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大事周报 > 【2018•第38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发布 梯次推进乡村振兴

【2018•第38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发布 梯次推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18-09-28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经网竞争情报中心 浏览:【字体:

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阶段性谋划,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年规划,是统筹谋划和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纲领。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梯次推进乡村振兴 提出农村全面进步新路径 内容来自dedecms

《规划》提出,到2020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各地区各部门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规划》提出,2018年至2022年这5年间,既要在农村实现全面小康,又要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规划》要求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从城乡融合发展和优化乡村内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两个方面,明确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乡村的新定位,提出了重塑城乡关系、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新路径和新要求。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员吕德文表示,《规划》强调分步骤、因地制宜等,切忌一刀切,量力而行,比较谨慎;说明乡村振兴是“战略”,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法。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农村。《规划》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从城乡融合发展和优化乡村内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两个方面,明确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乡村的新定位,提出了重塑城乡关系、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新路径和新要求。《规划》从四个方面提出重塑城乡关系,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二是优化乡村发展布局,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延续人与自然有机融合的乡村空间关系;三是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四是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优先任务,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吕德文表示,《规划》对城乡关系给了新定位,即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内部发展双轮驱动。这个显然是要对应西方的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兴,乡村衰,现在中国是要两边都要兴,在乡村振兴规划中,必须要重视城乡关系。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明确了阶段性重点任务 copyright dedecms

《规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明确了阶段性重点任务:一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乡村产业兴旺;二是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遵循,促进乡村生态宜居;三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促进乡村乡风文明;四是以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为重点,促进乡村治理有效;五是以确保实现全面小康为目标,促进乡村生活富裕。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所长黄汉权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规划对此设置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等5个指标。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长赋强调,要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继续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要坚持将乡村产业放在乡镇和村,把产生的效益、解决的就业、获得的收入留在农村,真正让农业就地增值、农民就近增收。

本文来自织梦

形成资金多元投入保障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今年以来,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成为扩大有效投资的着力点,作为突出短板之一的农村基建重点在《规划》中得到体现,交通物流、农村水利、现代能源体系、信息化基础四大方面成为农村基建的重中之重。《规划》提出,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很多短板,包括原有基础设施已经老化亟待加快升级,天然气供应、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要加大投入等。关于乡村振兴一系列重大工程的资金来源,《规划》给出的路径是“多元投入保障”。在财政支持方面,《规划》提出,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完善政府投资体制,充分激发社会投资的动力和活力,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同时,《规划》强调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提出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表示,《规划》中几十项重大工程都予以了明确资金配套,将给农民和农村带来实际利益;未来在脱贫攻坚战略任务完成后,要把农村脱贫工作和整个农村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城乡更加平衡的发展。补齐农村民生领域欠账,是《规划》的一大亮点。《规划》明确提出,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继续把国家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促进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资源向农村倾斜,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对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等作出具体部署。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认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医疗教育等方面都需要由政府财政提供保障。此外,在农民生产生活中,也需要贷款来促进发展,除了银行要向农民提供贷款服务外,还应该鼓励民间资本,鼓励金融互助,让农民自己解决资金问题,把农民的钱切实用到农民身上。在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方面,目前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