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十三五”时期,是昌平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落实首都城市战略新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科教新区的关键时期。在国内外发" />

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发展规划 > 北京市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上)

北京市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上)

发布时间:2018-12-03 作者:派智库 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 浏览:【字体:

style="width:100%">

  前 言

织梦好,好织梦

    “十三五”时期,是昌平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落实首都城市战略新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科教新区的关键时期。在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可变因素增多的背景下,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京确立“四个中心”新功能定位的战略机遇,科学编制和实施《北京市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顺利实现“十三五”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copyright dedecms

  《纲要》回顾了昌平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基本经验,分析了未来五年面临的发展环境,提出了“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构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是今后五年昌平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区各级各部门编制实施各项专业规划的总纲。《纲要》主要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昌平区委关于制定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编制。规划期为2016年至2020年。

copyright dedecms

  第一篇 承担历史责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内容来自dedecms

  第一章 回顾五年发展成果 内容来自dedecms

  “十二五”时期是昌平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五年。全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始终坚持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开放包容的发展方针,立足提质增效,聚焦转型升级,着力推动产业结构、增长动力、城市发展、社会管理根本转变,有效应对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及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圆满完成APEC峰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 dedecms.com

  综合经济实力实现跨越。我们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努力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全区经济在保持平稳增长中实现质量效益“双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7.3亿元,年均增长10.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70亿元,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量分别是“十一五”时期的2.2、2.7倍。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62%,生产性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占GDP比重分别达到26%、23%。旅游收入突破百亿元,稳居郊区县首位。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33.3%。瘦身健体成效显著,央企集团和所属分支机构增至182家,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250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00家;在全市率先出台了产业负面清单,累计清退污染企业162家、废品回收市场77家,清理整顿工业大院50个,清退煤炭储运市场66家、非法砂石厂82家。 dedecms.com

  科教创新功能显著增强。我们紧紧围绕“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功能定位,牢牢抓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昌平园扩区的历史机遇,充分挖掘科教资源潜力,着力完善创新体制机制,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中关村昌平园总收入达到3400亿元,占中关村示范区比重提升至9.5%。科研机构数量较“十一五”末增长40.5%,技术交易额实现5连增,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保持全市前列。创新环境大幅改善,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昌平站、中关村生命科学联合创新服务平台开通运行,建立中关村昌平园大健康产业、昌晟能源科技示范应用等一批产业联盟,华北电力、中国政法、石油大学等大学科技园入驻企业414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入驻企业1600余家,孵化面积达68万平米。汇集“千人计划”专家203人、“海聚高聚工程”专家43人,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等国家级科技项目按期实施,可充电脑起搏器、MBR污水处理设备等国际领先的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和产品相继涌现。 内容来自dedecms

  城乡统筹发展快速推进。我们坚持全区一盘棋,深入落实“两轴两带、三城多点”的总体空间布局,空间拓展潜力增大,发展势能不断积蓄。重点功能区迅速崛起,未来科技城初具城市形象,12家央企入驻运营;沙河大学城成为北京高等教育新中心,中财、北航、外交学院、北邮4所大学、2.1万名师生入驻;新城东区道路、供电、污水、绿化、供暖等工程基本形成网络;北京科技商务区(TBD)核心区近2平方公里土地完成征地拆迁和上市准备;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中石油科技创新基地、中移动国际信息港等相继投产运营。积极探索城镇化改造新路径,启动北七家镇、小汤山镇新型城镇化试点,集中开展城乡结合部7个重点村综合治理,完成了35个村的整建制拆迁。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成功创建市级美丽乡村38个,完成农宅抗震节能改造4.4万户,深入推进对口支山、养山富民,山区生态涵养功能进一步增强。交通出行更加便利,地铁昌平线、昌八联络线全线贯通,南丰路二期、水南路西延、崔昌路东延等79个道路项目竣工通车,“六纵八横十一联络”主干路网规划实现率达到57%,公共交通运营总里程达到3933公里,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正式运行。一批水电气热工程投入使用,新建未来科技城、东小口2座集中供水厂,完成38个老旧小区电力设施改造,新建3座110kV变电站,形成“四纵三横”的燃气主管线联络线。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社会民生事业蓬勃发展。我们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增进民生福祉,积极创新社会治理,社会更加安定和谐。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9.7%、11.1%。“名校名医院”工程成果丰硕,先后引进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昌平学校等名校,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清华长庚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等名医院,高水平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认定,全区名校名园达到20所、三级以上医院达到10家。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率达到95%。持续打造“创业昌平”品牌,获评“国家创业先进城市”和全市绿色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社会保障基本实现人群全覆盖,主要待遇标准比“十一五”末平均增长60%以上。新建和收购各类保障性住房6.1万套,经适房、限价房解困率均达到100%。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三网”融合工作稳步推进,初步建成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区级平台。“六型社区”“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等优质社区创建范围不断扩大。“平安昌平”“法治昌平”建设成效显著。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

本文来自织梦

  城乡环境品质全面提升。我们聚焦人口资源环境矛盾,聚力破解发展难题,全面打响了治理“城市病”的攻坚战。着力加强人口管理,创新建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五管”工作机制,人口无序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制定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累计压减燃煤63.3万吨,淘汰老旧机动车13.4万辆,大气主要污染物和PM2.5年均浓度明显下降,空气质量稳居城市发展新区之首。全面推进中小河道治理,建设十三陵、上口等14条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2%。加强再生水厂和污水处理管网建设,新建扩建再生水厂9座、配套管线225公里,新增农村污水处理设施6座,全区污水处理率由“十一五”末的32%提高到72%。绿色空间扩容提质,完成平原造林12.5万亩,林木绿化率、森林覆盖率分别提高到66.7%、46.2%,因地制宜对砂坑、煤场实施绿化,形成十三陵花海等一批知名景观。持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完成了市级循环经济试点镇建设、农宅节能抗震改造、供热计量改革等一批重点工作。大力推进“美丽昌平”建设,编制完成城乡风貌和大地景观规划,东沙河滨河森林公园、未来科技城滨水森林公园、温榆河绿道等生态项目顺利实施,西部五镇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成效明显。

本文来自织梦

  区域改革开放日益深化。我们坚持把改革开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锐意改革创新、不断扩大开放,区域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区属各部门累计取消和承接上级下放行政审批事项76项,先后合并成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计生委员会、外事侨务办,促进了行政职能转变和行政效率提高。“先照后证”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营改增”试点成效明显。投融资体制改革及金融创新力度持续加大。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和服务机制进一步健全。教育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基层治理创新卓有成效,完成北部山区行政区划调整和东小口地区综合配套改革,大部制管理体制平稳运行,回龙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获得市政府批复,启动了“一镇街一试点”工作。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法院立案登记制、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等改革走在全市前列。对外形象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成功举办了2011年北京铁人三项世界锦标赛、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三届北京农业嘉年华、两届北京国际魔术大会等一系列重大赛事活动。

dedecms.com

  “十二五”时期,是昌平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创新活力持续释放的五年,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乡面貌显著改善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过去五年取得的重大成就,为“十三五”时期昌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dedecms.com

  第二章 把握未来发展环境

dedecms.com

  一、阶段特征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十三五”时期是昌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科教新区的关键时期。

copyright dedecms

  “十三五”时期是充分发挥昌平自身特色优势,以科教、生态功能引领示范京津发展轴的战略机遇期;是大力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强化昌平在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文化中心和构建世界级城市群生态体系中重要作用的突破期;是充分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建设城乡一体、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科教新区的攻坚期。 dedecms.com

  “十三五”时期是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抢抓机遇、补齐短板,强化创新驱动,提升城市品质,优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

dedecms.com

  二、发展机遇 织梦好,好织梦

  国际一流科教新区指明了发展方向。作为“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定位的继承、凝练和提升,建设“国际一流科教新区”的目标定位特色鲜明,进一步明确了昌平在首都发展新格局中的位置,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昌平的更高要求和殷切期望。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目标从更加注重速度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背景下,区域目标定位的确立,为昌平在未来转型发展中充分发挥科教资源密集、创新创业活跃、生态环境良好的比较优势,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copyright dedecms

  首都城市功能调整带来了发展新契机。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全面启动,未来五年是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城市内部功能重组优化,治理“大城市病”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昌平作为首都的西北门户、辐射前沿,在京津冀总体布局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也是2022年冬奥会举办城市之间的必经之路,这有利于昌平充分发挥区位、空间、产业、生态等综合优势,在更大空间尺度中提升优化自身城市功能。另一方面,作为首都重点新城,昌平在承接中心城区核心功能转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将为昌平推进产业升级、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功能、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提供新的机遇。同时,作为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重要组成部分和首都科教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昌平在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方面存在巨大潜力和作为空间。

本文来自织梦

  重点功能区建设运营提供了发展动力和支撑。“十三五”时期,随着各重点功能区陆续建设运营,昌平的发展动能将集中释放,集聚效应将全面展现。未来科技城央企研发总部优势将逐步显现,成为引领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高地;北京科技商务区(TBD)核心区建设持续加快,成为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高地;生命科学园生物医药产业优势进一步扩大,成为优势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区;沙河大学城将集成更多人才、智慧和科研成果,成为产学城研一体化融合发展示范区;新城东区城市功能全面完善,成为昌平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支撑点。重点功能区的建设运营和联动发展,一方面将推动高端资源快速集聚,成为京北重要的增长集群,为昌平未来可持续发展蓄势增力;另一方面必将极大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成为昌平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重要载体。 copyright dedecms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入了发展新活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经济新常态下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昌平率先提出了“全民创业”理念,是北京市唯一获得“国家创业型城市”荣誉称号的地区。良好的区域环境、浓郁的创业氛围、系统的扶持政策,使得近年来昌平创新创业活力迸发、创业社群竞相涌现,各类市场主体保持井喷增长,累计突破13.2万户,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同时,昌平拥有天通苑、回龙观两大人才聚集社区,全区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占34%,“千人计划”专家达203人,人才资源优势明显。“十三五”时期,昌平可以充分抓住这一有利契机,把推进大众创新创业作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本文来自织梦

  三、面临挑战 本文来自织梦

  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亟待破解。多年来,昌平承担了较多的中心城区人口转移和全市住房保障任务,同时区内遗留的违法违章建设存量较大,导致区域外来人口激增,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增加。尽管近年来人口规模调控取得显著成效,但从未来发展形势看,随着北京城市总规修改,特别是城市增长边界、生态红线的划定,以及《北京市关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的出台,中心城区将有大量人口外迁,如何实现区域人口规模与资源平衡、环境承载、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仍将是未来一段时期昌平必须直面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copyright dedecms

  提高城乡规划建设和治理水平任务艰巨。随着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步伐的持续加快,区域城市规划、设施建设、治理能力相对滞后于开发建设进度,与国际一流发展目标和广大群众的迫切需求之间差距较大。全区主干路网规划实现率仍然偏低,供水、供电、供气等资源保障处于紧平衡状态,大气、水污染防治形势依然紧迫,环境品质不高,交通日趋拥堵,一些历史遗留和民生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未来能否在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上取得重大突破,是有效满足群众期待、推动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copyright dedecms

  加快补齐全面小康短板时间紧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是“全面”,是多领域协同发展、不分地域、不断发展的全面小康。目前昌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状况仍较突出,城市与农村、平原与山区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治理、生活保障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山区农村仍有相当数量的低收入家庭。如何挖掘农村地区发展潜力,加快实现农民增收,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切实做好帮扶救助等托底工作,是“十三五”时期昌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copyright dedecms

  综合分析,今后五年昌平仍然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认清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特征新要求,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更大成效,朝着建设国际一流科教新区目标奋勇前进,不断开辟昌平发展新境界。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第三章 谋划未来发展蓝图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指导思想 织梦好,好织梦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任务,牢牢把握区域功能定位,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为根本,着力发挥科技创新潜能、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着力抓好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定不移向着建设国际一流科教新区的奋斗目标大步迈进。

dedecms.com

  推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等重大原则,确保各项事业的发展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自觉把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五位一体”建设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以发展理念的转变引领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转型,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主要目标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按照中央、市委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任务要求,综合考虑现实条件和未来趋势,今后五年要在以下方面取得新的成果: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72%以上,初步形成“高精尖”经济结构。高端人才加快聚集,创新创业生态全面优化,研发服务能力大幅增强,在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中发挥重要作用。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非首都功能疏解成效明显。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产业有序退出,区域人口规模有效控制,常住人口结构进一步改善。城乡空间格局优化调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完善,“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综合服务功能和城市宜居水平大幅提升。

织梦好,好织梦

  ——生态屏障功能显著增强。全区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进一步提升,分别达到48%和67%,环境容量持续扩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15%以上,基本实现垃圾、污水全处理。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持续下降。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城乡景观风貌更加秀美。 织梦好,好织梦

  ——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城乡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法治意识明显提高,发展共识度、区域认同感进一步增强,社会新风尚更加浓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长足发展,文化魅力充分彰显,实现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

copyright dedecms

  ——群众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城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充分就业、绿色就业、大众创业走在全市前列,住房、养老条件明显改善。教育医疗事业优质均衡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全区人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

copyright dedecms

  ——各方面制度日益完善。经济体制、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改革实现重大突破,推动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增强。 dedecms.com

  三、指标体系

织梦好,好织梦

  “十三五”时期,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按类别分为6类,按属性分为约束性和预期性两类。具体安排如下: 内容来自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第二篇 创新驱动发展 构筑健康高效经济格局

copyright dedecms

  第一章 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内容来自dedecms

  一、内需支撑发展

本文来自织梦

  强化投资落地。优化投资结构。将投资重点向棚户区改造、功能区配套、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领域和城乡结合部、老城区、山区半山区等区域倾斜,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和精准性。重点推进回龙观“北四村”、东小口兰各庄组团等棚改项目建设。积极推动未来科技城、北京科技商务区(TBD)核心区等功能区内部服务配套设施及周边路网系统建设。着力提高主干路网规划实现率,加强供水、排污、电力、热力的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重点保障优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设施项目的落地。推动中航重机激光成形基地、诺华(中国)新工厂等项目加快建设。积极打造西部绿色发展先行区及平原地区“一楔三廊”。加强关键环节突破。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优化土地供应结构,科学安排用地开发计划,有序推动地块滚动上市。集中力量解决拆迁难问题,保障重大项目及时落地。完善项目储备和推进机制,合理制定中长期及年度投资计划。扩大社会投资参与。做大做强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等投融资平台,发挥政府投资的引领撬动和催化作用,出台鼓励民间投资的各项细化措施,拓展运用企业债、BOT等投融资方式,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领域推出一批PPP模式试点项目。做好央企及北京市在昌重点建设项目服务工作,确保京张城际、兴延高速、北苑北交通枢纽等重大项目有序推进。 本文来自织梦

  扩大消费供给。紧紧抓住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等重点领域和方向,以新供给释放新需求。发展高端商圈。以八达岭奥特莱斯、乐多港假日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及明十三陵等旅游景区为重点,尽快形成一体化的综合消费模式,提高外来消费比重。优化商业设施布局。加快推进宜家家居项目、未来科技城商业设施建设,完善现有大型商业设施周边配套功能,形成一批品质高端、功能完善的现代商业服务业聚集区。实施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建成连锁便利店、早餐示范店等便民网点140家以上,建成区蔬菜零售网店覆盖率达到80%以上。培育新兴消费增长点。深化与大型电商企业合作,力争引入1-2家平台交易额超亿元的大型电商企业,培育15-20家本地电商企业。鼓励发展“O2O”等新型商业模式,形成线上线下互动的消费格局。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等热点消费,积极促进教育文体、医疗健康等发展型消费,推动升级农事体验、户外休闲、创意民居等体验式消费。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创新驱动发展

织梦好,好织梦

  提高主体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构建领军型企业主导的全产业链创新网络,推动企业由产品生产向知识产权创造升级发展。积极引导企业采取购买、合作等方式,引进国内外领先的各类新兴源头技术、重点产业技术、关键共性技术,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申请认定国家及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研发平台。鼓励推动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加强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沟通和技术联动,促进先进技术向中小企业辐射和转移,带动产业整体创新能力提升。

dedecms.com

  构筑产业创新平台。充分发挥首都科技条件服务平台昌平站等创新服务平台作用,用好用足区域丰富的研发实验设备、仪器、人才等资源,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向社会开放科研设施,促进科技资源供需对接。鼓励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各类主体,成立标准联盟、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在关键共性技术开发、重大项目攻关和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发挥作用。引入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管理咨询、市场营销、技术评估、知识产权保护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 内容来自dedecms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围绕高端研发、尖端科技、精密技术等领域,支持企业开展核心技术产业化。健全“产学研用金介服”协同创新体系,深入落实北京市支持高校创新创业等系列政策,主动承接和实施一批国家、市级重大科技计划和项目,实现区域内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研发成果和国家战略、当地产业发展的对接合作。加快中关村昌平园怀来分园建设,建立利润分成机制,构建跨区域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本文来自织梦

  优化创新发展环境。积极争取国家、北京市各类鼓励研发的专项资金,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强化激励机制,鼓励科研院所、科技人员通过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入股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鼓励专业服务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专利托管”服务。拓宽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试点范围,积极争取将本区企业创新产品列入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和推广。 copyright dedecms

  三、“双创”助力发展

本文来自织梦

  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准确把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趋势要求,围绕各类创新创业主体需求,有效联动区域内丰富资源,构建和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出台鼓励支持创新创业发展相关意见,从资金扶持、创新服务、平台载体等方面进行突破,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支持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发展,探索“孵化平台+投资基金”模式,按照企业初始期、成长期、成熟期阶段要求,带动建设一批小型化、多功能、高品质的创新创业载体,面积达到400万平方米以上。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加强创新创业金融保障。强化财政资金引导。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效应,构建以“高精尖”产业为核心的多层次、多类型股权投资基金体系,引导社会资本共同设立天使基金、创投基金、产业基金、并购基金等子基金,增加创业投资资本的供给。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加快以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为主体的投融资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创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合理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进行多渠道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抓住“新三板”扩容的机遇,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做大做强“昌平板块”。积极参加“四板”市场建设。 copyright dedecms

  营造创新创业文化环境。支持创新创业活动。鼓励众创空间等各类创业服务机构承办区域性、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创新创业大赛。建立健全创业辅导制度,鼓励拥有丰富经验和创业资源的企业家、天使投资人和专家学者担任创业导师或组成辅导团队。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创业沙龙、创业大讲堂、创业训练营等培训活动。浓厚创新创业氛围。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业、褒扬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加强对创新创业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发挥创业成功者的示范带动作用,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 织梦好,好织梦

  第二章 彰显区域发展魅力 内容来自dedecms

  昌平作为有着6000年文明史、2000年建城史的首都城市发展新区,要把塑造具有深刻历史内涵、鲜明时代特征、浓郁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努力打造首都重要的历史文化旅游区和生态休闲区,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贡献力量。 dedecms.com

  一、重塑历史文化名城 copyright dedecms

  充分发挥6处国家级、78处市区级文物的集群效应,进一步挖掘明文化、关城文化、温泉文化等历史文化内涵。以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巩华城为依托,着力提升明文化的时代内涵,打造明文化综合体验区。整合居庸关、白羊城、长峪城等古村落资源,加强南口、流村地区长城修缮和保护利用,展示关城文化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内涵。高品质开发温泉资源综合价值,突出温泉历史文化底蕴,加快打造汤泉古镇。抓住北京打造“三大文化带”的机遇,加强对文物遗址、皇陵王墓、宗教寺庙、隘口关城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修缮和整合利用,继续推动巩华城、和平寺等文物的修复和整体保护,有效推动昌平历史文化风貌重塑。加强对“花钹大鼓、漆园龙鼓、涧头高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传承、利用与发展。以梳理昌平历史中有特色、有内涵、有品位的文脉为主线,高品质编写制作书籍、音像及其它衍生品,完成《昌平区志》《明十三陵志》的编纂,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推介,全面展示昌平独特的历史人文风貌和文化魅力。 dedecms.com

dedecms.com

  二、打造现代文化高地 dedecms.com

  重点建设未来文化城,集中推进十三陵门户区改造提升,力促国家大马戏院、大明文化城、北京魔术城等项目落地,办好中国北京国际魔术大会、世界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持续打造“魔术之都”。加快构建新城东区文化轴,启动区级综合性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同步加强主街道和特色文化街区的景观及文化标识设计建设。发挥生态文化优势,加快温榆河生态湿地公园、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白虎涧景区景观提升等项目建设,构建东沙河生态文化景观带、温榆绿谷生态文化景观带、海鶄落生态文化景观群。积极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以“北京农业嘉年华”为龙头,持续办好苹果文化节、温泉文化节、昌平艺术节等文化品牌活动,巩固提升一批集乡村风貌、特色餐饮、民俗风情于一体的民俗文化品牌。挖掘整合现代军事文化资源,将坦克博物馆、航空博物馆、北方国际射击场打造成全国知名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copyright dedecms

  三、壮大文化产业 copyright dedecms

  按照集群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思路,加强政策扶持、平台服务和业态引导,加快培育具有昌平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以中关村昌平园、回龙观“双创”社区等为载体,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大力推动软件、网络等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促进设计创意、文化艺术、新闻出版等产业快速崛起。以“十三陵—八达岭”黄金旅游线路为依托,紧抓八达岭奥特莱斯、乐多港假日广场等项目投入运行契机,加快推进明十三陵历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努力打造“文化旅游综合体”。以国家大马戏院、北京魔术城等项目为龙头,鼓励引进国内外高水准的演出团体和优秀剧目,积极推动杂技、马戏、魔术、滑稽四位一体的特色文化娱乐产业发展。支持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建设,促进创意设计、影视动漫等产业发展壮大。积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探索“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新模式。

内容来自dedecms

  四、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内容来自dedecms

  加快文化体制改革,鼓励民营企业进入文化创作、制作和市场交易领域,培育富有活力的文化市场主体。培养发掘一批文化领域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的高端人才,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保障。加强对文化市场监管,加大文化产权保护力度,营造健康有序竞争环境。加强区域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鼓励有利于区域品牌塑造、形象价值提升的文化艺术创作,向外界讲述好昌平故事、传播好昌平声音、展示好昌平形象。 copyright dedecms

  第三章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本文来自织梦

  一、转变产业发展思路

copyright dedecms

  以促进三次产业内部优化升级为重点,瞄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新型产业体系,把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打造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织梦好,好织梦

  更加注重市场和政府作用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突出政府在总体规划、政策调节、平台搭建、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服务保障职能。 内容来自dedecms

  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供给、需求“两手抓”,提升产品服务的个性化和用户体验的人性化,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copyright dedecms

  更加注重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积极构建具备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容量、低资源投入特征的现代产业格局。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更加注重新兴产业、业态、模式的发展,全面推动大数据应用,大力发展分享经济,进一步释放智能制造、“互联网+”、“四众”等的蓬勃潜力。

dedecms.com

  更加注重小型产业空间的统筹利用,围绕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要求,重点打造一批无污染、科技型的楼宇经济和“小、专、精、优”的专业园区。 dedecms.com

  更加注重中小企业发展。在继续做好传统大型企业服务保障的同时,着力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让中小企业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动力。

内容来自dedecms

  更加聚焦产业发展环节,着力推动产业向产业链高端环节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加快构建具有首都特征、昌平特色的城市经济。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突出产业发展重点 织梦好,好织梦

  构建“多点支撑”服务业体系。着力提升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发展水平,形成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态势。围绕拓展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以文化旅游、商务休闲领域为重点,引导生活性服务业品牌化、特色化、规模化发展。力争到2020年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72%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60%以上。巩固提升科技服务业。充分发挥昌平高校、科研院所资源丰富优势,围绕未来科技城、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北京科技商务区(TBD)核心区等重点区域,大力吸引国内外研发机构、科技创新型企业聚集,加快发展研发服务、创业孵化服务、科技咨询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技术转移服务、检验检测服务。培育壮大信息服务业。立足中国电信北京信息科技创新中心、中国电子信息技术基地、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华为云服务平台等重点项目,积极承接中心城区信息产业外溢,推动大数据应用、信息安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卫星导航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壮大。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加快科技金融集聚区、基金总部基地建设,积极发展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天使投资,设立产业融合创新基金,促进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新兴业态。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调整升级优势产业。紧紧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世界浪潮,顺应“互联网+”、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围绕能源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传统优势领域的高端环节,加快推动转型升级,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强化中石油管道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神雾集团、泰宁科创等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加快传统能源环保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发展能源互联网、新能源汽车、高效节能装备等产业,重点支持新能源开发利用、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再生资源利用、环保监控检测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依托生命科学园和大健康产业联盟,发挥生物医药产业聚集优势,支持重点新药物技术的产业化,推动新型疫苗、基因药物、生物芯片、干细胞组织工程等特色领域的发展。立足区域雄厚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基础,推动三一重工、北汽福田等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以智能制造为主体发展方向,推动通用航空产业园建设,支持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企业快速发展,聚焦航天航空、3D打印、机器人、无人驾驶飞机为代表的产业领域。 本文来自织梦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把握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先进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推动“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农业”“互联网环保”“互联网金融”等产业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昌平园,推动都市型现代农业与文化、旅游、休闲、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探索“互联网旅游”模式,发展壮大旅游发展集团,整合风景名胜、历史人文、乡村民俗、军旅文化、魔术马戏等旅游资源,抓好旅游线路、设施、环境、品牌的整体设计和标准化管理,提升昌平旅游业发展水平。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三、壮大产业发展主体

dedecms.com

  围绕产业发展重点方向,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鼓励现有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加大品牌建设、差异化发展,加快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支持微型企业上数量、中小型企业上规模,使其成为引领昌平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壮大一批优势企业。做实做大做强成长性好的优势企业。进一步加大区属国有企业整合和重组力度,支持鼓励未来科技城、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等有条件的企业实行集团化发展,形成更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区域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推动国有资产向优势产业、企业集中。深挖一批大型企业。加强对三一重工、北汽福田等大企业的对接服务,推动企业在昌培育新产品、新业务。挖掘央企板块的新生潜力,加大央地战略合作协议实施力度,支持和引导符合产业准入标准的央企二级公司总部落户昌平。转型一批传统低效企业。引导传统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或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加强资源整合,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承接一批外来优质企业。突出昌平科技创新的核心功能,提早对接中心城区企业,承接和吸引符合区域定位的优质资源及重大项目。 copyright dedecms

  第四章 强化园区示范作用

内容来自dedecms

dedecms.com

  一、健全园区统筹发展机制

内容来自dedecms

  树立“大昌平园”理念,健全中关村昌平园统筹发展机制,促进中关村昌平园与全区各重点功能区规划、建设、招商、管理、服务的无缝衔接、有效联动,实现统筹发展。

copyright dedecms

  打造统一招商平台。统筹中关村昌平园管委会、投促局、各功能区和镇街等相关部门,搭建统一招商平台,完善招商政策,实现项目信息共享,统一产业准入标准,优化和规范项目入驻流程,合力促成一批“高精尖”项目落户昌平。

内容来自dedecms

  构筑服务共享平台。建立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完善工商、税务等行政服务内容,提供开放式、共享式的服务组合。发挥中关村生命科学联合创新服务北平台作用,探索海关、检验检疫联合监管的创新模式。建好用好“人人实验”、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等科技条件平台,支持一批产业技术联盟的设立发展,推动产业主体深入交流、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本文来自织梦

  统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优化园区内主干交通路网和微循环体系。适度超前布局建设变电站、供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加强输气管线、垃圾站等设施配套。全面推广物联网应用,建设高水准、大容量、广覆盖的现代信息基础设施体系。 dedecms.com

  形成多层次人才体系。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机制,形成独具昌平特色、充满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落实好“千人计划”等各类重大人才计划,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昌聚工程”,支持全球拥有学术研究、应用科技成果及创新商业模式的人才或团队在昌创业,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在项目申报、医疗保障、子女入学、房租补贴、培训交流等方面给予全面服务。

织梦好,好织梦

  二、加强产业空间资源统筹

copyright dedecms

  坚持“产城融合、业城均衡”的原则,加大重点功能区、专业园区、产业地块、重点社群、特色楼宇、京外功能区分园等产业载体建设的支持力度,全面提速开发建设节奏,着力完善服务配套环境,切实加快项目引进落地,做实做强做大北京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带,尽快形成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

内容来自dedecms

  着力提升一批重点功能区。未来科技城基本建成,市政基础设施全面完工,地铁17号线未来科技城段建成通车。学校、医院、展示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智慧城市运行服务中心等建成运营,273万平方米商务、商业、居住等配套项目基本建成。巩固央企研发总部优势,全力支持央企研发中心、清华科技园、华为云服务平台建设,吸引更多的世界500强企业、优质民营企业入驻园区,建设成代表我国相关产业应用研究技术前沿水平,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高地。高标准建设新城东区,加快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主干路网基本形成,征地拆迁全部完成,大力推动文化创意新区建设,完成六期等土地上市工作,打造形成产业特色鲜明、城市功能完备、生态环境优越的现代化新城,成为昌平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支撑点。加快北京科技商务区(TBD)核心区建设步伐,完成再生水厂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抓好赛迪智能制造中心、计量科技创新园等项目,推动科技金融岛落地,承接和吸引一批科技类、金融类和信息类企业,力争建设成为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高地。沙河大学城市政道路基本完成,配套服务设施基本完善。外交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行政办公和重点学科整体迁入,中国矿业大学及北京师范大学新校区启用,努力建设成为产学城研一体化融合发展示范区。进一步提升中关村昌平园中心区供电、污水等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强化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的核心功能,打造兴业生物医药产业园、乐华仕健康产业园、中韩生物产业基地等一批专业孵化园区,力争成为首都建设全国创新中心的前沿阵地。实现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全部道路及市政管线工程贯通,服务配套和整体环境进一步优化,中石油科技创新基地、中移动国际信息港、北科大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项目全面完工运营,建成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企业研发中心集群。 内容来自dedecms

  推动发展一批专业园区。以生命科学园三期开发建设为重点,积极引入国内外高端生物医药品牌企业,着力打造大健康生态产业链,力争将生命科学园打造成优势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加快国家知识产权园建设,推动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落户,为各类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专利导航、标准认证、检验检测等服务。大力推动通用航空产业园建设,以3D打印技术应用为突破口,重点发展通用航空器总体设计集成等尖端技术。提升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昌平园发展水平,力争尽快建成集研发与交流、创新与服务、生态与观光、示范与培训四位一体的“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先导示范园”。依托西部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高效整合利用阅兵村遗产资源,集中发展能源环保、智能制造等相关产业,促进军事技术民用化、产业化,打造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先行区。

内容来自dedecms

  改造升级一批产业地块。加快对存量土地较多、发展基础较好的南口、马池口等产业基地的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供电、排污、信息基础设施等的承载能力。依托智能硬件、“互联网+”,挖掘利用低端企业腾退空间和工业遗产,打造一批集“创意、创新、创业”于一体的“梦想实验室”。推动三一重工、北汽福田等制造企业向企业总部、设计研发中心、结算中心和营销中心转型升级,引导生产环节向京津冀合作园区转移,推动制造基地的“腾笼换鸟”,打造一批符合区域发展方向的先进园区。

织梦好,好织梦

  大力发展一批重点社群。以腾讯创业示范基地、创客100孵化平台为抓手,重点打造回龙观、天通苑等“双创”社区,加快发展信息技术、数字新媒体等新兴产业。重点布局昌平新城、北七家等地区,大力发展一批市场化、专业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依托未来科技城公共服务区,建设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社群。有效释放区域内丰富的高校资源,在空间、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强大学科技园的支持力度,探索建立大学生创客空间、孵化基地。

织梦好,好织梦

dedecms.com

  加快打造一批特色楼宇。重点建设回龙观商业金融办公楼、天通苑布拉格广场、未来科技城总部办公地块等区域,着力布局一批大体量、高层次的商务楼宇项目,加快打造高端城市经济聚集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加快建设京外功能区分园。深化区域协同机制,做好河北怀来分园建设,重点承接能源环保、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的加工、制造、物流配送等环节,拓展区域产业转移疏解的承载空间。 本文来自织梦

  第三篇 减量集约发展 推动城市功能品质升级第一章 在调控中提高人口服务水平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人口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十三五”时期,要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围绕“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服务提升”总体目标,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加强人口调控和服务管理,遏制人口无序过快增长,促进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人口总量与城市承载力相匹配、人口结构与产业层次相适应。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调控人口规模 copyright dedecms

  坚持把控总量、降增速作为人口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握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机遇,立足区域资源条件,强化基层管控、创新治理机制,全力完成人口总量调控目标,确保常住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持续保持在50%以下。

本文来自织梦

  继续完善以“五管四治三清”为核心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格局,健全部门、镇街双调控机制,形成权责相应的管理体系。研究落实居住证、积分落户及配套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人口倒挂村综合整治,全面实施水电总量控制、垃圾污水处理费征收、房屋租赁税收征缴等政策措施,强化经济杠杆、市场手段对人口流动的引导作用。将科技监控和查处问责相结合,以“零容忍”态度推进“拆违控违”。加大非住宅用地流转回租力度,建立土地腾退与项目对接机制。巩固普通地下室、群租房和人防工程清理整治成果。规范整顿农村出租房、租赁市场,逐步破解农村宅基地翻建加层、违规出租等难题。探索推进农村劳动力产业安置用房统一经营、农民回迁富余房源集中趸租等模式,促进集体经济壮大升级,让农民尽快摆脱对“瓦片经济”的依赖。强化集体经济合同清查、农村产权交易、村章托管等基础工作,从源头防止违规签订集体经济合同乱象。严厉打击非法经商、无照经营等行为,依法取缔各类非法办学机构、非法劳动力市场。加快低端业态调整退出和改造升级,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制造业生产环节智能化水平,促进产业疏解和劳动力转移同步,降低产业发展对人口特别是低端劳动力的需求。

dedecms.com

  二、优化人口布局 dedecms.com

  强化空间、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规划的引导作用,推动区内人口分布的优化调整。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多层次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城乡结合部改造,解决好农民的转非安置、就业社保等问题,合理引导城乡人口布局。全面提升重点功能区综合功能,依托生产要素流动,促进产城融合,实现职住平衡。提早对接中心城区人口外迁,加强区域统筹布局,避免人口密集区的过度承接。

本文来自织梦

  三、提升人口素质

内容来自dedecms

  以提高人口资源竞争力为导向,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更健全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培养一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聚集一批高端人才和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创业团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思想道德素质和诚信体系建设,全面普及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进一步提升全民素养。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做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力争到202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以上,有高等教育学历人口在就业者中比例达到全市先进水平,人才资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动态平衡。 本文来自织梦

  四、完善服务管理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秉持“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全覆盖体系,加强人口基础数据的摸底和动态监控,推动人口服务管理精细化、信息化、常态化。加快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落实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提高相应的医疗卫生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服务。维护妇女、儿童、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加强残疾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copyright dedecms

  第二章 在疏解中优化区域发展环境 织梦好,好织梦

  立足昌平的功能定位和区位条件,通过腾退转移整合空间资源,通过产业疏解调整经济结构,通过功能重组优化发展环境,在城市规划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全面落实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要求。 copyright dedecms

  一、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 dedecms.com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严控增量和疏解存量相结合,全面落实疏解非首都功能任务。完善落实《昌平区产业准入特别管理措施》,提高禁限比例,同步研究非产业类功能准入标准。完善功能疏解政策支撑体系,建立产业转移清退引导专项资金,编制实施待疏解退出项目清单,逐一制定退出方案,明确主体、标准和节点。完成全区剩余181家污染企业和全部镇村工业大院清理改造。加快退出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推动一般制造业和比较优势不突出的高端制造业生产加工环节疏解外迁,全面清退小散物流基地、养殖基地等低端业态。引导退出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完成回龙观城北交易市场等30家以上生产生活资料类批发市场清理改造。深化中关村昌平园与异地共建园区的合作,高标准推进中关村昌平园怀来分园建设。加大培训机构监管力度,压缩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规模,鼓励扶持在昌高校新增需求通过与河北、天津共建特色学科、建设分校区等方式转移。鼓励有实力的养老服务机构输出服务品牌和管理经验,引导大型商业养老需求向京外疏解。 本文来自织梦

copyright dedecms

  二、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织梦好,好织梦

  实行城乡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坚持新增建设用地和现状低效用地盘活减量挂钩,力争到2020年全区集中建设区外现状集体建设用地大幅削减,建设用地地均产值比2010年翻一番。制定“两线三区”管控措施,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强化土地用途管制,避免无序建设和过度开发。控制六环路以北城乡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探索六环路以南城乡结合部建设改造模式。加强功能区建设用地统筹规划,全面整理盘活城中村、棚户区、工业大院、国有企业用地等低效土地资源,加快“腾笼换鸟”步伐。创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镇级统筹、区域平衡、农民参与和收益的模式,按照功能互补的原则,引导农村产业用房合理布局,转变农村建设用地无序扩张、粗放利用的状况。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对土地利用各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建立预防监督为主的违法用地管理长效机制。全面加强土地巡查管控,开展综合执法力量下沉镇街的工作试点,严格执行问责制度和加大督查力度,确保新生违法建设“零增长”。 织梦好,好织梦

  第三章 在承接中提升城市发展品质

内容来自dedecms

  围绕服务保障首都核心功能,以更优化的空间布局、产业格局和发展环境对接中心城区外溢优质资源,进一步提升区域功能品质。

内容来自dedecms

  一、打造优质承接环境

织梦好,好织梦

  围绕建设国际一流科教新区的目标,以更有力的政策保障、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更便捷的基础设施和更高水平的承接载体,提升昌平对优质资源的吸引力。健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承接机制,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逐步建立完善项目对接、产业落地、投融资等方面的政策配套体系。紧抓首都城市内部功能重组和服务保障2022年冬奥会的有利契机,大力优化城市功能,坚持区域协同,推进路网及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快打通与海淀、朝阳、顺义、怀柔、延庆等周边区县的小联通,与张承地区的区域大联通。依托功能区的资源禀赋和综合优势,重点完善未来科技城、北京科技商务区(TBD)核心区、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回龙观“双创”社区等区域设施配套,加快开发进度,使之成为与中心城区合作的重要平台、承接首都功能和资源的重要载体。

内容来自dedecms

  二、积极承接优质资源 本文来自织梦

  准确把握昌平在京津冀整体空间格局中的定位,强化系统设计和整体谋划,合理选择承接的产业项目和城市功能,有效防止不符合功能定位的项目和产业环节向昌平转移。聚焦总部经济、服务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系统梳理全区规划、土地、项目等资源要素,制定可利用存量资源清单。健全与中心城区协调对接机制,及时掌握全市功能疏解转移动向,动态梳理建立承接目标对象清单。积极承接五环内向外转移的优质医疗机构和新设分支机构,扩容区域医疗资源,补齐医疗卫生缺口。聚焦科教资源,通过联合办学、开办分校等方式,承接中心城区的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吸引中心城区外迁的科研院所。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加强对接央企总部及新增业务资源,积极承接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等优势产业。 织梦好,好织梦

  第四篇 绿色低碳发展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家园 dedecms.com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抓京津冀生态协同共治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首都西北部重点生态保育屏障的生态功能,加快建成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昌平。 copyright dedecms

  第一章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织梦好,好织梦

  一、天更蓝

织梦好,好织梦

  落实京津冀三地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严格执行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深入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围绕“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四大减排工程,切实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继续实施燃煤设施清洁能源改造和城乡结合部及农村地区散煤治理,大幅削减燃煤用量,在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严格机动车排放标准和尾气治理,加快老旧机动车及高耗能运输车辆的淘汰更新,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倡导绿色出行。严格控制工业废气污染,对新增产业项目坚持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前置审批制度。确保餐饮行业净化设施正常有效运行,扩大禁止露天烧烤范围,减少“街头污染”。加强施工扬尘和裸地扬尘综合整治,强化道路真空清扫力度,有效抑制扬尘污染。完善空气重污染应急响应联动机制,严格落实各项预警应急措施。 copyright dedecms

  二、地更绿 内容来自dedecms

  加强山区生态修复,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完成各类造林改造10.4万亩,封山育林14万亩。全面完成关停废弃矿山治理,在流村、南口、十三陵、延寿等镇实施矿山创面植被修复3500亩。加强森林公园建设,努力打造大杨山、沙河、北山-十三陵水库-蟒山、延寿寺-大黑山、白虎涧、大岭沟、双龙山等一批森林公园,积极融入环首都森林圈建设。加强森林保育、古树保护等工作,完善跨区域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等联防联控。逐步恢复湿地的生态调节功能,沿翠湖—温榆河湿地带,实施沙河湿地公园、温榆河湿地公园、西部绿色发展先行区湿地群、清河入河口湿地建设等一批项目,确保新建和恢复湿地1000公顷以上。

织梦好,好织梦

  三、水更清

织梦好,好织梦

  严格落实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北京市水土保持条例,以改善水质为核心,加大城市供水、节水、污水处理、水环境治理的统筹力度,构建水源管理、水资源利用、污水排放、再生水利用的全过程管理服务体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全区水资源管理调配,严格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自备井管理,加强非法采水用水的执法打击力度。加快城乡供水统筹,推动昌平、兴寿地表水厂等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实施,实现地表和地下水联网联调、地下水采补平衡。努力创建高效节水发展示范区,普及推广节水和水循环利用技术,发展高效农业节水灌溉,狠抓重点行业节水,确保万元GDP水耗较“十二五”末下降15%以上。完成第二个污水处理行动计划,全面推行排污许可,做大做强水务投融资平台,建成小汤山、TBD、昌平二期等一批再生水厂,铺设污水收集管网100公里以上,基本实现城区和镇中心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和雨污分流,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利用,实现农村污水处理全覆盖,全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加强河湖水系联通,开展沙河水库、温榆河等重点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南水北调来水及再生水向河湖水系生态补水力度。继续推进中小河道治理,确保水环境补偿考核断面出境水质全部合格,到2017年,城市建成区河道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织梦好,好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