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大事周报 > 【2018•第6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第6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发布时间:2018-02-09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经网竞争情报中心 浏览:【字体: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月4日正式发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dedecms.com

文件是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 部署三个阶段性目标 织梦好,好织梦

文件从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等方面进行安排部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表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聚焦“三农”,是十九大后乡村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的引领下,今年乃至今后数年都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开展,包括农业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农民职业化增收和实现共同富裕等。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周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华版。从总要求看,它用“产业兴旺”替代“生产发展”,要求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和完善产业体系,使农村经济更加繁荣;用“生态宜居”替代“村容整洁”,要求在治理村庄脏乱差的基础上发展绿色经济、治理环境污染并进行少量搬迁,使农村人居环境更加舒适;用“治理有效”替代“管理民主”,要求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使农村社会治理更加科学高效,更能满足农村居民需要;用“生活富裕”替代“生活宽裕”,要求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使农民生活更加富裕、更加美满;“乡风文明”四个字虽然没有变化,但在新时代,其内容进一步拓展、要求进一步提升。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比,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更加充实,逻辑递进关系更加清晰,为在新时代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重点。文件按照“远粗近细”原则,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阶段性目标任务做了部署。分别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五方面是有机整体,不可分割,应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性,不能顾此失彼、只抓其一不顾其他。乡村振兴战略是系统性工程,首先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强化乡村振兴的制度性供给。 本文来自织梦

摆脱贫困是乡村振兴前提

本文来自织梦

文件提出,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其表现之一,即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由此可见,脱贫攻坚不仅是三大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关系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3,046万人,累计减少6,85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至3.1%,累计下降7.1个百分点。韩俊表示,脱贫攻坚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强弱项的重点任务,乡村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二者内在统一。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打好脱贫攻坚战,本身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瞄准2020年的时间节点,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全国多省已给出今年的明确目标。其中共有6省今年脱贫目标均超过百万,分别是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河南和云南,此外,陕西今年脱贫目标为99.7万。但一段时期以来,扶贫领域也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数字脱贫等问题,这不仅扶贫工作的成效产生了负面影响,也会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此次文件把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集中力量解决突出作风问题。科学确定脱贫摘帽时间,对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严肃查处。此外,脱贫攻坚离不开资金支持。文件提出,要加快制定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落实和完善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税费减免、用地等扶持政策。文件还提出,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copyright dedecms

一手抓“钱”,一手抓“地” 农村迎投资机遇期

本文来自织梦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表示,乡村振兴战略主要有三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一是农业未来将整体呈现出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发展、种养结合的发展趋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大量涌现,其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亟须解决;二是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有多方面的融资需求;三是当前金融机构与精准扶贫脱贫相配套的普惠金融服务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尚无法有效满足农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扶贫对象多样化的需求。对此,文件提出,坚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要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防止脱实向虚倾向,严格管控风险,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此外,文件还提出,要抓紧出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并明确要推动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探索“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权)”试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认为,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建设投入大量资金,这给投资者带来进入乡村获得收益的机会。在这样的乡土社会中进行创业创新投资可获得大量机遇,也可缓解城市投资市场过度饱和局面。此外,应对目前国际社会存在的周期性危机泛滥的现象,加大对乡村投入,进行逆周期调节,是中国应当采取的一种重要应对策略。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农村创业创新已呈蓬勃发展态势。2017年11月,农业部数据显示,当前,农村创业创新主体不断增多,各类返乡下乡双创人员达700万,其中已有50%以上的双创主体运用上了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多位专家表示,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其中包括一手要抓“钱”,一手要抓“地”。韩俊表示,解决“地”的问题,关键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土地要素城乡平等交换机制,加快释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红利。对此,文件对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部署了许多重大改革任务,如部署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按照“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的方向,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值得关注的是,文件提出,要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韩俊表示,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仍然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政策问题。这项改革不是让城里人到农村买房置地,而是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向农村,使农民闲置住房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养老、文化、教育等产业的有效载体。此前,国家土地督察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我国有260万个行政村,乡村建设规划始终是新农村建设的“短板”,多地乡村建设规划普遍缺失或存在不到位的问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保障城镇发展为主,没有充分考虑乡村发展需求。尽管国家相关文件明确要求地方各级政府保障农村宅基地计划指标配给,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多向发达地区倾斜,向更容易增加GDP和财政收入的大城市、大项目倾斜。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导致农村地区在土地管理中长期处于边缘化。还有分析指出,当前“农二代”已经出现离土、出村、不回村的趋势,由此加剧村庄的衰亡,成员身份、社区封闭的宅基地制度导致村内成员不放弃宅基地,村外人无法进入,加剧村庄衰败。可以看出,随着近些年农村人口进城落户趋势成型,我国对农村宅基地的管控也顺应城镇化、市场化形势,由最初严禁转让逐渐转向适度放开有偿转让,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同样传达了这一层含义。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