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完善固体废物回收处置体系。 (1)建立健全回收利用体系。以固体废物资源循环利用为导向,在降低再生资源回收成本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全" />

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发展规划 > 甘肃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下)

甘肃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下)

发布时间:2019-03-29 作者:派智库 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网站 浏览:【字体:

style="width:100%;font-family:drcnet,微软雅黑;">

2.完善固体废物回收处置体系。 本文来自织梦

(1)建立健全回收利用体系。以固体废物资源循环利用为导向,在降低再生资源回收成本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全省基本情况,提高固体废物资源利用效率,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管理体系,在保障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完善和落实鼓励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和处置的有关优惠政策,强化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处置的技术开发,拓宽废物综合利用渠道。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重点行业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技术升级改造,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织梦好,好织梦

(2)提高生活垃圾回收和处理水平。加强资金投入,保障现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稳定有效运行。鼓励开展资源回收利用,建立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的科技水平。加强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处置、焚烧飞灰处理、填埋场甲烷利用和恶臭处理,并向社会公开垃圾处置设施污染物排放情况。积极开展兰州、白银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设。到2020年,全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5%以上。

织梦好,好织梦

3.深化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 织梦好,好织梦

(1)深化重点区域分区分类整治。实施“目标导向”的重点区域分类管理。深化“一区一策”、分区指导原则,按照“退出一批、提升一批、控制一批”的总体思路,实施差异化管理,深入推进重点区域重金属环境综合整治。加大重金属综合防控国家示范区的防治力度,率先实现“污染控制、质量改善、风险可控、民生安全”目标。编制实施重金属环境综合防治国家示范流域实施方案,强化示范流域重金属水质改善、预警监控及风险防控工作。 织梦好,好织梦

(2)强化涉重行业污染综合防控。实施全指标达标排放管理,强化企业责任主体。重点加强重金属排放车间口在线监测设施建设和废气中重金属排放监测与管理,重金属国控企业在2017年前全面完成在线监测设施建设,提高重点行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和园区污染防控自控水平和过程性关键运行参数的监控能力,提高各行业无组织排放控制水平。强化电镀行业综合整治及镍污染的防治。火电、工业锅炉、水泥等行业在实施脱硫、脱硝、除尘达标改造中加大对重金属的协同处置力度。 本文来自织梦

专栏9:重金属“十三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分类管理方向及要求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区域 织梦好,好织梦

“十三五”防控方向

copyright dedecms

分类管理

dedecms.com

主要要求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退出” 内容来自dedecms

区域 内容来自dedecms

  推进区域内重点防控产业良性健康发展,推动重金属排放进一步下降并实现全面的稳定达标,污染防控技术水平能在相应行业发挥示范作用,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区域重金属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建立起长效的重金属污染防控监管体系。

copyright dedecms

  推进重点区域在重金属污染防控、区域整治、综合管理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和整体水平提升

dedecms.com

“提升”

织梦好,好织梦

区域 dedecms.com

  继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在行业减排、清洁生产、风险防控、区域环境修复、人群健康跟踪监测等方面进行深化和强化,加强重点区域历史遗留污染治理,开展区域重金属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实现区域重金属排放量的进一步削减,推进区域重金属污染问题的进一步解决,为后续“退出”奠定基础。 本文来自织梦

  确定具体的重金属排放削减要求以及其他要求 内容来自dedecms

“控制”

本文来自织梦

区域 内容来自dedecms

  通过优化调整区域内涉重产业布局、实现区域内企业稳定达标、控制区域风险、推进污染场地评估修复等,使区域内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涉重行业得到有效管理,重金属污染河道场、场地等评估修复工作有序推进。 copyright dedecms

  进一步削减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在省级环保部门指导下制定“十三五”防控目标和指标 本文来自织梦

4.严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环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强化危险废物管理水平。加强危险废物产生现状调查核查,建立危险废物监管重点源清单并动态更新。强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促危险废物产生、经营单位落实规范化管理各项制度。加快重点区域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提升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水平,鼓励产生单位自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提供对外经营服务,推动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企业向规模化发展,限制可利用处置的危险废物进入填埋场,减少危险废物填埋量。创新监管手段和机制,建立环保、公安、交通、安监和卫生等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坚决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行为。建立危险废物应急处置区域合作和协调机制,提高危险废物应急处置能力。在全省范围内逐步推进农村、乡镇和偏远地区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扩大医疗废物集中收集范围,有效推行交通不便边远地区医疗废物规范自行处置模式和登记备案制度,探索建立部分医用废物回收利用体系并实施登记备案工作。 织梦好,好织梦

(2)推进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严格控制涉及高污染、高风险化学品企业的生产规模。全面调查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和存储情况,加强化学品环境管理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我省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2017年底前,完成全省环境激素类化学物质生产使用情况的调查和评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专栏10:“十三五”环境风险防范主要目标任务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城市建成区内现存有色金属、化学企业应有序搬迁改造或依法关闭。白银市白银区作为重金属综合防控国家示范区,率先实现“污染控制、质量改善、风险可控、民生安全”目标。黄河上游—白银市东大沟流域作为典型流域重金属环境综合整治国家示范流域,编制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和生态环境改善实施方案,制定重点流域重金属水质改善目标和预警监控方案。到2020年,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达到80%以上。到2020年,全省城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80%以上,全省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率达到95%。 copyright dedecms

(六)推动环境管理体系改革,提升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逐步完善环境预防体系。

织梦好,好织梦

(1)统筹协同控制能源资源消耗。逐步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对接近或达到警戒线的地区实行限制性措施,控制污染物总量,控制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建设用地强度,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能源,落实资源能源总量与强度双控行动。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约型社会。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保障生态用水基本需求。2020年底前,完成一批市、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现状评价,超过承载能力的地区要调整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

内容来自dedecms

专栏11:“十三五”能源资源消耗协同控制主要目标和任务 dedecms.com

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建立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体系,发布评价结果,实施监测预警,相关规划应符合环境承载能力要求,超过地区应调整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逐步开展市、县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状评价,合理设定区域资源能源消耗上限。 本文来自织梦

持续加大节能降耗力度。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强化能源消纳、转化利用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高全省能源使用效率。推进兰州市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试点城市建设。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节能评估。深入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大力实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等节能重点工程。强化节能监察,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严格实行节能减排“一票否决”。加快推进天水市节能量交易试点、金昌低碳城市试点,开展兰州国家级区域工业绿色转型试点,嘉峪关国家级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电力总装机的6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和单位GDP能耗降低均完成国家下达的指标。 内容来自dedecms

提高用水效率保护水资源,推进节水减污。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强用水效率评估考核,严格用水总量控制。抓好工业节水,督促各行业严格执行行业取用水定额标准,加强对火电、钢铁、化工等重点行业进行节水技术改造,引导支持工业企业提高废水重复利用率,减少新鲜用水量。推动污水再生利用,加强城镇节水,加大农业节水,大力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到2020年,全省万元GDP用水量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完成国家下达指标。 copyright dedecms

严控建设用地占用绿色空间。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合理确定项目用地规模,落实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加强耕地、林地、草地、湿地等保护。实行基本农田永久保护与占补平衡。严控建设用地占用生态空间用地,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到2020年,全省耕地保有量完成国家下达指标。

本文来自织梦

(2)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落实。加强规划环评引领作用,探索推进重点区域战略环评。不断推动流域开发、工业转型升级、交通、水利、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产业园区等重点领域(行业)规划环评,开展城乡规划和新区规划环评试点,全力支持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成果“转化落地”。落实《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加强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的指导意见(试行)》(环办环评〔2016〕14号)要求,指导督促规划环评将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作为评价成果的重要内容。开展重点产业园区规划环评“负面清单管理”试点,同步推进试点园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管理改革。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加强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的联动机制。认真落实《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严格控制新(改、扩)建项目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推动环评统一监管,按照建设全国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的统一部署,实现环境影响评价数据“一本账”的管理模式。提升环评统计分析、预测预警能力,推动环评监管事前审批向事中和事后监管转变。

织梦好,好织梦

(3)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以清洁生产促进企业治污减排,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环境保护部《关于深入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的通知》(环发〔2010〕54号)等要求,制定年度重点行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推行方案,对钢铁、水泥、化工、石化、有色金属冶炼、农副食品加工、制药、制革、电镀等重点行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并依据年度清洁生产工作方案要求及时开展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工作。提升全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构建新型工业化产业组织模式,提高建筑垃圾、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综合利用水平和涉重金属行业回收利用率,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实现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抓好有色、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落后产能淘汰。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抓好国家“十百千”示范创建,积极推进金昌、通渭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建设和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8个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点园区及资源回收利用示范基地等建设。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4)落实工业企业“一考双评”。落实《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环发〔2013〕150号)和《甘肃省工业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暨环境信用评价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甘环发〔2014〕61号)的要求,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现场检查、监督性监测、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核查,在全省工业企业中全面推行环境保护“一考双评”工作,进一步修订完善评标体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推进措施,突出“一考双评”评定结果的运用,建立长效机制,转变管理理念和措施手段,督促企业自觉履行环境保护法定义务和责任。

本文来自织梦

(5)深化环境污染责任险试点。落实《甘肃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意见》(甘环发〔2013〕19号)、《甘肃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管理暂行办法》(甘环发〔2013〕145号)和《甘肃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实施方案》(甘环发〔2013〕142号)要求,深化环境污染责任险试点工作,鼓励石油开采、石化、化工等高环境风险行业企业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扩大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企业行业范围。 内容来自dedecms

(6)提高全民绿色消费意识。对公众开展资源环境国情、省情教育,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社会新风尚,引导公众积极践行绿色生活和低碳休闲模式。推动将生态文明教育全面纳入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职业学校、培训机构的教育教学内容,到2018年,我省党校、行政学院普遍开设生态文明教育专门课程,创建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增加绿色产品有效供给,打造绿色供应链,建设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在政府机关、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推广绿色办公,倡导绿色采购。强化公众绿色消费意识,遏制对珍稀野生动物毛皮制品的生产和消费,限制一次性餐具生产和使用,落实居民水、电、气阶梯价格制度,大力推广节水器具、节能灯具、节能家电、绿色家居、环保建材等。不断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鼓励绿色出行。到2020年,城区常驻人口300万以上的市州建成区公共交通占机动车出行比例达到60%。

copyright dedecms

2.深化改革提升监管能力。

dedecms.com

(1)加强环境监管基础能力建设。积极推进环保人才队伍建设,实行“凡进必考”。加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环保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重点企业负责人的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环保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推进监测、监察执法、核与辐射、应急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率100%。完善装备仪器,推进各级环保部门监测、监察、执法、应急、宣教、信息、数据统计机构规范化建设。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动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落实。加强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和队伍规范化管理,健全对执法人员的“正向激励—逆向约束”机制。完善基层环保组织机构,优化配置监管力量,推动环境监督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贯彻落实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和《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加快推进我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组织开展国控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数据有效性审核监测,提升企业污染排放监控技术水平,逐步实现污染源监控向环境执法部门自动预警、超排告警以及追踪定位。加强生态监测系统建设,加强地面生态监测和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积极推进野外生态监测站、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等建设。优化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加强环境监测需求与供给间的协调、反馈,加大生态环境监测质量核查巡查力度。建立监测与监管联动的“测管协同”机制,加强对重点排污企业的执法性监督监测,实现污染源同步监督监测与监察执法。 内容来自dedecms

专栏12:“十三五”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主要目标和任务 copyright dedecms

  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加大物联网和调查统计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建立全省统一的环境质量、天地一体的生态状况、测管协同的污染源监测网络;强化大气、地表水国控站的运行管理和在线质控。完善市、县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在64个县市区逐步建设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对环境空气质量实时监控。全面建成全省空气质量自动化监测预警体系,建设4个空气预警站(超级站)。完善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监测点位,在渭河、湟水河等重点流域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开展市、县级及乡镇饮用水水源水质全指标监测。按照国家部署要求,开展全省土壤国控监测点位布设工作,确立土壤环境质量国、省控例行监测点位。完善噪声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设置。科学引导环境管理与风险防范,实现环境质量监测预报预警,形成全省协同的应急处置能力。以省站为龙头,兰州白银为核心,在陇东地区选择1个、陇南天水选择1个、河西地区选择2个,共1个省级站、5个市级环境监测站,重点加强现场应急监测、快速监测、移动监测能力,形成全省统一指挥、区域保障有力的应急监测网络,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处置重点污染事故以及安全事故引发的污染事故提供准确、迅速的监测数据撑支。到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系统资源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初步建成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使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反映生态环境质量及变化趋势、准确反映污染排放状况、准确反映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相适应。

本文来自织梦

(3)创新环保监管方式和手段。一是落实环境执法督查机制。开展环境监察稽查和违法案件后督察工作,对重点案件开展专案稽查,切实督促整改要求和行政命令落到实处。重点加强对生态环境项目、“三同时”建设项目的督查检查,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审核备案工作,督促企业及时公开环评、验收等信息。切实加大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大敏感时期、重污染行业的检查力度,合理确定随机抽查比例和频次,全面推进污染源随机抽查制度落实,及时向社会公开查处结果,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推进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动执法机制,实现环保与公安联勤联动执法,对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的案件及时查处、移送。严格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甘肃省环境保护约谈管理办法》的要求,开展对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环境监管责任落实情况的环保督察,实现由“督企”向“督政”转变,积极构建环境执法监督、公众外部监督、企业内部监督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2016年底前,省环保厅要对30%以上的市级政府和5%的县级政府开展环保督查;到2020年,完成对市县党委政府及其部门的环保督查。二是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机制。按照《甘肃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推行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等四项环境监管模式的通知》、《甘肃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完善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通知》和甘肃省《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完成省、市州、县市区三级网格体系划分,建立健全“分块管理、网格划分、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监管模式,将监管执法责任切实分解落实到单位、岗位。有节奏、有步骤地开展环境执法工作,年初编制全省年度环境执法计划,确定省、市州、县市区级重点监管企业名单,扎实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重点工矿企业、饮用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农村生态、畜禽养殖的执法检查活动,对全省环境执法检查情况开展季调度、年考核。 copyright dedecms

(4)强化应急管理联动响应。建立跨区域、跨部门合作和协调机制,积极推进环境应急联动响应。深化与陕西、四川、青海、宁夏、内蒙共同预防和处置跨界跨流域突发环境事件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同,开展不同规模层次的环境应急演练,强化与安监、公安、交通、气象等部门的应急联动响应。不断完善省、市、县环保系统内部突发环境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水平,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环境事件应急网络。 copyright dedecms

(5)进一步完善污染物统计体系。加强全省主要控制污染物、工业烟(粉)尘、VOCs等污染物的信息统计,强化统计学、方法学和质量控制体系研究与运用。按照国家统一要求,依法开展全省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紧密结合环境质量改善和环境信息公开,全面掌握全省各类污染源相关环境基本信息,摸清全省各类污染布源分和污染物排放情况,逐步完善各类污染源档案和各级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强化数据整合与综合分析能力,2016年开展普查前期准备,2017年到2018年底前完成全面普查,2019年总结发布。

copyright dedecms

(6)激发社会环保公益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推进社会环保公益组织发挥监督管理和宣传作用。制定鼓励社会环保公益组织发展办法,促进社会环保公益组织依法、有序承接和履行政府转移职能。鼓励发展环境保护志愿者服务组织,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等社会环保公益组织,引导其依法开展活动,参与政策建议,形成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局面。

本文来自织梦

3.全面推动“互联网+”发展智慧环保。 copyright dedecms

(1)搭建一体化业务综合管理平台。健全省、市、县三级环境信息机构建设。全面推进环境行政管理和环保业务应用的信息化,建设环境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和省级业务应用支撑平台,深化环境地理信息的应用与服务。分步建设环境质量管理、污染源监管、生态保护管理、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环境应急管理、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排污许可等环保政务一体化电子管理平台。集成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实现不同业务应用系统之间信息的交换和处理。全面推进网上办事服务,建立网上审批数据资源库,构建“一站式”办事平台,为逐步实现多部门并联审批提供支撑。 本文来自织梦

(2)构建企业“一企一档”数据库。全面开展重点企业环保管理基础台账和档案建设工作。将企业工商营业执照、环评审批材料、试生产审批材料、环保验收材料、排污许可证、排污申报材料、排污收费材料、排水许可证、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清单、相关应急预案、环保规章制度、监测和监察材料、固废处置相关材料、工作照片及其他相关资料等纳入环保档案资料数据库。将“一企一档”资料进行数字化整合、分类,充分发挥企业“一企一档”资料数据库作用,建立企业信息精细化管理平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3)推进环境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加强企业环保信用数据的采集整理,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数据标准,有效整合各类企业环境信用信息,实现同一企业所有环境信用信息的集中记录和查询,按照“一数一源”和“谁产生、谁记录,谁提供、谁负责”的要求,确保信用信息系统内有关企业数据来源的唯一性,做到信息完整、准确、及时,并动态更新。加强企业环境信用信息公示,完善企业环境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环保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开展环境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环境信用建设等。到2017年底,将企业环境信用接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构建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 dedecms.com

(4)推动环境信息大数据集成共享。加大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提升数据资源获取能力,按照国家统一要求,有效整合环保、气象、国土资源、建设、交通、水利、农业、卫生、林业、安监等部门相关信息数据,明确各部门数据共享的范围边界和使用方式,厘清各部门数据管理及共享的义务和权力,提供灵活多样的数据检索服务,重点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环境监管、环境执法、环境应急等数据共享,实现与国家环境信息大数据平台的有效传输和资源共享。开展大数据统计分析,加强生态环境质量、污染源、污染物、环境承载力等数据的关联分析和综合研判,强化经济社会、基础地理、气象水文和互联网等数据资源融合利用和信息服务。建立统一的环境信息数据发布机制,制定环境信息发布管理规定,规范发布内容、流程、权限、渠道等,及时准确发布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及生态状况监测信息,优先推动向社会开放大气、水、土壤等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区域、流域、行业等污染物排放数据,核与辐射、固体废物等风险源数据以及化学品对环境损害的风险评估数据,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等自然生态数据,环境违法、处罚等监察执法数据。提高政府环境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通过互联网网站、微信等平台实现面向公众的在线查询,实现智能化环保感知、异常探测。

本文来自织梦

四、重点工程及资金来源 dedecms.com

(一)重点工程。 copyright dedecms

“十三五”期间,我省计划在环境质量改善及主要污染物减排、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范、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监管能力提升六大领域落实规划任务项目。省环保厅在市州环保部门对纳入市州级项目库项目择优筛选上报的基础上,依据省级项目库构建程序建立省级“十三五”项目储备库并实施动态管理,及时更新项目库信息,定期对项目进行调整。对不具备实施条件、无法实施、不再符合储备范围的项目予以调出;对前期基础好、可落地、具有较好环境效益、符合相关储备要求的项目予以补充入库。形成“建成一批、淘汰一批、充实一批”的良性循环机制。各专项规划在编制年度实施方案(或计划)时,优先支持落实本规划中的重点项目,保障专项规划和本规划的有效对接。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重点任务中涉及其他部门的工作,由各相关部门按照环境保护相关责任规定,在各自“十三五”专项规划中列入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林业生态保护、再生水利用、水土保持、黑臭水体治理、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污泥处置、自然保护区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项目并组织实施,协同改善环境质量。 内容来自dedecms

(二)资金来源。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环境保护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投资、企业自筹和社会融资。政府投资起引导作用,主要依靠发挥企业治污减污的主体责任,加大企业自身投资,通过PPP方式发挥市场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环保领域。结合“十二五”环保投资分析,预计“十三五”期间全省环境保护投入(“三同时”治理、老污染源治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需求预计占GDP的年平均比例不低于15%。

织梦好,好织梦

专栏13:规划重点工程及实施内容 内容来自dedecms

重大工程领域 本文来自织梦

工程数量(项)

内容来自dedecms

主要实施内容 本文来自织梦

环境质量改善及主要污染物减排

内容来自dedecms

大气

本文来自织梦

50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工业企业烟气脱硫脱硝除尘改造,集中供热燃煤锅炉烟气环保设施提标改造,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dedecms.com

164

本文来自织梦

乡镇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平凉市崆峒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与地下水环境保护,兰州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业水污染防治,流域综合治理等。 内容来自dedecms

土壤

织梦好,好织梦

9

copyright dedecms

土壤状况详查,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等。

本文来自织梦

生态环境 本文来自织梦

保护与修复

内容来自dedecms

2 copyright dedecms

黑河湿地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刘家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等。 内容来自dedecms

农村环境

dedecms.com

综合整治 copyright dedecms

778 织梦好,好织梦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机肥生产加工等。

本文来自织梦

重点领域环境 内容来自dedecms

风险防范 织梦好,好织梦

2

内容来自dedecms

重点河流环境风险防控,重金属污染防治等。

copyright dedecms

环境基础设施 织梦好,好织梦

公共服务

copyright dedecms

1 本文来自织梦

部分市州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等。

内容来自dedecms

环境监管 织梦好,好织梦

能力提升

内容来自dedecms

14

本文来自织梦

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监察执法能力建设,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宣教能力建设,环境信息能力建设,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安西、阳关自然保护区监管能力建设等。 dedecms.com

合计

本文来自织梦

1020

本文来自织梦

五、保障措施 织梦好,好织梦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监督考核。 本文来自织梦

成立《规划》实施工作小组,全面负责《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领导和决策,负责督促协调落实《规划》相关事宜。《规划》实施过程中,依据《甘肃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责任规定》(甘肃省人民政府令第101号)落实政府各部门分工负责制、环境监管分级负责制、环境执法岗位责任制。各部门要加强配合、联系和协调,落实《规划》目标和任务,协同改善环境质量,形成分工明确、良性互动的工作运行机制。省政府将定期听取汇报,研究部署环保工作,确保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省环保厅要做好综合协调与监督工作,牵头组织《规划》实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环境质量和环境风险防控负责,按照《规划》要求,编制区域“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计划或实施方案),落实《规划》目标指标、重点任务,做好项目实施、监管与绩效考核工作。省环保厅组织编制全省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年度实施方案,落实《规划》重点任务和工程,定期对各市州环境质量改善、重点污染物排放、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进展情况进行年度调度,结果向社会公开。2018年年底和2020年年底,分别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评估和考核结果向省政府报告,向社会公布。考核结果同时作为省委、省政府对市州、各相关职能部门年度综治(平安建设)考核以及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copyright dedecms

(二)完善执法体系,强化法治保障。 本文来自织梦

以新《环境保护法》为基础,结合地方环境保护实际需求,完善地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法规体系,适时修订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规章。贯彻落实《环境保护督查方案(试行)》,研究制定我省工作方案,选择部分市州先期开展督查,全面加强监管。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6〕63号),推动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树立生态红线观念,加快建立生态红线管控配套政策。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建立排污量有价分配和可交易的排污许可制度,建立统一的排污权交易市场。推行环保行政、刑事、民事案件“三审合一”,建立健全环境损害评估体系,探索通过财政、金融、税费等手段,加强促进环境损害赔偿责任承担方式的多元化转变,完善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建立环境案件专业化审判队伍,探索组建专门的环保法庭和检察机构等,推进环境典型案例指导示范,推动环境案件集中管辖与审理专业化。严格执法检查,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保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三)落实政府职责,明确企业责任。

本文来自织梦

合理划分省级和地方环境保护事权。省级政府统筹推进区域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职责,强化市、县政府执行职责。地方政府承担地方环境质量改善的主体责任,保障地区环境安全。依据《甘肃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责任规定》(甘肃省人民政府令第101号)落实政府各部门分工负责制、环境监管分级负责制、环境执法岗位责任制。研究制定《甘肃省环境保护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对各级党委、政府及其负责人和相关部门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责任做出明确规定,并建立健全环保目标考核、监督、约谈、挂牌督办等制度。推进环境审计试点和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机制试点。2018年起,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2020年完成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落实企业单位主体责任,明确企业单位治污减排、环境修复、风险防范、资源节约、达标排放、自主监测、信息公开等法律义务。强化企业环境刑事责任追究,加大环境违法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力度。加强企业环境信用管理,对信誉低的企业加大监管力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四)发挥舆论监督,推动社会共治。 copyright dedecms

制定和实施《甘肃省“十三五”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深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好环保宣传活动,正确引导环保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搭建公众参与环保工作的平台和载体。鼓励环保组织和公众采用合法的方式,有序参与、有序保护、有序维权,推进有奖举报,理顺环境公益诉讼体制机制,及时化解群众纠纷。建立健全环境舆论监测制度,提高环境社会舆情分析、研判和引导能力。贯彻落实新《环境保护法》中对环境信息公开的要求,充分利用环保门户网站、环境质量公报、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主动、及时公布各地环境状况、主要政策措施和突发环境事件等,保障群众对环境的知情权;对重点排污单位应依据《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如实向社会公开排污信息和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评价,强化公众环境监督权;对于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建设项目,通过建立沟通协商平台的方式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实现专家、利益集团与公众的讨论与沟通,扩大公众环境参与权。

copyright dedecms

(五)增加环保投入,创新治污模式。

本文来自织梦

各地政府要制定和完善有利于环保融资的优惠政策,逐步加大环保资金投入,通过股权投资、债权投资、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多种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全面推行绿色信贷,实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积极推行政府与银行、企业以及其他社会资金合作,支持排污权、收费权等担保贷款。建立财政支持与生态保护成效挂钩机制,完善环境保护相关税收政策。推动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加强对环保治理PPP等模式的探索,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方面,转变公共部门的职责和角色,实现公共和私营部门优势互补、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试点推广燃煤电厂除尘脱硫脱硝、城镇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有机废气治理、建筑扬尘控制、餐饮油烟治理、自动连续监测、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等领域的第三方治理,促进工业企业治污设施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推行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生态化改造服务,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构建环境保护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发展体系,顺应跨界融合的产业发展新趋势。探索开展小城镇和园区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推行节能量交易制度,创新生态环保投资运营机制。在全省电力、钢铁、有色、化工等重点行业及部分重点开发区推进第三方污染治理。

织梦好,好织梦

(六)加强科技支撑,培育环保产业。 内容来自dedecms

鼓励全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展科技创新,提升我省环境科研力量。加强环境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研发解决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突出环境问题的技术和设备,推动污染治理、减排、监测、预警、生态保护等技术装备的研发和应用。大力推进金昌、白银等地重金属污染治理及固体废渣资源回收利用,工业废水、大气综合治理、土壤修复治理等技术及产品的研发与推广,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大环保科技投入,设立环保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建立人才引进及培养新机制,从技术、人才和资金方面扶持重大环境科研项目,推动环境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和推广。大力培育节能环保产业,积极支持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装备、产品生产和服务企业,有效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投资节能环保产业,推动资源集约利用、低碳循环发展和环境友好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环保服务业,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培育具有社会竞争力、能够提供高质量环保服务的大型企业。加大高效环保煤粉锅炉替代传统锅炉技术的应用,不断扩大车用甲醇燃料的推广范围,促进全省汽车改装制造、清洁能源等环保产业快速发展,持续加大兰州陇星集团太阳能集热器、白银公司闪速炉短流程一步炼铜等具有自主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培育,带动全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