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发展规划 > 江苏省南京市“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上)

江苏省南京市“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上)

发布时间:2017-11-01 作者:派智库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网 浏览:【字体: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争当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排头兵,根据《“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江苏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和《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dedecms.com

  (一)发展基础

copyright dedecms

  “十二五”期间,南京抓住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机遇,坚持“人才引领、科技创业,制度先试、园区先行”发展举措,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十二五”科技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copyright dedecms

  ——科技体制改革综合推进,创新生态明显优化。相继出台“1+8”、“科技九条”等系列科技创新创业政策。率先开展鼓励高校院所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离岗创业探索,创新科技人员收益分配机制和模式,激发创新创业内在动力,有效促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加速集聚,创新生态明显优化。截止2015年底,紫金科技人才创业特别社区集聚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1381人、科技创业家73人、“千人计划”特聘专家158人,引进科技型企业2814家,高新技术企业180家。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科教资源禀赋进一步显现,创新实力显著提升。截止2015年底,拥有两院院士和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数均位列全国第三,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2.99%,2011—2015年,发明专利申请数由11597件增长到27825件,年均增长24.64%;授权发明专利数由3452件增长到8244件,年均增长24.31%。2015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3.13件。

copyright dedecms

  ——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加快,服务体系更趋完善。截止2015年底,拥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23家,重点实验室8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58家,科技服务机构288家,科技服务业产业规模达1849亿元。知识产权强市战略深入实施,4个园区被确定为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区,9个区被确定为江苏省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区。成功创建江苏省科技金融合作示范区,多元化的科技创业投融资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织梦好,好织梦

  ——产学研协同创新不断深入,企业创新能力有效增强。截止2015年底,共建大学科技园3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44家,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3家。全球(南京)研发峰会、国际技术转移大会效应进一步放大,引进国内外500强企业研发机构达100家。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高,科技型企业集群初步形成,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74家,软件、生物医药、智能电网、现代通信等一批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快速壮大。

本文来自织梦

  ——创新引领发展作用日趋显著,转型发展初见成效。截止2015年底,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1.9%。2011—2015年,全口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4266亿元增加到8113亿元,年均增长17.4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2.6%提高到50.1%。通过实施“科技青奥”专项,充分展示了生态环保、节能减排、公共安全、医疗卫生等社会发展领域科技示范应用的成果。科技超市、专业合作社等新型载体快速发展,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支撑逐步增强。 本文来自织梦

  (二)面临形势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应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三五”科技创新机遇与挑战并存。

dedecms.com

  从全球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发展,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强科技创新,发展新兴产业,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力图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发展中国家也加大科技投入,加速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和产业,谋求跨越发展。技术革命催生国际产业分工重大调整,南京迫切需要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在越来越开放的全球化环境中谋求创新驱动发展优势。

内容来自dedecms

  从国内看,2016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立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江苏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对南京科技创新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战略等给南京提供了重大的多重叠加机遇。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江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南京发挥科教人才资源优势,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提供了巨大空间。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从南京看,“十三五”期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攻坚期、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期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提升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必由之路。南京丰富的科教资源、良好的创新生态和日趋完善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为创新驱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江北新区和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为南京争当“一中心、一基地”建设排头兵提供了强大动力。 copyright dedecms

  面对新形势和新需求,南京科技创新面临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和能力不强的问题仍然存在,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既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又有显著国际竞争力的名牌企业不多,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还需要大幅提高。二是科技创新资源要素集聚能力亟待提升。科教人才资源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还需进一步提高,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紧密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水平需要提升。科技公共服务能力需要增强,良好的创新生态还需要进一步营造。四是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还需不断深入。迫切需要完善并落实各项科技创新政策,在政策措施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全方位推进开放创新,建设更加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

本文来自织梦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发展目标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指导思想

织梦好,好织梦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江苏工作的明确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城市定位,围绕“一带一路”节点城市、长江经济带门户城市、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四个城市”奋斗目标,聚焦创新型、服务型、枢纽型、开放型、生态型“五型经济”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争当“一中心、一基地”建设排头兵,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以高效率的创新体系支撑高水平的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南京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大动力。 本文来自织梦

  (二)基本原则

织梦好,好织梦

  有限目标,重点突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紧扣本市科教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主攻最有条件、最具优势的领域,重点突破。加强前瞻布局,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在优势领域、关键领域尽快实现跨越,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 本文来自织梦

  整合资源,联动推进。坚持引进和培育有机结合,加快引进各类创新资源,促进现有要素高效利用,全方位推进开放创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形成人才引领、开放合作、各方联动、优势互补的创新格局,增强科技供给能力,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舍得投入,持续用劲。坚持把科技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形成符合创新规律的科技经费管理使用机制。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copyright dedecms

  (三)发展目标

本文来自织梦

  到2020年,创新型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更加强劲,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更加优化,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以上水平,建成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成为“一中心、一基地”建设排头兵,基本建成全国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

内容来自dedecms

  ——创新型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明显增强,若干重点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3.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52.5%,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突破10000亿元。

织梦好,好织梦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更加强劲。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部分优势领域创新水平由跟跑向并跑、领跑跨越,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以上水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5件,PCT专利申请总量达3000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0家,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研发机构100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5000家。

内容来自dedecms

  ——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科技与经济融合更加顺畅,创新主体充满活力,创新链条有机衔接,创新治理更加科学,创新效率大幅提高。政产学研金介用等紧密结合,分工科学,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创新体系建设日趋完善。每万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达180人年,引进国内外500强企业研发中心达150家。 copyright dedecms

  ——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创新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机制更加健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全社会基本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激励创业、包容多元、宽容失败的价值导向和社会氛围。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达100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达100家。 dedecms.com

内容来自dedecms

dedecms.com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争当江苏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排头兵行动计划〉的通知》(宁委发〔2016〕24号)要求,着力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流科技创新载体,构建开放式产业科技创新网络,营造良好科技创新创业生态,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协同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努力把南京建成创新人才、科技要素和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度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转移效能高,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善的综合性开放型科技创新中心,成为江苏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排头兵。

内容来自dedecms

  行动计划分三步实施,第一步,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国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第二步,到2025年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节点门户地位显著,“南京制造”品牌基本形成,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0件,主要创新指标跨入创新型国家先进行列;第三步,到2035年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要支撑和成果策源地。 织梦好,好织梦

  三、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copyright dedecms

  (一)构建现代产业技术体系 本文来自织梦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形成产业优势。紧盯未来发展方向,培育产业技术原始创新,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着力构建现代产业技术体系。 内容来自dedecms

  1.培育原创性、前瞻性技术。充分发挥高校院所创新源头作用,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和产业创新发展重大需求,积极对接国家、省重大科学计划、重大科技专项,争取国家、省科技项目落户。重点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资源环境等领域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努力取得一批原创性研究成果,推进产业创新原始培育。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构建国际化、高水平、综合性的原始创新基地。 本文来自织梦

  2.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采取企业主导、高校(院所)协作、军民融合、成果分享等模式,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形成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基地。加快软件谷、智能电网谷、无线谷(未来网络谷)、液晶谷、生物医药谷、江北新区研创园、生物农业谷等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建设中国3D打印研究院、中科院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南京机器人研究院等一批产业创新中心。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示范推广应用,实施首台套重大装备推广应用等示范工程。“十三五”期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实施“全市优势产业关键技术突破工程行动计划”,系统组织、协同攻关、滚动推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每年认定新产品200个,推广新产品150个,5年共推进重点研究开发项目1000项以上。建成国际软件名城。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专栏3  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 dedecms.com

  1.新一代信息技术。①新型显示。玻璃基板、偏光片、液晶材料、智能终端等产品及技术协同发展,形成液晶显示规模化发展、OLED产业化应用、激光显示核心技术突破的产业体系。②基础软件及工业软件。发展自主可控嵌入式操作系统、工业实时数据库、基于国产软硬件的电子文件系统等基础软件;开发面向石化、钢铁、汽车、电力、轨道交通等重点领域的研发设计、数字控制、智能生产和管理类工业软件。③信息通信设备。推进国家重大基础设施CENI平台建设,发展以SDN为代表的网络通信设备及系统。④云计算、大数据及物联网。重点开展虚拟化、云存储、云安全、云中间件、数据存储和处理等关键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突破智能传感器、射频识别、信息处理、系统集成、智能终端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⑤卫星应用。突破北斗芯片低功耗小型化、北斗与其他信息领域融合应用、室内外高精度位置服务以及融合型位置服务平台构建技术等。⑥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提升通信芯片、北斗芯片、电源管理芯片、RFID芯片等设计开发能力,开展芯片级、圆片级封装等先进封测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加快硅外延片、砷化镓、氮化镓、引线框架等关键材料研发与产业化。

本文来自织梦

  2.智能电网。突破并推广应用调度环节特大型电网安全稳定与控制、交直流广域协调控制等技术,提升发展输变配环节的二次高端设备水平,加快发展发电环节的大容量存储和用电环节的微电网接入等。重点发展网络监测系统、控制系统和安全维护装备,变电站及电气设备智能化、特高压及直流输电设备、特种变压器、一次设备在线监测及诊断装置。重点支持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并网接入技术、高效储能器件、电动汽车能源供给系统研发。 本文来自织梦

  3.节能环保。研究生物基材料合成技术、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与设备、有机废水检测处理技术等实用技术。发展主要耗能设备在线效率测试分析仪、大型燃煤电站锅炉和大中型燃煤工业锅炉及冶金行业烧结烟气脱硫脱硝、高效除尘技术及成套设备。

织梦好,好织梦

  4.高端装备制造。①智能制造装备。加快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和装备研发;发展机器人产业,加快电力巡检、医疗康复等专用服务机器人产业化。②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实现城际动车组200公里时速完全自主化生产;实现自主化ATP、ATO及联锁系统在国内整线运营;完成机车车辆在线监测安全系统全路网标准配置。③航空航天装备。以国产大飞机配套为重点,提升飞机机载系统技术研发能力;优先发展无人机整机研发生产,以成熟整机带动制造产业链形成。

本文来自织梦

  5.新材料。发展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精细和专用化学品材料、与文化艺术产业相关的新材料等领域研发与产业化。 dedecms.com

  6.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发展抗肿瘤靶向新药、抗肿瘤天然产物及衍生物、抗肿瘤基因药物、“他汀”类高血脂药等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加快高端医疗设备及配套试剂研发创新。 copyright dedecms

  7.新能源汽车。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大力发展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新能源乘用车;重点突破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动力电池及电动空调、电动转向等电动附件和充换电设备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

织梦好,好织梦

  3.发展现代服务支撑技术。以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加快现代服务技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扶持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加快创意设计、动漫等服务外包产业,推进工业设计、文化创意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在虚拟现实、并行计算、海量数据处理和分析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推进电子商务、大数据应用、互联网金融、现代物流、信息安全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强生物医药产业和健康服务产业、节能环保制造业与节能环保服务业、卫星制造业与卫星服务应用等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智慧社区养老、个性化健康等基于互联网的生活性服务业。到2020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年均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4万亿元,打造中国现代服务业名城。

内容来自dedecms

  4.攻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围绕产品质量和成本、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广泛开展产品和工艺创新,促进更多产品进入国内外高端市场,提升传统产业国际竞争力。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加快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先进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及大型成套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着力培育新一代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业。完善“网+云+端”工业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等新型产品开发模式,推进研发设计、数据管理、工程服务等制造资源开放共享,推进云制造等集约化的生产组织模式。积极推进制造业服务化,促进制造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企业资源整合和业务融合,加快推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建设中国智能制造名城,基本建成中国“互联网+”名城。 织梦好,好织梦

  专栏4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支撑工程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智能制造和智能装备工程。重点推广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人机智能交互、自动识别、3D打印、分布式控制技术,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支持智能制造核心关键技术、智能化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在生物医药、汽车等领域率先实施智能化改造示范项目,支持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成体系建设智能化生产线。“十三五”期间建成1—2家智能制造领域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每年启动10家智能工厂试点示范建设,到2020年智能协同制造、重点行业机器人密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织梦好,好织梦

  “互联网+”提升工程。以轨道交通、智能电网、工业机器人等高端装备以及集成电路、消费电子为重点,支持国家级和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等建立智能化研发设计平台,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产品研发设计体系。支持装备制造、钢铁、石化、汽车、电子、纺织、新医药、新材料等行业龙头企业建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行业特色应用平台。到2020年,培育180家互联网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建成10家“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企业,规模以上企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服务等关键环节互联网应用覆盖率达70%。节能减排科技支撑工程。面向重点行业节能减排需求,开发高效清洁燃烧、工业余热利用、高效机电节能、建筑节能、清洁生产、三废处理等关键技术和设备。

dedecms.com

  (二)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引导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加快发展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

dedecms.com

  1.加快引进培育创新型企业群。加快创新型企业引进步伐,强化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鼓励支持大企业和“排头兵”企业构建高水平的研发机构,形成完善的研发组织体系,集聚高端创新人才,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助推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成长,引导其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有效对接、做大做强。实施科技型企业“小升高”、“高升规”计划,通过“育苗造林”式培育,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向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转型,快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实施小微企业“创新之家”培育计划,通过分布式、网络化创新,推进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的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实施“科技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力和内生发展力。 内容来自dedecms

  专栏5  企业创新能力攀升

本文来自织梦

  工程构建创新型企业培育体系和分类培育机制,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推进科技型企业“小升高”,培育创新型“专精特新”小微企业,壮大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示范带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本文来自织梦

  到2020年,形成15家创新型领军企业、150家科技型拟上市企业、500家“专精特新”小微企业、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组成的创新型企业集群;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研发机构100家;力争落实科技减免税额达100亿元。

dedecms.com

  2.加快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实施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百千万”工程,继续推进大中型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并向省级、国家级攀升。引进国际高端资源,积极开展产业前沿技术研究,建成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研发机构。有效落实各项科技创新政策,使科技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通过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引导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到202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基本全覆盖,建成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研发机构。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3.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强化高校(院所)企业、高校(院所)地方合作,支持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重点项目。充分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引导企业和高校院所共建专业技术支撑平台、高校(院所)企业联合研发中心,建设一批产学研创新联盟、成果转化应用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企业的合作创新能力。支持更多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

dedecms.com

  (三)强化民生科技创新

织梦好,好织梦

  坚持把创新驱动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为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织梦好,好织梦

  1.加强公共安全科技创新。继续推进科技强警示范工程,以警务实战应用为目标,示范应用移动互联、云计算、数据挖掘、安全管理等关键技术,构建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全面提升立体化、现代化治安防控科技水平。建立公共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公共安全科技运行机制,提升共众应急能力和应急救援保障水平。加强基于互联网的食品安全和生产安全管理的信息收集、风险评估与预警等关键技术开发和应用。 本文来自织梦

  2.推进绿色生态科技创新。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落实《南京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围绕大气污染监测和防治、水污染治理和饮用水安全保障、固废处理与利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等重点领域发展需求,加强监测预警、控源减排、决策支撑等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成果示范应用,构建有效的环境污染监测与控制技术体系。大力实施节能减排、“蓝天行动”、“水十条”、“海绵城市”、新能源汽车应用等生态绿色科技创新工程。 织梦好,好织梦

  3.促进人口健康科技创新。加强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前沿技术研究,重点支持心脑血管、肿瘤、精神及代谢类等重大、常见、多发疾病临床诊治研究,实施基因早期筛查疾病工程,重点推广基因检测技术在遗传病筛查、重大疾病早期诊断、区域高发病监测等方面的应用。研制重大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新技术和新产品,在精准医疗、数字医疗、干细胞与组织医学等领域取得突破。开展数字化医疗工程技术研究,加快“智慧医疗”建设,构建以电子病历、区域医疗资源整合为核心的健康档案信息和医疗技术共享平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4.开展社会治理科技创新。建设“智慧南京”,构筑“城市神经网络体系”,建成规模、容量、技术层次和服务水平居全国前列的社会服务网络。推进一批重点电子政务工程,完善城市地理信息、突发事件应急指挥、规划、建设、水利、交通、国土、安监等数字化智能化信息系统。加快整合覆盖政府、社区和居民的社会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功能完备、互联互通、覆盖全社会的服务网,完善跨部门综合性社区服务模式。实施警务、交通等领域的大数据科技示范工程。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四)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 copyright dedecms

  以建设国家农业高新区、打造全省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和长三角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dedecms.com

  1.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培育白马省级高新区,力争申报建设国家级农业高新区。建设全省农业科技“星创天地”示范区,引导农业科技成果入园孵化和转化,吸引高科技农业企业入园,加快产业化开发,集中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新成果,力争成为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宣传平台及科技培训、科普教育基地。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实施“一区一品”的品牌农业发展战略,整合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到2020年建成市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15家。 织梦好,好织梦

  2.培育农业科技型企业。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以及相互配合协作的产业网络体系。在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运输等过程中培育和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依托农业主导产业原料资源,应用现代高新技术逐步做大做强加工企业。开发肉制品的生产工艺、蛋品和畜禽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加强食用菌、乳制品、蜂产品等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打造农产品研发加工中心和加工集群区。 内容来自dedecms

  3.推进农业产业科技创新。实施农作物新品种引繁工程,应用常规育种、分子辅助育种及航天育种等技术,培育优质、高产、多抗和专用的农作物新品种,加强蔬菜园艺育种研究,重点开展园艺作物的育苗技术和无性繁殖技术研究推广。实施水产畜禽规模集约养殖工程,研究龙虾、青虾、长江水系鱼类育苗关键技术,加强规模养殖中的高效养殖技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等研究和攻关。 内容来自dedecms

  4.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推进高校院所、开放实验室和现有科技成果等与三农发展结合,使科研基地、示范基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科技直通。创新农技推广方式方法,积极推广高校(院所)地方共建、科技特派员等农技服务模式,健全“一村一名农技指导员”制度。加快建设科技工作站、科技服务超市、培训机构等服务机构,建设省、市级农业种质资源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服务中心。到2020年,建成农业科技服务超市50家,农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0个,培养科技特派员2000人、农业科技核心专家团队30个和农业科技核心专家50人。

本文来自织梦

  专栏6  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工程

copyright dedecms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健全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完善并示范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开发农产品和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快速在线检测技术和设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示范体系建设。

copyright dedecms

  生态循环农业工程。开展农业生产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研究,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研发精确定量、多残留检测技术和方法标准以及环境友好型农业投入品。

dedecms.com

  智慧农业工程。研究遥感、传感探测等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建设一批农商电子商务平台和基于互联网的农业服务平台,构建天地一体的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销售各环节的推广应用。 copyright dedecms

  农业设施与装备自动化智能化工程。重点研究防虫网设施构型、防虫网材料、连作障碍控制、连栋温室、大棚设施优化构型、新型材料应用、温光湿等因子的智能化控制、适栽品种容器栽培以及棚下养殖立体农业生产等技术。

dedecms.com

  四、集聚资源要素,夯实创新基础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加大科技创新园区和载体建设力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坚持把加强科技创新核心区域、重点园区和重要载体建设作为转换发展新动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主要抓手,通过创新资源要素集聚,促进区域创新实力提升。

内容来自dedecms

  1.全力打造国家级江北新区创新高地。高标准、高起点编制实施《南京江北新区发展总体规划》,集聚高端,凸显优势,突出创新驱动发展。落实新区“科技创新十条”政策,强化科技同经济、创新成果同产业、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四个对接”,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平台、人才、政策“四个集聚”,加快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产业高端发展、集聚全球优质创新资源、营造最优创新生态“四个突破”,实现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和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建设目标。推动江北新区与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融合发展,构建新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科技创新系列工程,推动创新资源向产业集聚。围绕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4+2”主导产业发展,优化科技创新资源空间布局,形成若干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到2020年,新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3.3%;新增国家级、省级科研基地和平台50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45件,PCT专利申请总量达800件,科技服务业产业规模达8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5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5%,形成集成电路、生命健康和新能源汽车等3个千亿级规模产业集群。 织梦好,好织梦

  2.争当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排头兵。发挥国家高新区的引领作用,创新南京高新区(一区两园)建设体制机制,建立综合评价和主要指标定期通报制度,推进高新区转型升级、争先进位。全面落实中关村自主创新政策,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新型科研机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等方面先行先试、寻求突破。把南京高新区、新港高新工业园、江宁高新工业园打造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经济发展新高地。带动4家省级高新区、23家核心载体创新发展。到2020年,高新区(一区两园)基本建成为江苏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区和排头兵。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