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发展规划 > 广东省广州市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中)

广东省广州市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中)

发布时间:2017-03-13 作者:派智库 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网站 浏览:【字体:

    ——建立更有活力的慈善事业发展生态。落实慈善法,加快改革创新,完善监管体系,充分激发慈善主体活力,全面规范慈善主体行为,弘扬慈善文化,推动慈善救助资源与救助需求信息有效对接。“十三五”期间,慈善组织开展活动数量年均增长5%;慈善组织信息公开达标率100%。 本文来自织梦

    ——建立更为坚实的民政事业发展基础。实施“互联网+民政”行动计划,建立民政大数据库,实现民政“互联网+”共享目标。到“十三五”期末,市级民政数据资源90%聚集到共享数据中心,95%实现编目注册,90%以上民政业务实现网上办理。加强民生基本服务设施建设,9项民生重点工程项目全部建成、投入使用,论证推动建设6项新的民生重点工程项目。 copyright dedecms

    ——建立更为坚强的党建工作发展格局。加强党的建设,着力建成“信念坚定、政治可靠,严守党规、依法执政,作风优良、清正廉洁,改革创新、敢于担当,能力过硬、实绩突出”的领导班子和“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肯干、会干、能干、洁干”的干部队伍。坚持“从严、从细、从实、从民政”、“严防、严管、严爱、严查、严惩”、“全员、全责、全方位、全过程”的要求,落实两个责任,着力打造廉洁民政。

织梦好,好织梦

    三、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立足国家中心城市定位,对标国内国际城市,坚持为民行政理念,坚持顶层设计和切实管用相结合、战略定力和精准发力相结合、统筹兼顾与重点突破相结合、长远谋划和及时见效相结合,突出前瞻性和引领性,推动根本工作的深入发展,推动关键领域的突破创新,推动发展路径的优化提升,真正做到补短板、增优势、谋突破、促发展、创品牌,全面提升民政事业上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本文来自织梦

    (一)做好七项根本工作,提升民政事业发展水平。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深化民生基本保障。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健全社会救助机制。制定《广州市最低生活保障办法》配套政策,建立生活保障与促进就业机制、综合审核评估机制、社会服务机制、诚信激励与惩罚的衔接机制。完善分类救济制度。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制定《广州市特困人员供养办法》,拓宽救助范围。建立全市统筹、分类资助的教育资助制度,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等及高等教育权益。加强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困难人员家庭中有劳动能力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

copyright dedecms

    提升社会救助标准。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学调整各项救助标准,力争2016年低保标准达到720元以上。调整提高低保标准的同时,相应提高我市各项社会救助标准,五保供养标准按照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动态调整。 dedecms.com

    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全面实施《广州市医疗救助办法》,扩大医疗救助覆盖面,降低因病致贫居民救助门槛,将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医疗救助。建立商业保险参与医疗救助的补充机制,探索为困难群众购买团体健康补充险和意外险等商业保险的救助模式。建立医疗费用高、社会影响大的疾病、地方性疾病、罕见病和困境儿童专项救助制度。进一步提高医疗救助信息化管理水平,简化救助手续,提高救助效率。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加强社会救助监管。加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全面实施《广州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不断扩大金融类、消费、人员流动及大额支出等信息核查范围,全面实现银行、证券、保险、网络金融等信息共享工作。优化升级核对系统,强化分析、数据管理、业务智能比对等功能。建立社会救助申请人诚信数据库,2019年实现申请人诚信数据信息与社会救助业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对接共享。探索构建农村家庭收入核对体系。探索核对信息在社会事务上的多元化应用,从传统的民生救助申请人的审核扩大到统计、公安、司法、反腐领域。 内容来自dedecms

    着力提升自然灾害救助保障水平。加强救灾应急保障能力建设,采取省、市共建模式,按紧急转移人口12万人、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的规模(省级标准)新建广州市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工程建设项目争取2016年立项,2020年完工并投入使用。加强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继续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配合做好城市防灾避难场所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和危机管理能力,力争2020年全市创建“国家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80个。加强防灾救灾社会参与能力建设,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公众等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和灾害救助工作。组织开展“5.12防灾减灾日”宣传周系列活动,增强居民群众灾害防范意识,至2020年,市民防灾减灾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加强救灾应急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全市民政系统灾害管理能力建设及灾害信息员培训工作。建立市、区两级减灾委成员单位灾情评估合作机制,规范自然灾害灾情数据统计方式。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机制,支持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救灾工作。

copyright dedecms

    2.适推社会福利。

织梦好,好织梦

    发展社区居家养老便捷服务。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各种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100%的城乡社区和所有居家老年人,其中6%的老年人可直接享受社区护理和社区康复等专业化服务。巩固和提升现有养老服务设施功能,加快老年人家庭及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无障碍改造,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给予资助,至2020年,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老年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覆盖率100%。加强对失能老人照顾者的社会支持,拓展“喘息式”服务。积极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建设试点,实现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重点的社区信息一体化服务。建立健全特殊困难群体动态管理台账,实现救助服务管理全覆盖。 织梦好,好织梦

    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推进《广州市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布局规划(2013—2020年)》及其补充规划实施,保障养老机构建设用地供应,支持社会力量和境外资本举办养老机构。到2020年全市养老床位达到7.2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40张以上,其中民办养老机构床位占70%以上,护理型养老机构床位占70%以上。市、区公办养老机构全部达到省一级以上等级,加快实现养老机构服务管理的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推动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养老机构。

本文来自织梦

    推动社会福利适度普惠。逐步建立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探索建立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老年社会服务体系。逐步扩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对象范围和服务类型,将月养老金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失能、半失能纯老家庭和高龄老人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补助对象范围,完善服务补贴的管理和使用办法。支持商业保险企业开发推广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长期护理险等产品。为五类特殊困难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并鼓励各类资金为老年人投保。逐步拓展社会福利的普惠面,适度向非户籍人口延伸,不断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组织市民体检活动,通过早期预防、早期治疗,提升个人健康水平。 copyright dedecms

    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支持和就业政策,加强养老服务人才技能培训,到2020年,中高级职业资格养老护理员占20%以上。建立养老护理员薪酬指导价定期发布制度和养老服务岗位补贴制度,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待遇。 本文来自织梦

    提高老年人优待服务水平。积极开展“敬老文明号”创建工作,通过服务标准、服务程序、服务技术的改进和规范,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优惠、优先、优待的服务。进一步完善老年人优待政策,适时推动修订《广州市老年人优待办法》,拓展优待项目和范围、扩大公共文化娱乐设施、旅游景点等优待内容。继续做好高龄老年人津贴发放工作,规范完善长者长寿保健金的发放管理。探索开展低龄老年人服务高龄老年人项目和建立时间银行制度,扶持、培育基层优秀老年文教体团队,盘活银发人才资源。加强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30个示范性基层老年协会示范、引导、辐射作用,加大财政资金、福利彩票公益金、集体经济收入和社会捐赠资金对基层老年协会支持力度,促进基层老年协会健康发展。建立老年人才专家库,为我市老龄事业提供智力支持。重视发挥老年人在社区服务、关心教育下一代、调解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强化儿童福利工作。推动“1+4”市、区级儿童福利机构提升改造工作,通过增加安置床位、完善设施功能、提升服务水平等措施,建立健全儿童福利机构统筹发展、互联互促的管理机制。开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完善四级儿童服务网络和困境儿童救助保护、服务管理等机制,逐步建立全市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加强福利彩票销售管理。创新福利彩票销售方式,挖掘福利彩票销售潜力,拓宽福利彩票销售渠道,力争实现年均销售福利彩票40亿元以上,年筹集福彩公益金11亿元以上,其中我市留成福彩公益金4亿元以上。加大福利彩票公益金对民生事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实施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多种方式,切实推动以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福利事业为重点的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以及其他民政事业的发展。 copyright dedecms

    3.发展社会组织。

copyright dedecms

    按照“有序放开、有力扶持、有效监管、有固党建”的原则,大力发展社会组织。

内容来自dedecms

    加强扶持培育。制定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创新类、社区服务类、公益慈善类等社会组织扶持发展意见。重点培育资金支持型、人才支持型、服务支持型社会组织。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市、区、街(镇)、社区四级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网络。 本文来自织梦

    强化监督监管。坚持依法监管、分类监管、重点监管、协同治理的原则,发挥市社会组织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作用,明确登记管理机关、行业管理部门、业务主管单位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职责,建立联动顺畅的社会组织综合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年度报告、信息公示、抽查监督工作机制,出台广州市社会组织监督管理实施办法、社会组织行政执法实施办法、加强社会组织诚信建设等系列文件。建立社会组织退出机制,创新社会组织信用评价体系,强化综合监管和社会监督。建立健全第三方评估和社会组织异常名录制度,并与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等挂钩。健全社会组织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市一级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参评率达80%,年度报告率96%,实现社会组织信息公示率100%。加强社会组织法人治理、信息公开、抽查监督,加大执法监察力度。 本文来自织梦

    确保发展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与社会组织依法自治有机统一,切实发挥好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同步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与社会组织业务建设,巩固和提高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

本文来自织梦

    4.巩固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 内容来自dedecms

    进一步规范城乡社区选举。总结历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经验,加大农村防止贿选的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研究、制定外来人员参与村、居委会换届选举的措施。继续推进居委会直选,力争到2020年,我市社区居委会直选率达90%。

本文来自织梦

    完善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规范基本公共服务流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依托全市政务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城乡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本文来自织梦

    探索建立社区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加强对城乡社区活动经费的管理,指导基层用好用活社区活动经费,增强社区凝聚力。探索建立政府资助社区发展专项资金,通过社区找项目、社区议事协商平台做决策、社区居委会组织落实、政府资助的形式,进一步拓宽社区整合社区、社会资源能力,切实提升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增强社区居委会为民服务的能力。 copyright dedecms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壮大发展。制定高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育计划,建立社会工作高端人才培育基金,并将高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纳入广州市紧缺型人才发展规划。完善社会工作人才培育机制和专业人才激励机制,落实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落户、住房、子女入学、创业等方面优惠政策。到2020年,全市开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就业岗位达到4000个以上,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达到2万人,社会工作服务从业人员超过6000人。“十三五”期间,每年培养100名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主任、500名新入职社工,每年培训1600名持证在职社工。

copyright dedecms

    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快速成长。创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管理、培育和激励机制,建立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培育、激励基金,提升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十三五”期间,培育30家具备5A级评估等级的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培育50家具备4A级评估等级的社会工作服务组织。

本文来自织梦

    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投入持续增长。探索建立以政府购买为主导,社会资金投入为辅助的社会工作服务资金投入机制,保持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投入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十三五”期末,全市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数量达到300个以上,内容覆盖家庭服务、长者服务、青少年服务、社区矫正、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移居人士服务、异地务工人员服务等10多个领域。出台《广州市社工服务规定》。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工作机制,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群团组织开发更多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纳入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推动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等设置社会工作专业技术岗位。鼓励有能力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创业,开办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事务所,开展社会工作培训等。 copyright dedecms

    5.强化双拥优抚安置。 copyright dedecms

    紧密结合国防和军队改革,紧紧围绕优抚安置对象需要,强化双拥优抚安置,促进军地共同发展,提升部队、社会、家庭、个人等多作用发挥,实现部队、地方等多方满意,全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和全省双拥模范城“十连冠”。

copyright dedecms

    着力健全共享体系。以保障优抚对象权益为出发点,按照“保障、补助、优惠、救助”的原则,全面梳理国家和省相关政策规定,充分借鉴吸取国内兄弟城市先进经验,结合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物价等因素,探索完善与共享体系相配套的增长机制,不断提高拥军优属服务水平。强化保障,适时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推动落实退役士兵安置法规政策,规范军休服务,创新做好军供服务保障工作。提高补助,探索建立动态补助标准化指标体系,同步提高生活补助、慰问金、养老等补助标准。拓宽优惠,持续开展“窗口拥军”工程,不断完善优抚对象享受优待优惠的范围和内容,实现优抚对象医疗费“一站式”结算服务。及时救助,利用政府资源、慈善资源、社会资源,关爱救助遇到重大困难、发生重大变故的优抚对象,畅通信息采集、研究、帮扶、反馈、评估渠道。 内容来自dedecms

    着力完善和谐机制。充分发挥双拥职能部门的功能作用,建立多元化机制,共同做好军地共建和谐工作。推动基层共建,深化军民参与社区治理行动,推动双拥创建在社区深入开展。组织驻穗部队百连联百村结对共建活动,切实增强军地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预防军警民纠纷,针对信息化条件下军地军警联系更加密切的新特点,深入研究影响军政军民关系的主要因素,建立军政军民关系情况分析通报制度,及时把不良苗头化解在萌芽状态,堵塞引发军政军民纠纷的各种漏洞,切实维护部队声誉形象、顺利推进军队改革,促进军警民团结和社会安定和谐。落实优抚待遇,结合广州实际调整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和优待金标准,落实生活、医疗、就业、养老等各项优待措施,定期组织慰问基层部队、抗战老兵、军队离退休干部和重点优抚对象,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创新有效模式,探索国家保障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服务管理模式改革,着力解决优抚对象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依托双拥共建平台,推动人才培养、信息科技、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建立奖惩机制措施,鼓励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织梦好,好织梦

    着力加强品牌建设。根据军地改革形势和发展需求,更新理念、突破瓶颈,增创我市双拥创建工作新优势。继续探索完善安置政策,积极扶持退役士兵自主就业创业,总结推广培训引进驻穗部队退役士兵做法,完善大学生退役士兵优待机制,力争成为广州双拥新名片。强化双拥平台载体建设,持续打造双拥公园、双拥岛、双拥苑等品牌建设,摸索开展双拥街道、双拥机关、双拥大院、双拥学校等新平台载体建设,不断扩大双拥工作空间。实施双拥工作多元化工程,加强社会创制,鼓励、激发社会组织、社会资本等社会力量参与服务保障工作,增强协作配合活力建立机制,推动服务多元、服务力量多元,不断提升双拥工作整体水平。探索开展军人家庭融合共建,以家庭为单元,做好关爱军人、军嫂、军人家庭建设等工作,以就近、方便为原则,开展“一个家庭与一个士兵共建”、“一个班帮扶一个困难家庭”等活动,夯实双拥创建工作基础。创新开展拥政爱民系列活动,充分运用部队应急处置能力强、国防教育资源丰富等优势,采用军营开放日、军事体验日等形式,积极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国防观念双拥意识的提升。立足社区开展双拥共建,把工作重心、资源分配等向基层军民聚焦,推动双拥创建在家庭、社区的深入开展,深化军民参与社区治理行动,增创我市双拥工作新优势。

内容来自dedecms

    着力构建协同效应机制。积极发挥党委政府、社会力量、社会组织等多方作用,凝心聚智,合力推动双拥工作升级发展。明确职责,进一步明晰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各级双拥办职责分工,强化功能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依法推进,坚持以法治思维引领双拥工作,把新颁布的《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命名管理办法》、《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考评标准》作为筹划、检查、评估双拥工作的重要遵循,推动双拥创建工作的落实。突出绩效,将双拥工作列入党政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范畴,推动成员单位切实落实责任,每年制定双拥工作年度计划,年底前向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提交述职报告。建强队伍,通过军地双向人才培养、交流,加强双拥人才在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层级的实践锻炼,促进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社会力量等双拥专兼职人员熟悉军地情况、熟知政策法规、熟练方式方法,提升开展双拥工作的能力水平。鼓励引导退役士兵、离退休干部、新经济组织等社会力量成立社会组织,主动参与双拥共建工作。营造氛围,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等载体,结合地域特色、时代特征、发展特点,大力宣传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总体国家安全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让广大军民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

织梦好,好织梦

    6.行善社会事务。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做好区划地名工作。探索镇行政区划优化调整改革思路,力求在特大镇行政区划优化调整方面有所突破,建立立足长远、规划科学、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镇(街)体系。坚持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创新界线管理模式,提高界线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创建“平安边界”。积极推进《广州市地名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对广州市地名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依法依规审核报批地名。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推进有关地名文化遗产确认工作。加大地名日常管理和执法检查力度,确保地名使用符合法律法规。按时保质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任务,做好我市地名专用字、专用音的审音定字申报工作,积极推进普查成果转化应用。

copyright dedecms

    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执法管理机制,加强对“职业”乞讨人员管理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创制,建立完善受助人员身份快速查询机制、寻亲服务机制和滞留人员查询长效机制,加大社会力量参与救助管理服务的引导、支持力度。完善流浪乞讨问题综合治理和救助救治政策措施,全面推动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强化救助管理机构配合参与综合治理、反恐禁毒应急等功能。深入开展救助管理机构国家等级达标创建工作,推动全市救助管理机构的合理布局或资源共享,建设流浪乞讨人员安置机构,解决长期滞留人员托养和安置难题。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提升婚姻登记服务管理水平。深入推进婚姻登记标准化建设,加强婚姻登记机关人员、场地和服务制度等软硬件建设,实现区级婚姻登记处全部达到国家等级要求。继续推进全市各区全部实现集中婚姻登记。健全婚姻登记档案建设与管理,补录建国以来所有婚姻登记历史档案的电子信息,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纵横互通共享。加强婚姻家庭理论研究,开展婚姻家庭公益服务活动,推动婚姻文化建设。全面落实结婚登记颁证和婚姻家庭辅导等工作制度,规范婚姻登记行政行为,加强婚姻登记队伍建设,提高婚姻登记员依法行政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 织梦好,好织梦

    加大殡葬基本服务保障力度。强化殡葬目标考核,保持遗体火化率100%。认真落实《广州市2011—2020公墓建设规划》,加快我市殡葬公共设施建设,推动公益性骨灰楼(安放地)建设和更新改造,适度增设殡仪服务点,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便捷的殡葬基本公共服务网络。按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原则,继续扩大殡葬基本服务减免范围,提升殡葬惠民水平,逐步建成覆盖城乡、规划科学、管理有效、适度普惠的殡葬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积极推行树葬、海葬、骨灰节地等绿色生态葬法,生态安葬率达到80%以上;提高生态节地葬法补贴力度,倡导网上拜祭、无烟拜祭等文明祭拜方式,推动移风易俗。大力推进殡仪服务进社区,逐步实现全市殡葬服务的网格化、社区化管理。修订《广州市殡葬管理规定》和《广州市民办殡仪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出台我市殡仪服务行业标准,全面建立殡仪馆服务满意度评价制度,满意度达到90%以上。坚持葬法改革和葬礼改革并重,深入推进殡葬改革。 内容来自dedecms

    7.加强党的建设。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大力加强班子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严格执行各项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建设学习型、团结型、务实型班子,严格遵守各项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提升民主科学决策水平,做到讲规矩、守纪律。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严格落实两个责任。按照“从严、从细、从实、从民政”、“严防、严管、严爱、严查、严惩”和“全员、全责、全方位、全过程”的要求,组织落实《中共广州市民政局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指导意见》、《广州市民政局纪检监察人员管理试行办法》、《广州市民政局党风廉政建设巡检工作暂行规定》,进一步强化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 本文来自织梦

    不断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积极发挥干部综合锻炼平台作用,采取学习工作、培养考察并重等系列举措,不断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努力形成干部精准选拔使用和“比、学、赶、干、超”的干净干事良好氛围。

copyright dedecms

    (二)推动五项关键改革,促进民政事业发展创新。

copyright dedecms

    1.推动养老服务综合改革。

copyright dedecms

    加快推进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贯彻落实《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相关养老服务业规范性文件,完善养老服务业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重点在养老服务社会化、医养结合发展、养老产业集聚、跨境养老服务合作、深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等方面改革创新,推动养老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到2020年实现养老服务业年产值超过800亿元,规模化经营的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达到500家。

本文来自织梦

    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出台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指导意见,鼓励公办养老机构在明晰产权和优先保障“三无”老人、低收入老人和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等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运作机制市场化。积极稳妥将专门面向社会提供经营性服务的公办养老机构转制成为企业或民办非企业单位。 本文来自织梦

    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建立政府购买为老服务目录清单,拓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范围、项目、形式,提高购买服务标准。对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行提标扩面。加大培育扶持力度,鼓励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小企业和社会组织,探索养老服务业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dedecms.com

    深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大力发展以大配餐服务为重点的居家养老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或运营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日间托管、送餐配餐等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项目,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一站式或到户式的助餐、助浴等适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专业化、标准化、个性化服务。逐步完善街道、社区服务网络,以街道为单位整合政府和社会的各类为老服务资源,建设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以信息化手段链接服务资源和服务需求,打造“10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 内容来自dedecms

    促进医养融合发展。研究推动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模式,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日间托老机构及老年人家庭建立医疗契约关系,引导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家庭。支持和鼓励养老机构以多种形式设立医疗机构,符合广州市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资格条件的,依申请优先纳入定点范围。推进设立医养融合研究院,协调推进驻穗大学开设养老专业,建立实训基地,加强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人员培训。到2020年,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均达到100%。 本文来自织梦

    推进养老产业集聚。引导成立市老年产业孵化中心,带动相关产业资源的聚合和高效利用。加快推进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开发建设,在继续做强药品生产和商贸同时,引导医疗器械、康复辅具、保健用品与食品、健身产品等相关产业项目落户。

本文来自织梦

    开展跨境养老服务合作。鼓励、引导港澳台及国外服务提供者依法举办养老服务机构,引进国际养老服务先进理念和专业方式开展养老服务。推动在港澳注册的国际性养老服务机构、社会组织在我市开展养老服务。 织梦好,好织梦

    2.推动社会救助体系改革。 本文来自织梦

    加强前置救助。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先天性疾病胎儿干预工作,引导加强婚前、产前以及孕期检查,提高健康婴儿出生率;探索对常见病筛查、救助治疗,实现从传统的重病救助到提前介入预防治疗的转变。实施积极救助与促进就业相结合,加强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困难人员家庭中有劳动能力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从源头减少救助量。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探索实施支出型救助。针对居民群众刚性支出因素导致的贫困,探索建立市民群众收入、支出评价机制,在申请社会救助时综合考虑申请人的刚性支出,建立科学救助机制,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

内容来自dedecms

    提高社会救助可及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整合基层救助工作资源,完善社会救助综合系统建设,提高医疗救助信息化管理水平,简化救助程序,提高救助效率。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特困人员服务机制,引入专业社工服务特困人员。 织梦好,好织梦

    增强社会救助精确性。按照“对准、对全、对紧”的要求,建立社会救助动态跟踪制度,不断完善核对手段、方式,扩大核对信息对接共享范围和内容,增强业务智能比对功能,完善核对信息使用规则,提高核对工作精细化水平。2018年建立社会救助申请人诚信数据库及诚信黑名单,2019年实现申请人诚信数据库与社会救助业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对接共享。 copyright dedecms

    3.推动社区治理改革。 dedecms.com

    组织实施社区治理工程。全面推广增城区下围村“民主协商、一事一议”等社区治理模式,全面推进城市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加快实现优势主导“三社联动”的全覆盖,不断提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服务绩效。 本文来自织梦

    健全城乡协商议事体系。推进城乡社区协商试点工作,搭建城乡社区议事平台,建立分层级议事的社区协商平台,推进协商议事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有效引导基层政府、社会组织、驻区单位、居民群众(含来穗人员)等多元主体有序参与社区事务。充分发挥各级协商平台在化解矛盾、增进共识、凝聚合力的积极作用,打造一批示范街(镇)、社区(村),到2020年实现城乡社区协商覆盖率达80%以上。

织梦好,好织梦

    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推进南沙区、增城区省级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及增城区“村(居)民自治改革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站制度建设,实现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专业社工服务向农村社区延伸,提升农村社区服务专业水平;推进农村居民理事会建设,构建村民、党员代表、乡贤族老、驻村企事业单位代表、外来务工人员等人员多方参与的民主协商制度,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农村社区建设。 dedecms.com

    推进城市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加快服务平台建设,细化网格事件处置流程、责任标准,于2016年6月底前完成全市专兼职网格员整合配备工作。进一步完善社区网格化运行机制,到2018年建成具有创新性、统筹性、实用性、居民满意的城市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 dedecms.com

    实施优势主导型“三社联动”机制。按照“理清职责、明确边界,优势互补、有效联动,目标导向、完善供给,多元参与、协同共治,统筹协调、共同推进”的原则,依托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社区居民等不同参与主体,充分发挥其在社区治理中的协同协作、互动互补、相辅相成作用,推动“三社”一体化联动发展,不断完善社区多元服务供给模式,加快实现“三社联动”的基本全覆盖,使社区居民共享社区建设发展成果。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完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科学设置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服务项目,引导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在街道辖内的社区设立社区服务站,建立一社区一社工制度,将服务辐射到全体居民群众。深化“个案”专项服务,形成与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相互转介和对接的有效机制。指导各区做好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评估及监督工作。力争到2020年,实现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在全市街镇100%覆盖,积极面向全体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综合、优质的社会服务。 本文来自织梦

    实施幸福社区提升计划。分批实施幸福社区提升计划,进一步深化“幸福社区建设GPS模式”,全面构建以社区需求为导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自治组织为主导,社区居民为主体,社区群团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和驻区单位共同参与的社区善治工作格局,让群众更具获得感幸福感。 dedecms.com

    4.推动社会组织体制改革。 织梦好,好织梦

    实施社会组织品牌战略。贯彻实施《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办法》,修订实施《广州市社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试行办法》,优化社会组织登记工作流程。分类推进行业协会商会、公共服务类社会组织、非公共服务类社会组织、基金会改革,完成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强社会组织扶持、监管、党建等政策创制,每年重点扶持一定规模的社会组织,夯实广州社会组织品牌工程基础。2016年打造30个品牌社会组织。 内容来自dedecms

    推动社会组织创新发展。建立政府财政扶持社会组织发展资金,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完善社会组织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激发社会组织自主创新的内部潜力、提质增效的发展动力,推动社会组织成为社会治理的创新主体和重要引擎。组建社会组织学院,编辑社会组织培训系列教材,建立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水平。加强社会组织宣传,完善社会组织新闻发布平台和新闻发言人机制。 dedecms.com

    健全社会组织效用机制。进一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社会组织作用发挥激励机制,深入开展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拓宽社会组织成长和作用发挥空间。 本文来自织梦

    强化社会组织政治方向。设立社会组织党校,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保障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ded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