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大事周报 > 【2018•第44周】10月金融数据远逊预期 未来政策或将继续宽松

【2018•第44周】10月金融数据远逊预期 未来政策或将继续宽松

发布时间:2018-11-16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经网竞争情报中心 浏览:【字体:

10月金融数据不及预期 新增贷款腰斩社融增量缩水2/3 织梦好,好织梦

11月13日,央行公布数据显示,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970亿元,虽然同比多增338亿元,但较9月的13,800亿元几乎缩水了一半,同时也是今年以来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最低值。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表示,从历史上看,10月历来是信贷“小月”,人民币贷款增量下降是10月的季节性规律。例如,过去三年,10月新增信贷分别为5,136亿、6,513亿和6,632亿元,分别环比下降51%、47%和48%。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今年10月新增信贷即便环比腰斩,也不足为奇。浙商银行经济分析师杨跃表示,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明显低于9月前值,也明显低于市场预期。这一方面是季节因素导致,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货币传导机制畅通性有待进一步加强。但从贷款的结构看,形势却不容乐观。尽管今年10月新增信贷略高于去年同期,但主要是靠票据冲量和居民短期贷款增加,企业部门的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均大幅低于去年同期。数据显示,住户部门贷款增加5,63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90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730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1,50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13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429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06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268亿元。被视为个人住房贷款的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例重回高位,超过50%,而今年前三季度这一比例不足30%。明明债券研究团队指出,受国庆节假期影响,一般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都较其他月份低。目前,短期贷款增加显著,中长期贷款增长仍有限,反应了企业融资主要为了应对短期的流动性需求,长期的融资需求仍较弱。交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指出,从季节性特征看,10月信贷增量环比大幅回落在情理之中。但从新增信贷投向结构看,10月新增信贷中,居民贷款达到5,637亿,占总新增信贷的80%以上。而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在地方债置换发行减速的情况下占比反而下降,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前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依然较为谨慎,也表明了当前实体经济运行的压力依然不小。9月以来,为缓解企业融资困难,央行等部门推出了诸多举措,如设立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MPA增设临时性专项指标,改革金融机构内部激励体制等,不过企业融资尚未好转。分析认为,除了政策时滞外,银行自身所受的制约也非常关键。张旭就认为,新增人民币贷款下降体现出当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问题,但症结并不在于货币政策,而是四个非货币政策因素:资本的约束、监管指标的约束、商业银行内部风控的约束和问责机制的约束。实际上,进入11月以来,金融支持政策已在密集出台。国务院常务会议就专门提及,要激发金融机构内生动力,解决不愿贷、不敢贷的问题,明确授信尽职免责认定标准,引导金融机构适当下放授信审批权限。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日前提出民企新增贷款“一二五”目标:在新增的公司类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不低于1/3;中小型银行不低于2/3;争取三年以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称,虽然近期监管出台了信贷鼓励措施、央行执行了新一轮的降准,但政策的传导仍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来看尚未在金融数据中得以显现。社会融资规模方面,数据显示,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28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716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7,141亿元,同比多增506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800亿元,同比多减756亿元。东北证券宏观分析师沈新凤表示,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7个月新低。10月社融增量同比不及预期,从结构上看是因为人民币贷款增量不多,而债券融资大幅滑落。明明表示,央行9月起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口径,在新的口径下,新增社融仍远不及预期及去年同期水平。10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增量仅为868亿元,较8月的4,106亿元和9月的7,389亿元大幅降低,对社融的拉动效应明显减弱。直接融资方面,债券融资尚处于较低水平,股权融资也继续保持低位。此外,表外持续收缩且降幅有所增大,进一步拖累社融增速。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10月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及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三项共负增长2675亿元,但企业债融资一项新增1381亿元,较9月进一步改善。随着MPA中新增临时性专项指标考察金融机构小微贷款情况及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设立,未来可能看到企业直接融资局面的持续改善,这将有利于增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缓解实体经济下行压力。

本文来自织梦

M1创4年低位 M2再创历史低位 内容来自dedecms

数据显示,10月末,M1同比增长仅2.7%,创下4年低位。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称,M1主要是活期存款,其低增速表明活期资金增速比较慢,反映了整个经济活动比较低迷。连平表示,M1数据反映出的是企业活期存款出现明显收缩,说明企业对未来的投资和交易非常谨慎,经济活动趋于淡化的态势比较明显,这和现在的经济运行不匹配。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称,M1增速较低,主要原因是我国房地产调控已经逐渐由“因城施策”向全面调控转变,三四线城市不再鼓励货币化安置,全国商品房销售增速下滑导致的货币活化下降,导致10月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6,004亿元。此外,数据显示,M2增速则在6月之后,再次创下8%的历史低位。连平称,信贷增速的基本稳定,对M2增速起了较大的支撑作用,但社融受表外业务持续收缩的“滑坡”影响,对M2增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拖累,使得M2增速较9月回落0.3个百分点。明明表示,10月初央行虽然启动了降准措施,但住户存款和企业存款仍表现为减少,受此影响M2进一步下滑;此外,财政存款增幅较大对M2也产生了一定的拖累。

本文来自织梦

未来政策或将继续宽松

本文来自织梦

11月9日,央行发布的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松紧适度,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在多目标中把握好综合平衡,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动态预调微调。而二季度报告提法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松紧适度,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根据形势变化预调微调,注重稳定和引导预期,强化政策统筹协调,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虽然二、三季度报告对货币政策的定调都强调了“稳健”、“中性”,但本次报告删除了“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这虽然不意味着重返2008年4万亿式的强刺激,但或许意味着明年M2增速有些许反弹。在货币政策前瞻方面,与二季度相比报告去掉了“有效控制宏观杠杆率和重点领域信用风险,积极化解影子银行风险,稳妥处置各类金融机构风险,全面清理整顿金融秩序…”等相关字眼,并在总述中新增“处理好稳增长与去杠杆、强监管的关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描述,显示在政策考量中,“稳增长”权重增加。光大证券研报认为,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操作或为继续保持货币宽松环境,并通过工具创新进一步疏通货币信贷传导机制,扭转金融顺周期下行带来的紧信用。具体政策操作上,报告尤其提及了“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和机制”、“创新银行资本补充工具”。10月底以来推出的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便是创新之一,预计结构性信贷促进政策会继续推出并发挥更大作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于11月13日表示,货币政策面临的主要挑战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近年来,货币政策通过杠杆、对冲操作,流动性仍较充裕,利差已大幅收窄。但最新数据显示,人民币信贷增长还是不明显,这是经济形势下杠杆需求问题所导致的,要通过金融供给体制创新以疏通货币流动至实体经济。明明表示,目前来看,市场对于宽信用信心仍不足,因而在信用扩张通道打通以前央行仍将以宽松的货币政策配合财政共同发力,此外未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仍是政策关注的重点问题,降息政策或可期。连平认为,货币调控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未来企业融资局面将逐步改善。央行在2018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指出,从超储率变化看,当前货币政策的传导是有效的,资金投放进入了实体经济,然而仍存在结构性问题。随着MPA中新增临时性专项指标考察金融机构小微贷款情况以及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设立,未来可能看到企业直接融资局面的持续改善。这将有利于增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和缓解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国泰君安宏观团队表示,后续,央行一方面降息节奏可能加快,来解决“融资贵”的问题,另一方面,预计央行将通过宏观审慎评估、多种工具和机制创新,纾解当前民企为代表的“融资难”问题,打破负向循环,具体的政策方向包括: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持续扩围,为民企融资增信;针对金融中介的再贷款、再贴现、抵押补充贷款等规模放量。结合金融中介MPA考核,推动其为企业放贷;中期借贷便利合格担保品范围等扩大等。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