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适应需求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新趋势,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保持经济增长有机结合,努力形成战略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 />

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发展规划 > 辽宁省铁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二)

辽宁省铁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二)

发布时间:2018-12-19 作者:派智库 来源:辽宁省铁岭市人民政府网 浏览:【字体:

style="width:100%">

    第五章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内容来自dedecms

  适应需求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新趋势,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保持经济增长有机结合,努力形成战略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dedecms.com

  第一节推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 copyright dedecms

  实施制造强市战略。落实“中国制造2025”铁岭行动纲要,以制造业支撑我市工业,按照“创新驱动、智能转型、质量为先、结构优化、绿色发展、开放合作、以人为本”的要求,推动传统工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低中端生产向中高端制造转变,实现产品升级、产业升级、服务升级。推动“互联网+”平台在工业领域广泛应用,促进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发展,实现产品创新、绿色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培育铁岭制造品牌,推进“铁岭制造”向“铁岭智造”的转型升级。 织梦好,好织梦

  ——先进装备制造业。支持新能源汽车、汽车总成及零部件、专用车、石油装备、煤机装备、农机装备、起重机械、换热设备、低压阀门等行业应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进行设备更新、工艺改革、新材料应用,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向规模化、集群化转变,向智能化、绿色化提升。适应制造行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实现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打造具有领先创新能力和集群规模效益的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使先进制造业成为铁岭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dedecms.com

  ——原材料工业。坚持整合现有资源与引进战略投资相结合,加快现有建筑材料、金属材料等产业实现精深加工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生产能力及其附加值,推进原材料工业向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以工业废渣、粉煤灰、煤矸石、炉渣等固体废料为原料的绿色建筑材料制造产业;支持玄武岩、线材、电缆铝合金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新材料研发,推进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向轻质、高效、低碳发展;鼓励引进节能环保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十三五”期间,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3%。 copyright dedecms

  ——农产品加工业。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依靠关键技术,实现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向消费品工业拓展,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综合高效利用型转变的新突破。深化粮食加工,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新型能源等产业;推进畜禽、蔬菜、菌类、干果、水果等农产品深度开发,鼓励企业采用生物发酵技术、微生物技术、酶技术等高新技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重点开发具有铁岭特色的方便食品、休闲食品和保健饮品,深度开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营养强化食品;加大中草药、鹿产品、林产品、柞蚕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力度,重点发展制药业、保健酒业、乳制品业、造纸业、纺织品业等轻工业。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60%以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比例上升20%以上,打造全国重点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努力由农业大市发展成为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市、食品工业大市。 dedecms.com

  ——能源工业。加快能源工业改造升级,稳定提高生产能力和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加强煤炭、火电的清洁化改造和现代化建设,积极推进热电联产项目,全面提高能源供给能力和效率。推动能源结构清洁化和产业结构低碳化。积极发展煤矸石发电、风电、水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环保发电等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推进绿色照明装备及新型电池制造产业加快发展,鼓励发展煤化工产业。到2020年,新增年产原煤150万吨,煤炭产量稳定在2200万吨左右,电力装机容量稳定在800万千瓦时左右,力争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建成东北地区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织梦好,好织梦

  ——服务型制造业。开展试点示范,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鼓励制造业企业增加服务环节投入,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等。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提高重点行业信息应用系统的方案设计、开发、综合集成能力。鼓励互联网等企业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在线定制、线上到线下等创新模式,实现与制造业企业的无缝对接,创新业务协作流程和价值创造模式。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依托制造业集聚区,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 dedecms.com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高端引领,强化政策支持,着眼于抢占未来制高点和增强产业竞争力,以重大项目为载体,以掌握核心关键技术为突破口,以科技领军人才为支撑,培育发展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等五大新兴产业,鼓励引进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积极发展军民两用高科技产业,加快形成先导型支柱产业。争取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更大突破,年均增长2% 以上,成为铁岭工业优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copyright dedecms

  促进工业提质增效。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化解过剩产能,化解金融风险,促进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做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加减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实施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知名企业家“三名”工程,大力扶持有突出主业、有核心技术、有知名品牌、有市场份额的重点骨干企业;鼓励企业争创国家级和省级名牌产品,鼓励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鼓励企业争创省长质量奖,鼓励铁岭市传统优势产业创建地方品牌;培养造就一批懂科技、善经营、会融资的新型企业家,为工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深入实施双百工程和兜底服务,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加速盘活、激活存量资产资源,实现工业整体提质增效。

内容来自dedecms

  推进“两化融合”发展。深化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工艺再造、技术进步,加快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积极发展工业设计产业,注重终端新产品开发,加强市场营销体系建设,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织梦好,好织梦

  加快产业集约集聚发展。实施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培育龙头企业,引导集群内部企业优势互补、配套合作,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整体竞争力。继续推进重点工业园区优化发展,按照有龙头、有主导产业、有规模、有品牌、有产业链、有公共服务平台的目标,加快推进专用车、汽车零部件、换热设备、起重设备、煤机装备、生命健康等产业集群纵向延伸、横向整合,形成大型龙头企业牵动、中小微企业协作配套、产业链条紧密关联、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不断完善的集群化发展新格局。鼓励和支持拥有知识产权、生产许可证、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做大做强,成为产业集群的龙头,实现优势互补,组建企业集团。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名牌产品为支撑、中小企业紧密配套的产业链,围绕产业链完善创新链、信息链、营销链、服务链。加快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以集约化、专业化、高端化和绿色化发展为导向,引导生产要素和区域重点企业向园区集中,吸引最新科技成果在园区转化。

内容来自dedecms

  第二节提高现代服务业水平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提升生活性服务业质量。优化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实现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35%以上,年均增长7.5%,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50%。培育建设15个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层次较高的示范性服务业聚集区;形成50家规模较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服务企业,构建与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相匹配、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服务业体系。

copyright dedecms

  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引领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细化分工,提升创新能力,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创新发展金融服务业。以发展产业金融为着力点,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创新发展模式,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丰富金融机构、产品和工具,提升服务水平。支持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扩大规模,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实力。继续做大做强铁岭银行,支持引进战略投资者,稳步推进跨区域经营。全力推进农信社改制工作,鼓励支持村镇银行发展,规范发展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等金融机构。支持发展各类保险机构,扩大覆盖面,丰富大众服务品种。加强依法科学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dedecms.com

  鼓励发展电子商务。实施“互联网+”计划,普及电子商务应用,推进电子商务服务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强铁岭保税物流园区电子商务发展,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引进全国性电子商务企业来铁设立区域性总部,打造北方跨境电商平台,培育本地电子商务企业总数达到250家。加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东北网贸港和东北信息产业园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线上线下互动经营,建设煤炭、汽车零配件、粮食、苗木花卉、中草药材等领域的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平台,推动传统零售企业开展“O2O”模式交易。做大“邮农丰”品牌,拓宽各类产品网上销售渠道。 本文来自织梦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盘活整合资源,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支持大型物流园区建设。培育大型物流企业,开展交邮合作,提高交通、邮政基础设施利用效率。推进物联网体系建设,提升物流业专业化、信息化、社会化和规模化水平。重点支持北方(铁岭)“陆港”、铁岭保税物流园区、农业网上商城、大型农产品物流中心、城市社区和农村乡村超市等物流平台建设,支持制造业企业建立物流体系、连锁经营、智能化管理。延伸农村邮政快递末端服务平台,扩展城乡服务网络惠及范围,打造“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

本文来自织梦

  着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建设“数字铁岭”。落实通信、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三网融合”,搭建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干线传输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支持发展网上银行、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上购物、网上文娱等新兴服务业。推进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完善基础性、应用型和公共型数据库。 copyright dedecms

  积极拓展商务服务业。适应社会化分工和产业发展需要,支持发展各类专业化服务机构。着力发展会计、审计等财务类,律师、公证等法律类,信息咨询类,代理和经纪等市场交易类中介服务业,推进行业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积极培育大型会展、广告、筹划、工业设计等服务业。推动工程设计向投资咨询、项目规划、工程监理、项目管理等方面延伸。支持发展大型租赁公司,开展多种租赁业务,规范租赁市场。

织梦好,好织梦

    提高生活性服务业质量。以现代服务理念、经营模式和信息技术,优化提升生活服务消费结构,为经济新常态下扩大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支撑和动力。 copyright dedecms

  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沈阳后花园建设为基础,以“北方水城”、“莲花湿地”为品牌,以旅游休闲度假为导向,推进旅游景点建设与发展旅游产业相结合,进一步整合我市旅游文化资源,打造莲花湖湿地文化游、辽河风景观光游、温泉小镇度假游、生态养生休闲游、农家乐采摘游等五大旅游板块,开发旅游线路,延伸旅游产业链,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率和管理服务水平,建设旅游目的地城市。实施莲花湖湿地三期旅游项目,打造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加快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旅游业+”计划,推进“旅游业+新型城镇化”、“旅游业+网络信息化”、“旅游业+农业现代化”、“旅游业+文化产业化”,形成旅游业与相关产业互促、互补、互兴新格局。到2020年,全市接待境内外旅游者3250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4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把旅游业培育成铁岭服务业的支柱产业。 dedecms.com

  鼓励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推进医养结合,发展集高端养老、养生服务、病后康复、高端体检、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养老养生产业。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扶持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鼓励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业务,新建一批养老服务中心。鼓励企业投资健康产业,规划建设铁岭市凡河新区健康城。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优化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以创新经营业态、拓宽服务领域、改善经营模式、培育消费热点为方向,加快传统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商业网络布局,重点建设城市中心商圈和特色商业街区,积极发展社区便民商业网点,支持城市农贸市场进行生鲜品超市化改造。建设完善城乡连销商业网络,促进连锁化、网络化、集团化发展。支持大型商业企业开发网上销售业务,实现网上购物、网下体验、售后服务一条龙发展。 内容来自dedecms

  有序发展房地产业。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和政府保障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努力增加有效供给,合理引导住房消费,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支持城区、采煤沉陷区、农垦区等居民棚户区改造,抓好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合理布局开发商业地产。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copyright dedecms

  积极发展社区及家庭服务业。以满足城乡居民服务需求为目标,加快城市和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大力推进社区就业、社会保障、社区卫生服务、文化体育、公共安全、社区物业管理等服务体系建设,打造社区半小时服务圈。结合农村社区和新农村建设,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发展餐饮、休闲娱乐、幼儿园、养老中心、喜庆、殡仪等服务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十三五”期间,重点扶持10个规模较大、实力较强、诚信度较高的家政服务公司,社区卫生服务和家庭服务覆盖率均达到100%。

copyright dedecms

  抓好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互联网+服务业”发展,构建与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相匹配、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服务业体系,全面做大服务业总量。积极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完善服务业发展保障机制。以重大商业综合体、综合市场项目为核心,扎实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dedecms.com

  第三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内容来自dedecms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运用现代经营理念、科技手段和组织形式,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质量,不断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我市从农业大市到农业强市的跨越。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打造沈铁现代农业示范带。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实施现代农业园区推进、粮食生产能力提升、现代“菜篮子”建设等九大工程。到2020年,基本实现基础设施工程化、生产手段机械化、养殖加工园区化、产地环境生态化、生产组织产业化、生产过程标准化、科学技术集成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农业服务社会化、产品营销品牌化、农产品流通网络化、从业农民技能化,土地产出率、资金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灾害防御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打造全国知名的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 织梦好,好织梦

  提高商品粮基地建设水平。把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作为现代农业发展首要前提,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继续实施“百亿斤粮食产能”工程,重点建设水利设施、基本农田、防灾减灾、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农业生态、粮食仓储物流、农业机械化等八大工程,建设“双千田”玉米和生产优质水稻示范区。到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00亿斤,建成全国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商品粮基地。 织梦好,好织梦

  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结构。依托农业资源优势,面向市场供需要求,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为工业提供原材料、为服务业提供发展空间,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多方面需求。

内容来自dedecms

  大力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以建设现代生态畜牧业强市为目标,以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为方向,以推进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和加快畜牧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着力提升生猪、肉牛、肉鸡、奶牛四大优势主导产业发展水平,做大做强一批品牌影响大、牵动力强的龙头加工企业,把我市建设成优质、安全、生态的现代畜牧业强市。“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养殖基地,新建和改造200个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养殖场,加快传统养殖业转型升级,全市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养殖达到80%以上。打造开原市为全省肉鸡出口基地、昌图县为全国生猪养殖大县、西丰县为全国优质高档奶牛养殖基地,力争建成全省生态畜牧业示范市,实现畜牧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和产业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建设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依托一批龙头加工企业,重点引进一批国内畜产品加工知名企业和品牌,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达到5家以上,打造全省畜产品精深加工强市。建设优质安全畜产品基地。建设全覆盖、可追溯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监测平台体系和投入品标准化体系,大力发展规模化健康、绿色养殖,打造绿色、有机、优质、安全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到2020年,全市畜牧业产值力争达到400亿元,畜牧业占农业比重达到63%以上。

copyright dedecms

  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大力推进东部地区乡镇林地经济发展,建设标准化榛园基地和优质水果生产基地,扩大寒富苹果、有机葡萄、象牙山优质梨种植规模,建设东部山区经济林基地。扶持发展林下种养业,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林蛙养殖,规范建设反季山野菜种植基地、柞蚕基地,开发森林旅游等项目,提升林业经济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积极推进蔬菜、花卉苗木、暖棚水果等园艺产品设施化生产,延长辽北农业生产季,提高果蔬生产效益,标准化棚菜生产基地、蔬菜保护地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完善蔬菜、水果冷链物流,建设从农田到超市、到餐桌的物流配送体系。完善开原苗木花卉市场,建立花卉苗木网上销售平台。 本文来自织梦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拓展农业功能,推动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支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在规模养殖小区开展工业沼气、生产清洁生物质能源试点。整合现代农业资源,拓展农业休闲观光功能,重点建设凡河都市农业示范区、现代都市型创意农业园、高效智慧型农业科技园,提升农业产业的生态、休闲和文化价值。坚持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景观的旅游村镇,打造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农家乐品牌,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济带,建成省内外知名的乡村旅游示范区。以产业化龙头项目为牵动,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建设东北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促进种养业、加工业、流通业的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90家,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达到15家,新注册农产品商标达到200个,农产品加工率达到65%以上。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创新现代科技支撑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的联系,主动融入省内农业科技协同发展的创新联盟,在培育引进种养业优良品种、新农机推广应用、智能农业、精准农业、生态环保、高效优质农业示范区建设等领域取得新突破,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以互联网、物联网为载体,促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全力打造“智慧农业”。完善农产品现代物流配送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科技化、标准化、信息化、品牌化、市场化。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建成覆盖乡村的病虫害、土壤、气象、品种等涉农基础数据库,实现各级各类涉农信息资源共享。加大三农12316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铁农网、金农网等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架起农民与专家、农民与政府之间互动沟通的桥梁。提升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市场意识。加快智能化棚菜生产基地、畜禽养殖基地建设,实施环境智能测控、可视化安全管理,流通全程化信息跟踪、安全生产溯源等综合技术,实现规模化种植、养殖管理智能化、从产地到餐桌可控化。大力实施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加快推进气象作业点标准化建设,更新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建立空域自动化申报系统和指令性传递系统,使人工影响天气在抗旱防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中发挥更大作用。 dedecms.com

  专栏4:

dedecms.com

  “三名”工程: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知名企业家。 内容来自dedecms

  “O2O”模式:即Online To Offline,是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线下服务可以用线上来揽客,消费者可以用线上来筛选服务,成交可以在线结算。

内容来自dedecms

  沈铁现代农业示范带:以沈铁高速公路为轴线,以沈铁高速铁岭段的9个出口为辐射点,南北长约132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涉及铁岭县、开原市、昌图县、西丰县、银州区、清河区、铁岭经济开发区及市农科院等8个县(市、区、院)所辖高速公路沿线及周边39个乡镇(街、场)、565个行政村的现代农业示范带。

内容来自dedecms

  建设实施九大重点工程:现代农业园区推进工程、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现代“菜篮子”建设工程、休闲观光农业工程、秸秆养畜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农业科技促进工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和农产品流通工程。 copyright dedecms

  “百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实施水利设施、基本农田、防灾减灾、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农业生态、粮食仓储、农业机械化“八大工程”。到2020年实现粮食产量100亿斤。 织梦好,好织梦

  第六章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织梦好,好织梦

  按照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布局的要求,着力推进我市经济、人口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构建区域经济分工合理、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资源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不断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dedecms.com

  第一节打造区域协调发展“三大板块”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根据我市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分类指导、因地施策,促进区域间特色各异、协调发展,构建定位清晰、功能互补、衔接协调的空间规划体系。重点打造区域发展“三大板块”,促进南部创新发展、中部转型发展、北部振兴发展。 本文来自织梦

  铁南创新创业示范区。抢抓沈阳经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实验区建设的有利契机,依托铁岭经济开发区、铁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铁岭市凡河新区和铁岭县工业园区,以集约化、专业化、高端化和绿色化发展为导向,创新和完善生产要素配置,引导生产要素向区域重点企业和园区集中,吸引最新科技成果在园区内转化。全面提升工业园区服务功能,建设和完善各类服务平台,促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使其成为我市创新产业示范区。到2020年,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0%以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20%以上,建成活力迸发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中部产业转型先导区。鼓励开原市从以重化工业为主向轻重工业并重转型,培育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消费品工业;以调兵山市矿区沉陷区搬迁改造为契机,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循环经济;抢抓银州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机遇,实施银州区“退二进三”战略,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清河区休闲旅游业发展,将开原市、调兵山市、银州区、清河区打造成为我市振兴发展先导区。到2020年,重化工业比重下降20%以下,轻工业比重提升20%以上,二、三产业增加值占85%以上。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北部资源转化利用突破区。充分挖掘昌图县和西丰县拥有的粮食资源、矿产资源、畜产品资源、中药材资源及人力资源,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资源开发、利用和转化,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转变,并取得重大突破,使其成为我市资源转化突破区。到2020年,资源转化率达到45%左右,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 50%以上。

内容来自dedecms

  第二节实施“点、线、面”产业布局 内容来自dedecms

  充分把握我市地处东北亚中心带、京沈城市发展轴与京哈城市发展轴的交汇点、辽满欧国际通道重要节点、辽吉黑与内蒙古东部地区连接点的区位特点,全面提升铁岭承南启北的区位优势,实施“点、线、面”组合策略。 本文来自织梦

  ——提升“点”的功能,着力构建东北(铁岭)“陆港”。以公路物流为依托,以现有的凡河粮食储备库铁路专用线和得胜台货运中转站为连接,以铁岭东北物流城为载体,以铁岭保税物流园区为支撑,利用“物流服务、物流载体和物流需求”三大资源,覆盖工业品物流、农产品物流和商贸物流三大领域,建设一个具备车辆分区停泊、车辆备载、仓储配送、生活配套、信息平台等多功能的综合性物流服务区,最终打造立足东北、服务全国、辐射东北亚的公路物流园区,建设北方陆港城市。 织梦好,好织梦

  ——促进“线”的延伸,拓展沈铁经济走廊。深化沈铁工业走廊内涵,画好沈铁工业走廊的“延长线”。推进沈铁工业走廊“量”的发展,向南与沈北工业区连接,积极对接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向北延伸到吉林省四平市、内蒙古通辽市,与长吉图、哈大齐等前沿产业融合发展、相互配套;加快沈铁工业走廊“质”的提升,将其“工业走廊”的概念上升到“经济走廊”层面,以中国制造2025引领专用车、汽车零部件、起重机械、石油装备、换热设备、煤机装备等先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实现“铁岭制造”向“铁岭智造”的转型,大力应用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引导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发展,增强腹地产业支撑力,使其成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容来自dedecms

  ——推进“面”的创新,全面打造“铁四通”经济协作示范区。大力实施东北地区内部次区域合作,推进东北经济带以及东北三省与内蒙古东部一体化发展战略,协同四平、通辽两市,共建跨辽宁、吉林、内蒙古三省区的“铁四通”经济协作示范区(简称“铁四通”经济区)。重点发展换热设备产业、汽车及其配套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生物(化学)制药、新型能源五大支柱产业,培育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两大基地。 copyright dedecms

  第三节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根据我市农村、农业、农民比重大的特点,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现有发展潜力,统筹城乡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和国土资源利用,着力构建“串珠连线”、组团式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以解决中心城区规模小、城区人口少、区域经济牵动能力弱为着力点,以建设牵动铁岭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沈阳经济区副中心城市、东北哈大沿线城镇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为目标,继续开发建设铁岭市凡河新区,改造提升银州区,全面提升中心城区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推进银州区、铁岭市凡河新区“双城并盛”、融合发展;以开原市、昌图县、西丰县、调兵山市的县城为副中心城市,打造规模适度、设施完善、生态适宜、牵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小城市;以沈铁经济走廊沿线为主轴,统筹推进新台子、腰堡、大甸子、熊官屯、八宝、庆云堡、郜家店、安民等102国道沿线和阿吉、镇西堡、晓南、亮中、宝力、老城、八面城、老四平等新三线沿线中心镇建设,使中心镇成为连接周边乡村的重要节点,形成与沈铁工业走廊产业集聚区相互依托、互为支撑的城镇带,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产业集聚区延伸,以城镇功能完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以产业集聚吸纳农村人口转移。 本文来自织梦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以县城为单位,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融合统一。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围绕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流通和农村服务业,形成城乡三次产业有序对接、联动发展的新格局。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以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重点,加快畅通城乡道路建设,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统筹城乡就业,建立城乡统一就业失业登记制度。提升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统筹城乡社会建设和管理,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医疗、社保公共服务制度,提高城乡财政保障水平,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建设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商贸和要素市场体系,推进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

copyright dedecms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按照因地制宜、整体规划、分类指导、错位发展、梯次推进的原则,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使县域经济成为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的重要载体。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规划工业园区,优化产业配套。坚持以县级工业园区为依托,扩大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构建产业丰厚度高、产业链条长、主导产品鲜明、配套产业功能协调互补、生态环境和谐的产业集群,重点打造铁岭县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开原市起重设备产业集群、昌图县换热设备产业集群、西丰县生命健康产业集群、调兵山市煤机设备产业集群,实现县域产业集群提质增效。壮大“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特色经济,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发展,切实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本文来自织梦

  专栏5:

copyright dedecms

  区域发展三大板块:铁南创新创业示范区、中部产业转型先导区、北部资源转化利用突破区。

copyright dedecms

  产业布局:实施“点、线、面”组合策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升“点”的功能,着力构建东北(铁岭)“陆港”;促进“线”的延伸,拓展沈铁经济走廊;推进“面”的创新,全面打造“铁四通”经济协作示范区。

内容来自dedecms

  第七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坚持组团式城镇化发展道路。突出以人为本,充分考虑现有发展潜力,依托产业和园区,促进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强化产业就业支撑,探索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布局优化、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构建“管理重心下移、管理资源整合、社会公众参与”的城市综合管理运行机制,提高城市运营管理水平,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城镇化由建设为主向建管并重、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由完善基础设施向增强服务功能的转变,推进城市管理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智慧铁岭”。到2020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

copyright dedecms

  第一节完善四级联动的城镇发展体系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建设高效便捷的城镇交通网,实现城镇、乡村间的紧密联接,完善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副中心城市为支撑、区域中心镇为重要节点、农村社区为基础的城镇发展体系,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带动、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

内容来自dedecms

  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品质。加速完善铁岭市凡河新区功能,优化铁岭市凡河新区发展空间。结合水系、湖面打造公共中心、公共空间、风貌节点,加强对新建建筑造型、体量、色彩及相关公共空间的控制引导。加快在建项目建设和签约项目的开发,完善凡河新区各级各类学校和医疗机构等公共设施,推进“一场四馆”建设,打造高铁站综合商务区,着力引进一批增强和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大项目。以产业的集聚和功能的完善,提升人口集聚力。到2020年,核心区22平方公里全面建成,人口达到20万人。加快银州区提升改造步伐。围绕“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增加城市亮点、完善城市功能”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铁西老工业区和棚户区改造力度。进一步优化区域空间结构,合理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银州区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改善市民居住环境,完善文化体育娱乐设施,推进城市绿、美、亮、洁工程建设。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切实提升副中心城市功能。把建设开原市、昌图县、西丰县、调兵山市等副中心城市作为完善城镇体系的切入点,充分发挥在我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骨干作用,形成与我市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相适应的城镇建设规模体系,提升在区域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使其成为辐射和拉动县域经济的支点,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重要载体,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环境,增强对农村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加快西丰生态县建设,打造特色县城。制定财政转移支付、土地指标分配等优惠政策,支持县城发展。推进调兵山市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资源型城市有序转型,基本形成资源型城市接续替代产业体系,打造工业新城,实现全域城镇化。进一步推进沈铁新城、辽北新城、开原滨水新城、昌图滨湖新城、西丰寇河新城、调兵山工业新城的建设,着力发展产业、带动就业、集聚人气。

本文来自织梦

  着力增强特色城镇发展活力。按照“双向城市化、宅基地换房、商贸市场拉动、中心社区承载、城中村改造”等模式,发展壮大一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实力较强的中心镇,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加大政策、资金等要素倾斜,全面落实放权强镇政策。结合新农村建设,扶持和发展一批经济有特色、产业有基础、发展有潜力和带动力较强的重点中心镇,集中打造沈铁经济走廊特色城镇带,推进新台子镇、腰堡镇、庆云堡镇、老四平镇等20个各具特色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建设,促进向高标准小城市迈进,努力在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与社会事业、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织梦好,好织梦

  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打造美丽乡村。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乡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全力打造集中连片的新农村样板村群,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市场运作、政策引导、企业参与、自筹自建等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实施城镇开发、产城联动、中心村改造等工程,推进产业社区型、集中宜居型、生态田园型、古村保护型等多种形态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使其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逐步实现农民生活市民化。

织梦好,好织梦

  第二节加快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以推进有条件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和推进农业人口转移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为途径,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已在城市居住和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深化户籍和住房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实施“一元化”户籍管理,降低落户门槛,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落实居住证管理制度,拓展居住证附加公共服务功能,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逐渐覆盖常住人口,妥善解决持证住户子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就业服务、住房等方面实际困难,让更多流动人口能够进入城镇,使其对居住城镇有更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保障范围扩大到非户籍人口。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支持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发展。

内容来自dedecms

  切实保障进城(镇)落户农民利益。正确处理进城(镇)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三权”关系,提高农民进城(镇)落户的积极性,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维护进城(镇)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完善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注重保障进城(镇)落户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被征用时得到公平合理补偿。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效保障进城(镇)落户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农户对“三权”的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支持引导进城(镇)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内容来自dedecms

  创建人口集聚的环境。进一步推进完善城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机制,不断优化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政策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加大吸引人口力度,加快发展房地产业,着力创优发展环境,提升城镇承载能力,为实现人口转移拓展空间。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实现人口转移搭建必要载体,增加投资兴业人口。强化社会技能职业教育,努力提高农民的城市生存技能,为农村人口脱离土地生活打好坚实基础。实施“四个集中”工程,稳步推进合村并屯,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推动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到2020年,全市新增城镇人口30万人。 本文来自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