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大事周报 > 【2018•第7周】2017年我国国际收支重回“双顺差” 2018年首月贸易顺差收窄近60%

【2018•第7周】2017年我国国际收支重回“双顺差” 2018年首月贸易顺差收窄近60%

发布时间:2018-02-24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经网竞争情报中心 浏览:【字体:

2017年国际收支重回“双顺差”

国家外汇管理局2月8日初步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720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含2017年四季度净误差与遗漏)顺差825亿美元,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4,761亿美元,其中,货物出口和进口同比分别增长11%和16%。而2015年和2016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均呈“一顺一逆”格局。自2016年以来,经常账户顺差就呈收窄趋势,2017年经常账户顺差较上一年减少244亿美元,降幅达12.4%。具体看,货物贸易顺差出现显著回升,几近翻番;而服务贸易逆差则呈继续扩大趋势,其中运输、旅游等子项逆差增幅较大。变化最大的是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2017年,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825亿美元,可比口径2016年为逆差4,752亿美元,表明跨境资产流动从净流出转变为基本平衡。其中,直接投资呈净流入638亿美元,2016年为净流出466亿美元。国家外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总体看,2017年国际收支状况稳健,跨境资金流动从净流出转为基本平衡,随着经济稳中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未来国际收支总体平衡的基础将更坚实。国家外管局局长潘功胜发文称,随着跨境资本流动趋于平衡,前期采取的宏观审慎政策已全部恢复中性。未来跨境资本双向流动将成常态,总体上仍将保持基本平衡。下一步外汇管理部门将进一步推动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均衡管理:一是在管理目标上,理性看待外汇储备增减,更强调在高水平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基础上,实现国际收支动态平衡。二是在管理理念上,坚持政策中性原则。三是在外汇执法上,强调真实合法合规,强调执法标准跨周期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对违法的流出、违法的流入都严厉打击。央行2月7日数据显示,截至1月末,外汇储备规模为31,615亿美元,较2017年12月末上升215亿美元,升幅为0.68%。这是我国外汇储备自2017年1月跌破3万亿美元以来连续第12个月回升。国家外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1月跨境资金流动和境内外主体交易行为总体平稳;国际金融市场上,主要非美元货币汇率升值和资产价格变动等各因素共同作用,外汇储备规模小幅上升。交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专员刘健分析,汇率估值和资本流入是1月外汇储备继续上升的主因。1月美元指数下跌3.4%,欧元、英镑、日元对美元汇率均显著升值,粗略估计,汇率估值因素带来外汇储备增加约300亿美元。1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显著升值可能带来一定数量的资本净流入,也有利于外汇储备增长。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表示,外储回升的原因在于,国内基本面向好,带动投资回报率提高,在吸引境外资金流入的同时,国内资本也减少了对外投资。此外,我国执行中性外汇政策,加强外汇执法,既能够满足企业正常用汇需求,也打击了外汇投机、非法转移资产等违法违规行为。

织梦好,好织梦

1月贸易顺差1,358亿元 收窄近60% 织梦好,好织梦

海关总署2月8日数据显示,1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1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6.2%。其中,出口1.32万亿元,增长6%;进口1.19万亿元,增长30.2%;贸易顺差1,358亿元,收窄59.7%。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进出口增速呈如此大反差,人民币汇率因素是促成“出口难受、进口舒服”的一个原因,另外,今年春节在2月,进口企业1月提前备货的情况也较常见。此外,这一方面印证我国兑现扩大进口的承诺;另一方面也提醒我国要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何飞指出,基数因素促进1月出口增长好于预期;1月进口大幅增长,内需是主因。从数据看,国内需求旺盛,对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需求显著增加。从进口商品类型看,1月原油、大豆、铁矿砂、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分别增长19.42%、10.72%、9.07%、3.64%,相比去年12月分别上升26.79%、4.61%、14.48%、23.38%,对进口增长贡献显著。除内需旺盛外,其他四方面因素助力进口增长加快:一是基数因素,去年1月进口基数较低;二是节假日因素推升进口增长;三是汇率因素,1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超过3%,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进口增速提升;四是政策因素,着力缩小贸易顺差成今年外贸主政策,这在1月数据中得到明显体现,1月贸易差额比去年12月下降343.45亿美元,收窄62.8%。海通证券研报认为,1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11.1%,增速较上月稳中略升。一方面,海外主要经济体PMI仍在高位,外需复苏趋势依然支撑我国出口,另一方面,外贸企业由于2月春节放假也将可能部分出口提前安排。进口高增有两方面:一是去年1月底恰逢春节,实际工作日数远低于今年1月,错位效应导致进口同比高增,二是2017年尤其是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也有助于增加进口。此外,海通证券研报认为,1月贸易顺差降至203.4亿美元,进口高增使顺差较前月缩减超过50%,是近11个月的最低水平。1月美元贬值导致人民币升值,但人民币前期升值过多,因为中国经济,出口等数据都没有恢复到历史高点,而人民币汇率已接近历史峰值。1月顺差大幅下降也表明人民币升值过度,未来人民币或小幅贬值,但在美元偏弱的大背景下,人民币暂时不会趋势性贬值。海关数据还显示,1月机电产品出口增长,纺织服装等部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具体看,机电产品出口7,695.6亿元,增长9.4%,占出口总值的58.1%。同期,服装出口866.7亿元,下降11.9%;鞋类319.3亿元,下降9%;箱包152.9亿元,下降9.4%。合计看,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2,678.9亿元,下降5.3%,占出口总值的20.2%。白明表示,我国传统外贸竞争优势正消减,内生动力还在集聚,速度有待加快。此外,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计进出口6,948.8亿元,增长17.8%,高于整体增速1.6个百分点。白明表示,下一步要更好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等平台,既要“开荒造田”,更要“精耕细作”,继续推进贸易便利化,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从贸易方式上看,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且比重提升。1月,一般贸易进出口1.47万亿元,增长18.5%,占外贸总值的58.6%,比去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6,843.1亿元,增长17.1%,占27.2%,提升0.2个百分点。九州证券分析师邓海清认为,一般贸易进口数据往往走势平稳,此次略高于以往水平,可能主因在于1月全球通胀预期,原油价格上行;而加工贸易进口数据却呈较大波动,此次1月进口数据大幅走高,可能与加工贸易大幅增长有关。展望未来,何飞指出,1月外贸出口先导指数回升至41.6%,预示未来出口有望继续保持较好形势。同时,因2月春节,假日因素可能影响2月进出口数据,一季度外贸数据将有明显波动。此外,近期中美间贸易摩擦有进一步加剧趋势,外贸增长仍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国君宏观花长春认为,在国内外经济动能持续集聚支撑下,贸易景气度将延续。预计2018年出口增速将达8%,且这一预期有上调可能。多位业内专家表示,虽然总体看外部需求有望延续暖意,但今年外贸仍面临不少挑战和不确定性风险,需高度关注。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