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发展规划 > 山东省卫生应急事业“十三五”规划(下)

山东省卫生应急事业“十三五”规划(下)

发布时间:2017-05-26 作者:派智库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 浏览:【字体:

  四、重点任务措施

本文来自织梦

  (一)加强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织梦好,好织梦

  (1)加强卫生应急工作法制化建设。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培训和贯彻落实。优化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做好各级各类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突出预案的针对性、实操性、指导性。到2020年,实现各级各类紧急医学救援预案全覆盖。 copyright dedecms

  (2)健全卫生应急组织管理体系。巩固和加强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卫生应急组织管理体系,完善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到2018年末,实现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县级以上疾控和卫生监督机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均设立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应对处置流程,推进应急响应精细[l1]化、网络化管理,提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化水平。 内容来自dedecms

  (3)完善多层次联动机制。一是健全和固化突发急性传染病多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大幅降低动物源性突发急性传染病感染人的风险,严格防范突发急性传染病输入我省,切实减少新发危害。配合公安部门和军队、武警等系统,加强生物恐怖应对准备工作,尽最大努力消除人为突发急性传染病威胁。二是强化部门间、军(警)地间、省域间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协作联动。加强与交通运输、海洋、公安等部门及军队、武警系统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探索与海运企业、通航企业等的合作,依托相关部门、系统和企业的网络及其船只、航空器等装备,配置必要的现场和转运途中医疗救治设备,逐步形成部门系统间协同开展陆、海、空医学救援的局面,提升紧急医学救援工作效能。三是加强区域间突发事件协作应对处置机制。推动深化苏鲁豫皖四省卫生应急协作机制内涵,开展联合演习演练,提升协同应对能力。鼓励和支持市域间、县域间加强卫生应急协作,合力做好各类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

dedecms.com

  (二)提高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处置能力

内容来自dedecms

  (1)实现突发急性传染病及时发现。依托我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卫星通信技术,提高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工作效率。一是加强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通过配备数据计算存储、通讯保障、视频交互等设备,升级改造省、市级卫生应急指挥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县建立卫生应急指挥站点,满足卫生应急值守、风险评估、预警响应、指挥调度、应急评价、资源管理、模拟演练等方面需要。省、市级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升级改造完成率达100%。二是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作业中心建设。建成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作业中心。优化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实现统合监测、风险评估、及时预警、快速响应等卫生应急管理专业技术支撑功能。三是开展医院应急平台建设。在航空口岸城市的三级综合医院和传染病医院全部建设医院应急管理平台,开展突发急性传染病侯群监测,提升医疗机构早期发现能力。四是完善院前急救机构应急平台建设。支持市级建立院前急救机构应急平台,接入市级院前急救机构系统信息,实现相关病例安全转运的有效调度和全程监管。五是强化卫生应急队伍平台建设。市级以上卫生应急队伍全部实现与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急指挥中心的信息驳接。加强队伍装备配置,实现对应急处置现场的数据采集、流行病调查、应急指令接收与反馈,提升突发急性传染病的现场反应效率。六是建设媒体舆情监测与情报收集系统。探索开发和使用媒体舆情监测系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基于媒体的事件监测管理模式,自动收集和分析突发急性传染病相关媒体信息,迅速评估和及时预警。 dedecms.com

  (2)实现突发急性传染病快速反应。一[l2]是抓好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伍建设。加强我省国家级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伍建设,使其具备远距离队伍投送和病例转运能力,能够对重特大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做出快速反应。重点强化基层防控队伍建设,市级全部建设突发急性传染病快速反应小分队,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县组建突发急性传染病快速反应队伍,提升辖区内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快速反应处置能力。二是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加强省级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建设,完善突发急性传染病病原检测试剂储备;确保省级实验室实现48小时内对至少60种已知突发急性传染病病原的快速排查;拓展未知病原体筛查检测能力。提升市级实验室重点病原检测能力,加强检测技术培训和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开展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与能力评估,确保市级实验室具备48小时内完成人感染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非典”和鼠疫等不少于4种重点传染病病原快速检测能力。加强县级疾控机构实验室基本能力建设,开展县级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与能力评估,确保县级疾控机构全部具备规范采集、保存和运输突发急性传染病检测样本等能力。

copyright dedecms

  (3)实现突发急性传染病有效处置。一是依托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伍,加强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环境消杀、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等现场处置工作。实现突发急性传染病规范处置率达95%以上。依托各级实验室应急检测平台,有效开展病原快速筛查。依托各级院前急救机构,配备负压救护车等转运设备,确保规范、安全、快速转运突发急性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二是建设突发急性传染病医疗救治网络。加强各级突发急性传染病临床救治定点医院建设。提升县级综合性医院重症病例救治能力,加强发热门诊、感染疾病科建设。三是提升医疗机构应对能力。完善临床救治应对机制和院内感染防护流程,加强医疗机构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及其大流行的应急准备。 copyright dedecms

  (三)提升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水平 本文来自织梦

  (1)加强紧急医学救援信息报告。规范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信息报告,严格落实信息报告责任制,提高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到2020年末,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紧急医学救援信息规范报告率达到95%以上。 本文来自织梦

  (2)提升现场紧急医学救援能力。一是加强院前急救机构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健全院前急救机构现场救援、转运等方面制度规范,充分发挥各级院前急救机构在巨灾和大规模伤亡事件发生时的第一时间现场救援和伤员快速转运作用。二是提升队伍规范化水平。完善紧急医学救援队伍管理办法和技术指南,明确现场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分级分类明确队伍的人员设置和装备配备标准,加强各级各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到2020年末,省、市级紧急医学救援队伍规范化建设100%达标,县级90%以上达标。完善应急专家和应急队伍队员的补助、保险、考核、评估和激励机制,抓好具体落实。三是提升队伍建设管理水平。建设省级突发事件心理干预救援队伍,提升应急心理干预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开展重特大突发事件应急心理救援工作。分专业建立和完善紧急医学救援专家团队,有效发挥专家在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中的决策咨询、现场指导和技术支撑作用。优化巨灾和极端条件下的现场紧急医学救援力量装备配置方案,强化远程投送能力和保障能力,提升队伍机动能力、作业效率、环境适应能力。加强队伍日常管理和培训演练,保持高素质的专业水准和快速有效的应急响应能力。 copyright dedecms

  (3)构建“陆海空”立体化紧急医学救援网络。一是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和前期建设基础,合理规划布局,在全省建设8-10个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含综合类、传染病类、核辐射类、中毒类、烧伤类等)和51个市级区域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构建起综合与专科救援兼顾的紧急医学救援网络。二是积极争创各类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移动处置中心。完成国家紧急医学移动处置中心建设任务。探索开展空中紧急医学救援,推进航空医疗转运与救治工作,建设我省航空医疗救援力量。在省内沿河湖泊城市,依托综合医院和急救中心,建设省级区域海(水)上医学救援中心。三是加强紧急医学救援网点能力,以市级、县级为重点,以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和院前医疗机构为基础,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和装备配备,有效提升第一时间的现场医学救援处理能力和伤员救治能力。 织梦好,好织梦

  (四)抓好卫生应急人才队伍建设 dedecms.com

  (1)建立培训演练机制。一是逐步建立层次分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卫生应急培训演练长效机制。紧扣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和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现状及需求,围绕组织管理、专业救援技能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演练大纲、教材,实施规范化、常态化的培训演练项目,重点加强管理人员、应急队员和地区业务骨干的综合培训。到2020年末,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和专业应急队伍队员培训率达到95%以上。二是加强对乡镇和社区基层卫生专业人员培训工作,切实提升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卫生应急意识和技能。到2020年末,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卫生应急相关培训。三是定期选派卫生应急管理和专业人才至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相关机构培训交流。四是加强与地震、消防等部门和军队、武警系统的交流合作,开展联合培训演练。鼓励和提倡开展跨区域、跨部门的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培训演练活动,推动协调联动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织梦好,好织梦

  (2)推动专业教育和学科建设。一是加强与教育等部门沟通,引导发挥相关高等院校、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医疗卫生单位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卫生应急管理相关学科研究,探讨卫生应急专业布局分类,鼓励跨学科、专业的合作交流,积极推进相关专业学科建设。二是加强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工作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研究,培养专业师资队伍,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健全完善各类规范、标准、指南。三是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医疗卫生单位对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关键技术实施开发和转化推广。 dedecms.com

  (五)完善物资储备保障措施 dedecms.com

  一是及时修订完善省、市、县各级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合理提出储备种类、数量和方式。对承担卫生应急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明确物资储备要求,建立健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二是科学规划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布局,试点建设区域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库(点)。配合经信等部门开展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信息化建设和动态管理,探索建立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管理调用信息系统,实现卫生应急物资采购、储备、调拨、配送和监管的信息化管理。三是健全地区间、部门间、军地间卫生应急物资调运机制。逐步探索建立与相关医药物资生产销售企业及物流企业的紧急医学救援物资储备、调运合作伙伴关系。

dedecms.com

  (六)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卫生应急 copyright dedecms

  一是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实施全民卫生应急素养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卫生应急“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和传播手段,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广泛普及卫生应急基本知识和技能,全面提升公众卫生应急素养和自救互救能力。到2020年末,卫生应急知识“五进”实现覆盖全部县(市、区),全省居民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达30%以上。二是探索建立卫生应急社会动员和参与机制,拓展卫生应急社会动员内涵,积极推动逐步将社区、企业、社会力量纳入政府卫生应急体系,逐步建立卫生应急社会动员保障体系和补偿制度。三是有效组织和动员志愿者、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社会力量,按照实际需求积极参加卫生应急工作。探索专业卫生应急队伍与企业卫生应急队伍、志愿者队伍开展联合培训和演练。 本文来自织梦

  五、保障措施 本文来自织梦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准确认清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卫生应急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重要性,切实加强政府领导,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应急管理格局,把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和考核目标,明确部门职责,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规划实施。各地依据本规划的要求,编制本级“十三五”规划和(或)实施意见。 dedecms.com

  (二)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工作进展。从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维护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政府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长效投入机制,保障和支持卫生应急工作顺利开展。进一步拓宽资金筹集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卫生应急事业发展投入。 本文来自织梦

  (三)注重考核评估,确保建设成效。加强规划实施的过程管理,提高规划实施的法制化、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建立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估体系,制订切实可行方案,通过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自查、抽查,对辖区内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工作进展和成效进行综合评价。省卫生计生委在2018年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督查,在2020年进行终期评估督查。

本文来自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