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区域 > 区域综合 > 我国新农村建设总体发展战略

我国新农村建设总体发展战略

发布时间:2018-06-26 作者:派智库 来源:《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 浏览:【字体:

一、新思路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以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局,充分利用我国和平崛起中对外经济基本接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主体地位基本确立、我国劳动原始积累基本结束的国内外新形势,紧紧抓住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新机遇;以建设节约型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城乡统筹、分类指导为原则;以多予少取和中央“20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针为主线,调整国家发展要素和国民经济初次分配、再分配结构;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动力,搞好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建设;以农民增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市、镇、村行政区总体规划,村庄整治和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个“集中”规划)、各项发展要素转向农村、加快城市化进程,减少农村和农民、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农产品品种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初级农产品加工转化、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强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村文明体系建设,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网工程,污水排放、自来水网、电视电话、互联网通信、农田水利园田化、农村道路网、农村新能源网、农业公共服务)、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农村社会保障(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逐步探索适合农村实际的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等七项工作为重点;以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传统农村向新农村“四个转变”的进程、加快农村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调动全社会的要素资源建设和谐农村、建立支持与保护“三农”的长效机制(新农村建设多元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特色农业机制,食品安全机制,企业家成长机制,龙头企业机制,集群经济机制,粮食安全机制,品牌机制)、发展村级经济、加快农村文明体系建设等八项历史任务为宗旨;以建设农业信息化服务、农村金融服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支撑;以将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加快培育职业化新农民等政策措施为保障,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织梦好,好织梦

二、新农村发展战略和路径选择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发展战略和路径。

copyright dedecms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20字”要求稳步推进。应重点抓好现代农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工业反哺农业以及农村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路径。

内容来自dedecms

以现代科学理念,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生产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以科技进步为手段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竞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实现生产发展的根本。第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除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重点应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二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从根本上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靠科技进步。实践表明,推广农业良种化、测土配方施肥和节水农业,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举措。三是加快农技推广改革。农技推广工作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农技推广的状况远不能满足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应加快改革步伐,将农技推广任务栏为公益性事业,为乡镇配备必要的设备,并加强对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第二,提高农业竞争力。农业竞争力集中表现在农产品的数量、质量、安全、效益和生态等方面,是一个国家农业发展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受WTO协议的限制,我国农产品平均关税低,农业市场开放程度高。因此,不仅要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而且要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 dedecms.com

以新思路、新举措促进农民增收。生活宽裕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体现。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面小康社会指标,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8000元。按照这一指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须达到6.8%,而近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递增不到4%,中西部地区更低。因此,促进农民增收形势严峻,必须采取新思路、新举措。一应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实践表明,设施农业是高效农业,是农民增收的新亮点,是解决“靠天吃饭”问题、避免自然风险的根本途径。二应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三应大规模开展农民技能培训。“知识就是财富”,在农民身上同样表现得非常明显。据有些省市统计,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中,受过农业科技培训的比未受过培训的平均收入高出30%;在外出务工农民中,受过培训的比未培训的不但就业机会多,而且月平均工资高出200元。

copyright dedecms

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方针。一是资金反哺。主要是国家在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时向农村和农民倾斜,重点投入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硬件、农村各项软件、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二是科教反哺。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与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很不相称。如2004年全国科研的政府投入强度为4.1%,而其中农业科技三项费用仅占全国科研三项费用的2.73%。国家应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尽快完善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体系,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加快成果转化。三是政策支持。围绕保障农业再生产活动和稳定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从农业支持与保护、农村税收、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推广、农民就业等方面,建立健全一整套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体系。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全面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乡风文明,要求积极倡导新风尚。应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加大科学普及力度,促进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村容整洁,要求乡村面貌出现新变化。应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建设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突出的村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管理民主,要求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新机制。应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人手,建立健全各项民主制度,提高民主政治建设水平,使党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充满活力,村民民主权利得到充分尊重,村民自治组织决策实现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制度化。

copyright dedecms

(二)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战略选择。

本文来自织梦

今后有四种发展战略可供选择。一是跟随战略。发展中地区重复发达地区过去路径的比较优势战略,从结果上看,主要是跟随战略。二是追赶战略。发展中地区选择不同于发达地区初期的发展道路,充分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在模仿创新的基础上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是典型的追赶战略。三是赶超战略。即采取扭曲产品和要素市场价格的办法,以计划制度替代市场机制的制度安排,在很低的起点和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使产业结构达到先进地区的水平。四是跨越战略。当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小时,适时将重点由模仿创新转为自主创新,直接进入发达地区的行列。

dedecms.com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采取跟随战略的结果很可能是差距越来越大,被拉得越来越远。赶超战略违背经济规律,事与愿违,不仅不能实现总体上的经济赶超,而且还会扭曲资源配置,阻碍经济发展。渐进式、分步式的追赶战略即后发优势战略则是可行的选择。

dedecms.com

后发优势战略是指通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缩小与发达地区在物质和人力资本、技术、结构、制度等方面的差距,加速自身经济发展的战略,着眼点在于学习,力求通过模仿创新来实现经济追赶。它与比较优势战略相比,有三个特点:一是后发优势战略不主张消极地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介入国内外分工,而应当通过提升要素素质参与国内外分工。二是以后发优势改造和提升比较优势。三是比较优势战略主要涉及对外贸易,后发优势战略不仅涉及对外贸易,还涉及到资本、劳动、技术、结构等多个层面,以及制度乃至文化变迁,是一种全方位的、系统的学习与追赶战略,超越了比较优势战略的狭隘性。

本文来自织梦

追赶战略与赶超战略也存在着本质区别。其一,在发展目标上,追赶战略重在“追”。着眼于现实来缩小差距;赶超战略重在“超”,企图通过主观努力直接超越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其二,在资源配置方面,追赶战略着眼于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开发人力资源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赶超战略则有目的地扭曲资源配置,大量资源通过计划手段向效率相对较低的重工业部门倾斜,而不是优先流向收益率最高的产业和企业,压制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其三,在产业结构方面,追赶战略通过引进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以优化和提升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赶超战略片面强调重工业超前发展,轻重工业发展差距日益加大,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其四,在实施途径上,追赶战略认为需要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通过模仿与创新的方式,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赶超战略则主张在由政府主导下实施非均衡发展,通过个别产业的超前发展及其带动作用来实现经济赶超。

本文来自织梦

实践表明,农村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东南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机遇。实施后发优势战略,需要新的制度安排和体制保障。有三种可能的发展前景。

copyright dedecms

第一,完全依靠现有要素条件和发展方式的前景。农村目前面临着发展要素投入不足、技术约束更加突出、结构优化升级的成本上升、结构升级与就业压力矛盾凸显以及资源环境压力趋紧等制约因素。假如仅仅依靠自身现有要素条件,难以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本文来自织梦

第二,争取国家实际的支持政策和措施,并维持现有的发展方式。全面落实国家扶持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搞好乡村建设规划,着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本文来自织梦

第三,在争取国家支持政策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转变发展方式。充分利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成果,加快乡村工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可能跨越发展,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dedecms.com

三、基本原则 内容来自dedecms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重点把握好以下原则: 织梦好,好织梦

第一,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的落后首先是经济的落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脱离了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农村其他各项建设就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 copyright dedecms

第二,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要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总结基层创造的经验,通过改革创新,破除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各种体制性障碍,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dedecms.com

第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要围绕农民需求谋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农民意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依靠农民力量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在加强政府支持和社会扶助的同时,引导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

copyright dedecms

第四,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要搞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统筹兼顾,合理布局,互相配套,防止重复建设、分散投入,首先集中力量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关切的问题。要注重立足乡村特点,突出地方特色,尊重各地的传统、习惯和风格,不能把鲜明的民族特色改没了,不能把突出的地域特征搞没了,不能把优秀的文化传统弄没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有固定模式,没有统一标准,各地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合理确定目标和任务。 dedecms.com

第五,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民的共同行动。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和支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形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合力。在具体工作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造福亿万农民。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本文来自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