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发展规划 > 山东省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一)

山东省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一)

发布时间:2018-04-19 作者:派智库 来源:枣庄市人民政府网站 浏览:【字体: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枣庄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期。科学谋划和顺利实施“十三五”规划,对于枣庄市在新常态下把握新形势、理清新思路、激发新动力,实现经济社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建设转型升级和经济文化融合发展高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内容来自dedecms

  一、把握发展形势,明确战略目标

内容来自dedecms

  (一)发展成就 dedecms.com

  “十二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变化,进一步解放思想、攻坚克难,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转型升级和经济文化融合发展取得了新成就。 内容来自dedecms

  1.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经济总量持续扩大。预计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超过2000亿元,达到2030亿元,年均增长9.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49.3亿元,年均增长14.2%,比2010年翻一番;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到7.3%,比2010年提高1.7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52000元,是2010年的1.4倍。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164亿元,年均增长19.5%,是“十一五”时期的2.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90亿元,年均增长13.8%,比2010年翻了近一番。

织梦好,好织梦

  2.转型发展步伐加快。转型工作成效明显。顺利通过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中期评估,继续享受国家和省新一轮政策扶持,转型工作得到国务院肯定;累计获得国家、省财力性转移支付和项目资金64亿元,山亭区、市中区纳入省革命老区扶持范围,转型绩效考核名次位居全国前列。接替产业发展壮大。非煤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10年的71.5%增加到2015年的88.4%,年均提高3.4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10年的66.3%增加到2015年的83.1%,年均提高3.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不断提升,达到19.8%。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8.6:60.1:31.3调整为2015年的7.5:52.8:39.7,服务业比重提升8.4个百分点;成功创建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市,台儿庄古城获批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内容来自dedecms

  3.改革开放稳步推进。简政放权持续深化。“四清单一平台”行政权力运行体系基本建立,市级行政权力事项削减比例达到18.7%。企业改革加快推进。70家市属工业企业改革改制任务基本完成,近4万名职工历史遗留问题基本解决。企业重组步伐加快。中联水泥、八一轮胎、三九医药、鲁南化工、丰源轮胎等企业重组取得实效,工业集中度有效提升。农村改革成效明显。成功获批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市、区(市)、镇(街道)三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成功获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现代化程度达到93%,小麦、玉米最高亩产均居全省前列。金融改革取得突破。枣庄市商业银行更名为枣庄银行,并在外地设立分支机构;枣庄农商银行成立运营,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走在全省前列;交通银行、济宁银行、青岛银行、日照银行在我市设立分行,银行业机构体系更加健全;全市民营金融机构达到27家,34家企业在齐鲁股交中心挂牌托管,企业上市实现零突破。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营改增试点平稳扩面,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启动实施;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压减80%,预算绩效管理得到加强。园区建设实现新突破。枣庄高新区成功创建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型煤化工等特色园区达到国家领先水平。招大引强取得新进展。联想烯烃、韩国奥瑟亚建阳炭黑、日本JFE煤焦油深加工等大项目签约落地,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大型央企、民企落户枣庄。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十二五”期间,共实施市级重点项目287个,累计完成投资1800余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2倍;过亿元项目947个,累计完成投资3600余亿元,对GDP贡献率达40%。 织梦好,好织梦

  4.城乡建设协调并进。新城功能不断完善。市实验高中一二期工程、职业中专一期工程、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新城园、市立医院新城分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体育中心“两馆”等建成使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贸流通等体系基本形成。城市公共设施更加健全。新建改造各类地下管网535公里,供热面积达到2929万平方米,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9.6%,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7%,固体废物(垃圾)处理率达到100%;客运换乘中心建成使用;BRT实现五区无缝换乘,通车总里程全国最长;公共自行车实现全市“一卡通”。村镇建设成效显著。新型城镇化示范镇达到13个,100个村达到美丽乡村创建标准,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全市所有村居。水利设施加快建设。庄里水库建设全面启动,辛庄水库扩建、周村水库扩容工程顺利推进,岩马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市域交通更加通畅。京沪高铁、枣临铁路、枣临高速公路竣工通车,北留线、枣曹线改建等工程进展顺利,枣鱼高速跨湖工程及枣木高速东延纳入全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规划;全市公路里程达到8368公里,比2010年增加1408公里,新建改造农村公路2851公里,实现“村村通”全覆盖;台儿庄复线船闸竣工运营,枣庄港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准实施,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5.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品牌创建成绩斐然。实施重点绿化工程584个,新增造林面积6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6.2%,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冠世榴园成功创建国家古石榴森林公园;实施重点创园项目63个,新增各类绿地1.46万亩,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建成省级以上生态示范区3个、生态镇(街道)45个,山亭区成功列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名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加快推进。全面完成82处露天采石场关闭任务;治理破损山体、废弃矿井矿坑、采矿塌陷地3万亩。淘汰落后产能成效显著。关闭产能30万吨以下小煤矿18处,淘汰落后产能255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8台,容量14.4万千瓦;关停立窑水泥生产线264条,淘汰落后产能2600万吨,结束了枣庄50多年立窑水泥生产的历史。节能减排目标超额完成。万元GDP能耗累计降低18.5%,提前一年完成省下达目标;COD、SO2提前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节能降耗连续三年走在全省前列。水污染防治国内领先。深化“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建设,代表山东省参加迎淮核查,取得了淮河流域和全国九大流域“双第一”,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得力。狠抓减煤、降尘、治企、控车等关键环节,替代淘汰建成区燃煤锅炉567台,淘汰黄标车、老旧车6.3万辆,全面完成100项工业企业脱硫脱硝治理任务,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成效明显,治超治限工作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

内容来自dedecms

  6.社会民生持续改善。民生投入不断加大。累计完成民生支出710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0%。就业任务超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达到28万人、34万人,完成“十二五”任务的109.3%、124%。居民收入逐年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5758元、12058元,年均分别增长10.9%和13.3%,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教育医疗条件明显改善。累计消除农村中小学校舍危房93万平方米,新建改建标准化校舍169万平方米、幼儿园29万平方米,校舍楼房率保持全省前列,滕州市、市中区、峄城区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验收;改扩建各级医疗卫生设施38万平方米,每千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比“十一五”末增加47%。文化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圆满完成大运河申遗任务,大运河中河台儿庄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第三届全国智力运动会、第三届两岸汉字艺术节、第一届和第二届世界石榴大会。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大力推进。累计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3.9万套,其中实施棚户区改造11.5万户,建设回迁安置房11.8万套,竣工9.3万套,回迁率达76.9%;改造农村危房9505户。社会保障更加充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一连增”,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完成城乡并轨,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大幅提升。“平安枣庄”建设深入推进。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基本实现城乡社区网格全覆盖,“两抢”案件由2010年3.02起/天下降到0.38起/天;食品药品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 本文来自织梦

  (二)发展形势 copyright dedecms

  1.发展机遇 内容来自dedecms

  (1)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我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带来重大契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以信息、生物、智能、新材料、低碳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加速融合创新,不断引发制造、能源、健康等新兴产业领域的颠覆性革命,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我市处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阶段,抢抓机遇发展新兴产业,将优势资源集聚到重点产业和核心技术领域,就可能实现新兴产业跨越追赶、后来居上;注重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可促其脱胎换骨、浴火重生。

copyright dedecms

  (2)国家宏观调控重点转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我市加快转型升级。中央大力倡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显示出发展思路的重大调整。这不同于以往侧重于需求端管理,而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从生产、供给端入手,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十三五”期间,国家要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必然要加大对转型升级城市的政策支持力度。我市已列入《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和《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继续获得国家政策支持,有利于加快转型升级。

内容来自dedecms

  (3)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我市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带来难得契机。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中韩自贸区”和“中澳自贸区”等,增强了区域间要素流动和板块间互动效应,必将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我市可借力“一带一路”,加快推动煤炭、水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走出去”,深化对外产业合作。依托高铁便利和产业基础等优势,对接“长三角”,积极吸引聚集高端制造业生产加工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型企业,引进互联网+、新型制造等新兴业态,吸引外地高校、医院来枣庄合作办校办医,为提升产业层次、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创造条件。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4)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战略的实施,为我市加快发展带来重要机遇。在全省“两区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中,西部经济隆起带的扶持政策含金量最高。在西部经济隆起带六市中,我市是京杭运河发展轴和临枣济菏发展轴的交点,连接中国南北经济的京沪高铁、京台高速、京沪铁路、京杭运河都从境内穿过。枣临高速、枣临铁路,不仅连接了几大重要交通动脉,也打通了我市入海通道。促进西部经济隆起带加快发展,有利于我市积极吸纳聚集资金、项目、人才等生产要素,促进商品流通、产业辐射、市场拓展,在鲁苏豫皖四省相邻地带打造产业发展高地。 内容来自dedecms

  2.面临挑战 织梦好,好织梦

  (1)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动力转换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从经济向科技、政治、军事和国际治理等领域延伸,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变数加大,挑战前所未有。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当前,我市正处于城市转型的攻坚期、发展动力转换的关键期,新的增长动力尚未有效形成,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dedecms.com

  (2)面对生态建设新要求、实现绿色发展的挑战。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对资源利用设置了总量红线。我市重化工业偏重的结构现状一时还难以改变,以煤为原料或燃料的工业项目还占有较大比重,将 内容来自dedecms

  不可避免地导致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居高不下,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同时,资源长期开采导致生态环境过度透支,生态治理欠账较多。因此,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关系,成为我市“十三五”期间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挑战之一。 本文来自织梦

  (3)应对区域竞争新形势、实现赶超发展的挑战。我市与周边济宁市、临沂市和徐州市同处鲁苏交界。东部临沂市,开通了经满洲里至德国汉堡的国际直达铁路货运班列,正推进实施鲁南城际铁路建设,交通区位优势大幅提升。西部济宁市,围绕建设鲁西科学发展高地和中华儒家文化传统创新区,高技术、信息、文化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南部徐州市,借力江苏“振兴苏北”政策扶持,经济发展转入快车道。与上述三市相比,我市曾经拥有的交通区位优势相应缩小,产业竞争力趋弱,区域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

dedecms.com

  3.存在问题

本文来自织梦

  (1)发展水平较低。经济总量偏小。2015年,全市GDP仅占全省总量的3.2%,地方财政收入仅占全省总量的2.7%,均居全省第15位。增长速度偏慢。在煤炭行情持续低迷大背景下,我市经济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财源结构转换面临“青黄不接”的严峻挑战。GDP、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均居全省第14位,整体呈下降趋势。开放程度偏低。进出口总额仅占全省的0.52%,排在全省末位,外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足1%。大企业大集团偏少。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59家,上市企业仅有1家,纳入统计范围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60个,与周边地市相比,企业项目规模小、总数少、后劲不足问题明显。质量效益不高。全市工业利润、利税分别低于全省平均10.3和8.6个百分点,企业经济社会效益偏低。

本文来自织梦

  (2)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资源型产业占比仍然较高。重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近七成,在全市重点监测的纳税50强企业中,煤炭、水泥企业占了三分之一。服务业仍是短板。服务业占GDP比重分别低于全国、全省9.9个和5.3个百分点,差距依然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较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9.8%,低于全省12.5个百分点。

本文来自织梦

  (3)创新驱动能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全市专利授权数量1665件,仅占全省的2.3%,位居全省第16位。研发创新平台缺少。国家级科研机构、研究型综合院校仍为空白,省级研发机构不到全省总数的3%。人才集聚能力较弱。“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泰山学者”只有5人,高层次人才和创业领军人才远不能满足产业转型、创新驱动发展需求。技能岗位市场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比维持在1.3:1,技能人才短缺情况长期存在。研发投入偏低。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27.7亿元,占GDP的1.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26.2亿元,仅占全省的2.2%,位居全省第14位。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4)民生改善任务艰巨。就业方面。破产企业、小型煤矿的整合关闭带来新的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聚集的数量和速度加快,全市劳动力年度供给总量在15万人以上。教育方面。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中小学师资缺口较大,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突出。棚户区改造方面。待改造棚户区两万余户,改造任务依然艰巨。社会保障方面。社保、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快速扩大,确保待遇按时足额支付难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多,大气综合治理难度大,能耗空间、环境容量制约日趋明显,采煤塌陷地面积位居全省第3位,治理任务较重。

copyright dedecms

  (三)发展理念

copyright dedecms

  1.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省委“一个定位、三个提升”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这一目标,牢牢把握转型升级和经济文化融合发展“两大高地”的战略定位,着力推动创新、开放、生态“三大跨越”,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型城镇、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四个体系”,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打造自然生态、宜居宜业的新枣庄。 copyright dedecms

  2.基本理念。“十三五”时期,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干在当下、成在实处,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贯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坚持工业强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一二三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制度性变革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注入新动力,切实打造好转型升级和经济文化融合发展“两大高地”。 本文来自织梦

  (2)统筹协调发展。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转型中的枣庄,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化落后、基础设施欠账、两大文明不协调等短板,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着力点,以实现人的城市化为核心,在协调发展中拓宽空间、增强后劲。 dedecms.com

  (3)绿色生态发展。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必须协调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加快生态功能区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copyright dedecms

  (4)改革开放发展。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我市转型跨越发展,必须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内外开放并举,把招商引资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搭建平台、完善政策、优化环境,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释放经济潜能,增强经济活力。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5)成果共享发展。共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千方百计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全市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四)发展目标 本文来自织梦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优势条件,围绕实现“两个翻番”,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枣庄建设成为转型升级和经济文化融合发展高地。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copyright dedecms

  1.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提前实现经济总量和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地方财力不断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织梦好,好织梦

  2.转型发展取得突破。传统产业不断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优势,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产业迈上中高端水平。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主要经济指标更加平衡协调,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

本文来自织梦

  3.民生保障更加充分。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提前两年实现脱贫。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平安枣庄建设深入推进,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本文来自织梦

  4.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文明枣庄、诚信枣庄建设扎实推进,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影响持续扩大。 织梦好,好织梦

  5.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基本控制,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copyright dedecms

  6.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市扎实推进,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民民主更加健全,党的建设制度化、科学化水平显著提高。 织梦好,好织梦

  二、坚持创新驱动,集聚发展动力 内容来自dedecms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智慧枣庄建设,开展“互联网+”行动,实施人才创新工程,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织梦好,好织梦

  (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copyright dedecms

  1.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dedecms.com

  (1)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快创新产业集群统筹,以高新区、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围绕全市煤基精细化工、锂电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生态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鼓励龙头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布局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安排知识产权(专利)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支持企业在关键技术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激励政策;采用创业券、创新券等方式,支持企业购买科技成果或科技服务,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支持企业创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高水平研发平台;支持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到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00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服务平台30家以上;布局建设2—3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培育3—5个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小巨人”企业20家。 本文来自织梦

  (2)加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力度。加快科技、金融融合步伐,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建立健全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开展科技服务企业融资风险补偿试点,支持银行加大对轻资产科技服务企业的资金投放力度。鼓励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面向科技服务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设立区(市)级扶持资金,为科技服务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供担保、贴息或科技计划扶持。支持有条件的区(市)出台和完善创业投资相关政策措施,积极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强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建设,有条件的区(市)可在科技资源集聚区域(园区)设立银行科技型专营支行、科技融资担保公司、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为科技创新开展信贷、担保等金融服务。引导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破解融资瓶颈。积极引入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助推企业创新发展。支持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与集合票据等方式融资,募集资金重点用于科技创新。 织梦好,好织梦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援助体系,实现维权援助网络全覆盖,推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争取设立知识产权法庭。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主导作用,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构建知识产权仲裁运行机制。探索设立综合性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 织梦好,好织梦

  2.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广北京中医药大学和枣庄市中医院合作模式,支持本地高校、医疗机构和骨干企业与海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对接开展合作,支持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及中科院等在我市建立分支机构,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推广服务。组建枣庄市生产力促进中心、鲁南产业技术协调创新中心、枣庄云网创新创业平台等重大创新平台,积极吸纳国内外创新资源,加强与省级或省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外部人才和智力,推进我市新型智库建设。完善技术入股和转让、联合研发、委托研发等多种合作模式,重点引进一批对全市转型升级有重大引领作用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积极融入全省对外开放战略,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重大技术需求,与京沪沿线、长三角、京津冀区域建立高层次、多形式、宽领域合作长效机制。开展境外技术研发和机构收购活动,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

内容来自dedecms

  3.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 copyright dedecms

  (1)建设科技服务业创新体系。立足我市实际,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推进互联网与科技服务业深度融合,不断创造新的科技服务业态。积极推进枣庄高新区、各区(市)经济开发区、国家火炬中小机床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纺织新材料纱线产品开发基地、软件和服务外包基地等服务载体建设,建立起规范高效的科技服务业创新体系。 本文来自织梦

  (2)开展专业技术服务。开展检验检测、卫生、食品、公共安全、环境等专业技术服务。提高枣庄市省级煤炭质检站、滕州国家机床质检中心、枣庄高新区锂电池质检中心、滕州省级机械及机械密封产品质检中心、省特检院枣庄分院、国家石榴种质资源圃,枣庄市农产品检测中心、枣庄市质检所、枣庄市计量测试所、枣庄市条码及印刷品质检站等检验检测公共平台建设水平,扩大业务服务覆盖范围,推进全市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建设。

copyright dedecms

  (3)着力打造创新平台。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构建面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公共服务平台,引导重点高校、科研院所与我市重点产业联合建设公共创新平台。积极发挥山东省工业水处理药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晶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滕州机械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山东省新材料纱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鲁南煤化工工程技术研究院、鲁南锂电新能源研究院等创新研发平台行业研发服务功能,积极创建山东省精密数控机床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甲醇制烯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锂离子电池企业重点实验室。到2020年,全市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技术市场交易额年均增长10%以上,培育10家以上创新能力强、服务水平较高、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技服务骨干机构,打造1—2个创新创业和知识产权服务示范园区。

dedecms.com

  (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copyright dedecms

  1.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 本文来自织梦

  (1)积极发展众创空间。充分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学科技园、商贸企业集聚区等现有条件,探索推广创客空间、创新工厂等新模式,通过市场化方式构建一批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众创空间。健全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打造支撑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新载体,争创国家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示范市。 本文来自织梦

  (2)加强创业培训载体建设。完善枣庄创业大学办学体系和运行机制,在区(市)、驻枣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社会培训机构设立创业学院、教学点、实训基地。“十三五”期间,全市创业培训任务全部由创业大学承担,培训后创业参与率不低于90%,创业成功率不低于20%。 dedecms.com

  (3)加强创业孵化园建设。鼓励和支持政府部门、枣庄高新区、各区(市)经济开发区、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等多元化主体投资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每个区(市)集中打造1—2个创业孵化园,吸纳更多企业和人才进驻,带动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等群体创业就业。到2020年,建成枣庄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全市各级各类孵化器数量达到20家,孵化场地总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过1000家,毕业企业达到300家以上。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激发创新创业热情 copyright dedecms

  (1)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鼓励高等院校允许全日制在校学生休学创业,实施弹性学制,改革学籍学业管理,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学生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鼓励社会组织、公益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设立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建立枣庄市留学人员协会,引导枣庄籍留学人员回乡创业。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鼓励农村劳动力创新创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依托现有各类园区等存量资源,整合创建一批农民工返乡创业园。鼓励各类企业和社会机构利用现有资源,搭建一批农民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支持农民网上创业,大力发展“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学习推广“淘宝村”发展经验,建设一批“电商示范村”。 本文来自织梦

  (三)推进智慧枣庄建设 copyright dedecms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光纤宽带的建设和改造,促进宽带普及提速,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建设新一代城市光纤宽带网络。发挥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的优势,建设鲁南数据中心,打造继济南、青岛之后省内第三个一级节点,打通枣庄信息化发展的“高速公路”。推进“一中心、四平台”建设。建设智慧城市云服务中心,整合打造面向民生、产业、政务服务和城市管理的四大应用平台,推进重点智慧应用工程建设,建成城市运行高效、产业发展创新、人文社会和谐、信息基础统一的智慧型城市。打造特色“互联网小镇”。利用高铁优势,建设锦水长街高铁“互联网小镇”,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互联网经济产业园、高铁信息产业园和新兴产业的创业平台。以高铁“互联网小镇”为龙头,配套建设枣庄经济开发区电子商务产业园、滕州龙园古镇互联网+综合平台、薛城孵化器2.0科技创新产业公园、山亭鲁南网商谷创业园,利用互联网技术,形成集创意创业、软件开发、技术孵化、养老、旅游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dedecms.com

  (四)开展“互联网+”行动

织梦好,好织梦

  “互联网+”协同制造。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强产业链协作,依托鲁南机床等企业,积极培养以机器人、增材制造(3D打印)、高档数控机床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业。到2020年,建成3D打印技术应用研究中心,一批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生产取得突破,部分领域技术和制造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争创国家级智能产业园区。“互联网+”现代农业。鼓励建立“互联网+农业”服务平台,推进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方式互联网化;推进农业传感器应用,主动对接北斗卫星系统,形成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模式,发展精准农业。大力实施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工程,加快推进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质量安全追溯等领域物联网示范应用。“互联网+”现代物流。提升物流园区智能化水平,提高物流供需信息对接和使用效率,鼓励大数据、云计算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建设智能仓储体系,提升仓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运转效率。引导煤炭、化工、水泥等大宗商品物流企业及快递企业等与电商深度合作,发展便民利商新业态。加快推进区(市)到村物流配送网络和村级配送网点建设,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互联网+”电子商务。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行业电商和跨境电商,进一步扩大电子商务发展空间,推进“枣庄工业品线上推销行动”,培育“枣庄电商谷”、鲁南网络经济产业园、峄城颐高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枣庄茂源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山亭网商科技产业园等,创新产品销售模式,形成互联网经济集聚园区。

本文来自织梦

  (五)实施人才创新工程 copyright dedecms

  1.创新人才引进模式。围绕产业转型引进人才。重点瞄准煤化工、装备制造、锂电、新信息、新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围绕“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依托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造人才链,面向海内外广揽一批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集聚一批创业创新团队,形成以高层次人才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良好态势。结合项目招商引进人才。以实施枣庄英才集聚工程为引领,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相促进,“刚性”与“柔性”相结合,充分发挥高铁的“磁场效应”,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向我市聚集。着眼战略合作引进人才。引导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企事业单位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交流合作,通过联合办院、联合办校等,拓宽事业发展和人才引进渠道。搭建发展平台引进人才。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抓好院士(博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科技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园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重点产业和科技创新领域,面向海内外引进培养100名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引领高新技术、带动新兴产业和新兴学科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本文来自织梦

  2.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加大实用型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依托我市3所高等职业学院和18所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市场、面向企业,深化产教融合,每年至少培养1000名“金蓝领”,扩大高级技师的数量规模。发展壮大企业家队伍。重视打造本土企业家队伍和职业经理人,建设企业家人才库,鼓励企业家走出去,通过学习考察、培训深造,开拓视野、提升境界。重视企业家后备力量培养工作,加强“二代”企业家培训,引导企业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重视教育培训、挂职锻炼、岗位交流,多渠道培养锻炼干部,提升管理能力和素养。 内容来自dedecms

  3.优化人才使用机制和环境。创新工作机制。遵循市场经济和人才工作规律,积极稳妥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实现“借梯上楼”,夯实人才本地发展的基础。鼓励企业利用股权激励、分红等方式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依托枣庄高新区建设“人才特区”。打造良好环境。积极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自然生态、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建设好专家公寓、国际学校等,帮助解决引进人才的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安居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让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强化政策落实。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机制,落实好人才工作专项经费使用、引进人才补贴奖励、创业研发经费资助等扶持政策,最大程度地释放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引进用好留住一批国家级乃至世界级领军人才。 dedecms.com

  三、加快转型升级,构筑产业高地 内容来自dedecms

  抓住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的重大发展契机,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按照“凤凰涅槃、腾笼换鸟”的思路,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动力,以“四化”同步为根本路径,突出工业提质、农业提效、服务业提速,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构筑产业发展高地。 copyright dedecms

  (一)推进工业提质转型

dedecms.com

  以“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为引领,落实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坚持以工业强市为主导,围绕“265产业集群”培育,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我市工业整体竞争力。“十三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5%左右,工业投资累计超过5000亿元。

织梦好,好织梦

  1.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织梦好,好织梦

  (1)化工产业。依托鲁南化工、联想控股、薛城能源等龙头企业,继续保持我市在化工产业发展上的领先优势,做大做强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薛城能源循环经济百亿产业园、滕州西岗苯制品加工基地、市中水处理剂生产基地、西集精细化工产业园等园区(基地)。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拉长产业链条,向煤基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延伸。重点在香烟过滤嘴、醋酸绸缎、工程塑料、煤基新能源、医药中间体、碳纤维复合材料、高纯电子化学品、高性能水处理剂等产品开发上实现突破。加快推进瑞达6万吨聚丁烯、新能凤凰78万吨扩产、薛城能源20万吨煤焦油馏分轻质化、丰元化学10万吨草酸精制及2万吨磷酸铁锂、泰瑞化工—萘系精细化学品研发等项目。到2020年,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型化工基地,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织梦好,好织梦

  (2)装备制造产业。依托鲁南机床、鲁南装备、威达重工等龙头企业,抢抓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机遇,发挥“中国中小机床之都”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建设鲁南装备制造基地、滕州中小机床制造基地、山东省造纸机械产业基地、鲁南汽车配件产业园等,鼓励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推进我市装备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高端数控机床、智能矿山设备、化工机械设备、造纸机械设备、广告设备、采暖制冷设备、先进纺织印染装备、特种阀门等专用设备。到2020年,全市装备制造产业形成千亿产业规模。 dedecms.com

  (3)煤电产业。支持枣矿集团、泉兴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稳定市内煤炭产能,继续实施市内煤炭资源保护性开采、控制性开发战略。加快推进结构调整,改进采掘工艺及采煤方法,合理解放“三下”压覆煤炭资源。建立煤矿退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消化过剩产能。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产业上下游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产业,加快煤炭由单一燃料向原料和燃料并重转变,推进煤炭产业健康发展。依托华电国际等企业,发挥我市煤炭铁路运输和“外电入鲁”主要运输通道优势,统筹煤炭开发布局和电网输送条件,建设鲁南煤电一体化开发基地,科学布局大型、高效煤电机组,严格执行污染物总量排放替代制度,积极实行“上大压小”,严控全市煤炭消耗量,加快建设产业园区热电联产项目。重点推进十里泉发电厂“上大压小”2×66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八一热电公司2×35万千瓦煤矸石综合利用热电机组,田陈富源2×35万千瓦发电机组,新源热电100万千瓦超超临界发电机组,通达电力1×4.5万千瓦热电联产节能技改,建阳热电公司污泥焚烧热电联产二、三期工程等项目建设。到2020年,全市实现煤电机组装机总规模520万千瓦,年发电量270亿千瓦时以上。 本文来自织梦

  (4)建材产业。依托鲁南中联、枣庄中联、泉兴中联、滕州中联、山亭华沃等重点企业,发挥我市水泥产量大、质量好的优势,扩大水泥产业整合重组成果,推进建设中联水泥淮海运营管理区总部,增强行业影响力和带动力。大力发展特种水泥,重点实施速凝早强水泥、高强水泥、油井海工水泥、耐冷耐热水泥等生产项目。大力发展定制水泥制品,重点实施新型水泥墙材制品、节能保温复合墙体材料、水泥非烧结承重制品以及大型水泥地下管道、水泥预制构件等生产项目。依托金晶、华阳、耀鸿、联兴、榴园玻璃等重点企业,实施好中国(滕州)玻璃城项目,大力发展玻璃深加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鼓励企业研发科技含量高的艺术玻璃、丝印玻璃、立体彩镜玻璃、防弹玻璃、磁控镀膜玻璃等高端产品,加快完善研发、物流、会展、商贸、信息、检测等配套产业体系。到2020年,建成全国重要的特种水泥和定制水泥制品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玻璃深加工产贸基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5)纺织服装产业。依托万泰创业、海扬王朝、联润新材料、青纺联、瑞兴鞋业、锦海伦服饰、丰泽印染、山河纺织等骨干企业,创新发展思路,整合产业资源,促进纺织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打造纺、织、染整、面料、服装全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着力推进联润6万锭高档功能性生态环保色纺纱、青纺联酒店用纺织品、市中区纺织品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项目,重点发展多组分、差别化、功能性纤维,产业化纺织及针织、牛仔服装。重点建设枣庄经济开发区纺织工业园、税郭纺织工业园、台儿庄纺织产业园、峄城纺织服装转型升级示范园等,积极创建国家级高端纺织产业研发基地和示范基地。到2020年,建成鲁南地区最大的纺织服装基地。

内容来自dedecms

  (6)橡胶轮胎产业。依托八一轮胎、丰源轮胎等优势企业,推动产品更新换代,拉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鼓励企业提高生产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推广应用低温连续混炼、氮气硫化等先进工艺技术,大力开发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雪地轮胎、节油轮胎、缺气保用轮胎等特种产品和高端产品,支持市中区管带橡胶产业发展。到2020年,建成全国重要的高端特种轮胎生产基地。

本文来自织梦

  (7)造纸产业。依托远通、华润、中科、博闻等骨干企业,优化集聚区空间布局,加强技改创新,加快应用现代清洁制浆造纸技术与装备,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建设远通纸制品产业园及特种纸生产基地,推进华润60万吨高档彩板纸、金田38万吨灰纸板、海象纸业20万吨纱管纸、恒宇10万吨纱管纸技改、秦世集团高档装饰新材料等项目建设,推动造纸产业向特种化、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到2020年,建设成为全国特种纸生产基地。 copyright dedecms

  (8)食品加工产业。依托盈泰、祥和、穆拉德、莺歌、久信、润品源、益康、三主粮、海石花、兄弟等龙头企业,发挥农产品资源优势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品牌优势,大力发展畜禽肉类加工、乳制品加工、果品加工、蔬菜加工、粮油加工、休闲食品等食品加工产业。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项目,推进山亭经济开发区食品产业园、城头镇全国豆制品产业基地、峄城石榴特色化产业基地、滕州马铃薯主粮化产业基地等建设。依托青岛啤酒、汉诺、华泽、帝豪等企业,发展白酒、啤酒、葡萄酒等系列产品,支持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升级改造。实现食品加工产业由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转变,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到2020年,形成具有枣庄特色的食品工业体系。 dedecms.com