投资潮,会引发国内就业转移,加大缓解国内就业问题的压力。目前,中国劳动力总量过剩和结构失衡并存,[4]加上劳动力市场的刚性,劳动力资源区域间重置、产业间重置的成本比较高,给运输业、再就业培训等带来压力,同时也一定程度影响社会稳定。 copyright dedecms

如此背景下,客观理性地分析OIT(特别是B&R背景下的OIT)所引发的国内就业转移效应,探讨国内劳动力区域间和产业间转移的规律和趋势,并据之制定合理的劳动力资源重置政策措施已是迫在眉睫。但现有的有针对性的文献鲜见。尽管美、日等国能提供经验参考,但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提出的B&R倡议下的OIT的动机、目的、实施路径等诸多方面均有别于发达国家,[5]因而不能直接套用。

内容来自dedecms

基于此,本文将运用数理模型,透视中国OIT引起的国内就业区域结构和产业结构效应,以之作为一般规律;探讨B&R建设下OIT引发的国内就业区域结构和产业结构效应,以之作为发展趋势;归纳出中国OIT引发的国内就业区域结构的变动和产业结构变动的规律,并提出一些有利于就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启示。 本文来自织梦

二、文献综述

dedecms.com

OIT的母国就业结构效应一直广受重视。美、日等发达国家政府非常重视因OIT导致的失业问题,出台了相应了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学界也做了大量的相关研究。研究领域方面,国内外学者分别研究了投资、外贸和外包的母国就业结构效应;研究视角方面,国外学者更注重OIT对母国低技能和高技能劳动力的就业效应,而国内学者更注重二元就业结构下,OIT引发的城乡问劳动力转移。

织梦好,好织梦

1.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就业结构效应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学界对发达国家的OIT是否一定引起发达国家国内的就业转移这一问题,有着广泛的争议。主流观点认为,OIT对母国就业效应由就业转移效应和就业创造效应共同决定。就业总量上,产业转移一般会减少转出地的就业机会,[6]从而降低就业率。[7]对母国就业产业结构效应的测量方面,OIT对母国就业的影响与转移产业的类型、技术等因素有关。若转移产业在母围和东道国之间存在很大的替代,则会损害本国工人;相反,有很大的互补性,则会有利于本国工人。技术含量越高的工作部门,产生的就业增长越多,低技术就业比率会下降。对母国就业区域结构效应的测量方面,中国产业转移就业正负效应并存,呈现由北向南、由东向西递增趋势,[8,9]各种驱动因素呈现不同效应特征。[10]总体而言,OIT对母国就业效应的影响因素多样,具体的时期、区域、外转产业的类型、政策因素、投资环境、市场机制等。例如,中国中西部主要受政策驱动,东部作为产业转移转出地则主要靠第三产业拉动,就业的增长源于市场的传导机制。[11]东部就业效应较中西部显着。[12]

本文来自织梦

2.对外贸易的母国就业结构效应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国外针对外贸与就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多数研究认为,发达国家的外贸会在行业间调整就业。Grossman(1984)认为由于美国行业间较强的就业流动性,关税变动对某些行业就业影响很明显。同类研究还有Borjas et al.(1991)、Gaston et al.(1995)、Head K(2006)。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与就业结构的影响有肯定论和否定论两种观点。前者认为,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与就业结构的关系明显,如Krueger(1983)对10个发展中国家的研究,Carneiro el al.(2003)对巴西的研究;后者认为,发展中国家外贸对就业影响并不明显,如Revenga et al.(1994)对墨西哥的研究,Harrison et al.(1997)对摩洛哥的研究。 织梦好,好织梦

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外贸影响国内就业结构。周申等(2014)在劳动力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条件下,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核算了1992~2003年中国25个工业行业贸易对劳动力结构和三大要素密集产业对劳动力结构的影响。[13]黄玖立(2006)发展了具有结构转换特征的两国三地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贸易开放对产业布局和地区差异的影响。[14]王春艳(2016)等以中国服务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就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现状发现,两者存在非协调发展,短期内服务业进口贸易对就业结构优化有正效应,贡献率不断增加,长期内服务业进口贸易对就业结构优化有正响应且响应程度仅次于服务业进口贸易,贡献率虽小但增速较快,为优化就业结构,应该大力发展服务业进口贸易,加快就业从一、二产业向服务业转移。[15] 本文来自织梦

3.外包对母国就业结构的效应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外国学者对外包是否导致母国就业结构变动也是争议颇大。肯定论认为,国际外包对母国就业结构效应显着。芬斯特拉和汉森(1995)确认了北方国家低技能劳动力工资下降确实与国际外包有关。二人在其后发表的论文中,测算了国际外包对母国高技能劳动力相对需求上升至31%~51%。Ingo Geishecker(2002)在对德国制造业的研究中发现,国际外包能够解释20世纪90年代德国制造业低技能劳动力19%~24%的需求的下降。Egger et al.(2003)、Gorg et al.(2005)也确认了外包和母国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的负相关关系。 织梦好,好织梦

否定论认为,国际外包队母国就业结构效应的不显着。他们认为,国际外包不足以引起母国产业内相对要素的需求转移,如Mary Amity et al.(2004)对美国服务外包的研究;Baily et al. (2005)对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就业结构的研究。尽管外包会产生一定的就业冲击,但是外包带来的就业创造能缓解这种冲击,如Mary Amity et al.(2004)的研究。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国内关于发包国就业结构效应也是争议颇大。陈仲常等(2010)认为,制造业的总体外包以及高、低技术外包对就业均有抑制作用,而服务外包由于规模较小对就业没有显着影响。[16]孟雪(2012)认为,服务外包既降低就业总人数,又增加熟练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熟练劳动需求,减少非熟练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熟练劳动需求。[17] 内容来自dedecms

周申等(2014)认为,物质投入外包能够显着地促进行业的技能结构优化,服务外包却显着抑制技能结构的优化,但二者对就业水平的影响均为负。总体上,外包在降低中国工业部门就业水平的同时,促进劳动技能结构的优化。[18]喻海霞(2015)却认为,外包的增加不利于中国就业结构的优化。[19]

dedecms.com

综上所述,政府和学术界普遍赞同OIT对母国的就业结构效应具有多重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但是,分别从投资、外贸、外包三方面研究OIT的就业结构效应不能直接指明OIT对母国就业结构的影响,不能满足当前政策决策的需要;现有研究多以中国作为承接国或国内产业转移为研究对象,而以之为OIT母国的就业结构效应研究少见;缺少对母国内部各地区的就业效应作用机制的系统考察,较少考虑中国OIT导致的国内就业转移的空间结构特征,导致结论缺乏解释力,因而相应的政策启示也难以与现实相符。

内容来自dedecms

三、产业海外转移的母国就业效应作用机制

织梦好,好织梦

OIT对母国就业的影响通常是通过投资、贸易和外包三种产业转移方式,引起国内就业转移效应和就业创造效应。这两种效应共同作用于母国就业的区域分布和产业结构。一般而言,OIT的母国就业转移效应主要通过以下机制传递。

dedecms.com

1.产业海外投资对母国就业结构的影响机制 织梦好,好织梦

按照影响的直接程度,产业海外投资对母国就业结构的影响机制可以分成直接机制和间接机制。直接机制方面:一是转出产业因为OIT导致国内资金减少,劳动力需求下降,就业减少;转出产业多余劳动力会向未转出产业转移,导致未转出产业劳动力供给增加,就业很可能增加。二是转出地区劳动力需求下降,当地就业减少;转出地劳动力会转移至未转出地,未转出地劳动力供给增加,就业很可能增加。间接机制方面:其一,外投企业盈利的情况下,企业和股东获利回国投资,拉动母国劳动力需求,就业也因而增加。其二,外投企业生产与母国出口的关系方面,若外投企业与母国出口为竞争性关系,则竞争型出口企业劳动力需求下降,就业因而减少;若外投企业与母国出口企业为互补性关系,互补型出口企业劳动力需求上升,就业会因而增加。 内容来自dedecms

2.对外贸易对母国就业结构的影响机制 dedecms.com

外贸主要是通过出口转移国内产能。外贸对母国就业结构的影响路径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就业产业结构,出口使得母国出口产业产品的国际需求增加,那么母国出口产业的生产规模增加而劳动力需求增加,就业随着增加;劳动力从不出口产业转向出口产业,导致不出口产业劳动力供给减少,就业也就可能减少。二是就业区域结构,出口使得出口地区的产品需求增加;该地区生产规模扩大,劳动力供给需求增加,从而就业增加;劳动力将从不出口地区转向出口地区,不出口地区劳动力供给减少,就业也就可能减少。

copyright dedecms

3.国际外包对母国就业结构的影响机制

本文来自织梦

国际外包直接把业务离岸外包,对母国外包产业和外包地区就业的影响是显着的。第一,国际外包使得外包产业劳动力需求下降,就业减少;外包产业多余劳动力从外包产业转移至不外包产业,不外包产业劳动力供给增加,就业可能增加。第二,国际外包地区劳动力需求下降,就业减少;外包地区多余劳动力从外包地区转移至不外包地区,不外包地区劳动力供给增加,劳动力可能增加。 织梦好,好织梦

综上所述,产业海外转移受到ODI、贸易和国际外包三种方式的就业创造和就业转移作用的综合影响。母国就业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均会发生综合性的复杂多变的波动。

内容来自dedecms

四、中国产业海外转移就业效应的实证检验 内容来自dedecms

1.模型构建 织梦好,好织梦

现有实证模型多是基于列昂惕夫生产函数或者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推导而得。列昂惕夫生产函数假设劳动和资本对投入比例固定,而产出量与资本量无关。此假设与客观现实不符。因而本文采用可变生产投入比例模型,亦即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加以推导。 内容来自dedecms

建立各产业t时期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dedecms.com

织梦好,好织梦

2.产业海外转移指数的构建和测量

本文来自织梦

OIT规模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利用ODI作为衡量指标;二是采用一些方法或指数来测量OIT规模。第一种方法操作简单,为较多学者采用,但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因而近年有部分学者采用第二种方法,如Maria Savona et al.(2004)、张公晃等(2007)、刘红光等(2011)、张辽(2013)等分别利用产业的区位熵、赫芬达尔指数、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产业增加值的相对份额变动等综合测度产业转移规模。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国OIT的规模。产业的区位熵通常用于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赫芬达尔指数是一种测量产业集中度的综合指数。投入产出模型反映了区域内各有关部门间的生产技术联系和供需的综合平衡关系,也表明本区域国民收入的产生和分配情况,可用来预测和分析区域内部及其与总体之间的各种技术经济问题。产业增加值反映生产净成果,表明了生产单位对国民经济所做出的净贡献;产业增加值的相对份额可以用来表明该区域产业的相对变化。[21~23] dedecms.com

鉴于研究目的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采用张辽等人的方法,以产业绝对产值及相对份额的变动来衡量0IT规模。亦即,假设i产业在第t年和T年(t<T)的增加值占全国比重分别为Qti和QTi则产业转移规模系数为:OITIit=Qti-QTi。若OITIit>0,则表明从第t年到第T年i产业的增加值在全国所占份额减少,亦即此期间i产业存在转出。反之,i产业存在产业转入。 内容来自dedecms

笔者采用中国统计年鉴1989~2015年间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其他行业等产业的产业增加值和全国产业增加值数据进行运算,得出如图1和图2所示结果。结果显示,三次产业的海外转移趋势各异:第一,OIT不明显,仅2003~2004年间外转;第二,OIT趋势较不明显,考察期内,有8个年度OIT;第三,OIT趋势明显,考察期内,有16个年度外转,其中1996~2002期间的OIT最为明显。从具体产业看,农林牧渔业基本上不外转;工业基本上呈现出外转与不外转交替的现象;批发与零售业外转较明显,1995~2003期间外转趋势逐步下降到不外转,其后又恢复外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外转不明显,只有个别年份外转;住宿和餐饮业则在外转与不外转之间低频率波动;房地OIT波动不明显,2000年以后波动较大;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的其他行业呈现出稳定的外转趋势。 织梦好,好织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3.指标选取、数据处理及来源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实证过程涉及的变量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见表1)。时间维度为2008~2014年。中国ODI指标无直接相关统计数据,因而采用各年度各行业ODI企业数量数据代替。其他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数据库。由于各指标数据的统计分类不尽一致,对其进行归口处理;对产业增加值用国内生产总指数(1978年=100)平减,固定资产投资额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1990=100)平减。剔除数据缺失的产业和地区,选取徽、京、闽、粤、冀、豫、鄂、湘、吉、苏、辽、蒙、宁、鲁、晋、沪、津、浙和渝共19个省(市、区)的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其他行业等共11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对数据取对数。其中,产业增加值、Off指数有负值,ODI企业数量有0值,分别对产业增加值+8520,OIT指数+1,ODI企业数+1处理。取对数后的各变量的统计性描述(见表2)。

内容来自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4.模型估计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估计方法的说明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鉴于模型(6)、模型(7)包括了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模型违背了解释变量严格外生的假设,最好采用广义距估计法(GMM)。[24]GMM又可以分成一步GMM和两步GMM。鉴于两步GMM估计的权重参数严重依赖于估计参数,导致估计结果不可靠,因而采用一步GMM。一步GMM可以分成差分一步GMM(differ-GMM)和系统一步GMM(sys-GMM)。sys-GMM较differ-GMM有效,但sys-GMM要求新增工具变量是有效的,新增变量需要通过差分Sargan过度识别检验。所取工具变量(见表1)。 本文来自织梦

dedecms.com

(2)估计步骤及目的 dedecms.com

本次实证包括四个步骤:

dedecms.com

第一,数据预处理:将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和Johansen协整检验。根据文献,在Pedroni基于残差的协整检验中Panel ADF-Statistic和Group ADF-Statistic更可靠,因此,最终可得模型(6)和模型(7)项下的变量之间的面板协整关系。其中,三大区域主要分成东部、中部和西部;东部包括京、津、冀、辽、沪、苏、浙、闽、鲁、粤;中部包括晋、蒙、吉、徽、豫、鄂、湘;西部包括宁和渝。粤、宁、吉数据未能通过单位根检验,晋、沪、辽、渝未通过协整检验,未进一步检测。

copyright dedecms

第二,OIT母国就业结构效应测量:运用eviews8.0软件,采用有关数据,按照模型(6),先后对中国整体、三大产业、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和区域内三大产业、各省(市、区)、各产业分别进行OIT就业结构效应的GMM回归分析。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第三,测量ODI母国就业结构效应:运用上述软件、方法和有关数据,按照模型(7),先后对中国整体、三大产业、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和区域内三大产业、各省(市、区)、各产业分别进行ODI就业结构效应的GMM回归分析。 copyright dedecms

第四,实证结果检验:对实证结果进行P值检验、t值检验、Sagan过度识别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实证结果是否可行。

dedecms.com

(3)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来自织梦

1、全国范围的实证结果分析

dedecms.com

表3为全国和三大产业的OIT就业效应的回归结果。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OITI就业效应测量结果:总量上,全国OITI与LB呈正相关,OITI每增加1%,能带来城镇就业增加2.3139万人。第一产业OITI与LB正相关,系数为193.1572。第二产业OITI与LB负相关,系数为-0.017042,但制造业OITI与LB正相关,系数为0.214426。亦即第二产业OIT带来城镇就业减少,但制造业就业未受影响。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业OITI与LB正相关,系数高达5969.210,对城镇就业的拉动力很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B&R背景下ODI就业效应测量结果:向B&R国家ODI与LB负相关,每在B&R国家多投资1家企业,导致国内减少4091个城镇就业岗位。可见,以产业转移指数为代表的OIT对就业的带动力大于以ODI为代表的OIT的带动力。第一、二产业向B&R国家的ODI与LB正相关,系数分别是0.109759、0.041480,表明第一、第二产业每向B&R国家多投资一家企业,国内城镇就业分别增加1098、415人。其中,制造业向B&R国家的ODI与LB负相关,而电力、燃气和水供应业正相关。第三产业中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和包括教育等行业的其他产业向B&R国家的ODI与LB均负相关,其中,住宿和餐饮业系数为-3006.459,表明流向B&R国家的ODI造成国内住宿和餐饮业城镇就业的减少。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内容来自dedecms

2、三大区域的实证结果分析

内容来自dedecms

表4为三大区域OIT就业效应的回归结果。

内容来自dedecms

OITI就业效应测量结果:东部、中部OITI与LB正相关,系数分别为2.4599、6.1010,亦即东部和中部OITI每增加1%,分别能增加24599和61010城镇就业;而西部OITI与LB负相关,系数为-363.8481,亦即西部地区的OITI每增加1%,减少363.8481万城镇就业。东部第一、第三产业OITI与LB显着负相关,系数分别为-3034.210和-2017.374。中部第一、第三产业OITI与LB显着负相关,系数分别为一3034.210和-2017.374。西部第三产业OITI与LB显着正相关,系数是1404.999。

织梦好,好织梦

B&R背景下的ODI就业效应测量结果:中国向B&R国家的ODI与LB负相关。其中,东部、中部ODI与LB正相关,西部负相关。表明西部城镇就业将向中部、东部转移。东部第一产业ODI与LB显着正相关。中部第二产业ODI与LB显着负相关;第三产业ODI与LB正相关。西部第三产业ODI与LB负相关。表明向B&R国家的ODI导致西部第三产业城镇就业减少,中部尽管第二产业城镇就业减少;城镇就业向东部第一产业、中部第三产业转移。 内容来自dedecms

dedecms.com

3、省(市、区)层面的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来自织梦

表5为省(市、区)层面的实证结果。东部的京津冀鲁经济圈:天津OITI与城镇就业显着正相关,河北OITI与城镇就业负相关,表明河北城镇就业流出,而天津城镇就业增加。天津向B&R国家ODI与城镇就业负相关,表明天津向B&R地区的ODI导致城镇就业人数减少1000人。东部的江浙闽经济圈:苏浙两省的OITI与城镇就业显着正相关;福建向B&R国家的ODI亦呈正相关关系。江苏海外转移的产业科技含量比较高。这表明,技术含量越高的工作部门,产生的就业增长越多。中部的蒙豫经济圈:内蒙的OITI与城镇就业正相关关系显着;而内蒙和河南向B&R国家的ODI与城镇就业负相关。湘鄂皖经济圈中:湖北OITI与城镇就业人数正相关,系数高达891.09372。 copyright 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4)实证结果检验

内容来自dedecms

分别根据Sagan检验、P值检验和t值检验原理检验实证结果(见表6),表6表明结果通过这些检验。就业LB是ODI、OIDI、国内固定资产投资FC、产出Y的格兰杰原因。采用三大区域和主要省(市、区)的数据进行GMM回归的检验结果一致。

copyright dedecms

六、结论及启示 copyright dedecms

本文以2008~2014年19个省(市、区)的11个产业的数据为样本,基于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推导而得的OIT母国就业转移效应模型,检验了中国OIT带来的国内就业转移效应以及B&R背景下中国向B&R国家ODI的就业转移效应。得到以下结论和启示: copyright dedecms

第一,因研究对象范围和指标差异,OITI代表的OIT母国就业效应的测量结果有异于向B&R国家ODI的企业数量代表的B&R战略下的OIT母国就业效应的测量结果。前者的全国就业数量效应为正,而后者为负。其原因可能是:其一,OITI更能全面反映一国的OIT的情况,而以海外投资企业数代表ODI指标仅反映OIT的一个方面,而对外工程承包等未能被ODI指标所反映的领域对国内就业带来相当的拉动力。其二,向B&R沿线国家的产业投资多处于起步阶段,这类投资的外转,减损了国内就业,但对母国就业的拉力尚未显现。这符合现有研究结论:短期内,母国就业转移效应明显,而创造效应不明显,从而出现就业减少的现象。

内容来自dedecms

第二,中国OIT带来各产业城镇就业变化,尤其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制造业、第三产业的金融业城镇就业得益为最;第二产业整体的城镇就业受损。说明中国OIT经过约30年的发展,第一产业OIT未明显外转,却受到其他OIT而带来的红利;第二产业OIT较明显,除了制造业外,未能反哺国内就业;第三产业的金融业因为OIT受益而增加就业。

本文来自织梦

向B&R沿线国家ODI导致国内城镇就业受损。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电力、燃气及水供应业得益;而第二产业的制造业、第三产业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城镇就业受到冲击,其中,住宿和餐饮业城镇就业影响十分严重。这与目前向B&R国家ODI的主要投资产业有关。据商务部走出去企业名录数据,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是中国向B&R国家投资的重点领域。在OIT的初期,转出产业的国内就业受到冲击是符合预期的。

内容来自dedecms

第三,OIT对三大区域就业的影响,中国OIT导致东、西部城镇就业增加,这符合目前中国劳动转移从西部向中部、中部向东部有梯度地转移的总体趋势。西部城镇就业的第三产业城镇就业得益,很有可能会吸收西部第二产业多余劳动力。中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将下降,其多余劳动力除了在产业内行业间转移外,很可能会转向西部第二产业或者东部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

copyright dedecms

东部、中部城镇就业均受到向B&R国家ODI的正向影响,其中,东部第一产业、中部第三产业城镇就业受益。西部.特别是西部第三产业城镇就业受到向B&R国家ODI的冲击而减少。 dedecms.com

第四,OIT对国内各省(市、区)就业的影响,东部地区中,河北城镇就业流出,天津、江苏、浙江和福建城镇就业流入;中部地区中,内蒙城镇就业流入。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中国东部地区对东南亚地区的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等产业对国内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织梦好,好织梦

本文结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第一,采用产业海外投资指数(OITI)测量OIT规模具有可行性。该指标相对ODI指标更具全面性和综合性,为OIT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在对B&R国家的ODI统计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可以尝试探讨B&R OIT的母国就业效应。第二,各地区、各产业OIT和ODI的就业效应差异较大。从有利于缓解国内就业压力问题,又能加大产业海外投资以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的角度来看,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整体上,加大第一产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产业,金融业的OIT规模。第二,三大区域的OIT方面,加大西部第三产业的国际合作,加强东部第一产业、中部第三产业向B&R国家的投资。第三,各省(市、区)的OIT方面,加大津、苏、闽、蒙和冀的OIT,加强闽、徽和湘向B&R国家的OIT。第四,尽快完善有关措施,便利国内劳动力自由转移。一方面,加强第一产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产业、金融业等产业的再就业培训,并加快这些专业教育改革,以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进一步清除阻碍劳动力区域间转移的不利因素,继续完善户籍制度,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尽快完善社保制度改革等,促进富余劳动力自由流动。

织梦好,好织梦

应该指出,本文存在如下局限值得进一步探讨。第一,中国省际ODI统计数据较少,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更充足的数据支撑下进一步提高研究结果的显着性,挖掘更多省(市、区)对B&R沿线国家OIT的国内就业效应。第二,未深入探索导致各省(市、区)OIT的国内就业效应差异的背后原因和解决国内就业问题的相关措施。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好,好织梦

参考文献: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王珂.我国对外投资存量步入全球前十 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N].人民日报,2015-01-22(10).

内容来自dedecms

[2]任志成.国际产业转移的就业效应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55.

织梦好,好织梦

[3]张慧.美国,给蓝领工人一个机会[EB/OL].http://qnck.cyol.com/html/2015-02/26/nw.D110000qnck_20150226_1-14.htm.2015-6-30.

内容来自dedecms

[4]高虎城.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J].求是,2013,(24):50-52. 本文来自织梦

[5]张海波.东亚新兴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经济效应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86.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6]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04):11-15.

copyright dedecms

[7]卢根鑫.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04):33-42.

dedecms.com

[8]陈勇.FDI路径下的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的产业承接[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83-84.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9]李俊玮,高菠阳.产业转移的就业效应研究——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J].工业经济论坛,2015,(03):61-69. 本文来自织梦

[10]逄增辉.当代外国对美国直接投资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24-26.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1]郭力.产业转移背景下区域就业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一基于1999~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2,(03):40-44. 织梦好,好织梦

[12]贾兴梅,刘俊杰.中国城镇就业结构的专业化优势变动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3,(04):44-53,127.

dedecms.com

[13][36]周申,王奎倩,李可爱.不同形式的外包对就业水平和技能结构的影响[J].人文杂志,2014,(04):31-39. dedecms.com

[14]黄玖立,李坤望.出口开放、地区市场规模和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6,(06):27-38. copyright dedecms

[15]王春艳,张金亮,邢珺.我国服务业进口贸易的就业结构优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6,(03):144-150.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6][19][23]陈仲常,马红旗.我国制造业不同外包形式的就业效应研究——基于动态劳动需求模型的实证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0,(04):79-88. copyright dedecms

[17]孟雪.反向服务外包如何影响中国的就业结构——以中国作为发包国的视角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09):82-95.

dedecms.com

[18]喻海霞.中国参与国际制造外包的就业效应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织梦好,好织梦

[20]张公晃,梁琦.产业转移与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7,(02):14-24.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1]刘红光,刘卫东,刘志高.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06):79-88.

copyright dedecms

[22]张辽.要素流动、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47-49. ded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