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发展规划 > 安徽省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上)

安徽省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上)

发布时间:2018-01-12 作者:派智库 来源:蚌埠市人民政府网站 浏览:【字体: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全面冲刺全省第一方阵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共蚌埠市委关于制定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本纲要,主要阐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未来五年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政府将通过制定实施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年度计划,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努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dedecms.com

  第一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opyright dedecms

  第一节  发展基础

织梦好,好织梦

  “十二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加快发展与转型发展相互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创新驱动和开放带动等战略,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积极发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构筑新的竞争优势,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快于全省、领先皖北,发展态势稳步向好。 copyright dedecms

  全市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3.1亿元,年均增长11.7%,实现五年翻一番的目标,人均生产总值达6143美元,财政收入228.4亿元,五年累计完成投资5230亿元。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二三产业比重提升3.9个百分点,达到84.9%,工业化率44.7%,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964.8亿元,电子信息、硅基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6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52元。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市区面积扩展至956.93平方公里,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38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13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2.2%,棚户区改造“蚌埠模式”得到李克强总理批示并在全国推广。京沪高速铁路、合蚌客专高铁、皖北(蚌埠)保税物流中心、蚌埠港集装箱码头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投运,我市交通枢纽地位、对外开放发展水平均得到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城乡统筹迈上新台阶。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新型城镇化试点、公车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有序推进。创新机制不断完善,自主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绿色发展理念逐步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跻身国家级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城市区域性试点。民生事业不断加快,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蚌埠市作为皖北中心城市和全省重要经济增长极的地位和形象进一步提升。 织梦好,好织梦

  专栏1:“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织梦好,好织梦

dedecms.com

  第二节  “十三五”发展面临的形势

内容来自dedecms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党的十八届三、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将基本完成。全面深化改革必然成为贯穿未来五年发展的一条主线,改革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和一系列发展新理念、新举措,将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总体上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成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依然可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同时,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需求总体不振,环境资源能源等要素对经济发展的硬约束不断增强,培育新的发展动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仍需一定的时间。但是,我市也具备实现持续加快赶超的条件和机遇。新产业、新业态、新经营模式不断涌现,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市上下业已形成奋力赶超的精气神和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新型城镇化的红利不断释放,省委、省政府支持皖北发展政策的力度不减,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生产力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区域融合发展进一步加速,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使得蚌埠作为皖北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

dedecms.com

  综合判断,“十三五”期间,围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冲刺全省第一方阵”目标,蚌埠面临前所未有发展机遇。只要我们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奋力进取,完全可以实现新常态下蚌埠经济社会的新跨越。 内容来自dedecms

  第三节  指导思想

copyright dedecms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冲刺全省第一方阵”目标,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大力实施调转促“486”行动计划为主抓手,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持续增强蚌埠皖北中心城市的影响力、带动力,实现总量进位、加速崛起,加快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美丽蚌埠。 织梦好,好织梦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十三五”时期要重点实施好六项战略。 内容来自dedecms

  ——创新发展战略。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全市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推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促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融合,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重点打造技术创新和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城乡统筹战略。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市,强化产城联动的发展模式,推动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有机结合,加快产业与城市融合步伐;有效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构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结构有序的城镇体系,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促进投资、消费和就业增长,扩大经济发展空间,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 copyright dedecms

  ——开放带动战略。依托蚌埠地理区位、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充分发挥沿淮港口物流、通关服务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构筑开放发展新机制。抓住国家推进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建设重大机遇,加强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动对接,高水平承接沿海和国际产业转移,集聚更多发展要素,拓展更广泛合作发展空间。全力打造淮河生态经济走廊,以蚌埠(皖北)铁路无水港和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蚌埠港等沿淮港群为载体,进一步激发外向型经济活力。

copyright dedecms

  ——绿色发展战略。坚持绿色富市、绿色惠民,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完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积极推动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高能效、低能耗、少排放的绿色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内容来自dedecms

  ——文化提升战略。文化是一个城市精神品质的集中体现。重点围绕大禹文化、双墩文化、智慧城市建设等,全力打造蚌埠城市名片,培育和增强文化软实力。以先进、进取的城市文化,凝聚力量,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加快建设区域文化名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内容来自dedecms

  ——民生共享战略。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坚持促发展、惠民生,强市与富民同步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dedecms.com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内容来自dedecms

  按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领先皖北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冲刺全省第一方阵的总体要求,“十三五”时期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内容来自dedecms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预期年均增长9.5%,期末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基本翻一番、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期末财政总收入达到3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加快实施“调转促”行动计划,谋划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末,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突破90%,工业化率超过5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60%,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3以上。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8%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52%、48%。 内容来自dedecms

  ——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大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适应市民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心城区对全市发展的辐射带动力显著增强,园区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持续提升,镇村经济活力增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加快,城乡区域之间联动发展、协调发展的格局全面形成。 内容来自dedecms

  ——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绿色发展理念逐步深化、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初步建立,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布局更加科学。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空气质量指数达到优良天数逐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创成国家级森林城市,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织梦好,好织梦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面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经济外向度和承接产业转移水平显著提高,与长三角和周边区域深入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入。进出口总额突破30亿美元。 内容来自dedecms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分别达到41500元和1830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五年新增城镇就业30万人以上,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贫困人口实现如期脱贫。 织梦好,好织梦

  ——文明程度普遍提高。大力推进全民创业,保持就业持续增加。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全市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织梦好,好织梦

  专栏2:“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copyright dedecms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好,好织梦

  第二章  聚焦工业突破

织梦好,好织梦

  坚持工业强市核心战略不动摇,抢抓“中国制造2025”重大战略机遇,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实现壮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举,保持较高发展速度与提高质量效益并重,培育新兴产与改造传统产业并行;加快做优产业、做强企业、做实项目、做大平台,全面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力和带动力,为蚌埠冲刺全省第一方阵发挥更大支持引领作用。

织梦好,好织梦

  第一节  聚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织梦好,好织梦

  坚持把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全市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以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为载体,以集群化、规模化、高端化、链条化为方向,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工程,全面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四个一行动计划”,促进以电子信息为首位,以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力争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建成硅基新材料、生物制造、新型电子元器件等一批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基地。 copyright dedecms

  电子信息产业。把握省扶持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重大机遇,健全完善“六个一”工作体系,奋力建设千亿级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深入推进国家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完善新型显示产业体系。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品发展趋势,壮大特色电子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怀远县、高新区市级专用电子器件产业基地,争取升格省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抢抓国家支持发展集成电路、智能仪器仪表等产业的重要机遇,深化与领军企业战略合作,加快延伸链条、扩大规模,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壮大。

copyright dedecms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构建新型制造体系,重点发展智能装备制造、整机整器整车和成套装备等产业链高端产品,着力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培育成为我市重要支柱产业。抢抓国家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重要机遇,支持开发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积极突破数控系统、伺服系统、减速器等主要功能部件研发与生产,加快建设高新区、蚌山区市级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瞄准电力、环保等领域市场需求,加快发展新型电力装备、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治理设备等专用装备。稳步增强油缸、模具、滤清器等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强化重大项目战略合作,争取实现整车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的重大突破。

本文来自织梦

  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材料、生物医药、生物能源,进一步提升生物产业综合竞争力。引导支持PBS全生物降解新材料开发应用,积极建设生物基材料研发制造基地。大力发展盐酸安妥沙星、生物素等各类新药、特色原料药和高端医疗器械。加快推动非粮原料与纤维素转化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统筹推进重点企业异地搬迁升级,培育提升柠檬酸、乳酸、燃料乙醇等生物制造产品,全面建设淮上区、固镇县市级生物制造产业基地,争取尽早升格省级产业基地。

copyright dedecms

  新材料及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铜铟镓硒太阳能光伏及辅材、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等,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加快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应用及产业化,积极推进前沿技术研究及工程化,推动高强度碳纤维、石墨烯等高端材料产业化,高度关注和推动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战略前沿材料发展。

copyright dedecms

  专栏3:战略性新兴产业“四个一行动计划” 内容来自dedecms

  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着力实施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触摸屏用高强度盖板玻璃、AM-OLED器件、节能环保装备、智能终端产业园、工业机器人及功能部件、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汽车发动机、生物医药产业园、PBS生物降解材料、石墨烯新材料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力争到2020年,重点建设100个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 dedecms.com

  集聚一批龙头企业。重点引进掌握核心技术、带动力强的行业领军企业,鼓励在蚌大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高成长性中小高技术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到2020年,集聚10家左右产业超5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 织梦好,好织梦

  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研发平台载体作用,激发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创业活力,着力研发和攻关8.5代TFT-LCD液晶玻璃基板、工业机器人伺服系统、PBS生物降解材料合成、非粮原料与纤维素转化、高效静电除尘器等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力争到2020年,突破100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工程化技术。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打造一批产业基地。牢牢把握省支持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重要机遇,鼓励各类园区、开发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企业和各类要素向园区、开发区集聚,加速形成新兴产业生产组织体系和配套服务体系,到2020年,打造3个国际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3-5个省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基地。 织梦好,好织梦

  第二节  全面提升传统加工业 dedecms.com

  按照优化结构、提升水平、绿色发展的要求,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综合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改造提升轻工食品、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提升产业整体素质、绿色集约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加快淘汰僵尸企业,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力争到2020年传统加工业产值突破2500亿元。

dedecms.com

  轻工食品产业。重点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高质烟酒、包装印刷、玉器加工等产业,加快推动轻工食品产业链条精深化、特色化、品牌化提升改造,大力发展名优特新产品。以县域为重要载体,推动优势资源就地加工增值。

dedecms.com

  纺织服装产业。重点发展服装鞋帽、产业用纺织品及家用纺织品。大力引入新的设计方法、设计理念和设计人才,推进自主品牌发展与对外合作发展并举,加快在休闲服、运动鞋服等领域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原创设计的品牌服装。加快产业用纺织品开发及应用,重点推进生物医用纺织品、汽车用纺织品、多功能蓬盖材料等开发,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内容来自dedecms

  精细化工产业。重点发展医药中间体、苯基有机硅新材料,推进应用绿色工艺、技术和装备,加速实现生产技术升级、化工产品升值。以现有苯系有机中间体为基础,拓展产业链条,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重点发展苯二胺、芳纶等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和医药中间体。发挥核心技术优势,延伸苯基有机硅新材料产业链,开发苯基氯硅烷系列产品。

copyright dedecms

  建材产业。积极推动新型建材结构升级,重点发展安全耐久、节能环保、轻质高效、防火隔热、施工便利的绿色建材和新型不锈钢型材等,进一步提高产品档次。促进水泥生产企业资产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copyright dedecms

  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全面有序推动市区化工企业异地搬迁改造,加速形成布局集中、企业集聚、发展集约的产业格局。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中粮生化、丰原集团、八一化工、天润化工等重点化工企业退市进园并实施同期关停;2022年底前全部完成城市老工业区企业搬迁改造,同步实施周边居民异地搬迁安置和生态环境恢复,彻底解决落后产能集中、基础设施老化、环境污染严重、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 织梦好,好织梦

  专栏4: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工程

织梦好,好织梦

  1、实施产业转型升级100个重大项目。“十三五”期间,加快实施安徽中烟蚌埠卷烟厂易地搬迁技术改造、烟草产品制造基地、生物化工企业退市进园、佳先功能助剂退市进园、中纺油脂产业园、冠宜国际箱包制造基地、特步鞋服生产基地、金黄山大型印刷包装生产基地、辉隆科技产业园、中华食品产业园等100个重大项目。

内容来自dedecms

  2、产业提升工程。以产业新型化为方向,明晰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综合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现有设施、工艺及生产服务进行改造,提升产业发展层次。轻工食品、精细化工、纺织服装、建材四大传统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

本文来自织梦

  3、产业集聚工程。以优化产业布局为重点,加快城区老工业搬迁改造,打造特色产业发展基地、产业集聚专业镇、中小企业产业园等多层次发展平台,促进传统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全面完成中粮生化、丰原集团、八一化工、天润化工、佳先化工等重点生物化工企业退市进园。大力谋划特色传统产业基地,到2020年,以特色传统产业为主导的园区全部创建成为省级以上特色产业基地。

织梦好,好织梦

  4、质量品牌工程。以提升品牌质量为核心,突出企业主体作用,强化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激发传统产业企业内生活力。引导传统产业企业树立品牌理念,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培育一批名品、名企、名牌、名家。促进蚌埠产品向安徽品牌、中国品牌、世界品牌转变。

dedecms.com

  5、绿色发展工程。以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开发绿色技术,发展绿色产业,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加快构建绿色工业体系。推动存量企业改造升级,完成华光光电退市进园、国电蚌埠电厂扩能升级等重大技改项目,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2500亿元。加快节能绿色高效改造。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打造一批绿色示范工厂,推动传统产业的耗能、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 dedecms.com

  第三节  加速优化能源结构

dedecms.com

  以能源消费结构清洁化为主要方向,逐步减少原煤消费量,着力构建天然气、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多点支撑的能源消费体系。 dedecms.com

  化石能源领域。在火电领域,推进园区实施热电联产,提高原煤利用效率,加快建设国电蚌埠电厂二期工程,谋划国电蚌埠电厂三期,打造国电蚌埠能源基地。在天然气领域,在供应端,积极拓宽天然气供应渠道,优化天然气供应途径,建设天然气供应保障设施,提高天然气消费保障能力。大力推进天然气支线管道建设,完善供应管网布局,实现天然气“县县通”。在应用端,扩大开发区工业企业使用天然气的比重,积极谋划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加快全市天然气加气站的布局和建设。

本文来自织梦

  新能源领域。在生物质能领域,加快推进生物质发电项目,建成怀远光大生物质电厂、五河上海电气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有序实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鼓励发展生物质成型燃料、农村大中型沼气、垃圾填埋气发电等,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改造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加速中粮生化秸秆制乙醇产业化,壮大非粮生物能源生产规模。在太阳能领域,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光伏地面电站,支持发展光伏电站服务业,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在风电领域,实施饮马湖风电场开发建设项目,积极引进微风发电技术成熟企业,推进能源结构不断优化。 织梦好,好织梦

  第四节  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dedecms.com

  抢抓国家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良好机遇,加快构建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格局。畅通驻蚌部队与市委市政府合作沟通渠道,建立健全军地合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跨军地、跨领域、跨部门融合发展的重大问题。大力推进“军转民”、“民参军”,强化要素保障,创新合作方式,引导推动中国电科第40所和41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14所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大型机械等领域,实施一批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加快以高新区为载体,创建国家级军民融合示范基地。支持驻蚌军工科研院所企业化改制,推动剥离民品业务,成立专业化公司,加速推进国防科技成果向民用领域转化进程。加大蚌埠地区港口航道、通信网络、军民用机场、人防工程等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力度,进一步适应和满足战备需求。充分利用蚌埠军分区、装甲兵学院、蚌埠汽车士官学校、海军蚌埠士官学校等驻蚌部队资源优势,加大军民企业产品应用推广力度,促进驻蚌军民融合企业产品进入军队、政府采购目录。

dedecms.com

  第三章  实现服务业大发展

dedecms.com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深入实施《服务业加快发展工程》,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信息、商贸流通、文化旅游和医疗卫生等优势行业,全面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十三五”期间,保持服务业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到2020年,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实现翻番。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第一节  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dedecms.com

  现代物流业。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形成现代物流业集聚发展的格局,重点打造西部工业物流、淮上商贸和保税仓储物流、南部电商物流等若干物流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引导传统运输、流通等企业采用现代物流管理模式和技术装备,鼓励制造企业物流流程再造和物流业务分离外包,培育一批专业化物流企业。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支撑,提高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整合各类物流信息资源,促进物流信息与公共服务信息互联互通。完善城市配送网络节点布局,支持快递业整合资源入驻园区,积极发展统一配送和共同配送,支持铁海联运,提高多式联运比重。大力发展保税物流,提升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B型)能级,加快蚌埠临港经济开发区建设,推进综合保税区建设申报工作。

织梦好,好织梦

  金融服务业。完善金融管理体制,加快建设促进金融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加快金融开放步伐,积极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和知名金融机构入驻,引导企业向主板、创业板、新三板、省股权托管中心进军,重点推进企业“新三板”挂牌。大力发展债券融资,探索中小非金融企业集合票据、短融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信托产品、理财产品等融资新工具,推动信托、融资租赁等融资方式发展。创新金融产品,推广知识产权质押、农村“两权”抵押、在建工程抵押等金融产品。鼓励引导企业利用大型制造设备、施工设备、运输工具、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金融机构合理布局县域基层网点,加强对“三农”及中小企业等薄弱领域的服务,支持农村法人金融机构做大做强。 dedecms.com

  科技服务业。积极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大力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等行业,加快服务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面向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型产业集群,建设一批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积极筹建一批国家级质检中心和省级质检中心。引导企业自建或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高水平研发机构,推动科技服务与企业对接,促进工业设计与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工业设计和工艺美术产业集聚发展,支持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企业和工业设计基地建设,推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举办好安徽省工业设计大赛,全力打造安徽省工业设计名城。积极发展研发服务外包、合同研发组织等研发服务新业态,加快技术、知识产权等要素市场建设,培育集聚一批社会化投资、专业化服务的第三方研发机构。

织梦好,好织梦

  第二节  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 织梦好,好织梦

  商贸流通业。积极推行现代流通方式,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深入推进内外贸融合,推动市场商贸业向国际化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划行归市”发展战略,完成传统专业市场的调整、改造和提高,打造一批面向全国、全省具有物流集散、批发交易、信息发布、产品展示、电子商务等综合功能的新型市场集群。调整优化零售业布局,引导城市综合体健康发展,形成以淮河路、东海大道、高铁新区、张公山等为代表的若干个布局合理、业态先进的商业集聚区,着力提升零售商业能级和业态水平。加快发展便利商业,全面完成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健全农村商业网络,开展社区公益商业体系建设,打造形成15分钟便民服务圈。 织梦好,好织梦

  医疗卫生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开社会资本办医市场,完善社会办医优惠政策,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加快建设蚌医二附院淮上区新院区、蚌埠医学院龙湖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病房大楼、市第二人民医院城南新院区、市第三人民医院改扩建、市第四人民医院异地新建、市妇幼保健院搬迁新建等重点项目,支持三县创建三级综合医院。积极引进国内知名专科医院。鼓励市属医院开展对外合作,加快特色专科发展。强化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卫生专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名院、名科、名医”的“三名”工程,建立完善全科医生培训制度。加强医疗机构软硬件设施建设,探索“智慧医疗”和远程医疗。积极发展健康咨询、营养保健、运动健身、健康教育等大健康服务新业态。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信息服务业。抢搭“互联网+”快车,加快信息网络演进升级,推进下一代互联网(NGN)、第四代移动通信网(4G)、数字集群通信网、无线局域网(WLAN)和无线城域网等建设,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大力支持软件服务、平台服务、基础设施服务等模式创新,提升软件业支撑服务水平,建设一批以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为基础的创客平台等新型服务平台。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免费WIFI建设,全面实现WIFI网络城市区域全覆盖、农村区域无缝对接。提升电子政务、城市管理、交通、医疗、公共事业等移动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蚌埠信息服务业能级和竞争力,打造创新2.0时代“智慧蚌埠”。

织梦好,好织梦

  第三节  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 内容来自dedecms

  充分发挥蚌埠地区交通区位、加工制造、科技教育等比较优势,结合各县区产业定位及周边产业配套情况,优化资源配置,引导资金投向,按照“布局合理、定位准确、管理高效、辐射力强”的原则,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动漫创意、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金融服务和中央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打通产业上下游一体化发展节点,达到产业之间相互配套,相互共生,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带动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 织梦好,好织梦

  专栏5: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内容来自dedecms

  1、现代物流园:集约开发淮河岸线资源,发展港口经济、保税经济和总部经济。园区重点布局在港口、开发区以及铁路、公路枢纽性站场附近。加快建成长淮卫临港经济开发区、蚌埠商贸物流园、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二期)、皖北徽商物流港、蚌埠新港物流园、安徽电商快递示范园等。 织梦好,好织梦

  2、动漫创意产业园:打造集“产、学、研一体化”文化产业园区,重点布局在蚌埠大学城、高铁新区、滨湖新区商务核心区。重点发展动漫游戏、网络出版、数字创意等数字化生活性创意产业,加快星宇文化创意产业园、蚌埠大学科技园等发展。 copyright dedecms

  3、文化旅游集聚区:大力弘扬大禹文化、大明文化、楚汉文化、珠玉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以及淮河人文风情,积极发展文化体验、农林休闲、山水度假、城市游憩和商贸旅游。建成花鼓灯嘉年华、现代花卉科技产业园、大明文化产业园、湖上升明月等,重点建设大禹文化旅游区、龙湖城市中央休闲区、垓下楚汉文化产业园、双墩文化产业园等精品旅游景区。 内容来自dedecms

  4、体育产业集聚区:实施体育产业精品工程,打造一批示范场馆和品牌赛事。谋划建设体育产业园区,重点发展智能运动装备,逐步培育具有蚌埠特色的体育品牌和企业。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5、金融服务集聚区:加快蚌山区金融集聚区、淮河文化广场金融集聚区的建设。建成蚌埠金融中心,积极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增强银行业支撑经济发展的核心功能;支持证券、信托、基金管理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

dedecms.com

  6、中央商务区:加快中心城区交通、行政、商务、金融、文化、信息、会展等建设。提升淮河路中心商务区规模档次,高标准建设淮河文化广场中央商务区、高铁-滨湖新区中央商务区,引进龙头企业在中央商务区设立总部和技术研发中心,吸引国内外知名大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的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进驻。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第四章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copyright dedecms

  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副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稳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十三五”期间,实现一产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 dedecms.com

  第一节  推进农业产业化升级提速 本文来自织梦

  大力发展“种养加”一体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六次产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加快推进怀远县百万头美味猪现代养殖产业化、固镇县百万只肉羊产业化等项目进度,积极引进一二三产融合互动产业化项目。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构筑粮油、肉食、饮品和生物质四大加工体系。引导加工企业向主产区、优势产区、特色产区发展,形成一批相互配套、功能互补、联系紧密的龙头企业集群,培育壮大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到2020年,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0个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甲级队”50家以上。打造皖北农产品物流中心,加快怀远上谷农产品批发市场、中国农批电商物流园等项目进度。实施品牌建设示范工程,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提升农产品增值空间。开展“互联网+农业”行动,推广农业物联网应用,大力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农民网店等农业电商服务。到2020年,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00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3以上。

织梦好,好织梦

  第二节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内容来自dedecms

  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引导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加强土地流转用途管制,防止“非农化”。到2020年,全市规模经营面积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50%以上。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壮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2020年,全市家庭农场突破100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000家以上。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培育多元社会化服务组织,着力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织梦好,好织梦

  第三节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内容来自dedecms

  落实藏粮于技战略,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运用,推进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和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建成蚌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成蚌埠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基地,增强农业科学抗旱和粮食增产能力。实施藏粮于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粮食产能。到2020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3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00万亩。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实施设施蔬菜提升工程;推进畜牧和水产规模化健康养殖,开展稻田综合种养模式试点,加快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建成全省重要的优质奶业生产基地、优质肉牛生产基地、肉禽生产基地和生态渔业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实现农业功能向生产、观光、旅游转变。到2020年,粮食总产达到300万吨,蔬菜总产300万吨,肉蛋奶产量70万吨,水产品产量15万吨。

copyright dedecms

  第四节  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dedecms.com

  实施节肥、节药、节水行动计划。加强土壤地力培肥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资源化利用。推广畜禽规模化养殖、沼气生产、农家肥积造一体化发展模式,全面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到2020年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继续实施退网还湖工程及河湖养殖限制区域管理,发展生态渔业。严守耕地、水资源、林业生态保护红线。积极创建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示范区和示范主体。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完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推广体系。强化投入品管控,开展产地环境污染治理,推进绿色化生产。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不断扩大“三品”认证覆盖面。到2020年全市“三品一标”认证率达到70%。建成一市两县农产品检测中心,完善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执法监管,完善监管机构和监管机制,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制假售假行为。支持县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创建。

dedecms.com

  第五章  深入推进创新发展 内容来自dedecms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全力通过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改革试验,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推动建设国家级创新型城市,让创新真正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织梦好,好织梦

  第一节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本文来自织梦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编制技术创新发展规划,鼓励企业家参与政府创新规划和相关专项政策制定,扩大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中的话语权。引导支持企业牵头,联合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实施科技攻关项目。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方向,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支持企业实施“专利、标准、品牌”战略,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走“专精特尖”发展之路,努力成为细分行业小巨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深化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和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市建设,推进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培育专利、品牌等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加快专利成果产业化步伐。建立健全技术转移机构,建设技术需求与科技成果发布网络平台、交流交易平台。围绕电子信息、专用电子器件等产业,创新合作方式,大力推进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引导支持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现有重大研发平台进一步提升技术攻关能力,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就地实现产业化。持续推动创新政策、创新资源、创新人才等要素向企业集聚,瞄准国家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全力引入科技成果来蚌转化。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第二节  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织梦好,好织梦

  壮大创新创业平台。培育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支持现有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调整布局,着力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孵化体系,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良好平台。充分发挥MW众创智慧谷、大学科技园等孵化器载体作用,加速推动孵化基地实体化运作,着力促进创新成果尽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催生更多科技型企业和创新创业实体。 copyright dedecms

  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引育计划,围绕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加大对“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造就一批推动主导产业发展的高端领军人才。发挥合芜蚌人才金港、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平台作用,加快在蚌建设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硕士生实训基地。支持驻蚌高校与企业采取合办专业、定向培养等模式,订单式培育专业技术人才。持续扩大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范围,鼓励科技人员兼职创业、在岗创业、离岗创业和放宽科技人员职务发明成果处置权,激发企业和个人创新创业活力。

dedecms.com

  第三节  全面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大力推进区域创新改革试验,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探索建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科技管理体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统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服务、人才引育等方面取得重大改革突破。挖掘驻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源头创新能力,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蚌实施产业化项目。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共用机制,推动驻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等公共科技资源进一步面向中小微企业有效开放,构建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互动的创新网络。完善金融创新支撑体系,开展高新技术企业信用贷款试点,积极发展科技融资担保、科技保险等金融服务。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经济发展有效对接,实现科技进步对产业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提升。 内容来自dedecms

  第四节  实施质量品牌升级工程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以提升品牌质量为核心,突出企业主体作用,强化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激发传统产业企业内生活力。引导传统产业企业树立品牌理念,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培育一批名品、名企、名牌、名家。促进蚌埠产品向安徽品牌、中国品牌、世界品牌转变。引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积极争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字号品牌,增强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产品质量管理水平,通过质量标杆企业示范带动,推广卓越绩效模式和先进质量管理技术,鼓励企业主持或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积极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和追溯制度,坚持开展市长质量奖评选,争创安徽省政府质量奖,进一步夯实品牌创建的质量基础。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加大对质量违法和假冒品牌行为的打击和惩处力度。到2020年,拥有安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数量居全省先进水平。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